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1600000030

第30章 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8)

最近,终于看到岳麓书社出版的《风土丛书》第一辑中五种。主其事者正是钟叔河。从名称的改变可以看到,丛书所收的范围又已有了扩展,不但着眼于方物,而且兼及于民风民俗,读后颇有兴味。如《闽产录异》,记述了福建、台湾一千四百多种物产的产地分布性状特征,实用价值与利用方法。对某些特产的物种来源,历史上产销的情况也多有介绍。同样类型的书如林谞《闽中记》、曾师建《闽中记》、王应山《闽大记》、陈鸣鹤《闽中考》等均久已亡佚,此书独能重刊,岂非幸事。《南高平物产记》则主要记录了湖南隆回、新化等地的丰富的物产资源,对研究当地经济的发展,当亦有参考的价值。

《风土丛书》的价值,当然不局限于经济。从第一辑拟收书目看,这套丛书对于研究民俗史、民族史、文化史、科技史等,也都是很好的资料。

“入乡问俗”,是古已有之的。在一个地方工作,致力于那里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能留心于当地的方物、风土、民俗的历史,是很有好处的事。因此,我觉得《风土丛书》值得推荐。

(一九八七年第十一期《瞭望》)

让旧籍“从火中而新生”

李锐

《凤凰丛书》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那篇不满七百字的“总序”,开宗明义宣布:“专刊旧籍,不收新作”;内容主要是重印一九一一至一九四九年间出版过的“有文化积累意义或学术参考价值的”旧书,以及台湾和海外的研究著作、文史资料和现代人物传记等等;以“宽容”为宗旨。这确实是一项既需眼光、又要胆量的工作。

据“总序”说,丛书之所以取名“凤凰”,一则因为“凤凰和龙一样,都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龙被捧得太神圣了,颇有点吓人,不是随便好搬弄的,凤凰则从来没有被赋予那么高大的权威和政治意义,使人觉得可爱多于可敬”。二则因为“西方传说中也有所谓凤鸟(phoenix),活满五百岁时,聚香木以****,从火中而新生;可见一件东西只要真有人喜欢,就不会永远死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这两层意思都很好,我都十分欣赏,便把已出的几种找来翻看(当然无法找全,在北京买书就这么难)。像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储安平的《英国采风录》,曾宝荪的《回忆录》,周作人的《知堂杂诗钞》,朱光潜等《我所认识的沈从文》,林语堂等《文人笔下的文人》……这些书正如“总序”所说,当然不一定代表编者和出版者的观点立场,也没有必要打上五爪金龙的印记,但毕竟反映了以往一辈人对学术文化的思考和追寻,记录了他们向往祖国进步的足迹和心态。这些书,或久不流行,或竟已绝版,或难得见到。《凤凰丛书》选题从宽,对于前人的学问文章,不采苛酷灭裂而取珍重爱惜的态度,正是当今改革开放国策所代表的百川归海、深具自信的一个标志。

夏衍同志讲过,他自己这一辈比起老一辈(指鲁迅等五四一代),在学术修养、文化素质上差得很远,决非虚言。由于长期的战争环境与政治运动,种种原因,如果夏衍代表八十岁左右一代,则七十岁左右、六十岁左右,更不论五十、四十岁左右一代,在学术修养、文化素质方面,除开少数人以外,可说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回顾过去二三十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曲折道路,一谈到文化,似乎只有两家,不是社会主义,就是封资修;一谈到胡适、林语堂、钱穆等人,不是咬牙切齿、不共戴天,就斥为封建余孽、买办洋奴。大家就像小孩看戏,舞台上只有两种人:红脸是好人,白脸是坏人。现在人们喜欢用“反思”这个词,我们确实应当对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尤其对近代现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重新作一些思考和比较。国家正在进行全面改革,也需要文化观念的相应变革,诸如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习俗、审美情趣等等,都需要有所突破和改变。我们在走向世界,世界在走向我们。只有继承和吸收中外文化传统中有益的东西,才能建立和丰富我们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在这方面,我们应当比前人更加勇敢才是。

另一方面,《凤凰丛书》的取材又能从严。它让旧书“从火中而新生”,得到重印或传播的机会,并非良莠不分,而有一条明确的标准:“要真有人喜欢”。“有人喜欢”的“人”,据我看,当不是一般猎奇选美的人,而是有志于改革开放并愿意借鉴前人的有心人。丛书中印数最多的如蒋碧微的《我与悲鸿》不过六万,少的如杨东莼的《中国学术史讲话》仅千余册。前者固然有“文的趣味”,后者又何尝没有“史的价值”?储安平四十年前写的流行一时的《英国采风录》,是作者对英国今昔直接观察的记述,是带着中国的问题作了解与思考的。杨步伟(赵元任夫人)写的《一个女人的自传》,自称她“只是一个普通道地的中国女人”,实在比许多名人大家的自传更引人入胜。作者个性鲜明,才气横溢,“什么样儿人,什么样儿文”。书中不仅记录了作者几十年来目击的一些世界大事实况,“所写旅欧美学者的生活、中外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民俗风情,更无异于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钱穆八十四岁手写《师友杂忆》时,已双目失明,历时五年脱稿。“出版说明”说:“读者不难从此书中了解中国八十余年来社会风气、家庭人物、学海士林的变化,此固于今日之精神文明建设不无裨益。”《文人笔下的文人》辑文章一百零三篇,被忆当代知名作家五十三位,是编者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四八年三十年的书海中,“上穷碧落下黄泉”,花了三年工夫才挑选出来的。作家们相互忆念的文字中,剖析了苦难的时代赋予他们的特定性格,也展示了他们之间相互理解的真挚友谊。

现今的书市可谓繁荣矣,一年出书四五万种,平均每日上市一百几十种。然而,在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后,还能重印而又真有人喜欢的,不知能有几多。写书编书的,搞出版管出版的,能不能想一想这个问题呢?据说有些出版社重新书而轻重印,缺乏值得重印的好书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出版事业是不能喜新厌旧而应好新念旧的。

岳麓书社是一家专事刊行古籍旧书的出版社。把“旧书”提到跟“古籍”同等的地位,注意历史的衔接和学术的延续,正是这家出版社的卓越之处。盖古籍乃传统文化之积淀,好的旧书如陈缸酒之醇香。现在喜欢读古籍旧书的人(尤其是年青人),多是想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来读和用的。而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整理古籍旧书的第一代人,恰恰是一九一一年到一九四九年间的我们的前辈。后来居上,我们的思想和实践肯定要超越前人,但只有重视前人的成果,学习他们的精神,我们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台湾和海外学人的旧著新作,亦应作如是观。学问为天下之公器,不应该深闭固拒,任意排斥。《凤凰丛书》所选印的,并非琼瑶、古龙等人的“畅销书”,不以牟利为目的,相信能得到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作为读者,企予望之。

(一九八八年三月十五日《光明日报》)

西山娟碧晚来鲜

姜威

偶从坊间购得**************出版的《儿童杂事诗图笺释》一书。一卷在手,顿觉窗外的喧哗与骚动退向遥远。温馨的书香氤氲开来,读书人仿佛成了独坐幽篁鼓琴长啸的世外仙姝。

《儿童杂事诗》是周作人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时吟成的一组独特的作品。他以文坛泰斗而沦为阶下囚,内心的悲凉是可以想见的。好在有深厚的学养资本,还不至于十分寂寞。这位经历了大挫折的老人试图退回内心,追溯那沉于心谷中的真实的自我。他终于发现了自己平生所爱的,乃是“妇人与小儿”。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中,儿时的童趣被不绝如缕地牵引出来,一颗颗玫瑰色的意念升上他黯淡的心之天空,成为定格:这便是七十二首《儿童杂事诗》。诗写他那个时代的儿童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民俗学的意义。但对于周氏来说,却是一次“童心”的失而复得,是“自然之趣”的返璞归真。这位经历了人生剧变和漫长铁窗生涯的文化巨人重又获得了、把握了那潜隐于大千世界形形色色背后的一切生命的原始故乡——那说不尽的人类的童年……

组诗于一九五〇年起在上海《亦报》连载,以风神潇洒著称的画坛巨子丰子恺先生为每首诗配了插图。那一首首天趣逼人的小诗和一幅幅充满人生情味和诗趣的小画交相辉映,堪称珠联璧合。但明珠不彰,美玉璞藏,读书人苦待卅载,今日方见玉人妆成。西山娟碧,虽是晚来,但也一水含清,出泉生辉。这功德当归德高望重的出版家钟叔河先生。钟老近年来致力于广陵散般的文化宝典的整理出版工作,曾为出版界带来一个辉煌的黄金时期。如今,他以脑出血偏废之身,从周氏百多万字的著作和其他文献中钩玄探微,为这组儿童杂事诗作了精善详审的笺释,使锦瑟有了解人,遗泽后世堪称深远。此书十六开软精装,银灰封面,大红护封,内文双色套印,诗影印周氏原大手泽,画依《亦报》原图复制。购置一卷,日间置于案头清供,是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夜晚放在鬓边厮磨,则可充单身汉的伴侣。对我辈读书人来说,能读上这样的好书,已是难得躬逢的雅遇了。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深圳商报》)

【附录】

姜威多次去长沙看望钟叔河先生,还曾接钟先生来深圳小住。来深圳那次我在,和钟先生围坐谈岳麓书社往事,谈知堂,谈“走向世界”和“走向未来”丛书。姜威辞世之前,谈起先生所集一联:“更能消几番风雨,最可惜一片江山”,望先生留一墨宝。未能赶得及,受命代笔的侯军兄后来记道:“钟叔河先生已年逾八旬,无法秉笔作书了,但是老人家在一张稿纸上用铅笔对这副对联的格式,作出了精心的标示,还写下了一段饱含深情的题跋:‘姜君远行,集稼轩白石句送之。二句摘自饮冰室集宋词长联,慷慨悲凉,动人心魄。姜君曾命我录作楹帖,未及奉命,遽闻噩耗。痛贤友之早逝,感人生之无常,含泪书此,以表哀悼。’下署‘八十老友钟叔河顿首拜挽’。”

(节录自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八日《北京晚报》郭红飞文)

“嘉孺子”

谷林

《儿童杂事诗七十二首》,岳麓书社一九八七年曾印入《知堂杂诗抄》内,分为甲乙丙三编,每编二十四首。新近**************另出了一种好纸精印的单行本,配图,增笺释,诗篇用作者一九六六年重录的手迹影印。正文双套色,封面银灰色压膜,外加红色腰封。十六开本。黄宗江说:“到书铺去,我想要的是我找不到的,我找到的是我不想要的。”此书只印三千册,恐怕很可能会给一些人带来黄宗江有过的那股烦恼。

用以重录诗篇包括“序”和各编“附记”的稿纸,是“药草堂”专用的自制品。序页标题下钤朱文篆字印两方,曰“知堂五十五以后所作”,曰“十药草堂”。为什么“五十五”要特地刻一方印章?《苦茶庵打油诗》一文中曾经约略指明,谓“五十五岁以后也便是我的僧腊”。作者五十五岁,也就是一九三九年。打这儿划一条界线算作受戒出家的日子,从头“计算他做和尚的年岁,在家时期的一部分抛去不计”。此意仍不易领解,有待探究。查张菊香主编的《周作人年谱》,这一年九月八日有《药草堂随笔》,后载于《学文》月刊;上一年七月五日有《药草堂记》,后载于《晨报》副刊。此两篇似均未收编入集,如今想找来一看,就不太好办了。“药草堂”这一名号,大概也是从这两年开始有的吧,它与先前的“煆药庐”有点相像,但旧名稍近于手工作坊,此则略似韩康的小店。稿纸当非重录此卷时特备,而系旧印所余存,形制颇存古趣。中缝鱼尾上有“药草堂笔记”五字,半页九十格,分作六行,每面抄写七言绝句一首。诗中某些名物习尚须加说明者,则用双行夹注或尾注,篇幅总以半页为准。注文字数偶或稍多如丙编第五首,遂有半行写在栏外,占了中缝的位置。作者不以书法知名,然钩捺朴拙,别具姿致,或谓其有唐人写经笔意云。诗句以及注文与岳麓本对照,小有增改,如丙编第十九首《咏果饵》,岳麓本作“荸荠甘蔗一筐盛,梅子樱桃赤间青。更有樱桃夸紫艳,输它娇美水红菱。”第三句“樱桃”重出,且此物安能“夸紫艳”,显误;此册乃改正为“杨梅”。诗注如甲编第五首《咏风筝》:“鲇鱼飘荡日当中,胡蝶翻飞上碧空……”原注道:“鲇鱼胡蝶皆风筝名,俗称曰鹞,因风筝作鹞子形者多也。”新印本在末尾更缀一句说:“小儿则重迭其词,呼之曰老鹰鹞。”这句增添上去的注文,读来感到稚语乡言,如流纸面,平平淡淡的说明中间,含容了特殊的情味。但乙编第七首诗注引杜诗《百忧集行》“痴儿未知父子礼”一句,重录乃误作“儿子礼”,岳麓旧本却不误。不过这种情形在书中似仅此一见。

同类推荐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 岁暮长吟

    岁暮长吟

    《岁暮长吟》这里的每一首诗,每一阕词,无不立意深刻,意境深远,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每一篇都蕴含一种闪光的思想,所散发出的真情,总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且具有强烈的韵律美。吟诵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带给读者的是心灵上的愉悦。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
  • 唐宋词名句考论

    唐宋词名句考论

    书中的二十一句唐宋词名句考论,从唐至宋,几乎关注到了所有著名词人:苏辛周姜,温李晏柳,多种流派,各有所及,体现了对唐宋词史全程探测的宏观学术把握。见一叶而知秋之将至,窥一斑而知全豹。考论一个名句需要动用词人的全部作品,明里考查与暗中搜索完全结合,才可见到真实结论。有校雠的牛劲,纠缠如毒蛇的狠心,是《唐宋词名句考论》所具备的起码精神。
  • 民初骈体小说研究

    民初骈体小说研究

    本书选取民国初年(1912—1919)的“骈体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类研究的典范性研究范式,注重骈体小说作为文言小说一个子类的文体特征,界定并论述了骈体小说的概念、语言体式和美学品格,从题材类型、叙事模式、创作和接受环境等方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民国初年小说与骈体的结合带来的形式变革,以及这变革蕴涵的社会及思想史内涵,展示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完美结合。
热门推荐
  • 苍穹之昴

    苍穹之昴

    一次悲催的穿越,一个可怜的皇帝,一群惊艳寰宇的美人,一场生死攸关的努力,看废物皇帝天缺如何逆传成神!
  • 天书阁

    天书阁

    天书阁,脑海中有一座无所不包的图书馆。天书阁,一个信奉等价交换的阁楼。
  • 战龙骑兵

    战龙骑兵

    战龙之力与符文之力交相辉映,演绎出了神奇大陆起伏跌宕的历史,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驾驭两种神奇的力量谱写出辉煌灿烂的文明,如今人类盛极必衰,内忧外困,猪脚赵元宛若穿越时空的蝴蝶,翩然而至,掀起人类复兴的序幕。。。。
  • 焰焰妖行

    焰焰妖行

    “心火”,这神秘莫测的火焰据说有七股,我的紫焰便是其中之一;“心火”,只要找到焰魂珠便能重组它,它能毁天灭地,亦能浴火重生;“心火”,牵绕了前世与今生爱情,是谁成为我最终的伴侣!
  • 我的英雄梦

    我的英雄梦

    整天已游戏为主的我直到一天才发现我自己本身就应该属于游戏,做一个游戏里的王者,我的王者之路充满坎坷与奇幻,这里有你不曾看到的世界,家族之间的战斗。
  •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鸿十六国

    惊鸿十六国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她的美貌,足以让天下男子为之动容;她的来历,足以让天下掀起血雨腥风。纵横十六国,天下共逐鹿。何以雄天下?江湖之龙女。。。。。。这一生,她遇到过太多的男子。有大燕国的开创者,与她私定终身的王;有一心只为利用她,最后引得无数爱恨纠葛的一庄之主;有无处不采花却唯独对她念念不忘的神偷大盗;有沦落风尘无意结识的书圣王羲之;还有。。。能够百步穿杨,却因为她而四处流亡的大将军。无奈的是,她全都负了。这是一段十六国的爱恨情仇,乱世浮沉不可怕,怕的是——情深缘浅。
  • 龙的传人之虚空破碎

    龙的传人之虚空破碎

    一个现世小子,偶得上古神龙指令,穿越古战场,解救陷入危难的龙族,可是,当这一切结束之后,主人公却发现陷入了睚眦的阴谋,在龙母的劝说之下,身为龙十子的他,慢慢周旋于睚眦等人的阴谋中,一边找寻自己的身世之谜,于是展开了一场异族与神魔交战的传说。
  • 邪王宠妃太宠了

    邪王宠妃太宠了

    一个人华华丽丽的重生了,遇上腹黑王爷,不幸刚开始恋爱时却遇到六界混乱。先穿越到魔界,在一直穿越中。
  • 妖孽总裁晓白妻

    妖孽总裁晓白妻

    他是人间极品大灰狼,贴着美艳的狐,拥着媚骨的猫,还挽着高傲的小鹿,毫不客气吃了我见犹怜的小白兔!同在一个屋檐下,终日惶恐不安的小白兔决心不要吃草要吃肉!她掐着腰,伸出葱葱玉指,“告诉你,小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滴!”于是这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最终流传着让人大跌眼镜的结局,小白兔糟蹋了大灰狼——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失身又丢心的他拉住小白兔的裙角,眼泪汪汪,“不要丢下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