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3200000043

第43章 本体变化·目标确认·思维创新:透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访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路海波教授(1)

■受访者:路海波

采访者:杨乘虎

本次接受采访的电视艺术理论名家是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路海波教授。从教三十年来,路教授一直致力于戏剧、电影和电视艺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他以戏剧艺术作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原点,以电视剧美学切入电视艺术理论建构,力求将戏剧、电影、电视艺术融会贯通,可谓风格独具。迄今已发表《电视剧美学》、《电视剧编剧技巧》、《中国话剧发展的探索》、《屏幕的剧作美学》等影视戏剧专著、专论和评论百万字。

繁荣·泡沫: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考察

杨乘虎(以下简称“杨”):当前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红火,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数百所高校遍地开花,招生规模一路飙升。不过,量的扩张也浮现了不少问题:盲目扩大、学科泡沫、定位不准、模式趋同等。有评论说,影视艺术专业现在是扩招过速、虚火上升。

路海波(以下简称“路”):影视艺术专业的扩招,我想有着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影视文化产业对于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北京市已经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立市战略之一,开始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他大中城市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构想与此相关的发展纲要。这样一种来自国家、社会的需求,直接带动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扩招。

其次,因为国家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成本比较高,影视艺术专业,包括一些传媒专业,比一般专业的学费都要高一些,所以这种扩招也就附带着可观的经济利益。各路高校,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也上,利益驱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在外地设考点招生的时候,就曾亲眼看到,有的高校设立广播电影电视学院,一年的招生规模有两三千人,像播音主持专业,一年就招好几百名。

杨:这样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是否足以保证质量,令人怀疑。影视行业的生产格局变化多端,的确影视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择业出现了困难。眼下正是暑期,央视的各个栏目里挤满了实习的学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就业的压力不言自明。国家已经通过硬性降低高校扩招增幅,来矫正扩招过速带来的一些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中国影视艺术专业已经过于膨胀,是该整盘收缩、固本培元的时候了。

路: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的人口大国来说,我们的教育,包括影视艺术教育不是膨胀,其实还是不够!我们不能因为当前影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出现一些困难,就来责怪说影视艺术教育饱和了。教育应该有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才能形成竞争,良性竞争、优胜劣汰之后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高等教育扩招的积极影响是大于消极影响的。而且,我们国家整个艺术教育还处于一个过渡期,在最近几年遍地开花、雨后春笋的扩招情况出现之前,规模很小,基础也比较薄弱,基本上是文化部和个别部委所办的少量专业艺术院校,总共不到20多所。综合性大学里很少开设专业艺术教育,虽然师范院校里有一些,但也是普及性的,基本上立足于传统艺术门类,影视艺术教育几乎不涉及。

近十余年间,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呈现了跨越性的历史进步,像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这样一些专业性院校,在专业建制、培养规格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综合大学陆续涉足影视艺术教育,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使得影视艺术教育在办学规模、层次上都有了质的突破。影视艺术的学科建设也迈入了快车道,理论成果和研究水平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全国开设影视艺术教育的院校将近有600所,这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国家强调科教兴国、人才战略和影视产业大发展的必然结果。

杨:就目前全国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科设置来看,基本上以艺术学、传播学、文学三个一级学科为主要支柱,来整合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中国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整体学科框架还显得比较粗犷,真正着力于广播电视艺术学这一核心学科建设的并不多。

路:目前,对于电视艺术学的理论界定还是一种约定俗成,是从最原始的形态学的角度出发,普遍地是从外部特征上把握它,还没有从内部构成上进行属性、特质的比较与细分。所以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特征还比较驳杂,学科建设还没有上升到最高的本体规律层次。这样,学科对于影视艺术教育的支撑就不够有力,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影视艺术教育在专业划分、专业定位,乃至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专业之间差别不大,特征不明显。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一方面需要拓宽视野,将影视艺术教育放大到文化传播的范畴;另一方面,更需要对影视艺术教育的理念、本体、体系、方法,在产、学、研的机制中进行深化、细化、科学化、规范化。

杨: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文化力量,影视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范畴,影视艺术教育也相应地从艺术教育拓展为当下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它承担着专业化教育、艺术审美教育、文化教育的多种功能,肩负着培养影视专业人才、面向社会进行艺术创造与审美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

路: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同时,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保持着比较快的速度,作为民族文化、国家形象的有力代言人,影视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好莱坞的梦工场对全球文化市场的席卷性浪潮,韩国影视作品对于国家形象的有效作用,以及在此之前日本影视作品对其国家形象的推介作用,我们都有目共睹。这些年来,走出国门的影视产品为世界了解中国也起到了很好的推介作用,但是相对于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的需求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提出“美育”的教育理念。今天,大力加强影视艺术教育,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美育程度、艺术素质,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文化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面对着今天影视艺术教育整体发展、全面壮大的局面,我们更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和监控机制,需要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对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本体认知、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之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技能本体·素质本体: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本体变化

杨:谈到对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本体认知,在专业院校时代,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比较偏重于应用学科,技能本体比较张扬。然而近十余年来,综合性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壮大,使得素质本体越来越凸现。长期以来,技能本体和素质本体基本上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

路:早在1999年,由北京大学牵头,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八家院校在北京郊区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北京高校影视编导专业本科教育研讨”,其实就是研究高等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怎么办?当时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综合优势,另一种是特色优势。像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这样原先专业教学资源比较优越的院校,特色优势突出,综合优势就不明显。而像北大、清华、北师大、首师大等综合性院校开展影视艺术教育,学生的艺术实践硬件与师资不是很完善,所以他们偏重于利用自身人文学科的雄厚基础突出综合优势。相比于综合性大学,专业性院校缺乏丰富的文史哲资源来实施素质教育,如果说拓宽和加强学生的文史哲的修养和基础,那肯定不能和北大这样的学校相比。由此可见,素质本体和技能本体的关系处理,的确是“因校而异”,跟学校的传统、性质、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杨:当前,影视业的生产和传播正在趋向智能化,它必然要求从业者的定位发生转变,从单一的技能操作型或者素质型转向既有很强实践能力,又有着较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现实的需求是最好的推动力,有助于促使技能本体与素质本体从对立走向融合。

路:这里面还存在不同的培养规格和人才定位,就现实需求量最大、培养数量最多的基础层面来说,我认为影视艺术专业的本科生是适合技能型培养的,学校更侧重的是训练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技能。毕竟,影视艺术是高科技的艺术,实践性很强,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技术性操作训练,对于这样的专业培养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为辅,如果说素质教育为辅的话,言下之意就不重要。我们专业性的艺术院校同样提倡尽可能拓宽、提升学生的素质。在以技能为特征的影视艺术本科教育里面,把素质教育作为基础,这是大多数专业性院校一直不遗余力在做的。这些素质基础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素质基础,英语、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国家要求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是专业素质基础,影视艺术史论、作品研究与分析等。

要想技能本体和素质本体和谐共生,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共同齐头并进,保持一种积极的发展态势,有一定的难度。从基础来说,我们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存在先天不足,大学以前的知识结构还是有一种单向度,从学校习得的记忆性知识比较多,文史哲方面的基础和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单薄。再加上来自社会、家庭、文化氛围的多重影响,他们对社会、人生、民族的理解存在很多欠缺。他们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速度很快,可是掌握了技术层面的能力后,他们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世界却是比较狭窄,甚至是变形的!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也令我们深感压力。怎么能够让学生眼界更加开阔一些,文史哲的基础更加厚实一点,这既是迫在眉睫的事,却又是欲速则不达。

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所处的文化语境的变化。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仅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还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毫无疑问这会形成一种思维的强势格式化,将人生、世界定位变成了图景化,就有可能带来浮浅和片面的认知,导致理性思维的矮化、萎缩和缺失。

同类推荐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热门推荐
  • 乱世战神录

    乱世战神录

    一代天才崛起!成大业者,不唯惊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乱世硝烟,任凭世人冷眼,唯有,战!
  • 超级主神租书店

    超级主神租书店

    你想要在丧尸世界大杀特杀,与最强变异丧尸王在天空中战斗吗?你想要在武侠世界以武会友,与心爱的她结伴同行,行走江湖吗?你想要在仙侠世界肉身成圣,一拳一脚打的满天神佛烟消云散吗?来主神租书店吧,租一本书,真正的进入小说世界!仙侠都市科幻游戏,穿越重生魔法异界,种田流无敌流应有尽有!新上架书籍一折起,支持你喜欢的角色,让他从幼苗成长为大树!更有,关键剧情投票,人气角色复活,推荐打赏排行榜奖励机制!……qq群:187145663
  • 中国农民故事

    中国农民故事

    本书从农民个体行为的视角出发,以案例的方式,视察和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所经历的各种选择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三农”问题的全景式观察,并反映了影响决策的自然和制度环境。
  • 大龙道

    大龙道

    天地为局,众生为棋。我为大龙,受困一隅。不安天命,奋起搏杀。大龙道,练就世间巅峰。
  • 夺嫡传

    夺嫡传

    腹黑商界女流氓附身娇俏软妹,千娇百媚祸害朝堂,不动声色收财揽银,虐渣贪污乐此不疲。至于成亲,呃,姐姐有钱有势做什么成亲?某男收紧臂弯揽紧某女细腰,暧昧耳语,“这般口是心非,那嫁于我作甚?”某女:……简而言之:某无良厚脸皮女人虐完众渣被收走的故事%>_<%
  • 邪鲧卓玛

    邪鲧卓玛

    一个村庄的改变牵动着一个女人的命运,而一个女人的改变代表着这个村庄的变迁。
  • 诸天战歌

    诸天战歌

    曾经天涯看花,如今我要江湖策马云风扬,战歌嘹亮。你倚门守望,看我荡平恶魔还诸天清明
  • 陌路追忆荼靡谢

    陌路追忆荼靡谢

    魂穿异世与君见,奈何造化不如愿。思君千日盼久伴,怎知陌路天涯绊?
  • 晚清攻略

    晚清攻略

    一觉醒来,我成了李鸿章的儿子,我也成了起点的穿越一族.甲午战争还有一段时间才爆发,我还有时间,我能够像其他穿越者一样扇动蝴蝶翅膀吗?有架空却也很接近真实!
  • 天上掉下个萌王妃

    天上掉下个萌王妃

    一位上班族白领因为咖啡洒在电脑上穿越。一穿就要嫁给一个王爷。新婚之夜发现‘王爷’是自己在穿越前爱慕的公司总裁。哦买噶,她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