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6000000055

第55章 突起的异军(10)

“我临末要郑重声明,《沉沦》是一件艺术作品,但它是受戒者的文学,而非一般人的读物。有人批评波特莱耳的诗说:‘他的幻景是黑而可怖的。他的著作的大部分还不适合少年与蒙昧者的诵读,但是明智的读者可以从这里得到真正希有的力。’这几句也可以移用到这里,已经受过人生的密戒,有他的光与影的性的生活的人,自能从这些书里得到希有的力。但是对于正需要性的教育的‘儿童’们是极不适合的。还有那些不知道人生严肃的人们也是没有诵读的资格。他们会把鸦片当饭吃的,关于这一层我愿读者特别地注意。

“著者曾说:‘不曾在日本住过的人,未必能知道这书的真价,对于文艺无真挚的人没有批评这书的价值。’我这些空泛的闲话当然算不得批评。不过我不愿意人家凭了道德的名来批判文艺,所以略述个人的意见以供参考。至于这书的价值,大家知道大约很多,也不必再要我来多说了。”

郁达夫一口气看了两遍,一串眼泪静静地从面颊上滚了下来。内心呼喊着,怀着深深的激动,他对被冷落在一边的邓均吾点了点头,然后说:“知道我内心者,周作人先生也。”

他想不到他会惊动周作人这样的文坛老将。并且是那样体察他的心,他心中充满敬意。从北京的《晨报·副镌》上他还认真地读到鲁迅先生的伟大著作《阿Q正传》,他不能自已,一种思想感情从心中升起,他要到北京去,去见见伟大的周氏兄弟,他给周作人写去热情洋溢的信,表示亲切的致敬。

创造社的发展的确很快。郁达夫从赵南公那里高兴地知道,《创造》季刊正在发卖。穆木天译作《王尔德童话集》、郭沫若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都已出版。《女神》、《沉沦》已经再版,并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郁达夫十分愉快地知道,赵南公准备在哈同路民厚南里专门开设《创造》季刊编辑所。

可郁达夫遇到了新的难堪。

《创造》第一期的出版,产生了极大的震动,震动了文坛,震动了青年学子,震动了上海滩,也震怒了一些文坛宿将。

五月出版的《创造》创刊号,销路相当不错。可这些年轻人,这些文坛的新军所作所为未免随意了一些,郭沫若的《海外归鸿》,郁达夫的《艺文私见》深深地伤害了一批文坛老将的心。北京、上海的文坛宿将皆不以为然。

五月初,郁达夫受浙江留日学生的重托,赴杭州为浙江省留日学生增加官费等问题与教育当局交涉。他想顺道去富阳一趟,那是生养他多年的家乡啊!那里有他年老的祖母,含辛茹苦又令他难堪的母亲,还有那个又是可怜又是可爱的妻子!那里有鹳山,有春江第一楼,有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的富春江!

可是他的内心里总是充满着矛盾,他不想回家去。他是落拓的才子,他像柳毅,也像一切进京考试,名落孙山的举子们,“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他一方面向封建营垒展开猛烈的进攻,一方面他又落入封建士大夫的名士圈子不能自拔。他觉得自己功名不遂,羞见尊长,无脸见到那个爱他到十分的孙兰坡——孙荃。他买好了去富阳的船票,宿在杭州江干,离家不过百里之遥。可他又临时变卦,大丈夫须建功立业回乡,他中途返回了上海。

烦恼正追逐着他。

他得罪了文学研究会的一批老将,和新文学有所建树的一群人。

他的《艺文私见》就发表在《创造》第一期上。血气方刚的他,随笔一挥,写下自己的见解。他对鸳鸯蝴蝶的恶浊空气,忍无可忍,他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了解本来并不太多,那只是在整个夜空中的一线光明,他们还得继续战斗。

五月十三日,他从《时事新报》的《文学旬刊》栏上看到笔名为“损”

的连载《(创造>给我的印象》。郁达夫一看到那篇评论,心中好不后悔!

那评论开篇便是逼着他的《艺文私见》来的。

郁达夫深感遗憾与不安。他当然不会知道文坛是如此的敏感,他深深地后悔自己的粗鲁无礼。他很快知道,那“损”先生不是别人,正是文学研究会的台柱子沈雁冰,他们从没见过面,却神交已久。他正想去拜访他,可做梦都料想不到他们的第一回合竟糊里糊涂地打起笔墨官司来。他当然还不知道,时刻关心着新文学文坛的沈雁冰先生非常看重他的才气,那则评论是有感而发,对他来说是十分有分寸的,他对郁达夫和郭沫若的评论都是十分友好的,他那言辞中也明显觉得达夫他的语言太冲了一些。郁达夫,作为文坛新军的一员大将,一员勇猛的斗士,初上文坛,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上一年的《预告》中,作为创造社的代言人,他曾经有“我国新文艺为一二偶像所垄断,以致艺术新兴气运澌灭将尽,创造社同人奋然兴起打破社会因袭……”云云,而这一次更是对文坛一片横扫:

“目下中国,青黄未接,新旧文艺闹作一团,鬼怪横行,无奇不有,在这混沌的苦闷时代,若有一个批评大家出来叱咤风云,那些恶鬼怕同见了太阳的毒雾一样都要抱头逃命去呢!

“Mathew Arnold也好,Walte也好,Thomas Carlvle,H.A.taine,G.E.I,essing,Belinskv,GeoI.gBrandes等无论那一个,能生一个在我们目下的中国,我恐怕在新闻杂志上主持文艺的假批评家,都要到清水粪坑里去和蛆虫争食物去,那些被他们压下的天才,都要从地狱里升到子午白羊宫里去呢。

“真的天才,和那些假批评家假文学家是冰炭不相容的,真的天才是照夜的明珠,假批评家是伏在明珠上的木斗。木斗不除去,真的天才总不能放出灵光来照耀世人。除去此木斗的人是谁呢?就是真正大批语家的铁笔!我们目下所要求的,就是一位真有见识的大批评家。”

郁达夫不愧是雄心万丈,但他也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孺子!他一下子就把这支突起的异军逼成一支“孤军”。而这支“孤军”也只有像西楚霸王一样,破釜沉舟,只有拼命地战斗,殊死战斗。

一九二二年,中国的旧文学营垒还十分强大,有些地方甚至于都市还针插不进,成为顽固不化的旧文学堡垒,而新文学则刚刚登上舞台。

按理说,两支方向相同,使命相同的友军,应该联合作战才对,可一上阵,他即要拔剑相向了。他们都有失平和,太冲动。中国的新文学毕竟还太年轻呢。那时新文学呈上升趋势,在北京有《新青年》、《新潮》、《晨报》上的《文学旬刊》,上海有《小说月报》、《时事新报》上的《文学周报》、《学灯》,而这些刊物都是新文学界的弄潮儿们在推波助澜,他们不得不与大上海等地的一批无聊文人作最后的决战。而郁达夫他们文章锋芒所向,使相当一批人不满,他们中自然也包括上海的郑振铎、沈雁冰、谢六逸、庐隐等人,在北京有胡适、叶圣陶、王鲁彦、王统照……等一批人,即使是后来成为达夫的知己的鲁迅先生等人也觉得不以为然。

创造社这支异军给人的形象不太好,这是一支孤军。只有背水一战。上海的无聊小报的文章,泰东书局收到的读者来信源源而来,有的指责他浅薄无聊,有的指责小说颓废,有的指责他是“****描写者”;有的指责田汉、郭沫若是盲目的翻译者,外间纷纷扬扬,说文学研究会是人生派,创造社是艺术派。

值得高兴的是,郁达夫从无数的信件与稿件中,看到许多青年的拳拳之心,那些年轻人不仅为创造社的问世叫好,也给予他最真诚的毫无保留的支持。郁达夫相当高兴。

那时泰东书局的同人不多。郁达夫外,还有那个邓均吾。喧哗的人声他们可以不管,邓均吾那时正诗思泉涌,写着一首又一首的新诗。

而郁达夫呢?他埋头写他的小说和他的随笔散文,一方面他在创作,另一方面向东京等地的朋友约稿,第二期《创造》又该编辑了。

泰东书局的老板那时最为开心,他有了改革的雄心,大大的赚了一笔钱,而且名声在外。在北洋政府里也有了名声。北洋政府十分器重他,因人设事,设法替南公弄到了一个农商部商标局驻沪办事处处长的官职。这商标局是农商部的一个直属机构,因安排赵南公而特设的。以下设秘书,一二科科长。赵南公放出风来,准备让郁达夫当二科科长。

六月初,郁达夫又去了一趟东京,打算到帝大的文学部再深造一次,他深感自己文学研究的不足,为此经过无数次的奔波,办妥了免试入学的手续。在东京郁达夫会见的那一批在帝大的朋友,可求学谈何容易,他最终放弃了重新深造的打算,在七月中匆匆回国,那时东京帝突起的异军大也开始了放假。

原来郭沫若在七月里回国到了上海。按照约定,由郭沫若在七月里将季刊第二期编好。郁达夫回来得正是时候,那时天气炎热,泰东书局生意良好,已迁往上海哈同路民厚南里的书局新址。创造社的两员主将同在上海,十分快乐。然而郁达夫急着要回富阳一趟。富阳的妻子写了信来,要他无论如何要早日回到家里。郁达夫何尝不想家呢?

可一没职业,二连回家的盘缠也不多。

一个晚上,他们一起到赵南公的经理部去,赵南公因为《创造》丛书发了。对于这俩能干的伙计,他分外客气,从郁达夫那忧郁的脸上,他知道他们无事不登三宝殿。

他们谈起了书刊的销路。

“老板,我们的书近来销路怎么样?”郭沫若对老板问道。

赵南公满面堆笑:“可以的,有一部分还没有卖出去,卖了一部分。

出书,这是不赚钱的生意啦。”

他俩当然不信。可他们也不愿意当面戳穿老板的西洋戏。可他们在经济上的确都有点窘迫。

赵南公感兴趣的是扩大未来的业务,而郁达夫、郭沫若更关心的是他们的盘川与收入,需要以此供养妻小。因为这时郭沫若已有三个孩子了。而郁达夫的妻子还得依赖母亲。可他们又不肯放下架子,尽管耳根涨红了,不愿像个乞丐一样开口。

老板知道这一点,最后他说:

“达夫想回家一趟么?家里来信了?”

达夫点了点头。

“你可以先支点薪水。”赵南公一副恩赐的样子。这使两个学生文人的心里非常愤慨。

“《创造》的销路怎么样?”郁达夫随口问,他想了解一下它的销路。

“还有五百部没有卖出去。”赵南公淡淡地说。事实上没有销出的没有那么多,老板耍了个小小的花枪。

两个青年作家都感到受到沉重的打击。“五百部没有卖出去。”他们不知道是怎么样走出老板的办公室,像霜打了的叶子一样。

他们太年轻也太自负。《创造》季刊第一版两千本,不到二个月,已经卖出一千五百多本,这在当时无论如何是一个很好的成绩。在整个中国,在大上海,这都是首屈一指的盛事。但他们都觉得在文坛上,知音太少了,何况这个时候文学研究会正在指责他们呢?这也难怪,谁叫他们一开张就以天才自居呢?

“沫若,我们喝酒去!”郁达夫突然叫道,他是喜欢喝酒的,一醉方休。

“好,我们喝酒去!”沫若马上赞同。

他们俩肩并肩来到四马路上,进入一座酒楼,酒楼上静悄悄的,他们一连喝了两壶酒,要添酒添菜,可总没人应声。他们感到十分奇怪,伸头出去,只得连声叫道:

“晦气!”

原来他们昏头昏脑地闯了进来,只知道这是一家酒店,连酒店的样子都尚未看清。酒店门口的招灯红字上贴着白纸。这是一个有丧事的人家啊!他们急忙付了钱,冲出店门去了。

他们走进第二家酒馆,堂倌看到这两个服装不怎么样整齐的顾客,认定没有多少油水,一点也不热心,他们只得冲出去换了第三家酒店。

酒逢知己千杯少。

这是临街的酒楼,他们拣了一个临窗的座头,月光如水洒进这桌子上,不时听到外面汽车驶过,四马路上偶尔传来弹琴的声音。

他们一边海阔天空地议论着,一边痛快地喝着酒。他们共同咒骂着老板的狼心狗肺,笑里藏刀。他们议论着朋友、笑闻。他们谈起田汉,郭沫若说起因为他自己的《咖啡店之一夜》稿纸太潦草,而怀疑郁达夫篡改了他的稿件,最后才澄清了事实。郁达夫耸耸肩膀,表示无可奈何。他们谈起张资平的小说,最后他们谈起了成仿吾。成仿吾那时正在兵工厂担任技正,还是个单身汉。

“达夫,下学期你依然到安庆法政学校去教书,叫成仿吾来接班季刊,怎么样?”郭沫若关心着他哩。

“成仿吾?很好!我双手赞成。”郁达夫又喝了一杯。

他们痛快地喝着酒,面前的酒壶越来越多,一会儿排满了一桌子,他们坐到另一张桌子上去喝,又满满地摆了一桌子空酒壶。一连喝了三十多壶,他们喝得酩酊大醉。

明月照高楼,月光入窗户。

郭沫若涨红了耳根,大声地叫起来:

“达夫,我们是孤竹君之二子呀!我们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到头来只有饿死在首阳山上!”

郁达夫满眼通红,也大声地说:

“是呀,沫若!你是伯夷,我是叔齐!我们义不食周粟!”

他们的确都醉了!他们俩谁也不听谁,舌头与脑袋,谁也管不了谁!他们谈论着那些感伤失业、无业的伤心事,怨天忧国恨人世,他们痛恨军阀,最后两个醉鬼离开了酒店。

他们必须到民厚南里,他们彼此搀扶着踉踉跄跄地走出四马路。

即使那些拉客的野鸡也被他们这副样子弄呆了,纷纷逃避。他们走到哈同公园附近,静安寺路上,他们看到许许多多的西洋人的汽车耀武扬威地驶来驶去,看到如此的情景,满腔民族感情立即升华,一股热血在心中澎湃,冲着西洋人的汽车大声骂道:

“你们这些帝国主义的畜牲!”

“帝国主义滚出中国去!”

“猪猡!”

“这里是中国的领土!”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邓宝珊传

    邓宝珊传

    本书对爱国民主人士邓宝珊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讲述了他所参与的一些地区性的历史事件,如新疆伊犁起义、陕西护法运动等。
  • 韦小宝自传

    韦小宝自传

    俺,韦小宝,历史上有无此人已不可考,多半由金庸老先生杜撰所出,所以俺的出世多亏了这位金大侠。俺一直以为韦小宝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重要的人物。俺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恐怕在二十世纪所有小说人物中可比的不多。在《鹿鼎记》中,金老爷子将中国封建时期下层社会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全都附加到俺身上,金老爷子没用儒家思想教化俺,没用道家思想洗涤俺,只用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熏陶俺,让俺有了些流氓性质,有些了小人手段,有了些英雄气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俺这个不学无术的中国人的本性。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狮语者

    狮语者

    从一个爱护动物的小男孩,到跨越了人类与猛兽鸿沟的男人,理查森已经担负起更多责任。亲眼目睹人们猎狮取乐之后,理查德拍摄了《危险伙伴》、《白狮》等影片,希望人们能对这些大猫给予更多关注和保护。因为“我不信巫术,但我相信,每个人,每个动物,每个灵魂,都有一个围绕他们的光环。”
热门推荐
  • 外星虫族

    外星虫族

    生物们的进化道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吞噬弱小,强大自身!
  • 诸天之怒

    诸天之怒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神鬼明明,自思自量。异界神魔来袭,鸿蒙世界大劫临近之时,愿身化世人眼中魔主,替天伐道!
  • 飨魂者

    飨魂者

    没有情感,没有波动,他似乎像是一块石头。于是他开始伪装,当别人笑时,他也跟着笑,当别人哭时,他也跟着哭。他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某种情感来应对,来出演,他成了一个受人欢迎的骗子。突然有一天,他开始恢复真正的情感,他开始变成一个真正的人类,故事才刚刚开始。
  • 完美天使的复仇之恋

    完美天使的复仇之恋

    她们本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拥有自己珍惜的人和挚友,可那所谓的挚友却背叛她们、伤害她们……因此她们走上了复仇的道路,她们经过训练,成为了圣君,她们开始了她们的复仇之计……
  • 魔剑不仇传

    魔剑不仇传

    喜我者,我惜之。嫌我者,我弃之。我欲成仙,万物归一。我欲成魔,三界不恒。我若亦魔亦仙,便让这三界为我独尊。本故事讲述主人公方不仇的不堪身世,为求无欲无恨而踏上求仙之旅。最开始的单纯开朗,到最后的冷酷无情。是什么致使他性格大变?儿女情长,又将如何对待。奇幻武侠小说:魔剑不仇传
  • 末日游戏基地

    末日游戏基地

    红警游戏成为现实?!世界末日,僵尸横行!一块神奇的晶核将红警的游戏世界带到现实!王杰在这里建电厂、兵营、战车、碉堡,拥有各式各样威力强大的武器,还结识了可爱萌妹子……王杰看着排列的战车和列队整齐的士兵:“战斗吧,可爱的僵尸们!是时候决出胜负了!”
  • 依刀舞生

    依刀舞生

    杨斩,一个对生活充满迷茫的人,不想被生活牵制,只想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可是为什么生活连自己的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既然不能满足,那就用自己手中的刀来使自己尽量的能够满足自己。本书有男人之间的友情,还有N多的女主脚,有男人怎么能少的了女人呢。
  • 大植医

    大植医

    中医乔成林被雷劈后灵魂穿越到异界一个年仅十四岁的药植学徒身上,意外融合了一种神秘能量并获得了一种强大的木系修炼功法,然后……他是所有药植师的克星!他是所有医职者的敌人!但他是所有战职者的福音!穿越异界,中医最高!“不管你是谁,国王也好,帝王也好,至强者也好,只要你找我治病,就得听我的!”
  • 明星娇妻惹人爱

    明星娇妻惹人爱

    三年前,她愤然离去,三年后她想听他的解释,可命运却一直捉弄他们,她不禁觉得也许他们在一起本来就是错的,她到底会怎么选择呢?
  • 暝王娶妻盛宠九系王妃

    暝王娶妻盛宠九系王妃

    当杀手之王的她,穿越异世能闹出怎样的事迹,当冷酷的他看到无情的她,又会又一番怎样的动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