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2500000005

第5章 走进中国红色银幕(1)

1.“打老蒋”的17岁“连长”

到了1947年下半年,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节节胜利,东北战场的局势开始出现巨大变化。在后方稳定的形势下,东影厂着手筹备拍摄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这个时候的于洋也长成了魁伟、健壮,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因此导演伊琳一下就选中17岁的于洋饰演片中高大英俊的连长。

《留下他打老蒋》虽然只是东影厂根据当时的一则新闻报道改编的短故事片,但这是处于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拍摄的第一部故事影片,也是于洋走上革命道路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因此,无论是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史,还是对电影艺术家于洋,《留下他打老蒋》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得知自己在《留下他打老蒋》中扮演主要角色连长,于洋既高兴又激动,他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演好这个角色。他深知,这是自己第一次拍摄革命电影,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在中国革命电影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第一次参加中国红色电影的拍摄,于洋也得到了领导和老演员的支持和帮助。为了让于洋演好连长,陈波儿把部队发给她的警卫佩带的匣子枪亲自放到于洋手中,并且对他说:“这是人物需要的枪,子弹给你几粒,不能乱动,影片拍完要全部归还。”

夸上真枪的于洋一下来了精神,他像一个真正的连长一样整日枪不离身,既威风又神气,似乎完全融入了影片的角色之中。

老演员陈强告诉他,要想演好这个角色,生活中就应该像个连长的样子。导演伊琳则亲自为于洋示范、纠正姿势,教他行军礼……这一切,都让17岁的于洋深深感到一种对中国革命电影的使命感,而不像以前,拍电影只是为了生活,为挣钱吃饭。

于洋扮演的连长这个时候的于洋虽没有学过表演,但是带着一种责任感。凭借刻苦努力,用生活、土改工作实践中得来的朴实、忠诚的感情,于洋把一个从贫苦农民成长起来的东北民主联军一个连长的角色,化为真实的表情和动作而再现于银幕之上。按照电影人的评价,这个时候于洋的表演是一种纯朴、原始的状态,还不懂得真正地理解角色。但对于洋来说,17岁的“连长”无疑是他真正的电影生涯的良好开端。

1948年2月,《留下他打老蒋》终于在解放区放映,影片中生动表现出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情节,让战争时期的军队战士和广大群众受到了极大鼓舞,而于洋的表演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中国共产党人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无疑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一抹特殊的光彩,而17岁的“连长”也成为中国电影艺术家于洋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个角色。

2.预备党员与文化干事

与此同时,于洋在政治思想方面也在不断提高。他最难忘的,是在拍摄《留下他打老蒋》期间的一件大事。那一天是1947年12月2日,支部大会正式讨论通过了于洋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又增加了一名年轻有为的文艺战士,成为****预备党员的于洋从此更加昂首挺胸、阔步前进。从最初担任东影厂******思想青年团总支副主任开始,于洋一直是青年团的领导者之一。在******思想青年团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到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程中,于洋更发展了一大批导演、演员及工作人员成为东影厂第一批青年团员。

而对待艺术处生活干事的工作,于洋同样积极热情认真负责。为了掌握好大家的作息时间,于洋总是早早起床为大家吹响起床哨,接着带领大家锻炼身体,把艺术处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个时候,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大战在即的形势下,东影决定派出部分同志到部队中去,一方面是深入生活搞创作,一方面也为迎接解放后长春电影厂的接收工作做好准备。

于洋被分配到了东北炮兵司令部二团团部担任文化干事,看过《留下他打老蒋》的团长和战士十分喜爱这个生活中真实的年轻的“连长”,当上文化教员的于洋也很快就和全团战士打成了一片。他教战士识字,教他们唱歌,组织连队歌咏比赛。他积极参加连队诉苦整军的运动,在战士们回忆辛酸往事的控诉声中,于洋更是泪流满面。他已完全把自己置身于连队之中。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终于打响。在连队工作得有声有色的于洋也奉命回到东影厂。历经革命风雨、千锤百炼的于洋,在迎来胜利的炮火中,终于成长为一名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战士。而参加土改和亲临部队前线的真实工作和生活,更为他日后的艺术道路积累了宝贵的艺术创作源泉。

3.新中国银幕第一“桥”

1948年10月下旬,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开始筹备拍摄。该片内容主要表现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东北某钢厂工人为支援前线忘我劳动,抢修松花江铁桥的动人故事。影片创作人员大部是来自延安的老同志,于洋在片中扮演的是主要角色之一青年炼钢工人吴一竹。

由于在《留下他打老蒋》中的出色表演,于洋获得了很多老同志的夸奖,特别是老演员陈强,不但称赞他演得好,还经常像老大哥一样关心和鼓励他。而《桥》的导演王滨,更是耐心启发、精心培养于洋,让获益匪浅的于洋一直视王滨为良师益友。

影片开拍之前,于洋和演员们一起到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车辆厂深入生活。为了尽早熟悉工人,导演王滨让于洋脱下军装,换上工人的衣服。换了衣服的于洋一把一把地抓着虱子,最后没办法只好用火烤。但他仍然坚持穿着工人的衣服,看着于洋这样认真,导演很高兴。为了解真正的炼钢工人,于洋又顶着钢炉的隆隆巨响和千度高温钢水溅出的钢花,和工人们一起在炼钢炉前干活。因此王滨导演很满意地说:“你看于洋还像个演员吗?他已经和工人分不开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桥》的摄制组除了少数几个人参加过电影的拍摄,大多数人都是从老区来的同志,他们当中甚至有些人没有看过电影,几乎可以说是“电影盲”。这无疑让导演王滨肩负的重任更加艰巨。

但是导演王滨早已把工作安排好,他首先为体验生活归来的每一个同志发了油印剧本,接着就把一块大黑板挂在树上,开始给全体演员讲剧本。一周后,剧本讲完了,王滨又开始引导演员走入下一步。即要求演员谈出对剧本的理解,分析人物关系,研究人物性格,写出角色的自传。

在当时的环境下,导演王滨的这些工作方法不但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法,而且无疑对《桥》的所有演员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蒙教育作用。而于洋更是在王滨导演的启发下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王滨也是山东人,他很喜欢这个和他一样性格直爽敢说

于洋在《桥》中扮演的吴一竹敢做的小同乡。除了指导于洋写出角色的人物自传外,他更耐心细致地启发于洋的表演。这个时候的于洋,年轻有为、精力充沛,急需表演知识和技能,可说是全身的细胞都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在王滨导演的引导下,于洋几乎是一点就透。他很快就懂得了什么是艺术创作,也知道了一个演员有时必须要做到很多才能演好角色。

为了让于洋演好《桥》的主人公吴一竹,王滨对于洋说:“吴一竹就是你这样的,你不要故意去表演。小积极分子,懵头懵脑的,愣头青。我分镜头就按你这个样子分的。”在导演的启发下,于洋在镜头前轻松、自然,成功地把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年轻炼钢工人的形象塑造于银幕之上。这除了于洋有拍片经历外,更主要的是王滨导演引导他卸掉了包袱,使他做到不是卖力气地去演这个角色,而是在生活、感情上和角色达到了相通和共鸣。

因此也可以说,在《桥》中塑造人物的成功,得益于生活中的于洋在思想、感情、性格与片中人物几乎完全相符,18岁的于洋基本上是本色表演,还没有达到更多的艺术创作。但这时的于洋已经从被动拍电影转变到有主动的创作意识,他开始阅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在艺术修养和专业创作的道路上,这个时期的于洋已经迈开步伐。而王滨导演给予他的电影专业经验的传授,更给他日后在电影表演和导演的创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1949年4月中旬,拍摄完毕的《桥》送审到北平,中央领导******和******看了以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接见主创人员时说:“你们拍了一部很好的影片,电影拍的很有气势!”导演王滨很谦虚地说这部影片还没有拍好,整个还比较粗糙,******立刻说:“不不,这毕竟是我们自己的电影啊!”

5月1日,《桥》在南京、上海等所有获得解放的地区公映,新中国银幕诞生的第一部红色电影立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桥》的拍摄还有一个更深远的意义,那就是为后来的红色电影的摄制道路确立了一套具有鲜明的共产党特色的完整创作程序。按照这个程序,每拍一部电影,首先从导演到演员都要深入生活,依照剧本提供的规定情景寻找相似的环境生活。就像于洋在拍摄《桥》的期间深入到钢铁厂体验生活一样。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组织摄制组全体人员反复学习讨论******《在延安**********上的讲话》,其目的是充分体会和掌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道理。电影《桥》所确立的这一套创作程序,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刻迅速成为全国各个摄制组必须遵守的制度并延续至今。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4.与《中华女儿》比英勇

不久,刚刚拍摄完《桥》的于洋又接受了《中华女儿》的拍摄任务。于洋出演片中为掩护撤退的抗联女战士而英勇牺牲的抗联战士张勇,影片导演为我国著名导演凌子风。该片主要讲述了东北抗联8位女战士与日寇顽强战斗,在子弹打光后砸碎枪支,一起并肩投牡丹江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按照创作程序,于洋和摄制组全体人员一起来到当年抗日联军经常出没的镜泊湖畔深入生活。他们去东北烈士纪念馆采访,也听老抗联战士和老百姓讲抗联战士在冰天雪地的老林子里和日寇英勇作战的感人事迹。体验生活的于洋被深深打动,他整理完片中人物小传的案头工作,就向摄制组表示了决心:“今天拍的虽然是电影,我们不能像这些抗联英雄一样勇敢战斗,但是我一定要学习他们英勇顽强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把影片拍好。”

于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随后的拍摄过程中,于洋真的经历了两次“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历险,而每次他都做到了像自己表决心时说的那样,以“英勇顽强的精神”完成了拍摄任务。

第一次拍摄经历的险情,是于洋扮演的张勇把炸药放到桥垛子上点燃后翻身跳入江中的镜头。由于外景地江水浅,无法拍摄真实的跳江镜头。摄制组就回到厂里在运动场上搭了一个七八米高的桥座,在桥座底下又挖了一个大坑,里面铺上些稻草和秫秸,以保护演员跳下时不受伤。这样,加上大坑的深度,于洋下跳的距离就足有10米了,因而到底结果会怎样,谁的心里都是未知数,为防万一,导演特别把救护车叫到片场待命。

但是等待拍摄的于洋却根本没有想到什么危险,他只想着像片中的抗联英雄们那样英勇地跳下去,完成拍摄任务。于是导演一声令下,只见于洋转身往下一跳,随后就趴在大坑里一动不动了。摄制组的人立刻呼啦啦围过来,把于洋从坑里拉上来紧急抢救。

好一会儿,于洋才慢慢醒过来,他第一句话就问:“怎么样,拍了没有?”原来,大坑里的稻草和秫秸是头一天铺上的,东北天气冷,一宿的功夫就冻的和地面一样邦邦硬了。于洋奋力一跳带来的巨大冲击使他的身子顺势蹲下,结果膝盖一下撞到脸上,人就立刻撞晕了。这一次于洋虽然受伤历险,但大家都看到了于洋的勇敢和坚强。

《中华女儿》中的英勇战士影片中还有一个张勇为掩护八女撤退阻击日寇,用最后留下的一个手榴弹与包围上来的日本鬼子同归于尽的场面,想不到拍摄这一组镜头时,于洋又经历了一次险些献出生命的历险。

为了拍出爆炸的真实效果,特技人员在于洋身边埋了4两黄色炸药,但是当时这4两黄色炸药到底有多大威力谁都不清楚。拍摄时,所有的人都躲在一个保护罩里,连摄影机也被包好,只露出一个镜头,卫生员和担架也全都做好了安排。这样,唯一没有做任何保护的于洋就完全被裸露在危险之中了。现场气氛虽然非常紧张,于洋却没有丝毫胆怯。他只觉得,抗联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都不怕死,我们拍电影不过就是几两炸药,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4两黄色炸药的威力确实不小,随着爆炸的一声巨响,被震得离地两尺多高的于洋不仅立刻昏了过去,还满脸全都是血。众人急忙围过去,只见大量的鲜血从于洋的眼睛、耳朵、口中渗出。这一下大家吓坏了,都以为于洋牺牲了。卫生员立刻进行抢救,过了几分钟,于洋终于醒过来了。第一句话他还是问:“拍了没有?”看到重伤的于洋最先想到的仍然是拍电影,大家都深深感动了。

不管怎样,于洋的两次负伤,都可说是拍片中的严重事故。因此,在后来召开的中国第一届电影艺术工作会议上,电影《中华女儿》在拍摄中于洋跳桥和挨炸的负伤情况被作为典型事例受到了领导的严厉批评。不过于洋对此倒没有多想什么,在他的心目中,拍电影时就应该一切听从导演的安排,拍战争戏受点伤不算什么,这是学习抗联英雄应该做的。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本书讲述了女娲、西施、钟无盐、窦太后、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长孙皇后、文成公主、黄道婆、孝庄文皇后等中国历史上38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与经历。
  • 读懂戴望舒

    读懂戴望舒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戴望舒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戴望舒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 草原女杰:孝庄太后

    草原女杰:孝庄太后

    天生丽质,性格坚毅;她喜欢读书,多有谋略;她协助皇太极稳固了统治地位;她辅佐两代幼主,为江山鞠躬尽瘁……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布木布泰降生在科尔沁草原。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女婴就是日后的孝庄。在布木布泰长到十三岁的时候,嫁给了自己的姑父皇太极,和自己的姑姑共侍一夫。此后,她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布木布泰”是古老的蒙语,意思是“亿万子孙”,也可以解释为天降贵人。正如她名字中的寓意,在这个烽烟迭起、王朝交替的时代,上天赐予这个世界一个不平凡的女人,一位“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的一代名后,留给世人说不尽的传奇。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热门推荐
  • 童话未央故事微凉

    童话未央故事微凉

    我忘记了一切,只是不顾一切的奔跑,荆棘划破了皮肤的声音,鲜血滴在石路上,染红了前行的脚步,染红了雪白的花蕾,在每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忘记了时间,只是在奔跑,,,一段旅途是青春的一次成长,一次次蜕变,可当初我们对它没有珍惜和流恋,也未曾完整地说过再见。原来,最可贵的时光是在最漫不经心的记忆里盛开过。曾经,总以为时间还很多,终会再见,可惜,来过,走过,才发现,其实青春中的人大多是过客,陪伴走过,终会踏上自己应该走的路途。我想走很远,从开始到最后,我不想停下,从现在到未来,生命里的每个路人,我想对你们说,谢谢,
  • 逆凰邪妃:师兄好冷,要抱抱

    逆凰邪妃:师兄好冷,要抱抱

    逆凰邪妃ⅱ:《盛婚溺宠:Hello,校长大人》坑去成亲?蒙进花轿?拐去拜堂?骗去洞房?本姑娘不干了,新婚之夜卷铺盖跑!当皇后?我不要;你不休我?我休了你成不?手持惊鸿,傲世九州;闯荡六界,有君足矣。“夫妻躺在一起天经地义啊,师妹,难道你不知道吗?”“求求你休了我吧,师兄。”“虽然,我很想休了你,但是不行,师傅不允许。”“那我休了你行不行?”(微博:Tsy淡云流水)
  • 虫虫来了

    虫虫来了

    二十一世纪的小混混楚昊天,因买了一个不知名的珠子而遭雷劈,穿越到了修真大陆,又在修真大陆偶得天地奇宝万祖虫令,从此开始了一场不一样的征服之旅......
  • 破产公主驾到

    破产公主驾到

    她是夏家的掌上明珠,她就是童话故事里的公主,原本生活好好的。可是有一天,夏氏集团一夜之间破产,流浪街头的她……无家可归。一辆车停在她面前;他霸道的拽走她,冷道:“做我女人!我可以让你享受荣华富贵!”他说完,霸道的吻上她的嘴唇!她背后真正的身份!《破产公主驾到》原创作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鱼有令,吃货魔帝滚出去

    人鱼有令,吃货魔帝滚出去

    现代她无辜坠崖,穿越偶遇吃货小萌娃。久默:“小朋友,你是迷路了吗?”小朋友略带鄙视的一瞥。久默:“……我这里还有个黑森林蛋糕。”“吾名君弑,乃魔神。”“小朋友撒谎是不对的。”君弑鄙视久默,抢过食物,甩袖走人。“啊喂,我的东西很贵的!”“我可以肉偿。”久默“……滚”“好,马上回去滚床单。”
  • 恐怖无处不在:三岔口

    恐怖无处不在:三岔口

    蒋中天是个人到中年却一事无成的杂志编辑,而刚刚带着百万巨款从深圳回来的儿时好友洪原给了他个机会,邀请他一起做本新杂志。可是蒋中天却带着巨款潜逃了,还抛下了同居女友文馨。洪原没有报警,不过他和文馨计划了一次惊人的复仇,只等蒋天中回来。多年后,快花光钱的蒋中天回来了,复仇计划开始实施。于是,在蒋中天的身边发生了“酒店遇女鬼”、“把墓地当别墅”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鬼怪事件,终于他经受不住打击疯了。洪原和文馨虽然没有拿回钱,不过却满意复仇的效果,并相爱了。可是那些原本是他们装神弄鬼搞出来的怪事并没有停止,并继续困扰着他们。于是,洪原想起当初他在深圳弄到这笔百万巨款时,也是用不择手段的方法。难道那个被他引到鲨鱼海域被鲨鱼咬死的深圳女老板,也来找他复仇了吗?而那个曾经有着变性人历史的女老板又有什么秘密呢……
  • 腹黑邻居不好惹

    腹黑邻居不好惹

    为了逃避母亲的逼婚,罗素言出生以来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而这对于生活低能儿的罗素言来说,无疑是场大灾难。幸而邻家花美男是个全能生活通,轻而易举便解决了她那大堆的麻烦不说,厨艺更是高超得堪比星级酒店的厨师,于是乎送礼、请吃、使劲浑身解数贿赂小正太,目的是让这个全能管家心甘情愿为自己服务。只是让罗素言有些始料不及的是到最后她连自己的心也一并交了出去,而同时她也发现,这个总是能在她遇到麻烦的时候及时出现在身边的男孩,并不是什么潦倒的打工仔,而是……如假包换的集团继承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量真身

    无量真身

    超越极限,肉体成神,破碎虚空,唯我独尊。
  • 绝倾天下:废柴五小姐

    绝倾天下:废柴五小姐

    前世,她是魔族少主,对魔族把她囚禁的怨恨超过了魔族对她的宠爱。一朝穿越到了人族少女身上。异世大陆危机重重,魔族出手暗护,身世之谜一点点揭开,让所有人为之震撼!十八般武艺样样全能,天才少年云集于此,创造一个个的奇迹!只是......这个妖孽不对劲啊!你那般是要闹哪样?!他,明地里是风云国风云殿下,某日对某个小丫头产生了好奇心,于是便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然后,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催......本文一对一,绝对宠文!(琉翼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也请多多见谅啦~\(≧▽≦)/~)
  • 民间

    民间

    现代改革了所有,封建制度彻底尘封,过去轮为故事。中日战争结束再到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中华民国改立为中华共和国后,血腥的战争到此终结,一切故事都在这个时代讲述。我相信世界上有鬼,现代人说封建迷信,呵呵,我的前辈还有你们的前辈以前都是封建社会的人,他们见过的和我们见过的,是你所说的科学为真还是他们所说的故事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