登陆注册
21151600000021

第21章 先行者并不孤独(20)

与钟先生的交往还有一件近事令我小有得意,似值得一提。今年上半年,海豚出版社约他出一本书。因为此前接连有花城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约了钟先生两本书稿,手头已无新作,钟先生遂将多年来给别人写的三十几篇序集合起来,编成一本集子,且自我调侃地取名为《人之患——为别人作的序》(其实钟先生内心是不太乐意为别人写序的)。当时我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可惜我无新书出版,不然趁此机会请你写个序几好!不料钟先生想想说,也行啊,我先替你把序写了,你再出书。我不敢信,说行吗?钟先生说可以的。不几日,钟先生果然为我写了篇短序,并将其收入这本集子当中。我高兴得不得了。

未及三个月,这本书就印出来了。样书收到后,钟先生当即送给我一本,且在扉页上题道:“王平散文序都印出来了,王平散文何时可以印出来呢?请王平先生酌之。”想想,这也应当算得上一件轶事,一段佳话吧——当然,我更应将其视为钟先生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在我眼里,钟先生是一位足以令当代中国某些“国学大师”失色,甚至汗颜的人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基于他编的书,他写的文章,以及他拥有的极其独立的人格。没有什么人可以左右他,这是当今中国文化界所罕见的。钟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清醒而睿智的认识,对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秉性彻骨的剖析,以及他深厚的人文学养和苦难的人生经历,都足以令我对他深深钦佩。

而在钟先生现在所居住的念楼里,我分明看到了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政治的风云史、斗争史,分明看到了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苦难史、奋斗史。

有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呆在夜晚的阳台上,不无茫然地注视着这个越来越喧嚣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万家灯火辉煌。可是,谁还可以在其中哪幢楼房哪层楼上,找到如同念楼这样的地方,结识如同钟先生这样睿智的老人呢?

恐怕很难很难——甚至不再。

(二〇一二年二月《书屋》,二〇一四年九月六日增补)

念楼

胡竹峰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因“****”被开除公职,钟先生在长沙市区拖板车,每日劳作归来仍闭门读书。老一辈人用功,学问修养根基扎实。孔子说“敏而好学”,重点是“好学”二字,“敏”是天分,不足挂齿。给周作人写信那年,钟先生不到三十岁,文字和识见却不年轻:“先生文章的真价值,首先在于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态度,乃是上下数千年中国读书人最难得的态度,那就是诚实的态度——对自己、对别人、对艺术、对人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国家,对人类的今天和未来,都能够诚实地、冷静地,然而又是积极地去看,去讲,去想,去写……”

这些话想必让知堂引为知音,钟先生很快收到北京新街口八道湾的回信,信中说:“需要拙书已写好寄上,唯不拟写格言之属,却抄了两首最诙谐的打油诗,以博一笑。”多少年过去,一些人一些事如梦似幻,周作人作古已半个世纪。秋夜翻《知堂文集》,偶然想起这段旧事,惊觉秋风萧瑟,驿道冷落。

今年初夏,见到钟先生,在长沙的念楼。“念楼”两个字铸在门外铁模上,严肃本分,挂在客厅墙上的竹刻也是“念楼”二字,集的是周作人的书法。知堂的字怎么搭配都好。鲁迅的字也是,我单位高楼外墙上的名字正是集迅翁的字,端的不俗。

敲开念楼的门,钟先生起身而立,头刮得光光的,老来发福,一脸罗汉相。年轻时候的钟先生,从照片上看,身材单薄些,面目中能看见锐气,如今岁数上来了,锐气淡了也少了,都是阅尽千帆,都是不过如此,都是明明白白。钟先生一口湖南腔普通话,十分文言文,浑厚。我说起他当年编的《走向世界丛书》,他指指书桌,说还有些存货,也是那个系列,最近要出,这些事年轻人不想做,趁着身体还好,做点事比歇着强。

晚上钟先生请我吃饭,长沙话叫“洽饭”。王平先生介绍一家馆子有特色,开车绕到城外,我吃了觉得不错,地道不地道我不知道。钟先生后来说感觉抱歉,那个饭馆环境不大好,饭菜的味道也只是过得去。吃喝一事,钟先生不讲究,我更不在乎,这里还是老派人情意重。

长沙别后和钟先生偶然打打电话,互通家常,也谈文论艺。老人家肚子里存货多,常常一说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电话烫手无妨,长见识,我听了高兴。认识五六年,电话联系多,从不主动给钟先生写信,怕他礼数周到,回信伤神。老人家客气,每回新书出版,总要寄来并附手札给我消闲。老派文章读来不累,对着话筒祝钟先生健康长寿,多写几本,老人家那一头声响如雷,说起手头工作一件接一件,我听了高兴。寒舍虽小,书架倒宽敞,老派集子读来是福气,多多益善。

钟先生一九三一年生人,老民国,比鲁迅、周作人、胡适他们小了好几辈,每回来信,毛笔字竖写在漂亮的八行笺上,秀雅刚健,不像八十多岁老人的手笔,裱起来就是一帧小品。我这个看横写植字长大的晚生,亦觉得顺眼养心。请他给我写过几首周作人杂事诗,一手行楷,又劲道又文气,朋友们喜欢,讨走好几件,如今手头只剩来往信札与一本册页了,钟先生宅心仁厚,想必不会怪我。

早年给钟先生写过书评,钟先生居然存了一份样报,可惜文章太幼稚太肤浅也太潦草,底稿还在电脑里,不好意思再翻,惭愧。钟先生文章学知堂,比知堂随意轻松,因疏朗而淡,因坦然而明,因豁达而温,因清明而达,字里行间有精细有辽阔,涉古深又不深,处处是老派读书人本色,对世事清清楚楚,篇篇好看。懂写作的人一看钟先生的东西,就会肃然起敬,老辣得可怕,不动声色,沉稳诚恳,悲天悯人,练到这样的中文太难了。

钟先生认真,喜欢改文章,送我《念楼小抄》一书的大样,圈圈点点都是精益求精。给我大陆版集子《衣饭书》作序,手写两遍,改了又改,今年收录进《人之患》一书,笔墨间又动了番干戈。

前些时《作家文摘》转了我写周氏兄弟的长文,钟先生看见了打电话表扬我文章越来越好,但观点他不赞同,说鲁迅性格太偏激,容易被人利用,周作人冷静深思,他的书需要通读。钟先生年纪比我大了快六十岁,他的文章、他的论点我向来尊重。

钟先生,本名钟叔河,现居长沙,平江人,和写武侠小说的平江不肖生是亲戚。

念楼,二十楼也。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安徽商报》)

念楼的苦茶

邓左民

二〇一一年深秋,梁由之来电,说将去长沙做“三老集”的一个活动。那时我依旧闲士一个,而长沙也多年没去,当即报名参加。蒙梁兄特批,遂有幸在念楼喝茶,并当面向钟叔河先生致敬。所谓“三老集”,是梁由之主编、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三位老前辈的书:沈昌文《八十溯往》、钟叔河《记得青山那一边》和朱正《序和跋》,而且这一年,三位老人正好八十。因此长沙的活动,也就有祝寿的内容。

那天上午,与梁由之访钟叔河于念楼。钟老家住二十楼,是通常的商住楼,门外悬一方竹牌,上刻“念楼钟寓”,漫不经心地显示出一个文化人的存在。进门后,引进书房落座,给每人泡了一杯绿茶。印象中也没有高端家具,沙发也像是木头的,倒是三面墙的书柜,书柜里的书在说着主人的故事。窗边一张写字台,写字台上放着几本书,靠窗还有一窄案,高齐写字台,上面是一些彩笔、剪刀、胶水之类,是很实用的摆布。八十岁的主人端坐写字台后,窗子很大,光线很好,我端着茶,看着念楼主人,他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既不算年轻,也不特别显老。传说中的钟叔河并没有把传说写在脸上。

梁由之从包里将新书取出,呈上。《记得青山那一边》的作者平静地翻翻,表示满意。能让一位资深出版人认可,自是一种不易,何况老先生温和中从来就不缺乏冷峻。然后,就听到了一个建议,说是一本书如果能自然摊开,任何一页不会自己翻回去,那就更好了。这个标准,后来也成了我对书籍装帧的一个评价指标,只是不知是不是装订工艺的原因,满意的并不多。然后是请钟老签书,待给梁由之签完,我赶忙把一本岳麓书社一九八七年版的《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呈上去,请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也写上几个字,钟叔河先生于是写下“依然有味是青灯,此周作人句也,写赠左民君”,并钤上一枚闲章,章有图文,文曰“青灯有味”,图是一盏油灯。油灯是用灯盏的那种传统款式,是中国读书人挑灯夜读的良伴,没有一盏好灯,所有夜晚就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了。因为这枚闲章,后来我也找了一盏此款油灯,放在书架上,想像那些没有灯的夜晚。

从念楼可以俯瞰到几处标志性建筑,印象中我曾经在一个秋日经过。那是日暮时分,我经过岳麓书社读者服务部,玻璃橱窗内,展放着一列周作人的书,都是精装的。服务部已经下班了。记得当时抄了门牌号码,想回到家后,写信让他们服务一回。但也不知什么原因,终归是没有写信。此时此刻,我正想着这些事情,念楼主人则在说其经历,自幼年到“****”,到劳改,到总编,到离休,后来就说到那些书的故事,当然,他不知道曾经有个读者在那些书边徘徊,我也没说。钟先生谈兴渐浓,从书柜里取出各种版本的知堂图书,除岳麓版周作人图书、湖南文艺的《周作人文类编》、广西师大版的《周作人散文全集》等皇皇阵势外,还有一些难得看到的民国版的周作人集子,接下来,可能就要看到他在六十年代拉板车的岁月里与周作人的通信了。

同类推荐
  • 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国家经委党组对大庆精神的概括,即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 青春1968

    青春1968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接触的知青题材作品中史料容量、思想深度、作者评述最具历史价值的作品。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可以看看来自国内外的一些评论——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
  • 一个都不放弃

    一个都不放弃

    这是中国首部深入描写培智学校教师及智障孩子生命现状的长篇纪实文学,凝聚着无数智障家庭的悲欣故事,作家钱利娜采用多视角叙述的方式逼近现实,主要围绕七个孩子展开叙述——喜欢出走的重度脑瘫孩子陆明亮、爱吹葫芦丝的自闭症孩子王海,护旗手及舞台指挥唐氏综合症孩子张浩,轻度智障获全国特奥冠军的少女崔晓雅,有暴力倾向、被遗弃又被收养的女孩柳莹,住在敬老院坐在轮椅上却渴望穿着高跟鞋和裙子的女孩吴悦,自主创业和妄想症女孩结婚的青年俞成吉。在这七个孩子身上,是七个家庭的挣扎与努力,是特殊学校校长和老师的永不放弃。
热门推荐
  • 林徽因—人淡如茵

    林徽因—人淡如茵

    当文字诗化后,你是否想和我一起分享她的故事: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感情纠葛;冰心与林徽因的交恶;少帅张学良对她倾心;晚年的张幼仪为何痛斥林徽因;林徽因拯救景泰蓝制作工艺;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林徽因;林徽因最后的日子。这故事很长,长到写完了她的一生。这故事很短,短到将荒芜的岁月压缩成一本书。一杯香茗、夜阑珊,我用一本书来讲述她的故事,你准备好听我说了吗?
  • 东汉大才子

    东汉大才子

    穿越千年历史,重回东汉末年。与曹孟德把酒言欢;与刘关张义结桃园;与袁本初青楼醉酒;与孙公台共问英雄……我要战,握手中长枪,率麾下铁骑;战尽群雄,横扫八荒;手掌屠刀,斩尽不平。我守护,天下纷乱,百姓疾苦;外族入侵,犯我疆土。立我万里长城,护我大汉疆土!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唯爱卿,伊人所在,情之至深。心之所念,唯思唯忆。待天荒地老,沧海桑田,愿今生相守,不负流年!
  • 梦里繁华浮生尽

    梦里繁华浮生尽

    或许没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或许没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或许没有过人的美貌,可是,如果让诉诉选择,诉诉还会这样过自己的生活。自己感悟幸福,收获幸福。虽然路途曲折,虽然有时孤身一人,也许会在角落慢慢神伤,也许在街角肆无忌惮的欢笑,可是,她不想改变的,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幸福的,或者,她即将幸福。
  • 四分比丘戒本疏

    四分比丘戒本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莫名的悸动

    莫名的悸动

    一次意外的相遇,促使了两人纠葛暧昧的时光,在喧闹的都市里如果有那么一块净土,我希望是有你的地方
  • 学府之神

    学府之神

    学府高校,是一个神秘的学校,能在这所学院上学的,都是身份高贵的贵族,当然这间学院不是什么贵族都收,只收贵族里的天才,要是被查出就会赶出学校,永远不得进入半步,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这小说的主角"修"
  • 雪落亦寒

    雪落亦寒

    十六岁的她本该生活在父母的陪伴下,却因一场看似意外的车祸让他们阴阳相隔,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成熟干练的总裁,冷漠无情的杀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
  • 逆世:卧倾天下

    逆世:卧倾天下

    彼岸花开,地狱、轮回起,看吾倾天下一眼睁开,纳尼!我穿越了!还穿到一岁的小屁孩身上,算了一岁就一岁;可为毛一开始就来一场小屁孩们的宅斗了,好吧就勉为其难的跟她们斗斗吧;但为毛这小屁孩的爹娘跟她玩失踪,好吧忍顶多我替小屁孩找回自己爹娘。———————小剧场—————————“尊上,有人要把七彩鲸鱼吃掉。”黑衣人急忙忙的“谁?胆子倒挺肥的,本尊的鲸鱼也敢吃。”某男恶狠狠的“是夫人,夫人说饿了想吃鱼。”“哦,你怎么还在这里,还不快去帮夫人抓鱼。”黑衣人巨汗!!
  • 极品幻神

    极品幻神

    身为废材惨遭家族刁难,被迫试炼不幸身葬幽冥,叶子寒虽死犹恨。不料机缘巧合,他被传说中的幻神相中,授他绝世心法,传他五行源气,重铸金身,再战凡尘!从此叶子寒成为第二代无敌幻神,天下苍生只是手中棋子,仙侠鬼怪任他随意差遣!只手斩强敌,随性拥美女,且看极品幻神如何驱龙逐凤,一雪前耻!
  • 综穿升级逆袭史

    综穿升级逆袭史

    玩个网游综穿了,系统还比较坑爹?穿越后遇见的是极品中的极品!渣男,绿茶婊,汤姆苏,末世文?魂淡!现在不逆袭,更待何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