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2600000033

第33章 《孝经》(2)

4.北宋《古文孝经指解》本

此古文《孝经》由司马光在密阁所发现,遂将其抄出,并为之作《古文孝经指解》,于皇祐中献于宋仁宗。其后,司马光门人范祖禹又为此古文《孝经》作《古文孝经说》,后亦进献于朝廷。司马光作《古文孝经指解》与范祖禹作《古文孝经说》又使废弃的古文《孝经》再现于世。后朱熹作《孝经刊误》,即据此古文《孝经》。

5.清代孔传本古文《孝经》

此本古文《孝经》,于乾隆年间由藏书家鲍廷博委托其友人汪翼沧从日本访得,后收入《知不足斋丛书》。此孔传古文《孝经》,乃日人太宰纯于日本享保十六年,即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刊刻。该孔传古文《孝经》传入中国后,学界对其的真伪争论激烈,但多不信其是真品。该本现有《四库全书》本和《知不足斋丛书》本。

(二)《孝经》注疏

《孝经》提倡“以孝治天下”,因此被帝王视为教化百姓治理国家的圣经宝典。《孝经》一书在西汉中后期就受到朝廷重视,汉文帝时置有《孝经》博士,此后,历代盛传不衰。对于《孝经》,不但有很多帝王亲自为之作注——这成为为《孝经》作注的一大特点,而且学者为之作注疏的也代不乏人,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仅据清代学者朱彝尊《经义考》中所记,历代注《孝经》的著作,就达285部之多。下面我们自汉至清按年代顺序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孝经》注疏。

汉代:古文本《孝经》注本有孔安国《古文孝经孔传》、马融《孝经注》、许慎《古文孝经注》。今文本《孝经》注本有长孙氏《长孙氏说》、江翁《江氏说》、后苍《后氏说》、翼奉《杂传》、张禹《安昌侯说》、郑玄《孝经郑氏解》、何休《孝经训注》。

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注《孝经》有晋元帝《孝经传》、晋孝武帝《总明馆孝经讲义》、梁武帝《孝经义疏》、梁简文帝《孝经义疏》、北魏孝明帝《孝经义记》。学者注《孝经》有王肃《孝经注》、韦昭《孝经解赞》、何晏《孝经注》、荀昶《集议孝经》、释慧琳《孝经注》、陶弘景《集注孝经》、皇侃《孝经义疏》、刘炫《古文孝经述义》、徐孝克《孝经讲疏》。

唐代:帝王注《孝经》有唐玄宗《孝经御注》。学者注《孝经》的代表作有贾公彦《孝经疏》、陆德明《孝经释文》、孔颖达《孝经义疏》、任希古《越王孝经新义》、王玄感《注孝经》、魏克己《孝经注》、王渐《孝经义》、元行冲《御注孝经疏》、尹知章《孝经注》、李嗣真《孝经指要》、李阳冰《科斗书孝经》、任奉古《孝经讲疏》。

宋代:主要有邢昺《孝经注疏》、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任奉古《孝经讲疏》、张元老《孝经讲义》、范祖禹《古文孝经说》、朱熹《孝经刊误》、冯椅《古孝经辑注》、吕惠卿《孝经传》、张师尹《孝经通义》、张九成《孝经解》。

元代:主要有吴澄《孝经定本》(又称《孝经章句》)、贯云石《孝经直解》、沈易《孝经旁训》、董鼎《孝经大义》、朱申《孝经句解》。

明代:主要有方孝孺《孝经诫俗》、曹端《孝经述解》、刘实《孝经集解》、王守仁《孝经大义》、吕维褀《孝经或问》、陈深《孝经解诂》、王元祚《孝经汇注》、陈仁锡《孝经小学详解》、黄道周《孝经集传》、张有誉《孝经衍义》、江旭奇《孝经疏义》。

清代:帝王注《孝经》有顺治御撰《孝经注》、雍正敕撰《孝经集注》、雍正敕撰《钦定翻译孝经》。学者的注解主要有许衡《孝经直说》、丁晏《孝经征文》、李光地《孝经全注》、毛奇龄《孝经问》、朱轼《孝经注》、任启运《孝经章句》、曹庭栋《孝经通释》、洪颐煊《孝经郑注补证》、阮福《孝经义疏补》、皮锡瑞《孝经郑注疏》。

现代学者也有为《孝经》作注释的,主要代表作有胡平生的《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6年)、汪受宽的《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等。

通过上面所列著作,可见为《孝经》作注疏的作品之多。其中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是郑玄《孝经郑氏解》、孔安国《古文孝经孔传》,以及唐玄宗的《孝经御注》。下面我们对这三个注本作一简单的介绍:

郑玄《孝经郑氏解》,由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作。郑玄博通今古文经学,注经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孝经郑氏解》在内容上以为《孝经》作章句并传述其大义为特点,如此使读者便于掌握《孝经》的主要思想。此外,郑注于名物训诂非常严谨,同时对典制的考证也随处可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郑注出现后,对学界的影响力超过了孔注。后唐玄宗作《孝经御注》即主要以此为据。

《古文孝经孔传》,由汉代经学大师孔安国作传,在内容上以为《孝经》作训诂并解释文字、名物、制度为主。孔传在行文上非常讲究文采,在注经形式上多有大段的义理铺陈。该注本在宋代学界颇有影响,清代传入日本并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学界又开始重视对孔传的研究。

《孝经御注》,由唐玄宗作注,该注本不同于前两个注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而是致力于发挥《孝经》以孝教化天下的精神,行文风格精练平实。在学理阐发上体现了联系现实的特点,接近于政治宣传,便于流行和普及,体现了帝王注经的实质追求。《孝经御注》为唐以后中国历史上最为通行的《孝经》注本,影响力超过了前两个注本。后来宋代的邢昺为该本作疏,成《孝经注疏》,为宋《十三经注疏》所收。

(三)历代《孝经》研究

《孝经》在儒家十三经之中,不但是最为历代皇帝重视的一部典籍,而且也受到历代很多学者及思想家的重视和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孝经学”。下面我们对历代《孝经》的研究状况作一概略介绍。

1.汉代

汉代的《孝经》研究在整个《孝经》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刻地影响着后代的《孝经》研究,就其内容和特点来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孝经》学被立为官学。汉文帝时,《孝经》置博士,被立于学官,对孝经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孝经》是当时的权威思想依据,皇帝下诏、臣子谏言都以此为据,因此,《孝经》的官学化使得《孝经》备受推崇,对《孝经》的研究也受到格外的重视。

二是为今、古文本《孝经》作注。围绕着今、古文本《孝经》作注解是汉代《孝经》研究的主要形式。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称,当时为《孝经》作注解的为数众多,“凡《孝经》十一家,五十九篇”,从这个数字可以窥知当时对《孝经》的研究成果是很丰富的。其中为古文《孝经》作注解的有孔安国、马融等,为今文《孝经》作注解的有郑众、何休、刘熙、郑玄、高诱、宋均等。

三是以经学诠释《孝经》思想。汉代思想以经学为主,这也影响到了孝经学的研究,以经学诠释《孝经》思想是这一时期《孝经》研究的一个特点。比如在解释《孝经》“夫孝,天之经,地之义”的思想时,董仲舒从天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为春、夏、季夏、秋、冬,论证“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以说明“孝者天之经也”;又从“地出云为雨,起气为风”的角度,论证“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以说明“孝者地之义也”(《春秋繁露》卷一零)。从而把对《孝经》的解释纳入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体系中,以论证孝子忠臣的合理性,这反映了当时的思维方式。类似的诠释还出现在《盐铁论·孝养》、《法言·孝至》、《新语·至德》、《新书·礼》等书的篇章中。

此外,西汉时期盛行的谶纬之学也影响到了《孝经》的研究,谶纬与《孝经》研究相结合,出现了如《孝经援神契》、《孝经钩命决》等一类的书,主要从谶纬的角度对《孝经》思想进行了发挥。

2.魏晋南北朝

《孝经》的研究在魏晋六朝时期整体上是异常繁荣的,甚至比汉代的《孝经》研究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研究的特点上也形成了独特的风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皇族研究《孝经》盛行。魏晋六朝时期,开始出现帝王研究《孝经》的现象,在魏晋六朝前后近400年的时间里,帝王研究《孝经》的现象,从西晋至陈,无论南北,概莫能外。这一时期为《孝经》作注解的皇帝就有晋元帝、晋孝武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北魏孝明帝等。这些皇帝不仅自己注解研究《孝经》,而且有的还亲自讲解,如晋孝武帝,宋武帝、文帝,梁武帝,北魏宣武帝、孝明帝等都曾亲自讲过《孝经》。除此之外,许多皇帝还令皇太子研究讲解《孝经》,如晋武帝、惠帝,陈文帝、宣帝、后主等都曾诏令太子讲《孝经》,从而形成了皇族研究《孝经》的热潮。

二是注解《孝经》者众多,并出现《孝经》注疏体。在皇族研究《孝经》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研究《孝经》的学者大大增加,《孝经》注家也大量增多。魏晋时期讲授《孝经》蔚然成风,由此出现了专供讲授用的《孝经》讲义、讲疏等形式的著作,如南朝宋何约之的《大明中皇太子讲义疏》、齐无名氏的《齐永明东宫讲义》和梁武帝自撰自讲的《孝经义疏》等,从而形成了研究形式上的注疏体。与两汉的注解体相比,注疏体比较通俗,篇幅长、语言通俗,重点在畅达经意而非训释字、词。这一时期研究《孝经》的著作数量已不能确知,据宋代学者邢昺在《孝经注疏》中的陈述,研究古文《孝经》的有魏王肃、苏林、何晏、刘邵,吴韦昭、谢万、徐整,晋袁宏、虞佑,东晋杨泓、殷仲文、车胤、孔氏、庚氏、荀昶、孔光、何承天、释慧琳,齐王元载、明僧绍等,这些人的研究均各成一家;还有梁皇侃撰《义疏》三卷,梁武帝作《孝经讲疏》等。值得一提的还有南朝末年至隋初的陆德明作《孝经音义》,这是当时最为重要的《孝经》音韵学著作。此外,《孝经》研究在东晋元帝太兴二年被重新立为官学,置博士进行研究,这也是魏晋《孝经》学研究史上的重大事件。从上足见这一时期研究《孝经》的盛况。

3.唐宋元明

隋唐《孝经》学研究依然为皇族所重视,并掀起了《孝经》研究史上第二次帝王注解《孝经》的浪潮,最为著名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孝经》并颁之天下。这一阶段研究孝经的学者依然众多,但对后代的影响力都未超过玄宗的注本。在研究的形式上依然延续着注解《孝经》的方向。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发展很重要、很独特的历史时期,也是《孝经》研究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孝经》研究除出现了第三次帝王注《孝经》的高潮之外,在《孝经》研究上的重要贡献是,从学术的角度大大推进了《孝经》的研究。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是对《孝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孝经》本身的内容提出质疑。在北宋疑古思潮的影响下,很多著名学者对《孝经》的作者、成书时代、甚至相关文献都提出了不同观点。自两汉时期一直到宋代,一般都认为《孝经》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但这一说法到北宋时期则受到了质疑。首先,北宋司马光在其所撰的《古文孝经指解自序》中明确地认为,《孝经》并非孔子自撰,也不是曾参的手笔,而是出自曾子门人之手。与此相同,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里从《孝经》人物的称谓上也推断其作者非孔子,而是曾参弟子。其次,项安世作《孝经说》指出,《孝经》并非成书于孔子时代,而是成书于孔门七十子之后。再次,理学大师朱熹则对《孝经》本身的内容提出了质疑。朱熹撰《孝经刊误》认为,《孝经》是真假杂糅的一部书。他以古文《孝经》为基础,对《孝经》进行了整理,认为从开头“仲尼闲居,曾子侍坐”到“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属于《孝经》正文,在这之后的内容,朱熹则认为“或者杂引传记以释经文,乃《孝经》之传也”。因此,朱熹将他认为可疑之处作了删节,将古文本《孝经》二十二章合并为十五章,计经文一章,解经之文十四章。由于朱熹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其对《孝经》的这一看法成了当时权威的观点,并对后世《孝经》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后,元代吴澄作《孝经定本》,也仿照朱熹的办法进行“刊误”。吴澄以今文《孝经》为底本,将开头到“未之有也”合为一章,以之为“经”,其他则是解经之“传”,分为十二章,并且改变次序,如将原第十六章“昔者明王事父者”改为传的首章,原第八章“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列为传的第二章,等等。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 中华语文大观园

    中华语文大观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奥妙无穷。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文字,每一个字,每一流传下来的语句,都有其形成的渊源,都与中华文化息息相通。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回族有自己的语言吗?其特点是什么?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回答了这个许多人都关注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橙萌厚爱

    网游之橙萌厚爱

    因为心里装着你,所以沿途风景如此美好。这已经是一个十分老土的哲理了。其实这就是个在讲述什么叫做“一日夫妻百日恩,日白夫妻靠脚蹬”的逗逼故事。
  • 矮子英雄

    矮子英雄

    在第三次神魔之战中,一代魔界至尊逍笑最终由于寡不敌众。被神界五大上神用乾坤镜打入异世,神魂聚散。强大的神识让逍笑没有死,他重生在了修仙界…一代魔界至尊将以极度废材逆袭三界之巅。
  • 初夏夜之梦

    初夏夜之梦

    在一起也许并不是最好的结局,离开有可能才是最好的归宿。明知不会得到,却还是想去争取,这是世界上最傻的事情吧。
  • 深宫霸宠,一品调香师

    深宫霸宠,一品调香师

    她是丞相之女,因为嫡姐一朝落入冷宫而被胁迫入宫,落选本在意料之中,但嫡母以生母性命要挟,她不得不使出阴谋,身为二十一世纪化学博士,她从没活的如此狼狈,当普通的花香在她手底酝酿成杀人的利器,后宫步步惊心,却有一人悄然付了心……【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抗战之浴血重生

    抗战之浴血重生

    现代兵王穿越晚清!灭英法联军,势不可挡!打鬼子就要打到他们的老巢才行!沙俄逞威,有我你就不会行得通!米国不服,那好办打服你就是了!东南亚各国妖魔乱舞,没事灭了就清净了!澳洲有金矿有铁矿有等等资源,不着急让他成为帝国的一块版图不就行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幸福!可以遵循帝国的法律制度,那就会有和平有幸福!环境保护最重要,不遵守死拉死拉滴!
  •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精选关于心灵体验的文章多篇。这些文章出自励志大师、成国人士、文化名人等名家之手,凝结着人生的智慧、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读者拓宽人生的视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有帮助。
  • 为魔无错

    为魔无错

    混血余孽十六独,持屠刀,佛莲开。华夏独孤认为她一直没有变。“……你还是华夏独孤吗……”“是。”“你还是……以前的华夏独孤吗……”“……”“以前的他去哪了……”“你会离开我吗。”“不会……”“那就不要再问了,因为我也不知道。”我满手鲜血,杀人无数,伤人无数,结仇无数,欲杀我者亦无数,是不是天性如此!不惧鬼魂索命来,只怕你离开我。喂,会陪在我身边吧。——如果我是魔,那绝不成神。——如果我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魔,我只想将魔性挥发到底。因为我是魔,不是神。——她们没有错。看书之前,请坚定的相信——她们无错。
  • 仙途纵横

    仙途纵横

    江云枫,一个偏僻山村里的青年,遇上了一个猥琐老头,得到了一个奇异的戒指,修炼之门因此为他打开。法宝纵横,道法无情。看江云枫如何在实力至上的世界,为守护女人、兄弟,掀起腥风血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纵横仙途,成就传奇。
  • 看懂这些故事你做人就很成功了

    看懂这些故事你做人就很成功了

    想知道你的IQ有多高,EQ有多少吗?《看懂这些故事你做人就很成功了》书中这些故事,就是非常好的测试题。如果你厌恶刻板的说教,絮叨的劝慰,居高临下的指导,那么,《看懂这些故事你做人就很成功了》会为你提供别开生面的体验。这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在幽默中发现为人处世智慧,明晰职场生存规则,收获经营管理经验。读懂这些故事,就读懂了生活,读懂了人性,最终读懂了自己。
  • 重生之盘古之魂

    重生之盘古之魂

    盘古死后,魂魄一直在宇宙飘荡,但,不知过了多久,他受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召唤,来到地球,撞入少年江阳的体内,导致江阳穿越,来到星魂大陆,开启了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