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1200000026

第26章 南宋豪放词风的强音(2)

这首词写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作者出任镇江知府时,上片列举了孙权、刘裕的丰功伟绩,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起兵北伐,收复了长安、洛阳大片国土。二者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辛弃疾向往这些英雄,希望有一番英雄壮举。他虽然曾是过英雄,也豪迈过,但此一时彼一时,作者写这首词时,已在乡间闲居了20余年,风华向上的大好时光一去不复存在,但是自己恢复失地和故国江山的雄心始终没有减退过,现如今,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内心是赤诚的。为此,作者借用古代英雄的事迹来激励南宋士气,铲除畏敌如虎的怯懦心理,剔除软弱无作为的畏惧情绪,以便鼓舞人们的斗志。下片又借用刘义隆、王玄漠的失败事例,警告当权者韩侘胄要吸取古人教训,不要贸然行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草率出兵必然失败。然而韩侘胄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不听辛弃疾的建言,轻敌冒进最终惨遭失败。这种现实与历史上的事例何等相似乃尔!作者在结构全词的过程中,回忆了昔日北方起义,抗击金兵的英雄壮举。结句中又以古代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来自况自喻,表达了自己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时至今日,自己已近花甲之年,仍然是十分强烈,雄心不改。一个威风凛凛的自我形象赫然屹立人们目前。这正是词人的自我形象,也正是他本人的英雄肖像的写照和缩影。这首词写景抒情及咏史巧妙结合,托古讽今,表达了作者的深谋远虑与报国豪情,气势浩然慷慨。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大量的典故,据宋岳珂《桯史》载:辛弃疾写就此词,“特置酒招数客。使妓迭歌,益自击节。遍问客,必使摘其疵,”岳珂便以“新作微觉用事多耳”回答。辛弃疾亦苦苦推敲。笔者认为,岳珂的指责是不确当的,因为尽管词中运用了较多典故,但这些典故都是紧紧围绕地点而言的,除了廉颇的故事之外,都是相关镇江的历史史实,词人身处镇江,登上京口北固亭望远,辽阔苍茫的原野引起了不尽的哀伤,自己为之奋斗的恢复中原,抗金复国的愿望没有实现,自己的雄图伟业落空了,自己的壮伟之气无法发泄,往往借登高望远一展自己的心结。站在北固亭,眼望四周,自己已进暮年,何时才能图大业呢,于是景情相融,悲从景中生,伤由情景来。这些围绕一地而来的典故,只要恰如其分,多点又何妨?为此,岳珂的批评是不公允的。其实词人正是借这些典故表达自己的块垒的。有了这么多典故,才显出这首词的厚重和多彩,说服力和感染力才得到了加强。这首词的艺术表现力是空前的,这恰恰是这首词的长处所在。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一评价是比较公正的。另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上边这首词写于同时同地,并化用前人成句,自问自答,句式灵活,表达的仍是对中原的怀恋,对失地的无比强烈的情感,词中对孙仲谋的大力歌颂,就是对统治者宁可苟安也不思恢复的软弱行径表达了不满。语言轻快活泼,感情饱满欲胀,风格雄浑豪放,同样具有震撼古今的气魄和艺术感染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也是登临之词,表达的同样是悲愤之意。南渡已多年,却一直担任与抗金恢复毫无瓜葛的闲职,北望恢复无时无日,报国的一腔大志无地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忧从中来,悲从中来。上片选择的意象全为暮秋景致,用清秋、落日、断鸿、西风等意象,为自己的悲声作了渲染。景与情和谐的统一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下片开始转入抒情,连引三个历史典故,层次一转再转,表达了自己茫然无据的心绪。一是说自己不能与古人相比,古人可弃官归田,而自己是有家不能归,乡思之情很浓。二是对古人的批评,我绝不会学古人不问国是,只顾一己私欲。三是自己要学古代贤德高尚之人,为国为民分忧,为一己私利于国于民而不顾是他不耻的。四是借用桓温北征之事,表达自己对北伐无期,恢复中原无望的气愤,真是对不起自己平生之雄心壮志矣!有何面目大谈历代英雄。以上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情绪一下子达到高潮。最后一层是自然过渡到结尾,表明了登临之意。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伤悼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叹,与上片遥相呼应。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自由挥洒,激昂悲壮的风格,词的内涵相当丰富深厚,虽然苏轼与他并称,但辛弃疾词的豪放内容是南宋生活的大写真,现实主义与浪漫情致有机结合一体。他的词反映了南宋的社会矛盾,内容相当厚重,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浑厚的内容完美地表达了出来,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词之所以有如此强的震撼力,就是他写的是真情,描绘的是真事,议论的是自己抗敌救国的主张及策略,他的报国无门却壮心不已的失落英雄的心声,高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引起了当时以及后人的强烈共鸣。同时,他的词中的形象就是他本人,写他所想所思所为,就真切具体的多了。不像有的豪放词人那样,虽然粗声大气,情激高呼,但少了一些真情,多了一些矫情,读之虽有振臂一呼之势,却无空谷足音的韵味。当然,辛弃疾的人生经历,超群的秉性天赋,经验学识的丰富广博,才使其所以然,才创作出了“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的惊人词作,其词不仅“异军突起,能于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并且以文为词,发挥并扩大了豪放词境,为豪放词留下了不朽之作,为宋词也开创了别天洞府,占据了词坛辉煌的一页。

除用典之外,辛弃疾词中善于将比兴、比喻、象征、比拟,将语言技巧推到极致。在豪放词派中,苏轼词中已有大量的比兴手法运用,辛弃疾却把这些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准。如用“斫去桂婆娑,”(《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比兴铲除那些阻挡抗金北伐的黑恶势力。“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更难消几番风雨》)中玉环、飞燕的下场比兴奸佞小人同样有如此下场,如《沁园春》: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飞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词的上片描绘了灵山雄伟峭拔之势,以及小桥流水、苍松翠柏的优美环境,衬托自己不满意闲适生活的心情。下片抒写灵山给人舒适美好的感受。这首词的意象组合很别致,以有生命之物比兴无生命之物,以人之情感赋予无生命之情感,十分高妙。为此,杨慎极为赞许“说松而又谢家,相如、史太公,自非脱落故常者,未易闯其堂奥”(《词品》卷四),这一评价,肯定了这首词的比兴手法的妙处,妙到无人达到的境界,这就是创造性。作者将马比山峰的连绵,赋予灵山若“奔驰的态势,化静为动,用比拟手法把灵山写的多姿多态,把灵山峰雄伟峭拔,蜿蜒曲折的概貌写的活灵活现”。“跳珠倒溅”中把水珠拟人化了,下片头六句中,“争先见面重重”本写雾散峰出的现象,但词人以写人的活动“争先见面”作比,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灵山群峰如众多青少年见亲人般拥了过来,把灵山的苍松翠柏比成谢安家的子女一样庄重大方,挺拔俊秀,灵山的千姿百态,如司马相如初到临邛时那样车盖如云,从容文雅,潇洒巍峨。作者用不同的人物来描绘同一种景却极为罕见,因为在古代文学中用多种事物比喻人的各种优秀品质是不乏先例的,但用众多的人物描写灵山群峰的风貌,则是辛弃疾开得风气之先,也显十分别致新颖,这是辛弃疾的一大创举,不仅如此,词人还以文拟山,这又是比兴手法的创新。词人还用韩愈评柳宗元散文之语,“雄深雅健”来写灵山的高俊、深邃、幽雅,这种以人拟物之法,能把物写的富有灵动;以文拟物,即可赋予自然景物深深的韵味,所以这里的拟物、比喻、比兴恰如其分,超然圣手,让人感到了新奇,感受了美,感受了灵山的美妙的滋味。其实,“说景即是说情”,辛弃疾词有很多地方用拟人手法描写青山,如“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畴昔此山安居,应为先生见晚,万马一时来”(《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数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这些词句句写山,又句句写人,写人写山,写山写人,水乳交融,他是以山的美丽妩媚来衬托自己的心灵纯洁高尚和不朽品格的。同时还用“缺月初弓”比喻小桥,用“龙蛇”比喻参天松柏,用“风雨声”比喻松涛之声,实在妙极,让人从没感受到的奇妙。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论到:“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或借景以引其情,兴也;或借物以寓其意,比也。盖心中幽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正是作者灵活多变的运用赋比兴,才使这首词传神,新颖,情景交融,让人咀嚼回味,慎思而玩索,越玩索味道越浓厚,感染力越强大。

在辛派词人中,都深受辛弃疾影响,有的人模仿,但已步入偏激。因为豪放词派多写爱国词,壮语惊人,虽讲格律但不拘于格律,以散文词法结构句子,吸收经、史、诗、文语言入词,但他们谁也没有辛弃疾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深、那么广,虽然豪壮,但清逸不足,没有能超出者。

二、苏辛词的异同

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辛弃疾继承和发扬光大了豪放词,并把豪放词推到了极致,到南宋,豪放词才蔚然成风,形成气候。苏轼虽开创豪放词,但在北宋苏轼后继乏力,并不完全被人们认可。两人并称,又有上下承继关系,但却有同有异。他们的相同处是彻底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格局,创作了大量的豪放之作,在词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评说苏轼词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也就是说苏词荡涤了缠绵悱恻的儿女情肠的写作法度,引领人们登高望远,在茫茫旷野之下产生一己之悲情,从而慷慨高歌,在安乐闲适情怀下,抒出自己的强烈呼声,这种高亢之声是超世脱俗之声,是远离尘嚣之外的呼告,是心胸开阔,境域辽远的旷达。为此,他的豪然之气在北宋时和者寡,后继队伍不壮,别人难以学来。辛弃疾的词是“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就是说,辛弃疾在浓墨重彩的描画中,显出雄气伟岸之态,沉郁悲壮之气,具有雄才大略,气魄浩然,直爽痛快淋漓的高唱之势,对时世无拘无束,有如李白的豪放自由一样。用王国维的话说,“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桓温之流臣,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写人的角度不同,层面也不同。辛弃疾描写的人物大多为英雄豪杰,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代天骄的英雄豪杰,所以他所写的都是一时英雄豪杰的形象,如郭子仪、岳飞、孙权、刘裕、谢安、李广等,他认为这些英雄豪杰,才是自己的偶像,也是自己的追求目标,在这些身世不畅的英雄身上,也有辛弃疾一生不幸的影子。苏轼写人多为仙气之人,超逸旷达之人,以“疏狂异趣”的形象为最,大多为飘逸任性之辈,达士、游仙、隐士、居士、迁客等面孔比比皆是,《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渔父》中的“一笑人间千古”,“醉醒还醉醉还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这些不同的仙气笼罩之下的人物,彰显了苏轼“坡仙”的性格特征。辛弃疾写人大多虎虎有生气,朝气蓬勃,威武雄姿,大多从信念写起,如《贺新郎》中“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写远大抱负的有“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写矫健雄风的有“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这些人物都是威风凛凛,一副浩然正气面孔,相反,苏轼写人多有超脱习气,老者、练达者较多。

2、写景绘物也不同。辛弃疾最善于在写景中,尽展豪放特征的飞动感,景物都具有奔腾不息的动态美,在这种极富动态美之中,又饱含着自己的顿挫沉郁之情。在描写景物时,虽然笔法清新纯朴,但一种跃跃跳动的律动感无法按捺。而苏轼的写景大多是淡云、微风,细雨潺潺,迷蒙清疏的景色,多用月明清辉的柔和来写环境的清幽宁静,虽有青山绿水的澄澈灵活,但仅是为增加画面的寂寂之感。这与辛词的气势磅礴,悲壮激越显然不同。

同类推荐
  •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是人休憩的好时光。茶,总能给人精神的满足;而饭,是让人得到肉体的充裕。人们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说明了万物灵长的悠闲自得。本书收集整理了不少中外经典茶余饭后笑话,能让你在信手翻启间开怀一笑,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心绪的怦然萌动、情感的欣然释放。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本书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系列之一的《我愿小说气势如虹》,书中具体包括了:《文学研究的分野与批评的理想景象》、《信息时代看中篇小说的尴尬》、《都市文学絮语》等文章。《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词为伴,心灵在清婉文字间舒展,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式,疏疏密密的韵脚,有着特别的音乐节奏感,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美丽的风景,最温柔的情愫,染透了漫长的时光,渗透到我们的生命里。
  • 一灯如豆

    一灯如豆

    本书是短文集,收集了作者近年的小品、散文八十多篇。作者以清丽、细致、沉思的笔触写出对寻常生活的点滴感悟。视角独特,耐人寻味。作者为自己的文字画了二十余幅插图。尽管稚拙,与文配合读来仍能感到更为亲切动人。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仙尊女帝

    穿越之仙尊女帝

    她曾经血战杀场如同死神,意外死去的她居然穿越了?灵力什么的,全新世界观,不受宠的五小姐!?为什么还有修仙?她表示她的三观已经崩坏,努力变强的同时,收获了纯情小王爷一只,不错不错~
  • 梦三国之位面征服记

    梦三国之位面征服记

    一个小说游戏迷奇遇,进去梦三大陆,取代人族少主,受神魔执念,接收天道补偿,为天偿之人,成为权力掌控者,逆天而为。利用神魔执念所掌控的位面,碎世界,崩天道,最终游历大千世界,玄幻称王,目标洪荒,宁为逍遥魔,不为伪君子!
  • 蚀光错

    蚀光错

    因为蚀光的出现,光族再现危机。二十年前的阴谋与如今的罪恶一起呈现,背叛,欺骗,阴谋,误会,杀戮,爱情,亲情……一切的一切随着蚀光的出现,变得明亮而模糊。那些纯真的爱恋,那些美好的誓言,终成为最锋利的剑。蚀光究竟会属于哪个光族,究竟还要付出多少代价?曾经以为的幸福和信任,最终被真相切割成泡沫,消失不见“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从。来。都。没。有。爱。过。你。”“我记起来了,原来我就是……”“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我都不要再见到你。”
  • 中华掌故智慧金典

    中华掌故智慧金典

    本书精选中华经典掌故,分别从修身、治学、处世、交往、权谋、理财、情感等方面解读历史事件、人物轶事,感悟人生智慧。你可以在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故事中增长见识,丰富生活阅历,积累社交资本,具备应对纷繁世事的智慧。
  • 带着记忆重生

    带着记忆重生

    带着记忆重生的柳若青,发现今生只不过是前世的延续,幼年同样失母,待嫁时,又被预言克夫。这个神秘的预言,是福?是祸?偶遇前世的亲人,是喜?是悲?一边是今生的最爱,一边是前世的亲人,两世的纷扰,两个国家的明争暗斗,被预言困扰的柳若青该如何抉择?如何去爱?
  • Princess Aline

    Princess Al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限之邪巫乱世

    无限之邪巫乱世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穿越者穿越到某个无限世界之中的数码世界之中,争霸无限世界的故事。
  • 豪门弑爱:Boss老公不好惹

    豪门弑爱:Boss老公不好惹

    她爱着他,他也爱着她。她爱着他,可是他并不爱她。因为一场车祸,让她成为了她!当她醒来发现自己在医院,想不起来怎么回事。一个妖孽的美男走到她的床边,“慕苡沫,怎么装可伶?像你这样的女人,就算是死了我也不会心疼你的。”妖孽的脸上充满了鄙视!“好帅啊!好妖孽啊!她的韩瑾,这几年是不是也变的和他一样帅。”……
  • 那时天空很清澈

    那时天空很清澈

    【简介】遥远的城市中,有一个叫做林枫的女孩,她总是追逐着秋天的脚步,哪里有枫叶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抓住秋天不放。就这样,有一天她遇见了一个同样喜欢秋天和枫叶的男孩,男孩有着跟曾经阳枫一样的性格,甚至一样的爱好。更重要的是他也如曾经的阳枫一样深爱着她,不过这些对林枫来说都不重要,只要他能陪她一起追逐秋天的脚步就行。其实男孩早已经悄悄告诉了阳露露她们林晨雪的消息,阳露露她们只是默默地看着枫叶下面的林晨雪,那时的她欢快得如一个精灵。她们谁也没有去打扰她。张涵灵机一动,当即作出了一副感动千万人的画,画的名字叫——《逐秋》。林枫总是在静静观望枫叶的时候对男孩说:“为什么你愿意这样不顾一切的爱着我呢?记得给你说过,你只是一个影子而已额。”男孩微微一笑搂住她的腰趴在她的背后,在她耳边温柔地说道:“因为我是一个大傻瓜。”男孩伸出手悄悄在左心口摸了摸,那没有说出口的话是:“因为我跟阳枫跳着同一颗心,接下来该我来守护你了。”******作者QQ:23411130(敲门砖:文中任一角色名。)希望喜欢此文的亲可以给我多提意见或建议,在评论中留下你的脚印,让我发现你们的存在好吗?你们的鼓励才是我写文的最大动力。******当然,看完后你如果觉得值得给个收藏的话,那么就点击收藏吧!……******
  • 健康养胃必知的生活细节

    健康养胃必知的生活细节

    百病由胃生。胃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胃的安危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我国,胃病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患有的慢性疾病。虽然胃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因为胃病在人们的意识中一直都是以“小毛病”“正常现象”等说辞而不被重视。可是当您听说,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患上了胃病,中青年人群中常年有胃病的人更是大有人在时,还会觉得胃病是“正常现象”吗?或者,当您听到身边的人因胃癌不治而亡,还会把胃病当成“小毛病”吗?如果您想要对胃病有更深层的理解,那么,就打开《健康养胃必知的生活细节大全(超值白金版)》,看看如何养护您的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