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2200000043

第43章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7)

在中央精神和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下,在制度创新环境日益宽松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保险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包括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创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创新、农业保险险种体系的创新、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形成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的创新高潮,初步探索出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兵团保险公司自办模式、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模式、共保体模式、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模式、引入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等5种主要的经营模式。保险公司的产权组织形式、产权主体也日益多元化,形成了国有股、国有控股、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产权组织形式,既有中央政府出资,还有地方政府入资,此外还有民营资本、外资等。如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出资方,既有代表中央政府的国资委、保监会,还有上海市政府和各区县地方政府,产权主体多元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范围,也从传统的种养两业险扩大到蔬菜、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和农机具、农房等险种。尤其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和财政支持,如免除了农业税和农村义务教育附加,减少(免除)家庭联产承包的政府和集体提留,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统购价,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等。政府政策支持、公共投入增加,一方面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增强,激励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经营,进行农业保险创新。另一方面,改善了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降低、抑制了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保险公司进行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成本得以降低,减少了创新的投入成本,增加了创新的收益。此外,政府对农业保险宣传力度的加大,也推动了农业保险知识在广大农民的普及,增强了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了解和认同,降低了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认知成本、学习成本,使创新能得到迅速扩散,从而实现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农业保险制度拐入高效路径持续演化。

7.2.2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创新与扩散模型

(一)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与扩散的一般模型描述

“内在制度的演化过程,其途径是创新和变异、接受和抵制,使接受者达到一些临界多数从而使它们被授受为具有规范力量的共同体准则。”考察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过程,就是这样一个机制在起作用,对西方人而言,这是一个现代农业保险的制度输入与移植的过程,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学习、模仿与本土化的过程。当这种模仿制度变革行为的频繁出现足够多次,就会在共同体内形成一个临界点,新的规则就演化出来。正是由于创新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成本得以大大降低,并使得农业保险制度呈现出阶段性、间断性、非平衡性和多结果性的演化特征。正如拉坦所说:“引入制度创新的可能性,不管它是通过扩散过程,还是通过社会、经济与政治程序所进行的制度转化,它们都会进一步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创新与扩散机理及其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创新与扩散模型来加以阐释。

这一模型逻辑是:农业保险制度变革与创新,都会产生推动者和抵制者,双方都会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如果农业保险制度变革和创新的成本大于收益,那么变革和创新的参与者将越来越少,带来的影响是具有变革思想和创新意识的人数减少,即熊彼特式的“企业家”越来越少,信念发生动摇或********,学界、政府对农业保险制度变革和创新的宣传和重视力度减弱、数量减少直至消失。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保险试点失败、创新停滞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农业保险才刚刚形成,人们对这种新生事物和新制度还缺乏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保险公司缺乏具体经营、开办农业保险的经验,政府对农业保险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宣传不到位,导致包括农民在内的大多数人对于农业保险都持观望的态度,没有认识到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可能带来的收益。由于创新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群体行为,如果支持创新的人数没有达到制度变革的阀值,如果相关知识、技术、人才的积累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创新行为不会发生,创新即使产生也很难推广和扩散。因此,如果支持、赞同和推动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人数非常少,其结果必然是农业保险制度变革失败,制度创新陷入低潮,制度环境维持原样。如果农业保险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收益大于成本,将有越来越多的赞成者转变为参与者,形成了创新扩散理论中所谓的早期大多数,早期大多数(第一行动集团)的形成将进一步促使农业保险的宣传、普及和推广,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农业保险多个层面的创新将推动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呈现出呈螺旋式扩展的演化趋势,最终全新的农业保险制度形成,并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

随着政府、学者对于农业保险宣传的增强,保险和农业保险知识不断普及,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民众对于农业保险制度的认知、了解更多,人们对于农业保险的态度逐步发生改变,人们传统的习俗、生产观念和风险管理理念等非正式制度和意识形态将发生转变,从而使制度变迁主体的角色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反对者转化为观望者,越来越多的观望者转化为赞成者。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反对者变为观望者,观望者变为赞成者,赞成者继续变为参与者。在社会群体压力的作用下,这个过程不断反复并加强。尤其由于创新所具有的羊群效应,一旦政府的政策到位,少数农民通过参加农业保险所获得巨大收益将对具有“群体行为盲从性”的其他大多数农民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只要农民能看到农业保险带来的切实收益,农民会自动从农业保险的观望者转变需求者,成为农业保险制度变革的推动者。参与制度变革的人数越来越多,形成了创新扩散理论中的晚期大多数,或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第二行动集团”。当参与农业保险制度变革和创新的人数超过一定限度以后,即制度经济学理论所谓的临界大多数以后,新的农业保险制度就成为具有规范力量的共同行为准则被确立,制度变革最终成功。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恰恰是创新与扩散的机制在发挥作用,农业保险创新与扩散的作用机制使得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呈现出非平衡性、间断性、跃迁性、复杂性的自组织演化特征。中国农业保险制度遵循着从“创新者→早期实施者→最后采纳者”,创新萌芽→创新启动→创新涌现→新制度形成或创新萌芽→创新启动→创新停滞→制度维持不变的演化路径。

创新的成本收益权衡成为创新涌现还是创新失败或停滞的分叉,而中国农业保险创新的成本收益又受到中国特定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创新主体或制度变迁行动集团的认知和行为决策的影响。由于制度环境并非一成不变,制度环境会发生改变,制度环境变化将改变创新的成本收益,改变制度创新主体(主要是保险公司和政府)的权利结构、偏好特征和行为决策,进而带来创新的间断性、周期性波动,形成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非均衡、非连续性、跃迁性的演化路径。

近代中国开埠通商,西方保险金融等现代商业制度、商业文化传入中国,并不断传播,早期的西方保险公司、商人首先成为了保险的传播者、创新的先行者。随着保险知识、理论、文化的不断传播,一些开明的官员、学者、商人接触、了解到现代保险、现代金融等西方经济制度的先进性,产生了创立民族保险和现代农业保险的初步认识。由于这些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所拥有的经济优势、地位优势、权力优势和话语优势,他们逐步取代西方保险公司和商人,成为中国民族保险的推动者,成为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早期实施者和采用者。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制度环境下,绝大部分中国人对现代保险和农业保险的认识都是非常模糊和肤浅的,农业保险的宣传、普及非常有限,尤其在封闭的农村,广大农民对农业保险更缺乏认知和需求。尽管这些早期的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实施者,具有开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认识到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收益,但这些早期的创新采用者、实施者非常少,他们得不到来自政府和民众的足够支持,曲高寡合。另一方面也由于农业保险是一种新生事物,这些早期创新者还缺乏丰富、足够的经营农业保险的经验,专业农业保险人才也非常奇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和制度环境的约束,导致创新的成本很高,创新的预期不确定,创新的收益很低(农业保险无法在广大推广,无法形成获取规模经营的规模报酬),导致早期农业保险创新的实施者的创新纷纷失败,这正是农业保险经历30年代的局部试点创新后,到40年代,发展陷入停顿的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动物界经济学

    动物界经济学

    从动物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本源,从经济学上找到指导我们的哲理。将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与富含生活智慧的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并对人类的社会现状做系统分析,会让我们对自己正在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的难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
  •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任何一段辉煌的背后,都有血汗、泪水、艰辛和失败。《谁撬动了银川经济》是一部着眼经济、落笔人生、弘扬创业、宣传励志的书籍,它可以见证企业家们从一个专业的经济工作者向宣传思想工作者转变的心路转折,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时“撬动”了企业家们对宣传思想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初衷和工作理念。
  •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一书是王振芳先生在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王先生就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讲“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课程。当时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论著,主要偏重于对某一经济基础问题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阐述,而王先生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知识,很难找到合适的参考书。为此,王先生一边收集资料,一边讲授,不断充实内容,直至2007年王先生退休,积功有十五六年之久。
  • 春眠不觉晓——困境中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春眠不觉晓——困境中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俄罗斯经济开始全面复兴,迄今已进入了稳步增长的第7个年头。俄政府不但提前偿还了经济转轨期间所拖欠的大部分外债,而且还取得了自1999年到2005年GDP累计增长率超过50%的佳绩,外汇储备更是在2006年3月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跃居全球第5位。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固然与普京总统的正确领导,俄罗斯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扬等多种因素密不可分。同时也应当看到,俄罗斯人民是在对改革之初造成经济混乱的休克疗法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之后,扬长避短,才最终找到了适合民族经济复兴的道路。
  • 探索与发展

    探索与发展

    本论文集由109篇获奖论文集结而成,包括《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监管》、《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集对策》、《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资产处置管理的思考》、《有效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管理》等。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手下留情

    恶魔校草手下留情

    一段美好的纯爱被扼杀,三年,改变了所以人,直到她遇到了那个有着年糕音的阳光男孩,他是否能融合她心中的冷漠,本文先虐后纯加一点搞笑元素,作者第一次写文,见谅啊,么么哒!
  • 流茫飞地

    流茫飞地

    星辰大阵引发时空虫洞,地球城镇飞越到外太空。时空错乱的罪孽星空,那里有复制的36个太阳系,妖魔鬼怪精灵、类人机器人、四眼三指外星人、多维高级生命体、科学家艺术家、神仙人兽恐龙;色彩缤纷的海陆空潜,液态全变形梦幻机甲,震撼厮杀的混乱时空世界。红心橙灵黄魂、绿魄青精蓝气、紫神白情银意、黑经金身灰沌,人类十二大生命组织茁壮成长。宇宙只是星空牢笼!冲决牢笼,大学女神成为超越星系的存在。饥寒的大学生苦爱乐服用恶魔的心灵鸡汤,幻梦祸害美女老师领导,最后荼毒生灵,在女神面临死亡之际,幡然悔悟,发觉这世界只是超级生命的一个细胞,只是一个虚拟的宇宙。如何冲出这虚拟世界?
  • 铁血续明

    铁血续明

    平明乱,灭建奴,扫边患,扬汉域。左手文化,右手武功,势要大明帝国拓疆万里,扬威寰宇!大明帝国兵锋所向之处,就是我华夏文明传播之时。尔等化外小民,岂不喜闻乐见,实乃你们之福。如若不然……本书有沉重,有轻松,亦庄亦谐。欢迎书友加入《铁血续明》讨论群:236475854恳请帮忙收藏推荐,谢谢!
  • 两三人二三事

    两三人二三事

    一个人,一段青春,几个故事。你是否也曾遗憾于当时没有勇气弄丢了一个很重要的人。你是否也迷茫着眼下的生活。让我们重拾时光旧事,一起上路。即使现在一塌糊涂,可结局会怎样呢?谁也说不算。
  • 王俊凯,你失去了我好过吗

    王俊凯,你失去了我好过吗

    【此人(此人是大大,大大是作者,作者是小关,小关就是大大,好绕(¬д¬。),,,)很懒,神马也没留下←_←,,,】
  • 时光清浅:浮生梦若歌

    时光清浅:浮生梦若歌

    她是个平凡的人,过着普通的生活。没想过打扰谁的宁静,可他却乱了她的心湖。一次偶然的认识,竟渐渐的乱了心。他是个富家公子,过着奢华的生活。只想着平淡一生,却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什么。故意演一场虐心的戏,将她逼走。她遇上他,想要改变自己。他遇上她,想要放纵自己。时光荏苒,心中一处隐藏着某个秘密,却不想让人发现。就让我们彼此观望着彼此的世界,不去打扰。苦涩的味道荡漾在心口处,怎样才能忘掉。对不起,我爱你。可到了最后没有说出口。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描绘着谁的青春年少岁月时光。
  • 音乐之源

    音乐之源

    《音乐之源》一书,由81篇短文组成,每篇大多千字左右,都是人们最关心、最常用的音乐文化知识,力求比较系统、简洁、准确地介绍这些音乐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并突出其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
  • 迪拜小王子

    迪拜小王子

    我,苏轼立下的最伟大的理想就是做一个上厕所从不用纸,用金箔的真?土豪
  • 墨世卿轩

    墨世卿轩

    墨世,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本书中的每个名字,都真实的存在于我的身边。写给我们的墨世。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