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1200000029

第29章 唐宋词的意象类型(1)

词中的意象与诗的意象有同有异,各风格流派都有自己的意象选择范围,为词意象的丰富性,多样性提供了条件。词在娘胎里就为“艳科”,为此,一些评家认为,词的情调就应缠绵婉转,否则,就不本色行当了。这从苏轼创立的豪放词在当时受到批评中就可知端倪,以至于北宋豪放词后劲不足,就是明证。

一、婉约词派的意象群

因为词为艳科,它一产生就是情绪化之物,所以,凡婉约词人所选意象大多偏狭不广,皆细小处着意,广阔辽远的意象较少,大凡如此。但也不尽然,有时一个词人既有小意象,又有大意象,悬殊差别较大,一些婉约词人最善于写男女离别之苦,相思之切,借一些自然之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怀,表达自己的内心愁绪。达到景情合一,使景托情,情景交融。

根据各个流派的特点,他们都有自己的意象圈子,这些意象都是为表达他们的意愿而选择,并足以展现他们的情致。意象选择巧妙得体,就能更有效地表达人物情感和心灵世界,就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的复杂情愫,词人们借用不同的意象,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为此,不同的意象就能反映出词人多样的心理情趣。

意象的原始意就是:意即心意,象就是物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清代学者章学诚把“象”分为两类:天地自然之象和人心营构之象,由此看来,词中的意象是指人心目中的物象,这些物象一旦融入了词人的情感世界,那它就是主客观一体的了,已是词人情感的化身了。在唐宋词的意象中,词人的复杂情感都是通过其意象表达出来的,其中的意象都有着浓浓的主观感情色彩,已超出大自然中的万物之象了。自然中的物象是客观的存在,缺乏生机和灵性,灵性与生机来自何处?来自于词人的心灵和情怀,如果没有人的丰富的心灵世界的展示,如果没有万象世界的丰富多彩,词中的意象也不会如此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唐、五代、宋社会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为文学带来了广阔空间,选择的余地大的多。宽泛得多。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社会的,自然的,在词中都是如此活灵活现,极有个性,这是物性和人性的统一。唐诗和宋词高超的艺术性就因此而注入了丰富的人性。下面我们根据词人意象选择的特征加以阐释。

(一)唐五代词的意象群

1、敦煌民间词的意象群

词因为属于刚发轫之诗体,各个方面还不健全,还完全停留在小曲小调的音乐清唱之地步,大多是疾苦、怨思、感慨、隐逸、爱情、志愿、勇武、颂扬、人生、劝孝等,作者也大多是社会下层人物,有乐工、歌妓、市民、征夫、军人、僧尼、下层文人、士子等,词中选择的意象也不太宽,域度较小,一般写思妇、征夫的相思之苦的多,如《凤归云·闺怨》一词中,就选择了星、霜、月、日、魂梦、香炉、夜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在叙述事件。用星霜代指岁月,说明征夫出征时间太长,用听到砧杵、塞雁的声音后思妇的感触,写出思妇在音讯全无的岁月中借夜、梦聊慰相思的情形。下片着重写情,抒发思妇怨夫、想夫又盼夫的矛盾复杂心情。通过香尽添香的举止,表现其极度的思念,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痛苦,真挚感人。这里所选的意象都是思妇在室内所想,室内的陈设,即使室内的陈设也仅选了香炉、鸾帐,其他都是想象的环境,用这样的环境衬托人物内心的五味杂陈,孤独痛苦。《天仙子》一词也是如此:“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熳,留住九华云一片。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应百万。”燕、莺的叫声,烟、柳、仙娥、歌声、歌女的头饰、眼泪、珍珠这些意象的选择,与女子都有直接的关系,燕、莺的叫声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环境,仙娥的歌声与燕莺的叫声一样的美丽,二者相互映衬,燕莺衬歌女,相得益彰,写出了歌女的仪表和心灵。环境中的自然美丽之物与歌女的仪态大方及响彻云霄的美妙的歌声衬托出环境美、自然美、人美、歌声更美。下阕却陡然一转写歌女痛苦的心灵,从“泪”生发开去,以“珠”为比喻,将女子内心的愁苦比喻成用红丝串成的颗颗珍珠,每一颗泪珠都是珍珠一般,这里比喻新奇巧妙,想象极为丰富,所以王国维说“当时文人之笔”,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菩萨蛮》一词中选用了六个意象,青山烂,秤锤浮,黄河枯,参辰日现,北斗南面,三更见日。这六个意象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通过这些矛盾的对立来表达女子坚贞不渝的爱情,女子面对男子,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愿呢,就通过自然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来表达,这种表达显得大胆,泼辣,热烈,感情奔放,火热,直露。

总的形式看,敦煌曲子词中的意象所选,无非是征夫、思妇、烟柳、鸟、女子室内所用之物,虽时有边塞风光也是想象得多,真情实景少,情景相融的不是很多同时,民间文学的特征较为明显,有粗俗的特点,随口詀出的多,细腻委婉,蕴藉含蓄还不是很明显,所选意象显单薄些,其实,这是早期民间文学的最大特征。叙事成分浓,抒情相对较淡一些,表现出了初期民间词固有的单纯性。

2、唐词的意象群

唐词尽管不是太兴盛,但文人写词已成风气,据载,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被称为词的“百代之祖”,这两首词中的意象已较为密集,选择也十分考究,这是文人学士写词最典型的事例,不过有人对此提出了疑义。到了中唐,写词的人多了起来,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戴叔伦、韦应物、王建等人已写了一些小令,显得清新,所选的意象就少了点沉重,明快的意象多了起来,只是“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这说明,唐人写词多以诗法为准。所选意象与男女别离相关。《忆秦娥》、《菩萨蛮》两首词咱们不考究其作者,仅从意象选择上而言,就注意大小的结合,远近的搭配,一望无际的森林、辽阔的沙漠、寒山、高楼、宿鸟、长亭、短亭等意象,这些物象都有了思妇的情绪在里面,所以它们已是人化的物象了。上片中由远到近,从平林、寒山到暮色中依楼远眺的思妇,下片由近到远,写思妇由眼中的归鸟想到远在天涯的游子,意象与思妇情感交融一体,极富艺术感染力。刘长卿的《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八句词中由晴川落日、孤舟、鸟、平芜、人、流水、白云、明月、溪、长沙、江潭、春草等13个意象组成,在茫茫无际的晴川落日时分,诗人与朋友分手,各乘一叶小舟随水东西,相反而行,白云一片又一片,明月洒在东西苕溪上,梁耿与自己一别,何日相会?不得而知,此时心情可想而知。辽阔无边的大地,落日时分,各乘一叶小舟荡去,二人同时被贬,郁闷心情不言而喻。这些落日笼罩下的景给人压抑、前途未卜之感,心情郁闷是自然的,心情的郁闷正好与落日笼罩下的氛围相统一,为此,这些物象身上都具备了人的某些情感,已是实实在在词人心目中的景观了。张志和的《渔夫》仅有五句词,却意象稠密,配合恰到好处,前两句就涵盖五种景,西塞山前、白鹭、桃花、流水、鳜鱼肥,在西塞山前,有白鹭自由飞翔,流水边盛开着鲜艳的桃花,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鳜鱼游来荡去,这一幅自由祥和,生机盎然的春景是那么令人向往,青、绿、红、黑、白、蓝,点染了江南大地春的图画,这仙一般的境界怎能不令人憧憬呢,这不就是桃花源的理想世界吗?这些可人的自然景的渲染,为人物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理想的境界必然带来超逸的隐者,后三句有四个意象,箬笠、蓑衣、斜风、细雨,这四个意象烘托出了渔夫形象,在和风细雨中,头戴笠身披蓑的渔夫是那样快活如意,在自得其乐地捕鱼,那种超逸洒脱的神态,正是一位隐者的精神写照。这些色彩艳丽之意象,造就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情趣高洁神圣,景的美必然衬托出人的不平凡的品格,这首词中名词加色彩词,真是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烘托出人物的仙风道骨,不同凡响的理想中人。

在晚唐的小令中,意象已经比较绵密了,并且注意物象与人情的谐和,景情有机统一,因为都是简朴的小令,反映的生活面不广,涉及的角度也不宽,大凡都是男女****,歌咏自然,推崇隐者之作,或送别之作,不过,词中所选景物气氛与词中所表达的情感配合的大都自如天成。

3、五代词的意象群

五代时,词又有了发展,词的意象又有变化和丰富,这时的词派有花间词派和南唐词派,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温庭筠和韦庄写词选择意象大多是女子闺房的摆设及器物,女子佩戴的饰物和女子的姣好等。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写女子的发髻,钗钿、头发、香腮、蛾眉、照镜、罗襦、金鹧鸪等等,女子从起床到梳洗打扮,从头饰到装饰,要言不烦,描写细腻,全为白描手法。另一首词《菩萨蛮》中写帘、枕、被、杨柳、烟、孤雁、月、衣服、双鬓、钗钿等。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前两句写床上之物,后两句写女子醒后举目所见;下片前两句写女子的服饰,后两句写女子的容貌,总而言之处处不离女子,这样一来反映生活面就更窄了,极尽香软之能事。另一位代表人物韦庄,与温庭筠一样,写词喜欢写女子的一天生活,所选意象大多为女子所用之物。但是从情调上看似平淡得多。它的《谒金门》中的意象有雨、溪、柳、鸟、帘、阑干、云、水、烟、树、心等,意象可谓繁富。上片写景,细致勾勒出白鹭戏水的生动场面,再加上染、飞、弄三个动词,使画面飞动起来,在这欢乐的背景下,下片转入写人,一女子依阑看到白鹭戏水的生动场面后勾起了紊乱的心情,最后两句写女子眼前迷濛的景象,急切盼望丈夫快点回来,这样景与情就绾合在一起了。韦庄的词大都是女子世界,写女子的****,写女子的心灵,写女子的服饰,写女子的头饰,刻画女子的情态。总之一句话,他的词首首都是女子情结,一方面是对女子的欣赏,另一方面又是对女子的玩弄,这都与封建传统思想有关。

南唐词的代表作家有冯延巳、李璟、李煜。冯延巳写词所选意象多有朦胧,善写闲愁,更善写男女情事,但都写得含蓄蕴藉,即使写女子之事,也多有愁情愁绪,好像天底下所有的愁都让她给贪着了,不是惆怅,就是愁苦,不是抑郁,就是沉闷。如他的《鹊踏枝》就是写女子的闲情愁绪,词中有“杨柳风”、“黄金缕”、“清明雨”、“游丝”、“落絮”、“红杏”等意象渲染了春光的明媚、美好,“海燕”、“莺语”给这一画面平添了生机活力,这些景是美好的,春光明媚之艳丽感人,这与女子的好梦是相和谐的,最后两句具体写女子的美梦被那生机勃勃的鸟鸣打破了,美梦也不知所踪,引起了女子百无聊赖的愁绪。李煜前期词全是儿女情肠,与女儿家厮混,所写都是女子相关之事之物之情,如他的《长相思》就是写女子的头发、玉簪、衣裳的色泽。女子的容貌、秋雨、秋风、芭蕉等意象,写出了女子的装束和情态,以及女子夜雨中的情思,这种情思在夜雨、芭蕉的衬托下,显出女子的凄凉寂寞来。总而言之,这时的词人写女子生活,不是愁,就是闲愁,要不就是惆怅寂寞,总是没有开心事。内容单调极了。只是李煜在被俘北归之后,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的生活内容大大减少,而是让亡国恨,失家悲所占据,成了词的主旋律。如他的《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语,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词中所写之事与“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样酣畅淋漓。风、小院、草绿、柳芽这是春的景象,自己凭阑远眺,竹声、新月还是旧时一样,这是用乐景衬哀情。下片完全追忆从前的日子,用笙歌、尊、池花、画堂等对从前的日子作深情的描绘,但此时事过境迁,国将不国,君已不君,况且已老迈,万千的愁绪齐集心头,无法自已。从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亡国奴的滋味何以堪,词人选择的意象对比很鲜明。《浪淘沙》所选意象与沉重的心情相一致,鱼、罗裳、梦、客、栏、江山、流水、落花、天上、人间等意象,写梦醒所见,又回味自己的囚犯身份,还在留恋梦中的欢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下片所选的意象都是无法挽回之物,以此比喻昔日的故国江山,国君身份不再,为此说“天上人间”,其中的悲苦和凄哀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正的苦与哀,与先前的闲愁的矫情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有人说他的词是亡国之音,这是对的,但他的哀思又是真实的。就选择意象而言,李煜是宽广的,有故国的,有囚徒的,有生活的,有回忆的,还有眼前的,虽然他的词内容不够丰富多彩,但艺术上却是独到无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玄奘西行记

    玄奘西行记

    前一段时间,看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深受启发。那几个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大国,无一不是从走出自己的国土开始的,他们到了外面,呼吸了新鲜的空气,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包容了别人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壮大起来。于是,我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想起了玄奘。
  • 大宋南迁

    大宋南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寻访宋朝的“圆明园”、花石纲“压沉”东京汴梁、满朝宠臣皆酷哥帅男、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自家“神兵”助金人破城、繁华帝都变人间地狱和风的侧面:秦桧“站起来了”!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乡韵沃土(彭阳)

    乡韵沃土(彭阳)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暗刺之完美转变

    暗刺之完美转变

    顾铭,在三年的磨练后,他带着仇恨和另一个身份回来了,这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经历。站在都市的幻影里,顾铭微笑着将要进行着一场暗刺。他到底是历经了怎样的磨练?他又将经历怎样的道路?他会不会完成自己的计划呢?他,要暗刺,刺出鲜红的血液,来喂养饥饿的仇恨······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囚凤锁宫鸾

    囚凤锁宫鸾

    剑风扫过,桃花纷落,女子手执长剑于桃林中,她面容姣好,最令人过目不忘的是那双清澈的眸子,如泉水般清澈;剑风扫过,血液飞溅,硝烟弥漫,满眼的凄惨,她屹于战场上,眸子里充斥着杀意,从前的天真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坚毅,是无情,是威严;剑风扫过,空荡的大殿,一段丝绸落到地下,她执剑指着他,你我夫妻,割袍断义,恩断义绝,仰头便喝下毒药,呵,果真从一开始就错了么?命运轮回,她重获新生,前世的仇,前世的怨,还有她的孩子的性命,她要一并讨回来。笛声凄厉,环绕着硝烟,白杨树上的翩翩少年,挑着眉毛听着这笛曲,“皇后娘娘,可否教我吹笛?作为交换,我教你奏琴,如何?”不论前世今生原来我早已对你动了心
  • 英雄联盟之地球之巅

    英雄联盟之地球之巅

    什么?几万年前地球还有人生存?一个名叫李旸男孩穿越啦,这是哪?几万年前?还是……几万年后...
  • 全职仙帝

    全职仙帝

    凌凡,穿越到了一强者如林的仙侠世界。万幸的是,他脑海中多了一位仙帝的记忆。凭借着那仙帝的记忆,凌凡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在修仙界里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传说。炼器宗师,不好意思,那是我的副职。炼丹宗师,貌似这个也是。驭兽宗师,这个我只是随便玩玩。……
  • 怨鬼传说

    怨鬼传说

    寻宝途中,惨遭挚友背叛身死,无尽怨念化为厉鬼……一介鬼躯如何争霸修真界?且看怨鬼传说!
  •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第一卷)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第一卷)

    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书”,中国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这种说法。李渔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序中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清代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被公认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本书将这四部书进行了新的编排,选取其中的经典篇章予以出版。
  • 错过一次就够了

    错过一次就够了

    传说,每一任烟阁阁主就是神选中的宠儿,拥有不可比拟的能力。是王国大祭司,亦是国母。在功成历练之后,就将嫁给烟国国王,辅佐国王治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月姬师傅,这么一个传奇的人物,却以不踏出烟阁半步的代价,换来了另一种意义自由,也许比起宫墙的束缚,月姬更喜欢现在这样的束缚,毕竟这是自己的选择。而自己呢?自己的爱情会不会如此悲剧一生。此时的闫雪,自然无法理解,可是数年之后的雪姬兴许能明白这其中的苦处了。
  • 社科精品书——哈佛东方新秀

    社科精品书——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兵团儿女

    兵团儿女

    作者以富于地方特色的语言和活泼诗意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大西北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给人带来新鲜酣畅的阅读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