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1600000038

第38章 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16)

先生出狱后本应该回报社上班,可他觉得报纸的宣传鼓动、舆论引导规定动作太多,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当发小和难友朱正先生推荐他去湖南人民出版社,他二话没说就愉快应承。朱先生的慧眼识珠,造就了当代出版界这颗璀璨明珠。

先生刚一上班,就提议编一套《走向世界丛书》,他二十多年的收藏积累派上了用场。当时没有电脑,先生就请人抄稿,然后一字一字校对,一句一句标注,还加旁批、做索引,写平均一万多字的导读,付印前看三两次校样。这最初一月一本的出版速度,先生忙得脚打后脑勺却不亦快哉。

丛书自一九八〇年八月初版至一九八六年二月结束,共出版三十六种计八百余万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接触东西洋文化的这些前驱者,以宽广的视角全面介绍了欧美及日本文化,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宝岛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台北百川书局出版了《走向世界丛书》繁体字本。海上著名藏书家黄裳先生赞曰:“他的这一套专题书藏确也显示了独特的识解。多年来我也跑跑书坊,也常常遇到这类书,但不能认识其文献价值,都轻轻放过,箧中不存一册,想想又不能不使我感到惭愧了。”

先生打这个组合拳,其目的就是想“为改革开放打打边鼓而已”,“起到一点帮助打开门窗又防止伤风感冒的作用”。他说:“历史无情亦有情,后人的思想和事业肯定要超越前人,但前人的足迹总可以留作后人借鉴,先行者总是值得纪念的……谨将这套丛书奉献给爱好历史与文化、关心中国和世界的读者,希望它能在中国现代化的事业中,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丛书甫一面世,立即好评如潮,先后荣获中国图书奖、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丛书奖和湖南省优秀图书特别奖,成为先生出版生涯的扛鼎之作。

乡党李普先生最早主张将导读聚集单独出版。他一九八一年“八月十八晨三时,半夜醒来不复成寐”时,给先生写了四页纸的长信,“我很想鼓动你干这件事,如何?”并表示书可交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李先生彼时就任新华社副社长,有条件促成此事。

李一氓先生在不知先生为何许人的情况下,就点名先生进京参加学术会议,多次肯定丛书整理编辑工作的学术价值,两次给先生写信:“这套书这样一弄,真可以传之万世了。你写的那些导言尤有意义。可惜搞改革的,搞近代史的,多没有注意及此,是否再搞些宣传工作?”“每卷内各篇你的前言,集合起来,印为一册,尤便翻览,未审尊意如何?”

钱钟书先生亦为丛书所激赏,主动委托《读书》杂志编辑董秀玉女士约先生谈谈,于是先生一九八四年元月与钱先生第一次见面,从此结下文字因缘。钱先生建议将叙论结集单行,并表示愿意为之写序。先生回长沙两月后就收到钱先生所写序言,附信道:“弟素不肯为人所序,世所共知,兹特为兄破例,聊示微意。”其序云:“差不多四十年前,我用英语写过关于清末我国引进西洋文学的片段,常涉猎叔河同志所论述的游记、旅游记、漫游日录等等,当时这一类书早是稀罕而不名贵的冷门东西了。我的视野很窄,只局限于文学,远不如他眼光普照,察看欧、美以及日本文化在中国的全面影响;我又心粗气浮,对那一类书,没有像他这样耐心搜罗和虚心研读。”他还手录旧作《山斋凉夜》送给钟先生。

如今,杨绛先生已寿过期颐,她们一家与先生保持了近三十年的书信往来。二〇一一年初夏,先生将杨先生的最近来信给我看,百岁老人的字迹依旧娟秀而流利,只是字里行间有了些许感伤。她信中说:“我十分羡慕你有朱正一般只大你三天的好友,我的朋友都七八十了,百岁老人能有几个呢!你有四个女儿,朱正有三女二子,可惜我只一个女儿,如健在,也有七十了。”杨先生特意提及钱先生作序之事:“他平生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先生的这些叙论当年都以谷及世(古籍室)、何守中(钟叔河倒念)、金又可(姓名取半)等不同名字发表,如今又纷纷回到先生名下。当时社内舆论“不赞成编辑搭车发表文章”,所以本应由岳麓书社出版《从东方到西方》,作为丛书附册发行,“这样才能起到‘宣传’丛书的作用。可是,它却只能在上海出版。学术为天下之公器,这样固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在我却不免更增加一分对一氓先生的歉意了”。

这套丛书原计划出一百种,后来先生精力不济,便将所剩藏书转让给岳麓书社,留给他人付梓。先生认为,这些先哲们的笔记很有文献价值,比许多有思想有文才的学人游记更有价值。

二〇〇八年初,先生偶巡书市,发现丛书所收的薛福成、张德彝诸人著作被某出版社明目张胆地翻印了,误排失校形成的错字也一字不易地照错。他反躬自省,认为丛书未能及时重印乃翻印者这样做的客观原因,“于是,从书市回来,我就拨通了有关的电话”。二〇〇八年十月,岳麓书社修订重版十卷本《走向世界丛书》,售价已从最初单本几元钱涨到全套一千二百元。这跟先生当年“让读者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的出版理念相去甚远,也与他希望再版当年读者喜欢的小本本的初衷背道而驰。但他还是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引起更多读者的兴趣和思考,能够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我想肯定会的,先生的第三代开枝散叶,不早已呈现出“走向世界”的局面了吗?

第二套组合拳,《周作人散文全集》。

我藏《知堂序跋》,先生跋之曰:“肖跃华君正编,钟叔河壬辰春前。”这是我一九八九年执行首都戒严任务间隙,闲逛书店的偶然所获。我一口气读完此书,划了很多横线,根本没有注意编者是谁,哪能想到廿年之后我会成为此书责编家中常客。

先生很早就读周作人先生的作品。一九五〇年暮春,他读到《鲁迅的故家》这本厚书,不禁为作者周遐寿的文章《一幅画》叫好。后来他又读到《希腊的神与英雄》,译者也叫周遐寿,书里面神的译名,像爱神维纳斯、宙斯、阿波罗这些,都跟以前译本不同。于是,他给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写信,问为什么换译名。出版社将信转给周先生,周先生给出版社回了信,出版社又把信转给先生。就这样,先生知道周遐寿即周作人,也知道了他的地址,于是就给北京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号的周启明先生写信。

“……二十余年来,我在这小城市中,不断搜求先生的各种著作,凡是能寻到的,无不用心地读,而且都爱不能释……我一直以为,先生文章的真价值,首先在于他们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态度,乃是上下数千年来中国读书人最难得有的态度,那就是诚实的态度——对自己、对生活、对艺术、对人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国家,对人类的今天和未来,都能够诚实地,冷静地,然而又是积极地去看,去讲,去想,去写。先生对于我们这五千年古国,几十兆人民,芸芸众生,妇人小子,眷念是深沉的,忧愤是强烈的,病根是看得清的,药方也是开得对的……”

此信落款“十一月二十四日”,当写于一九六三年,周作人日记此年此月此日记载:“上午得吉光二十五日信,钟叔河二十四日信”。先生这个时候拉板车养家糊口,买不起像样的纸笔,只好到街头小店买了一分钱两张的材料纸,一角二分钱一支的毛笔和一小瓶墨汁。周先生很快回信,还赠送先生书法条幅和签名书。“如果没有这封回信,谁会相信在那个蒙昧年代,一个穷困潦倒的三十出头的青年,竟然会与素昧平生、年近八十的知堂老人通过信?谁又能料想到二十年之后我还会编周先生的书呢?”

先生重操旧业后,首先想到的是重新出版周先生著作。他与周先生儿子周丰一先生取得联系。丰一先生整理先父遗物时,偶然发现先生寄来的那封信,遂将影印件寄给先生,原信赠送鲁迅博物馆。

周先生在中国学海军,在外国学建筑,于学无所不窥。魏晋六朝,晚明近世,妖术魔教,图腾太步,释典儒经,性的心理,印度日本,希腊罗马,家训论衡,狂言笑话等,无不从人类文化学的宏观,以中外文化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的思想,妙言要道,鞭辟向里。先生慧眼识珠:“在我所读过的这类文章中,周作人可算是写得最好的。”

英雄所见略同。斯诺书面采访鲁迅先生,问了三十六个问题,其中“最好的散文家是谁?”鲁迅先生写了“周作人、林语堂、周树人(鲁迅)、陈独秀、梁启超”。巴金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说:“周作人的文章写得好……人归人,文章还是好文章。”胡适先生晚年亦感叹:“到现在还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东西了。”

于是,先生第一个吃螃蟹,一九八六年四月出版了建国后第一本署名周作人的新书《知堂书话》。他于序尾说:“我所明白无误确确实实晓得的,也就只有这两点:第一,周作人‘已死’;第二,‘他读得书多’。至于别的方面,还是留待能够说和愿意说的人去说吧!”这本书一版再版三版,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偏爱。

《知堂书话》出版后,社里内部反映总编辑不应该亲自编书。可先生一不爱做官,二不爱向上打报告对下作报告,三又缺乏参加没完没了各种会议的精力和兴趣,于是又紧锣密鼓出版了周先生的《儿童杂事诗笺释》《知堂谈吃》等,还为陈子善先生出版的《亦报随笔》《知堂集外文》等作序,仿佛是周氏著作的“总经纪人”。

同类推荐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陈应松文集:中国瓷器

    陈应松文集:中国瓷器

    陈应松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是“底层写作”或是“生态文学”,不少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由于“神农架系列”小说,他在神农架林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之一。他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原本是出身文盲家庭的孩子,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不通汽车的针眼小镇人,“一个高中时才看到《唐诗三百首》的学生,不是天才”。今年以来,他自愿要求到家乡挂职,深入生活,进行广泛的乡村调查,尤其想唤醒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怀念不成器的青春时代。虽然现在是露臀装的时代(包括文学的露臀装),可我还是要为青春喝彩,为糊里糊涂的青春欢呼。”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山水游记和旅行随笔,他们对遥远的故乡有无限眷恋,他们对壮美河山有无限热爱,他们在晨曦中聆听乌儿的鸣唱,他们在夕阳下眺望凡尘都市……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呼吸一下江南潮湿温润的空气,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气魄!
热门推荐
  • 血溅天穹

    血溅天穹

    一场宇宙时空风暴,掀起一段血溅天穹的强者之路!神秘的无字碑.....神秘的《天穹九变》,无限位面,无限恐怖,一切的一切,从这里开始,我是秦天,我以我血溅天穹!
  • 网游之亡灵

    网游之亡灵

    莫名穿越到了五百年后的网游世界,时代的变迁,消逝的家人,世界的秘密,一个个即将被揭晓!“既然死亡不收留我,那我就以亡者之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刘飞——————————————新书以买断,放心收藏!亡灵群:259134645YY:35875358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介绍了NLP的近60种技术,涉及处理负面情绪、加强力量、处理过敏和恐惧症状、改善人际关系等。
  • 重装魔兽师

    重装魔兽师

    异界的强悍魔兽,现代的高科技单兵武装,两者结合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丛林闪电疾风豹加高斯狙击,无解的丛林终极杀手。不够拉风?科多巨兽加重机,火箭筒这横扫千军的异界版重型坦克呢?还是不够过瘾?那好。召唤顶阶巨龙,翱翔于蓝天,左手AK,右手重狙,腰间挂满了高爆手雷,龙头上还安着一架重机……这异界版的太空堡垒,总够犀利了吧!但这些恐怖的钢铁巨兽,都还只是开胃菜罢了。兑换超现代的未来武器,修炼强大的神级单兵作战技能,召唤武装到牙齿的魔兽大军……重装魔兽师的武装风暴即将掀起,让我们跟随主角一起high起来吧!
  • 星球战乱

    星球战乱

    相传闻,宇宙帝王有一种可通往其他宇宙大门的能力。不幸遭狡诈之人手........
  • 荆棘帝国

    荆棘帝国

    一觉醒来,成了一国之君的儿子!局面动荡,自保都难,却还要撑起整个国家?“你说我是跑呢,还是跑呢,还是跑呢...”“一国之君,怎可临阵脱逃?”“就用我的剑,带着手下的将士,杀出一条血路!”“从此,荆棘帝国,开始崛起!”
  • 倦残舞:衾何萧瑟

    倦残舞:衾何萧瑟

    他是年少的君王,她是君王疼入心坎的皇后。袖手天下,她本是天之娇女,母仪天下,却被人当做权力下牺牲的工具!万千宠爱却只是宫闱间的不可挽回的阴谋。当她惨遭群臣话柄的时候,当她被人诬蔑的时候,全心托付的爱恋,换来的却是他嘲讽一笑。当她万劫不复的时候,当她身心聚裂的时候,他爱却再次成了尖利的武器。步步为营却只是因为阴谋权势。他成了万人唾骂的暴君,她成了千夫所指的淫妇。他爱她如痴,她亦为情而醉。他对她说:“朕不要这个女人的子嗣!”她对他说:“从此这个世界上不再有沁歆,贱妾姓淫名荡。两人一步步的走来,他暴虐无道,她靠着形形色色的男人一步一步的走进那个曾经给她无尽羞辱的地方。他早已经不再是那个为爱而痴的国君,她亦不再是一心只为爱他的小女人。
  • 雨淅沥沥

    雨淅沥沥

    有人会喜欢雨,有人会不喜欢,我就是不喜欢,但是,这篇文不是为了我而写,是为了喜欢雨的人写。希望看完后,当你听着雨声的时候,会想起张小雨,会想起刘厉,会想起他们带给我们的美好。
  • 通天葬主

    通天葬主

    现代学生王紫川获得远古武道传承,各种天功宝典也应运而生,此时一座天碑一座令剑从天而降引发天地大变,牵扯出亿万万年前的证道之秘。九界三十三天,天人争斗,弑杀造主,只为超脱誓不做空幻一场。
  • 佛屠逆天

    佛屠逆天

    一个身居佛寺的俗家弟子,一次意外的相遇,一次灭门的惨案,他该如何面对师兄弟都已西去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美丽的舍利,也有美丽的传来。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写的不好,但请大家不要见怪,一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