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1400000026

第26章 名人归宿遗物之谜(3)

费道尔·库兹米奇于1864年1月20日去世,享年87岁。据说亚历山大三世曾将他的肖像挂在自己办公室内,尼古拉大公曾专程前往墓前致哀;一位曾参与治疗亚历山大的医生,从不参加每年11月19日纪念沙皇之死的祷告仪式,而1864年1月的一天却亲领人们为亚历山大一世的亡灵祈祷。1891年出版了第一本库兹米奇的传记,书中对他在1836年来西伯利亚之前的情况毫无记载。1894年发行第三版时,书中增加了两帧老人的肖像和一页手迹,据辨认,手迹与亚历山大一世的笔迹有些相似。随着时间的流逝,认为沙皇中年化身为费道尔·库兹米奇过退隐生活的人并未减少。

然而,也有相当多的人持与上述见解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伊丽莎白皇后当时身患严重的肺病,已近死期,亚历山大一世已与她重修旧好,对她一片深情,绝不可能出于一时冲动弃之不顾。如果沙皇的出走是酝酿已久的,何以未在离去前妥善解决继位人选问题呢?持这种看法者还认为,当时在塔甘罗格,沙皇如果要施行调包术,运回一具与他外表相近的尸体,一定得有许多人相助。其中必须包括军官、医生、秘书及皇后本人。但皇后在最后时刻一直守护在病床前;沙皇死后,她即给母亲和皇太后等亲人写了悲恸欲绝、令人肝肠寸断的信件。她不可能会如此镇定地演出这样一场令人心碎的闹剧,也做不到仅仅为了避免外人怀疑而整天以泪洗面。此外,亚历山大一世的侄孙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大公,在仔细翻阅了皇家秘密档案之后,也断定沙皇确已在培甘罗格驾崩。他认为,考虑到亚历山大的性格特点,他不会有如此雅兴,演出这么一场闹剧;沙皇当时已人到中年,如此不计代价,无牵无挂地去苦修苦行,实在和他的性格不相符合。

如果认定所谓调包术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则势必要辨明那位突然冒出来的长者费道尔·库兹米奇究竟是何许人。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大公曾经就此问题进行过探索,他倾向于认为这位长者原是保罗一世的私生子、海军军官西蒙·维利基。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原是禁卫军骑兵队的军官乌瓦洛夫。

据说,乌瓦洛夫于1827年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还有一些人则以为,这位长者只是一个为了改换环境而背井离乡的俄国贵族。

亚历山大一世真的中年退隐了吗?沙皇灵柩里躺着的只是他的替身吗?这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颇费猜测的谜。

隆美尔的财宝消失之谜

隆美尔,人称“沙漠之狐”,诡计多端。然而由于希特勒的多疑和战略物资的不足而被蒙哥马利打败,本人也由于被指控参与谋杀元首而被迫自杀,至于他遗留下来的财宝可能没有人知道在哪里。

1943年3月,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损失惨重,还被蒙哥马利将军统帅的英军沙漠部队团团围住。尽管隆美尔集结了仅剩的140辆坦克,孤注一掷地向同盟国军队发起进攻,企图扭转不利局面,重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结果反而因此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处境。眼看战争失败的命运已无可挽回,隆美尔开始同手下商量如何处理陆续从各地掠夺来的一大批财宝。早些时候,隆美尔就多次考虑要把这批财宝经******城走海路运到意大利南部去。可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这些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英军就已经完全取得了对这一地区的海、空控制权。

仔细研究后,以狡猾著称的隆美尔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把这批财宝藏到******西南杜兹附近的沙漠里。杜兹是撒哈拉大沙漠边缘的一个小镇,在它周围,是无数个形状相似,大小不一的沙丘。即使狂风劲吹,黄沙漫卷,也很难改变这些沙丘的模样。如果把财宝埋在那许许多多沙丘之间的某个地方,人们是很难找到的。

3月8日晚上,隆美尔先派出一支高速快艇舰队,装上他从博物馆和阿拉伯酋长的宫殿里抢来的几十箱艺术珍品,准备穿过地中海运到意大利去。一直密切监视隆美尔一举一动的英国情报机关立即行动起来,派出大量的轰炸机和军舰到海上搜索这些满载着财宝的运输队。

与此同时,隆美尔立即派出一支大约有15辆到20辆军车组成的车队,每辆车上都装满了金币和奇珍异宝,由隆美尔最信任的军官汉斯·奈德曼上校负责押送。车队沿着土路以最快的速度向沙漠中驶去,按照既定计划,这批财宝在杜兹镇卸下,再由一支骆驼队运到沙丘间的一个安全地点埋藏起来。但是,从此这支车队就失去了消息,隆美尔还没等到战争结束就被希特勒赐死了,所以后来就没有人知道这批财宝究竟被埋在哪一个沙丘下面了。

许多年后,当时充当随军摄影师的海因里希·苏特作为当事人之一,向人们回忆了这个故事。他解释说,几周以后,从英国的无线广播电台中听到一个消息,英军在杜兹附近沙漠边缘与一支装备精良的德军小分队相遇,经过长达一天的战斗,英军全歼了这支小分队,德军士兵无一生还。据估计,这支小分队是被派到一个边远地点执行任务后回去与所属部队会合的。苏特认为,这支被全歼的小分队就是去藏宝的人员,他们在返回杜兹的途中遭到伏击,全部战死。因此,隆美尔的这批财宝到底藏在哪儿就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可这只是苏特的一家之言,以此很难判定故事的真实性。

又过了很多年,一个名叫肯·克里皮恩的美国人对这个故事产生了兴趣。为核实苏特故事的真实性,克里皮恩借着到******度假的机会,特地到哈马迈特城和杜兹镇进行了为期约一个月的实地考察。面对克里皮恩的询问,杜兹镇的许多老年居民都不知道当年的车队和骆驼队的事,但是有一个名叫尤素福的70多岁的老人说,当年他在骆驼市场做生意,曾亲手把自己的五匹骆驼卖给了一批外国人。老人之所以能清楚地记得这件事,不仅是因为这些人一口气买了六七十匹骆驼,出的价钱要比平常高,还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金黄色头发的人,他们都穿着军装,可是他不知道这些人离开市场后朝哪个方向走了。另一位名叫穆罕默德·赛伊迪的老人则记得大约在那个时间有一些卡车开进了他们的村庄,后来那些人就不知道去哪儿了,过了几个星期,一批英国士兵来到他们村开走了那些车。

克里皮恩的考察结果看起来很有价值,但他也是在苏特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推测的,整个故事还是存在着不少的疑点。如果隆美尔的财宝真的被运往沙漠藏起来了,那么那支庞大的运宝骆驼队到哪儿去了,是否真的无人生还,那批财宝是否真的还在沙漠的某个地方无人发现,恐怕只有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才知道全部的真相。

“瑞典辛德勒”瓦伦堡下落如何

每年的1月17日,一些西方国家都会举行活动,纪念1945年1月17日失踪的一位瑞典外交官劳尔·瓦伦堡。

1944年,年仅33岁的瓦伦堡被任命为瑞典驻匈牙利大使馆一等秘书。当时,他负有一项特殊的使命:尽可能多地挽救处于纳粹德国手中、极可能遭到杀害的大批犹太人的生命。瓦伦堡冒着生命危险,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为上万名匈牙利犹太人签发了瑞典护照,使他们逃离虎口。他的这一活动得到了美国的资助。

1945年1月苏联红军攻入布达佩斯之后不久,瓦伦堡失踪了。有人在1月17日看到他同一位苏联军官,乘车前往设在德布勒森的苏军司令部,之后便再也没有露面。苏联方面先是否认拘留他,后来在瑞典方面的一再催问下,苏方于1957年发表声明说,瓦伦堡已于1947年因心脏病发作死在莫斯科的卢比安卡监狱。有人认为,苏联怀疑瓦伦堡是美国间谍而将其逮捕。

由于没有任何有关瓦伦堡死亡的证明,苏联的声明并未使这一事件就此了结。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仍然不断有消息透露,瓦伦堡还活着。历届瑞典政府及瓦伦堡的亲属也不相信瓦伦堡已经死亡。瑞典政府多次与苏联进行交涉,苏方在多数情况下根本不予理睬,偶尔也重申1957年的声明。1982年,瑞典政府就这一事件公布了详细的、长达13000页的文件,仍未能使问题得到澄清。但是纪念瓦伦堡的活动却在西方国家中得到不断发展,1985年1月17日,至少有25个国家的“瓦伦堡委员会”举行了纪念活动。当时,瑞典首相帕尔梅发表声明说,“瓦伦堡今天成为了人道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

1981年,瓦伦堡成为美国荣誉公民,美国总统里根称瓦伦堡是一位“伟大人物”。

墨索里尼的尸骨失踪之谜

墨索里尼这个法西斯头目生前作恶多端,死后也没有太平,在长达19年的时间里,围绕着他的尸骨,竟也发生了一连串的怪事。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从一开始,就与它的创立者墨索里尼的名字甚至是身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墨索里尼曾经参加过几次战斗,并且负了伤,留下了一块疤痕。从此,这块伤疤成了他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甚至成了墨索里尼捞取所谓“民族英雄”称号的依据。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墨索里尼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了进行统治的工具,建立法西斯个人崇拜,成千上万的墨索里尼雕像仿佛在一夜之间在意大利各个城市树立起来,各种海报、电影和报纸也频频出现墨索里尼刮得铁青的脸以及裸露着厚实肌肉的胸膛。墨索里尼将这一切视作“身体感染力”而洋洋自得。

1943年7月,穷途末路的墨索里尼被他自己的“法西斯大委员会”给赶下了台。这一下,人们终于可以大胆地对这个法西斯独裁者的雕像发泄愤怒了。一时间,无数张画有墨索里尼的海报、报纸被烧毁或是撕烂,许多墨索里尼的雕像被扔在大街上,任人践踏与唾弃。

有关墨索里尼之死的说法从一开始就有许多种。事实上,他是在1945年4月28日被意大利游击队在梅采格拉处死的。当时,墨索里尼化装成德国士兵准备逃走,但在科莫湖边被意大利抵抗组织逮捕,与他一同被捕的还有他的情妇克拉雷蒂·佩塔西。两人在被捕后的第二天即被枪决。

执行枪决后,墨索里尼的尸体被运到了米兰的洛雷托广场。1944年,德国人曾在这里将许多被杀害的反法西斯领导人的尸体示众。以牙还牙的时刻到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以及一些追随者的尸体被倒挂在一座车库的大梁上。负责看守这些尸体的士兵根本无法阻止愤怒的人群,他们将满腔怒火都发泄在了这些尸体上,往上面吐唾沫,用脚踢打,甚至向尸体上开枪。

后来,人们将墨索里尼的尸体葬在米兰穆索科区的一座墓地里,坟墓上并没有标明死者的姓名。一年后的1946年4月,米兰的圣维托雷监狱发生囚徒暴乱,当晚,放在穆索科区墓地里的墨索里尼的尸体突然没有了踪影。穆索科墓地是米兰北部最大的墓地,墨索里尼尸体的安放地点一直是保密的,但是仅仅在他死后一年,这位法西斯独裁者的尸体竟然就不知不觉被人偷偷挖走了!

很快人们就得知,墨索里尼的尸体是被一些残余的法西斯分子偷走的。他们的这一行为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因为尸体丢失的当晚正是世界各国庆祝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一周年的前夜。法西斯分子的行径既是对正义力量的挑衅,另一方面也是妄图让墨索里尼活在他们心中。墨索里尼的尸体被盗走后,尸体的去向曾出现过各种版本的猜测:有的说被带到罗马,有的说是流失到意大利之外,也有说法是回到了墨索里尼的出生地。4个月后,一切说法都得到澄清,被盗走的墨索里尼的尸骨终于找到了。它被两个法西斯分子藏在米兰郊外切尔托萨-迪佩西奥镇的一个小箱子里。这两名法西斯党徒因涉嫌隐藏墨索里尼的尸体而被起诉、判刑。此后,墨索里尼的尸体被移来移去,放置过多个地点,如空置的一座别墅,还有修道院等地方。

自墨索里尼尸骨被再次找到后,有人似乎不愿让墨索里尼的尸体“到处漂泊”,便为其在家乡挖好了墓,并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希望意大利政府能将其归还。1957年,也就是墨索里尼死后12年,他的尸体终于被运到他的出生地埃米利亚的普雷达皮奥下葬。墨索里尼的遗孀拉凯拉·墨索里尼后来也搬到了那里居住。

经过了一次又一次折腾后,墨索里尼或许真的可以在这里“安息”了,可是,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1966年3月,美国一名外交人员前往普雷达皮奥拜访了拉凯拉。这名外交官带来了一个皮包,里面除一个小容器外,还装有一个黄色信封。容器里装的是墨索里尼大脑的一小部分,这是美国人在1945年取去用于“实验”的,信封里则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墨索里尼,大脑切片。那名美国外交官要求拉凯拉在一份接收证明上签字后离开。这是相当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墨索里尼的尸体被他的法西斯同党当作“崇拜品”,他的大脑又被他的敌人拿去研究。真不知道美国人要从墨索里尼的大脑里得到什么。

马科斯真的找到山下奉文的宝藏了吗

《环球时报》2004年消息称:有人起诉美国政府曾帮助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从一名菲律宾宝藏收藏者手中夺走数万亿美元的黄金。尽管这听起来很荒谬,但亚特兰大的律师比尔·斯通表示,事实上美国政府当时确实做了这种出人意料的事。

同类推荐
  • 一千个问题(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一千个问题(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问,许多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奇未知的。本书内容丰富广博,涉及一个学生应知必知的每个知识学科,脉络非常清晰,是以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为标准编写而成的,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 走在科学最前沿

    走在科学最前沿

    科学充满生机、充满惊奇、也变得更加人性化!科学的力量,以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在历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到繁忙街道的交通管理;从飞越太空的壮举,到无线电通信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从向疾病进行的科学挑战,到人类寿命延长……科学已经不是专属,而是已经在人类社会中变得普遍,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 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紫色神话经典

    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紫色神话经典

    本书囊括了世界各个文明的经典神话。这些神话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特色。在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中,孩子们可以通过一个个奇幻的故事、生动的人物了解世界各国的文明,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门推荐
  • 九星神皇

    九星神皇

    群雄逐鹿的星河时代,讲究弱肉强食,一个种族的崛起,伴随着千万个种族的磨灭。强势一时的人类联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随时被灭族,残喘着、苟活着。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岂能能坐以待毙?战!战!战!不屈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永不言败的气概!是我华夏人延续千万年的种族精神。没有流尽最后一点血,岂能倒下;没有燃烧掉最后一丝魂,岂能说我们灭族!只要我站着,我们的民族就没有倒下;只要我活着,我们的民族就没有灭族。铁骨铮铮的华夏人,在逆境中挣扎而上,誓要打破命运的枷锁,还给子民广阔自由的星空世界。
  • 儿科临证医案

    儿科临证医案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是学习中医儿科诊治经验、提高诊疗水平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合于中青年儿科医师、基层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和中医自学者参考。
  • 学弟不乖待扑倒

    学弟不乖待扑倒

    “江承息,我比你大一岁,快叫姐姐!”面前高冷的小正太扭头冷冷地说了一句“白痴。”转身走了。于是,从六岁第一次见到江承息起,让他叫我“姐姐”就成了我人生第二大目标。第一大?当然是扑倒啦。看万能学姐如何扑倒羞涩傲娇小学弟。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

    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本书精心挑选了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配以精彩独到的哲理点拨,挖掘故事内涵,揭示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更有信心和勇气的去追求梦想……
  • 我叫韩城

    我叫韩城

    没有绝对的对,没有绝对的错,任何事从不同角度出发都有合理性存在。我叫韩城,我所做的对也好错也罢,我想知道多少年后当别人提起韩城的时候,是不是所有人都会举起大拇指道“这个人是个男子汉!”我要用剧情骗过所有人,骗过所有人……只有心灵的碰撞才能记住“加加蛋”
  • 寻魄录

    寻魄录

    我是一个活不过十八岁的人,所有见过我的能人异士都说我缺了两魄,所以,我活不过十八岁,有一天,我的妹妹告诉我,其实,我可以活过十八岁,从那天起,我为她而活
  • 黄大仙养仙记

    黄大仙养仙记

    一个幻想成为古惑仔的骚年,遇到一个奇怪的生物,开始了不靠谱的成仙路。“大黄,你确定这破镯子是神物?不是地摊货?”“必须的啊,老大。”“大黄,你确定这恶心家伙脑袋里有宝贝?”“必须的啊,老大。”“大黄,你确定茅坑下面是他们的藏宝库?”“必须的啊,老大。”“大黄,你确定……”“……”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
  • 演绎爱的王国

    演绎爱的王国

    “是我的终究是我的,不是我的不能强求”,你爱咋的咋的吧,我什么都不要
  • 血域魔尊

    血域魔尊

    肖璃茉亲眼所见至亲至信的人惨死在自己的面前,但她只能记住那刻苦铭心的仇恨,努力修炼不为别的只为她心中永远也磨灭不了的复仇火焰。待到她将这怒火焚尽仇人的尸骨时,看这天下还有谁敢与之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