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4500000002

第2章 引子

每个人的命运与选择

十九世纪末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风雨飘摇,烟云迷离的时期,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去观望,我们也很难想象,整个国家与每个国民都必须共同面对,一起苦涩地开启一段崭新的历史时,这四万万人中每个人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对于这样动荡的时局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本书的主人公卢性正,出生于1872年,这一年距离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刚好三十年光景。在这三十年间里,一切都在变化着,美国人约翰·斯图亚特·汤姆森曾经在《北洋之始》一书中描述这种巨大的裂变:“这意味着中国要与广阔的世界展开自由的交流,而他们四百年来一直都顽固地拒绝迈出这一步。这意味着世界上最骄傲、最独立的民族现在必须平等地对待其他民族,和他们交流。这意味着绵延四千年的历史和骄傲将随风而去,他们需要谦卑地开启一段新的历史。这意味着这个国家不再只有一个皇帝,四亿人每个人都是皇帝,你要问每个人:‘皇上,你想怎么样呢?’长达两千年的教育体制在这一刻成为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帝(父亲)这一延续了至少五千年的信仰,就像酒、米和儒家教条一样即将成为微不足道的过去!四亿人将担负起个人和民族的责任,他们将进入世界的舞台并对世界产生影响,当然其中不乏荣誉,但也有耻辱!他们要拥有对事情对错与否的发言权,他们要放弃父亲、自身和儿子这个根深蒂固的三位一体概念,转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崭新的自我。”虽然汤姆森的这段描述充满了西方文明中心的态度和理想主义的色彩。但他的感触,却是十分敏感和准确的,几千年的道统文化被瞬间颠覆了,建立在这个根基之上的一切建筑也将随之改变,不管这时的国人是否能意识到,但他们每个人都将成为新历史的开创者。

卢性正出生前大约十年的光景,也就是大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天历十年,西元1861年,这种变化愈加激烈。这一年西历的8月22日,文宗显皇帝奕詝客死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结束了他操劳而屈辱的一生。咸丰皇帝命途多舛,《清史稿·文宗本纪》评论道:“文宗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外强要盟,内孽竞作,奄忽一纪,遂无一日之安。”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当初,奕詝以“藏拙示仁”的心计夺得大位,颇有些“唯不争故天下莫敢与之争”的味道,但是国事不是家事,不由得皇帝个人的主观意愿所决定。十年御宇,发捻风起,外强叩关,国家丧乱,大清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在他死后十年,暮气沉沉的清王朝居然外和列强,内平叛乱,革故鼎新,自强中兴,演出了一幕枯木逢春的奇剧。

是年10月9日,一年前签订的《北京条约》,《通商各口通商章程》和修订后的《长江各口通商暂行章程》在这一天落实生效。自此,不论是清政府统辖的武汉,还是太平天国控制的天京,整个长江流域的天堑已变为洋船的通途。列强已不再满足于租借几个弹丸海岛,以供补给贸易了,中国腹地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

这一年,英国人赫德以代理总税务司身份抵达北京,开始与清政府商议各口关税章程,以后四十八年里中国海关将由此人把持,中国关税自主时代终结。

这一年,一贯擅长趁火打劫的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东界约记》,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四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强行割走,自尼布楚至雅尔塔,俄国吞噬了中国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相当于当时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至此,自元代以来统一了六百多年的中国一分为二。

这一年,以“利益均沾”、“不宜偏私”的借口为名,欧洲列强如飞鸟投林般涌入中国,是年9月2日,在英法两国的“劝说”下,清政府同意普鲁士及德意志公会各国享有和取得英法两国同等待遇。随后诸如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甚至连丹麦这样的欧洲小国都可以跑到“中华上邦”耀武扬威一番。

“西方的海权国家从南面向北上推进,而陆上大国俄罗斯则从北面向下推进,它们形成了一种钳形攻势,目标直指中国的心脏北京”。西方咄咄逼人的攻势激发了文人士大夫们空前的危机感,成为了推动时局转变的重要因素。

这一年,太平天国军占据的安庆失陷,天京门户洞开。11月20日,曾国藩被任命统率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围剿太平军。清军终于形成了有力的指挥和统一的调度。“反观洪杨,自三王内讧以后,石达开远行,内部即少可仗之才,李秀成、陈玉成仅为战将,虽东西驰突,不无一逞之威,然中枢不能发踨指示,阃外不能利害专断,狼奔豕突,漫无把握,两两相较,成败自判矣。”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西方精神改造国民性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已然崩溃,走到了尽头。天平天国运动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最高峰,但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最为残酷的屠杀。如此惨重的牺牲并未建立起地上的“天国”,更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满—汉—夷”组成的联军怀揣着各自的目的最终镇压了这场革命,但是以西方精神改造国民性的观念却流传了下来,以后这种改造国民性的大规模社会运动还将兴起二次。用新思想塑造一代新人,成为了后世革命家共通的梦想。

但是身处1861年的中国精英们并没有意识到应该走得这么远,“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成为了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政治口号。西方势力的向东方传统的逼近不仅仅给予了古老的中国以亡国灭种的压力,也指明了自强振兴的道路。赫德领导的海关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高效廉洁的海关,虽然关税很低,但这笔钱成为了清政府一笔可观而稳定的收入,为日后中国近代化提供了发展的资金;外国势力进驻中国客观上也为中国的民族工商业者提供了一面可以对抗政府苛捐杂税的旗帜,使自由贸易原则得以贯彻,让普通的中国百姓看到了一个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政府;外国殖民地和租界,犹如一个个“国中之国”,成了国人窥望西方的“猫眼”,每当战乱、国变之时这里就会涌入万千国民,逃难的百姓,落魄的商人,下野的官僚,光杆的司令,当然还少不了被通缉的革命志士,宣传民主的文化名流。这里的异国风情,这里的高效和秩序,都给当时的中国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曾国藩的一段日记,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精英们的普遍观念:

“眉生言及夷务,余以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即内地人民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识者尚不宜在此等处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1860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伐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炮弹、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顺则报德有其具,逆则报怨亦有其具。若在我者,挟持无具,则曲固罪也,直亦罪也,怨之罪也,德之亦罪也。内地之民,人人媚夷,吾固无能制之,人人仇夷,吾亦不能用之也。”

咸丰一时之气血与无知,换来的却是千古之奇祸,自己也在自怨自艾中,英年早逝。但是,在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死亡,往往也是一个除旧布新的契机,而此时正是这样一个契机。

是年11月辛酉政变爆发,肃顺被诛,当年因才华外露而与帝位失之交臂的“鬼子六”恭亲王奕与两宫合谋夺取了帝国大权,年号由“祺祥”变为“同治”,新的统治核心形成了。

1月20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这个没有编制,没有行政级别,仅仅因为权宜之需而临时设立的机构,却大张旗鼓地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来应对内忧外患,挽救国家危亡。自此,中国的精英阶层结束了盲目排外的阶段,不再仅仅将战败视为仅仅是一场偶然,中国的精英们第一次开始真真正正地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以“知耻而后勇”的魄力在生死存亡之秋开始了第一波救亡图存的努力。不过当时谁也想不到由此一变,居然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一个个旧的傀儡被打倒,一个个新的偶像被树立,昨日新的偶像变为今日旧的傀儡。中国近代漫长的革命历程也由此滥觞。

主幼国疑,内忧外患,这是最坏的时代;内乱弭平,国家中兴,这又是充满希望的时代。身如死灰之木,心若不系之舟,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路在哪里?路在脚下。自强恐怕是当时国人唯一的共识,此外便是纷争。虽然后世以成败论英雄,给他们扣上了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等大帽子,但是当时的人们没有时间来选择这些帽子,唯有向前而已,向前是唯一的出路。万千国民也逐渐被裹挟到这场大变局中来,“愿意的人,命运领着他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他走。”

同类推荐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大唐功臣张士贵

    大唐功臣张士贵

    看过小说《薛仁贵征东》及相关文艺作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仁贵其人的,甚至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士贵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而当我们翻开史籍时看到的张士贵却是为李唐王朝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名将。孰是孰非?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吧。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热门推荐
  • 逆天妖皇:爆宠傲娇神符师

    逆天妖皇:爆宠傲娇神符师

    北冥羽,天才杀手,最后一次执行任务失败,在爆炸中决然赴死。再次醒来,穿越至符文大陆,天赋绝佳,却无法像正常符纹师开启天赋符纹。阴云笼罩,原本幸福的她,在族人的绞杀下逃出生天,却失去一切。她努力到达云端,却不知对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夕之间,整个黎阳王朝天翻地覆,掌控于他一人之手。她亦是他眼中的猎物,挣脱不开。“这便是离开我的代价。”另一个他,剿灭四州神兽,斩断黎阳力量之源,驱逐黑暗本源,只为带她回到自己身边。“我后悔了,羽儿,我不该让你去黎阳。”
  • 二货蛮妻萌萌哒:薄情老公,约么

    二货蛮妻萌萌哒:薄情老公,约么

    她被害重生,张狂大笑,“就说本人不会轻易狗带。”于是老神在在。然而,重生并没有什么卵用。迫害还在继续,追逐永不停歇。怒而掀桌,︵┻━┻,“这还没完了,叔可忍婶不可忍!”男人表示:“不必忍。两个选择,第一,爱我,我宠你上天!第二,恨我,我拉你入地狱!”她怒,却弱弱的挥开他的爪子,“哥们儿,就没有别的选择?”“有!”男人邪笑,壁咚、墙咚、咚咚咚……她欲哭无泪,“宗政未熙……送你四个字,衣!冠!禽!兽!”
  • 剑歌易水

    剑歌易水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嘉靖年间,权臣严嵩搅动朝局,江湖上正道门派日渐式微,天邪宗骤然而起,引发轩然大波,东瀛武林的潜入更为这个风雨飘摇的江湖增添了几分危险的气息……少年慕皓辰于一个雨夜发现惊天阴谋,初入江湖的他决意一探究竟。生死关头得剑仙指点,习得无上剑道,又因卷入天邪宗与地狱门的风波,难以脱身……
  • 那些一起探寻鬼大叔的日子

    那些一起探寻鬼大叔的日子

    厕所、鬼,这是孩子世界里最敏感也是最真实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他们有些胆怯,但又很勇敢;有时会逃避,又充满期待;面对困难,他们分析它、解决它。可一旦解决了,他们又感到了无奈与遗憾:因为成长也意味着分离。你的经历也一样,所以你懂的。
  • 凌天武神王

    凌天武神王

    一本无名的功法,一个稚嫩的少年。一段传奇的旅途,一场精彩的人生。传闻大陆的亘古时期,有至强者手可摘星辰,臂能揽日月。
  • 弃妇大翻身:我的honey总裁

    弃妇大翻身:我的honey总裁

    简单的渣男抛糟糠,糟糠遇男神,反过来狠虐渣男小三的故事……——朋友的一个神总结,突然就想写一个短篇了,先命名,什么时候得空就写,预计最多两三万字吧……超了我不负责……
  • 魂应生

    魂应生

    怪物?废柴?家道中落,笑对人生。历经风霜,无锁眉之意。深经而百战,终成
  • 当白米饭星人遇上打不死星人

    当白米饭星人遇上打不死星人

    神奇的死因,神奇的世界,神奇的‘兔子“。
  • 天镜城下万舰盟约

    天镜城下万舰盟约

    百年后,原本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移居到天空中的居所——天境城。空军指挥学院的飞行学员肖楮翰和好友陌何,在一场虚拟游戏后,面临着生离死别。肖楮翰渐渐发现,他们所生活的天境城里,掩藏着难以察觉的危机。反叛军、天境城与恐怖组织,三方势力角逐,他们所争取的、掩盖的、不屑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而迷失在其中的肖楮翰,又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 橘子君女神

    橘子君女神

    “我不要,你别当我的男友。”谁见过一个帅的掉渣的鬼神大人非要你做他女朋友。“我不要帮你弄人血,鸡血可以不?要不鸭血,鸭血很补的”“我不要当女神啦!鬼神大人饶了我吧!”“一千米,我不要跑?带我飞好不好”。。。某女在鬼神大人的威逼利诱下总算成为了女神!“跟我一起走吧”鬼神大人居然让她跟他走,不要啊,我还不想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