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2500000011

第11章 灿烂的艺术之光(2)

由于对这一段戏的理解不同,于洋和导演崔嵬产生了争议。当时于洋对这段戏的处理是:一方面祝贺她,一方面有点感情色彩。这是让观众能够感觉到的伏笔,因为作者杨沫还想写续集。这场戏拍完后,执行导演陈怀皑认为很好,完全通过。但导演崔嵬回来看了样片后不满意。他对于洋说:“通知她入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你怎么能这样演?”

其实这就是各人对戏的理解不同,按照于洋的理解,他的表演一点也不过分。在小说中,从卢嘉川到林红再到江华,这3个共产党员是引导林道静沿着共产主义逐级而上的3个台阶,而江华则是她在情感和政治上得到的最完美的收获。于洋也正是沿着小说中交待得很清楚的林道静和江华的恋人关系这一脉络,从人物关系和人物个性上分析出,党代表全部政治化不行,江华总是在林道静面前板着脸孔更不行,应该有意识地赋予江华一些个性特征。因而于洋认为自己这样处理这场戏的表演是完全可以的。

虽然《青春之歌》在拍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争议,但影片完成后证明,于洋的表演还是恰如其分的。审查《青春之歌》那天,北影厂长汪洋点名让于洋亲自参加。陈毅副总理和******秘书长齐燕铭看完样片后,陈毅带头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并对大家说:“现在我们都讲国际水平,什么是国际水平?这就是国际水平,我们的电影也是国际水平,你们不要妄自菲薄。”

后来在很多次晚会或者是舞会上,陈毅副总理只要见到于洋,总是大老远就喊他“江华!”一开始于洋还会“纠正”说:“陈老总,我叫于洋。”可是陈毅说:“我知道你叫于洋,我认定你就是江华,你江华演得蛮好!”

《青春之歌》公映后,江华的形象也感动了很多曾经从事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以及农民运动的党的高级干部,因为他们从江华的身上找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无论是陈老总的夸赞,还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感动,都是对电影《青春之歌》江华这一角色的肯定。因此,于洋塑造的这一党的地下工作领导的艺术形象,也无疑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然而于洋是一个对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的人,在众多的好评面前,他仍然觉得,对江华这个角色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不太完整,总的来讲还是不太理想。在成绩面前仍然在找自己的不足,也许这正是一个中国电影艺术家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5.一家三口演《矿灯》

1959年春节过后,北影《矿灯》摄制组成立,虽然这时于洋正在《青春之歌》剧组,但是《矿灯》导演李恩杰还是力邀于洋出演《矿灯》男主角、地下党领导者傅东山。这样,于洋开始同时出演两部电影,而妻子杨静也出演了《矿灯》的女主角、矿工的女儿大菊。有意思的是,他们刚刚5岁的女儿小静江在片中扮演大菊的妹妹。于是,电影《矿灯》成了于洋和杨静同档的第3部影片,同时也是他们一家3口的第一次银幕合作。

影片《矿灯》讲述的是当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煤矿工人在****地下党的启蒙和领导下,团结起来跟日本人展开斗争,最后赢得罢工胜利的故事。《矿灯》电影文学剧本由一名专业作家和两位工人业余作者以及导演李恩杰一起,亲自来到北京门头沟煤矿深入生活创作而成。

于洋出演的男主角傅东山,是一个领导工人起来闹罢工并代表工人与日本人谈判的****地下党员。在年轻工人面前,他是“大哥”,政治上又是领导者。对这个角色的创作,于洋首先要求自己在深入生活中,多了解旧社会矿工们的苦难生活。

解放前的北京门头沟煤矿工人生活极其悲惨,在日本鬼子和国民党的欺压下,广大的矿工一直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提起过去日本鬼子和资本家欺压工人的罪行,矿工们无不含泪控诉。于洋更是一笔一笔做了详细记录。

老矿工的回忆让于洋深受震动,特别是旧社会矿工一旦有病,没断气就被拉到门头沟滥葬岗,任由野狗活活吃掉的事情,更是让他记忆深刻。这些煤矿工人的悲惨境遇,让于洋想起了曾经在日伪统治下的东北,那些每天只能吃窝窝头、被榨干血汗骨瘦如柴的劳苦工人的形象。

比起同期拍摄的《青春之歌》和《水上春秋》,于洋对《矿灯》中傅东山艺术形象的创作付出的功课最多。在造型上,他戴了一个头套,让头发更加蓬乱,再加上满脸的络腮胡子,一个性格刚毅又历经风霜的工人运动领导者的形象就更突出了。在表演上,于洋则注重与穷哥们儿的兄弟情义。因为他知道,如果天天讲大道理,以地下党领导者的面孔出现在工人堆里,那就成了只有一副骨头架子、无血无肉的空壳角色了。把兄弟姐妹的情感放在第一位,站住了,这样才能自然启发工人的觉悟,与工人共命运。因此,傅东山的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明,让人信服,于洋也比较满意。

在这部他们夫妻第3次合作的电影中,于洋和杨静仍然和他们以往在夫妻同档影片的艺术创作一样,案头工作从家里就开始,他们会抓紧每个空隙研究剧本,为充实角色而共同探讨。这是他们夫妻对待艺术创作的一贯做法。几年来于洋和杨静早已习惯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不断地对表演艺术进行交流。如果两个人不在一个剧组,他们也会认真阅读对方的剧本,同时会在剧本上标满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设性意见。有时拍戏在外,他们则通过书信来交流彼此的艺术创作感受。这让于洋和杨静不仅在表演创作上不断提高,生活中也充满了和谐的艺术气氛。

不过他们5岁的女儿小静江似乎还没有融到爸爸妈妈的艺术交流之中。大概还是太小了,本来排练时大家都很满意,可一到了实拍的时候,小静江却死活不肯对妈妈叫“姐姐”,最后还是用了买花皮球的“物质刺激”才算完成。要是拍孩子哭的戏就更难了,靠讲故事诱发不起作用,只好连吓唬带掐一把,又害怕又疼的小静江就真的放声大哭了。

虽然看着女儿泪流满面的样子很心疼,但镜头终于完成了拍摄,于洋和杨静总算松了一口气。可爱的小静江虽然没有很快“进入角色”,但无疑为她的爸爸妈妈那令人敬佩的艺术创作生活增添了一缕别样的“花絮”。

6.“潇洒走一回”的《水上春秋》

《水上春秋》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为建国10周年献礼的一部大片。由我国著名导演谢添出任导演并亲自操刀参与编剧创作。影片主要取材于我国泳坛名将、中国第一代“蛙王”穆祥雄的成长经历,表现了中国新一代游泳运动员顽强拼搏,打破世界纪录为国争光的故事。

于洋和谢添虽然经历不同,但彼此很谈得来,特别是在文娱和体育方面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好。北影的周末晚会上,乐队里少不了于洋的小号、萨克斯和谢添的黑管,北影的篮球场上更是经常出现他们俩的身影。因此,谢添刚一接到创作体育题材电影的任务后,就立刻找到于洋邀请他出演。接着他又不顾于洋正在同时拍两部戏的繁忙,积极到北影厂疏通运作,终于定下了于洋主演《水上春秋》的男主角华小龙。

由于《水上春秋》是一部表现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电影,所以在对华小龙这个角色的艺术创作上,于洋把人物表演的重点侧重在如何创造打破世纪记录的优秀成绩以及一心为国争光的勇气和精神面貌方面。影片开拍前,于洋首先来到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在穆成宽教练的亲自指导下,和国家队的游泳运动员一起接受正规的训练。

一个多月的专业训练,于洋每天都要下水游1000到2000米。面对高强度的训练,于洋一直是全力以赴。这让他不仅学会了蛙泳、自由泳和蝶泳,更取得了蛙泳百米1分46秒国家三级运动员的成绩。这样的成绩,让一向严格训练的穆成宽教练满脸都是笑容,谢添导演更是满意得一个劲点头。因此,在电影《水上春秋》中,男主角华小龙所有的游泳镜头,除打破世界纪录的镜头是穆祥雄游到距水池边5米左右做了一个漂亮的翻转身登泳池壁的动作外,全部都是于洋自己完成的。这是于洋的收获,也是他的艰苦付出得到的回报。

此外,每天和国家运动员一起训练、共同生活,也让于洋结交了不少体育界的朋友。时至今日,无论是与国家游泳队穆祥英、穆祥雄兄弟维系几十年的友谊,还是当年与运动员们“共享”堪比“大宴”的“运动灶”的情景,都是于洋愉快而难忘的回忆。而和专业游泳训练取得的成绩以及塑造华小龙的成功相比,这些也可以说是《水上春秋》带给于洋的又一个收获吧。

《水上春秋》拍摄完成后送审到全国体委时,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同志特地邀请于洋坐在他的身边一起观看。一向待人热情爽朗的贺龙同志虽是第一次见到于洋,却非常亲切。他一直拉着于洋的手,还拍着于洋的腿说:“你这腿很有力量,好!游泳游得不错,将来再演个足球运动员吧!”

于洋立刻回答说:“好的,贺老总,我喜欢运动,演足球、举重运动员都可以,只要有剧本,我一定演。”

贺老总也爽快地说:“好,咱们说定了,以后体育电影要多拍一些啊!”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于洋后来再没有接拍体育题材的电影,贺老总的愿望没能实现,但当年贺老总的亲切笑容,他对于洋的热情鼓励以及他对中国电影寄予的殷切希望,都深深地留在了于洋的记忆中。

入冬不久,我国第一部直接表现新中国运动员生活的电影《水上春秋》在全国公映。广大观众立刻为影片男主人公华小龙青春矫健的体魄和娴熟潇洒的泳姿倾倒。很多人看完电影几乎不相信电影演员于洋竟会游出华小龙那近乎完美的泳姿,甚至有人说:“电影里的游泳镜头是于洋演的吗?要真是他演的,那简直是太棒了!”

而《水上春秋》所表现的运动员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境界,更是感染了一大批青年观众,他们纷纷以于洋塑造的华小龙为寄托青春梦想的偶像,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之中。由此亦不难想见,《水上春秋》当年在中国银幕的风采

于洋与著名演员舒适在《水上春秋》中出演父子

是何等闪亮夺目!

华小龙的角色塑造无疑是成功的,而于洋仍然认为自己对这个角色的刻画还缺少更深度的挖掘,这固然是于洋一贯谦虚、不断进取的艺术创作追求。但不得不说,无论是百米1分46秒的游泳佳绩,还是与运动员们“共享”堪比“大宴”的“运动灶”,还有贺老总的亲切鼓励和倾倒亿万观众的漂亮泳姿,都让于洋在电影《水上春秋》里实实在在地“潇洒走一回”。

7.千万个自信塑造“肖队长”

1960年同样是于洋和杨静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夏天,他们夫妇共同出席了第三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秋天,他们的儿子于晓阳出生,添丁进口的于洋一家生活愈加和谐幸福,充满了欢乐。

这一年里,于洋出演了他表演艺术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暴风骤雨》。电影《暴风骤雨》改编自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周立波所著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主要表现的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的一支土改工作队在肖队长的率领下,进入东北农村元茂屯,深入群众,积极发动群众,终于胜利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整过程。

其实早在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创作活动中,北影厂就开始酝酿拍摄《暴风骤雨》。这个时期北影厂已先后拍出了《祝福》、《红旗谱》和《青春之歌》,这些分别改编自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的银幕作品,不仅得到观众的认可,更让北京电影制片厂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的成果,无形中又为他们拍摄《暴风骤雨》增添了信心。

得知北影要拍《暴风骤雨》,很多著名的演员也十分看好这部影片,于是他们纷纷向导演申请上角色。虽然按照程序,这些演员都试了镜头,但是导演谢铁骊却定下了连一张试装照都没拍的于洋出演男主角肖队长。他实在是太了解于洋了,他知道,于洋一定能够把这个角色演得令人叫绝。

接到任务的于洋也很激动,因为早在他阅读小说的时候,当年亲历土改的情景就不时浮现在脑海中,而小说中所描写的背景和影片中拍摄的主要外景地亚布力横道河子,正是他当年参加土改的区域。这些亲身经历过的难忘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物,都给了于洋一种从未有过的充足信心,他觉得自己有千万个自信能够演好肖队长。

此外,谢铁骊导演所选择的大部分主创人员如鲁非、高宝成、李百万、葛存壮、赵子岳等都曾经有过参加土改工作的经历。这样的选择,大概也是谢铁骊导演的独到之处吧。

在对角色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谢铁骊导演极为相信于洋。因此在导演组召开各种艺术分析会、分镜头会议,尤其是涉及到男主角肖队长的戏,他一定要把于洋找来一起商讨,常常就是根据于洋的体会做最后处理。这不仅让他们工作融洽,配合默契,更让谦虚好学的于洋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后来担当导演做了很好的积累。

同类推荐
  • 正说明朝十八臣

    正说明朝十八臣

    本书精选了18位在明朝有过重大作为的大臣,他们分别是:武略文韬首推徐达、开国宰相李善长、僧人宰相姚广孝、铁骨青天海瑞、留世清白惟于谦、一夫当关袁崇焕等。
  • 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 宋美龄大传

    宋美龄大传

    一位跨越三个世纪百年历史的传奇女性的一生,一位见证创造历史的中国女性的真实记录。美国《时代同刊》盖棺献辞:她是钢铁铸就的花朵。美国《泰晤上报》:他是狂野的天鹅。外国学者在问:她是魔幻,还是中国的圣女贞德?宋美龄一个既好面子,而又富于权力欲的女人。也是一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尽展英姿的风云人物。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第一家族的强力后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百年史上最有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
热门推荐
  • 创世卿天

    创世卿天

    一个叫严少卿的人。一壶浊酒,一把轻剑。这青天,他叫它卿天。他不是天骄,也没有雄心壮志,但他被许多许多人记载在心里,恨他的人很多,爱他的人更多.......
  • 异界天命之子

    异界天命之子

    15岁的少年,另一个世界,混乱的记忆,混乱的人格,他到底是谁,到底来自哪里,为什么两个世界都有他生活过的足迹......
  • 夫君你别拽

    夫君你别拽

    “皇上,您在裸奔吗?”某女扬扬眉复又把眼睛埋在书里满不在乎的说着。“你这该死的女人,你有没有点羞耻心。”某男跳脚。某女无视继续寻找黄金屋。“妖孽,不要在我面前影响环境。”某女眯着眼睛警告。“小月月,不要那么无情嘛。”某妖孽一脸委屈相的说。究竟谁能抱得美人归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校花的龙神护卫

    校花的龙神护卫

    十八岁生日那晚,他的眼里飞出一条龙。从此,他龙游都市,携美同行,天下纵横。
  • 我的温柔只因为你

    我的温柔只因为你

    纯血种吸血鬼,无法抗拒的命运,短暂的幸福,灾难的降临,终究还是躲不过吗?我抗争着,努力着……他说:“你是我这一生唯一的珍视……”她说:“我再也不会离开了……”他说:“我会一直守护你……”他说:“即使你只当我是哥哥……”……
  • 悲惨世界(下)

    悲惨世界(下)

    十九世纪的巴黎,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冉·阿让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过夜,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后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冉·阿让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让,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十年后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这时,以前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出现,一心要找他的麻烦。在此期间,冉·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并承诺照顾她的私生女柯赛特。八年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柯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
  • 华凤九天上

    华凤九天上

    【绝言篇】我只记得,当我睁开眼的第一眼,看见的是青炎洞内的冰天雪地,而没有我期待的那个白衣长裙的女子。就像我睡了那么久,醒来却发现丢失了我至生所爱一般,心里空荡的厉害。我试图抬手捏诀,却发现我半点神力都没有,丹田处有一股熟悉的气息封锁着,不让我的神力出来一星半点。那一瞬间,我犹如遭受了九天荒雷一般,整个人从上到下都失了血色。“主子。主子!”我听得洞外那如血如泣的叫唤,而我的鼻尖依稀闻到了独属于她的清香,和浓烈不已的血腥..........是你吗?涣离?【苏阡涣篇】我只求他还在就好,这世上从来都少不了一个苏阡涣。紫府犹记得她那日的话,像一段梦魇一般在耳边回。
  • 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

    本书讲述人生智慧、抒发人生感悟、探讨人生价值。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富有。可以说,这两个字包涵了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东西——成功、快乐、亲情、友情、爱情等。
  • 有种爱情叫命中注定

    有种爱情叫命中注定

    小编第一次写文,可能不太好。内容是两个大少和两位姑娘的校园纯爱爱情故事,一对是青梅竹马,一对是一见钟情。四个人在一个学校,一间教室两队情侣的美好故事从现在开始……
  • 打造总裁

    打造总裁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带领团队打硬仗,却不容易留住核心员工?面对巨大的决策压力和市场挑战,哪一类管理者更容易带领团队走向成功?在一个跨国企业中,什么样的人才更胜任跨文化管理的工作,带领企业完成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本书是一部告诉你如何成为卓越领导者的书,更是一本成功管理者的人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