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82200000003

第3章 神奇的宇宙(3)

那么,我们的宇宙到底属于上述三种情况的哪一种呢?我们宇宙的空间曲率到底为正,为负,还是为零呢?这个问题要由观测来决定。

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的物质存在一个临界密度qc,大约是每立方米三个核子(质子或中子)。如果我们宇宙中物质的密度ρ大于qc,则三维空间曲率为正,宇宙是有限无边的;如果ρ小于qc,则三维空间曲率为负,宇宙也是无限无边的。因此,观测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可以判定我们的宇宙究竟属于哪一种,究竟有限还是无限。

此外,还有另一个判据,那就是减速因子。河外星系的红移,反映的膨胀是减速膨胀,也就是说,河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在不断减小。从减速的快慢,也可以判定宇宙的类型。如果减速因子q大于1/2,三维空间曲率将是正的,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将收缩;如果q等于1/2,三维空间曲率为零,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如果q小于1/2,三维空间曲率将是负的,宇宙也将永远膨胀下去。

宇宙中红移的三维宇宙类型膨胀特点物质密度减速因子空间曲率ρ>;qcq>;1/2正有限无边脉动ρ=qcq=1/2零无限无边永远膨胀ρ 观测结果表明,ρ1/2,这表明我们宇宙的空间曲率为正,宇宙是有限无边的,脉动的,膨胀到一定程度会收缩回来。哪一种结论正确呢?有些人倾向于认为减速因子的观测更可靠,推测宇宙中可能有某些暗物质被忽略了,如果找到这些暗物质,就会发现ρ实际上是大于qc的。另一些人则持相反的看法。还有一些人认为,两种观测方式虽然结论相反,但得到的空间曲率都与零相差不大,可能宇宙的空间曲率就是零。然而,要统一大家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观测和理论推敲。今天,我们仍然肯定不了宇宙究竟有限还是无限,只能肯定宇宙无边,而且现在正在膨胀!此外,还知道膨胀大约开始于100亿—200亿年以前,这就是说,我们的宇宙大约起源于100亿—200亿年之前。

5.宇宙巨壁和宇宙巨洞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大尺度宇宙物质分布是均匀的,星系团均匀地散布在宇宙空间。然而,近年来天文研究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人们发现,宇宙在大尺度范围内也是有结构的。

20世纪50年代,沃库勒首先提出包括我们银河系所属的本星系群在内的本超星系团。近年来,已先后发现十几个超星系团。

星系团像一些珠子,被一些孤立的星系串在一起,形成超星系团。

最大的超星系团的长度超过10亿光年。1978年,发现A1367超星系团的同时发现了一个巨洞,其中几乎没有星系。不久,又在牧夫座发现一个直径达2.5亿光年的巨洞,巨洞里有一些暗的矮星系。

巨洞和超星系团的存在表明,宇宙的结构好像肥皂泡沫那样由许多巨洞组成。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位于“泡沫巨洞”的“壁”上把巨洞隔离开来。1986年,美国天文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星系似乎拥挤在一条杂乱相连的不规则的环形周界上,像是附着在巨大的泡沫壁上,周界的跨度约50兆秒差距。后来他们的研究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指出:宇宙存在着尺度约达50兆秒差距的低密度的宇宙巨洞,及高密度的星系巨壁,在他们所研究的天区存在一个星系巨壁,巨壁长为170兆秒差距,高为60兆秒差距,宽度仅为5兆秒差距。

星系巨壁(也称宇宙长城或宇宙巨壁)和宇宙巨洞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们认为应从宇宙早期去找原因,在宇宙诞生后不长时期内,虽然宇宙是均匀的,但各种尺度的密度起伏仍然是存在的,有的起伏被抑制了,有的起伏得到发现,被引力放大成现在所观测到的大尺度结构。

6.暗物质之谜不少天文学家认为宇宙中有90%以上的物质是以暗物质的形式隐蔽着的。有些什么事实和现象表示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呢?

早在20世纪30年代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就注意到,为了说明恒星来回穿越银道面的运动,银河系圆盘中必须有占银河系总质量的一半的暗物质存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天文学家的研究证明星系的质量主要并不集中在星系的核心,而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星系中。这就暗示人们,在星系晕中一定存在着大量看不见的暗物质。这些暗物质是些什么呢?

科学家们认为,暗物质中有少量是所谓的重子物质,如极暗的褐矮星,质量为木星30—80倍的大行星,恒星残骸,小黑洞,星系际物质等。它们与可见物质一样,虽也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组成的物质,但很难用一般光学望远镜观测到它们。相对而言,绝大部分暗物质是非重子物质,它们都是些具有特异性能的、质量很小的基本粒子,如中微子、轴子及探讨中的引力微子、希格斯微子、光微子等。

怎样才能探测到这些暗物质呢?科学家作了许多努力。对于重子暗物质,他们重点探测存在于星系晕中的暗天体,它们被叫做大质量致密晕天体。1993年,由美澳等国天文学家组成的三个天文研究小组开始了寻找致密晕天体的研究工作。到1996年,他们报告说,已找到7个这样的天体。它们的质量从1/10太阳质量到1个太阳质量不等。有的天文学家认为这些天体可能是白矮星、红矮星、褐矮星、木星大小的天体、中子星以及小黑洞,也有人认为银河系中50%的暗物质可能是核燃料耗尽的死星。

关于非重子物质,现在尚未观测到这些幽灵般的粒子存在的证据。

近年来对中微子质量的测量取得了一些新结果。1994年美国物理学家怀特领导的物理学小组测量出中微子质量在0.5—5电子伏(1电子伏等于1.7827×10-36千克)之间。在每一立方米的空间中约有360亿个中微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宇宙中全部中微子的总质量要比所有已知星系质量的总和还要大。

到目前为止,宇宙中暗物质的问题仍是未解之谜。

宇宙的大小人们常常用“不知天高地厚”这句话来批评那些无知的人。其实,天究竟有多高,至今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宇宙的大小和形状,也就成为天文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宇宙到底有多大?古今中外有过许多说法,但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个问题上。

大约在公元140年,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总结前人天文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中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转动。在后来的1000多年中,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一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40多年的辛勤研究,于1543年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

他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搬到了太阳,把人类居住的地球降低到了普通的行星地位,从而开始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并且动摇了神权对于人类的统治。但是,由于受当时生产力水平和实践条件的限制,哥白尼和托勒密一样,都把宇宙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错误地认为太阳系就是全部宇宙,把宇宙看成是有限的,即有边界的。

同托勒密、哥白尼的宇宙有限论相反,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尸佼在《尸子》一书中说:“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把空间和时间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模糊地表示了宇宙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无限的思想。《列子》一书的作者认为,大地仅仅是宇宙间一种很小的东西,而不是宇宙的中心;“上下八方”都是“无限无尽”的而不是“有极有尽”的。唐代著名的哲学家柳宗元曾在《天对》中说过,宇宙“无中无旁”,即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

1584年,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在伦敦出版了《论无限宇宙和世界》一书,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宇宙无限的理论。他指出:“宇宙是无限大的,其中的各个世界是无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展开着无穷无尽的空间,任何一种形状的天空都是不存在的,任何的宇宙中心都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恒星都是巨大的球体,就像太阳一样。他把太阳从宇宙的中心天体降为一个普通的恒星。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通过望远镜观测发现,太阳系的直径是120亿公里,地球同整个太阳系比较不过是沧海之一粟;银河系拥有1500亿颗恒星和大量星云,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1万光年,太阳系同它比较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总星系已经发现的星系有10亿个以上,距离我们有几十亿光年到100多亿光年,银河系同其相比较也好比是沧海中的一颗“沙粒”。目前,大型天文望远镜已能观测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但是还远没有发现宇宙的边沿,因此,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是没有边界和没有中心的。同时,也有部分人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理由是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大爆炸至今的时间是有限的,宇宙膨胀的速度是一定的,宇宙的大小也一定是有限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仅仅是初步的,对太空的观测能力还十分有限,给宇宙的大小下一个结论还为时过早。总之,目前人们对宇宙大小的种种说法,多数是一种猜测,还没有完全被天文实践所证明,宇宙到底有多大,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的确至今还是一个谜,还有待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天文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探索来加以证明。

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绕着太阳旋转。

银河也有中心,它周围所有的恒星也都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

那么宇宙有中心吗?一个让所有的星系包围在中间的中心点?

看起来应该存在这样的中心,但是实际上它并不存在。因为宇宙的膨胀一般不发生在三维空间内,而是发生在四维空间内的,它不仅包括普通三维空间(长度、宽度和高度),还包括第四维空间——时间。描述四维空间的膨胀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推断气球的膨胀来解释它。

我们可以假设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而星系是气球表面上的点,我们就住在这些点上。我们还可以假设星系不会离开气球的表面,只能沿着表面移动而不能进入气球内部或向外运动。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把自己描述为一个二维空间的人。

如果宇宙不断膨胀,也就是说气球的表面不断地向外膨胀,则表面上的每个点彼此离得越来越远。其中,某一点上的某个人将会看到其他所有的点都在退行,而且离得越远的点退行速度越快。

现在,假设我们要寻找气球表面上的点开始退行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已经不在气球表面上的二维空间内了。气球的膨胀实际上是从内部的中心开始的,是在三维空间内的,而我们是在二维空间上,所以我们不可能探测到三维空间内的事物。

同样的,宇宙的膨胀不是在三维空间内开始的,而我们只能在宇宙的三维空间内运动。宇宙开始膨胀的地方是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即亿万年以前,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可以获得有关的信息,而我们却无法回到那个时候。

宇宙大爆炸今天,大多数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都相信,宇宙过去的温度很高,密度很大,宇宙间的物质挤得紧紧的。在大概距今150亿年的时候,温度之高和密度之大简直无法用数字来表达。一瞬间,宇宙的每个地方都发生了巨大的爆炸。爆炸直到今天,正如我们所看到和感觉的样子。

宇宙大爆炸的说法是美国科学家伽莫夫在1948年提出的。

从天文观测获得的一些资料支持了这种说法。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用大口径望远镜观测极遥远的、在太阳所在的银河系外的星系时,发现所有星系都在不断相互远离。既然所有星系都在相互远离,所以推断过去它们靠得比现在近。时间往过去推得越远,星系之间的距离越近。

1965年科学家们又发现,在整个宇宙空间中都充满着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或者叫微波电磁辐射。大家知道,电台或电视台也发射电磁波,但电台或电视台发射出的电磁波有一个中心,发射中心就是电台或电视台的发射天线。离发射中心遥远的地方就收不到电磁波,因为电台或电视台发射电磁波的能量不管有多大总是有限的;发射出的电磁波不管能送到多远也总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的距离,电磁波就会减弱到几乎完全消失。宇宙空间的电磁辐射不但处处都有,而且没有发射中心,它还对应着一个温度——-27°左右,这个温度在科学上叫做绝对温度3K。科学家们把在宇宙空间发现的电磁波叫做3K微波背景辐射。3K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可以证明宇宙过去的温度确实非常高,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那个时刻。今天在宇宙空间测到的绝对温度3K,是大爆炸后的余温。

同类推荐
  • 神秘现象

    神秘现象

    这个世界在以我们难以预料的速度变化着,在这个既短暂又漫长的变化过程里,诞生了多少神秘现象,难以估算。如:木乃伊的制作、法老的诅咒之谜、稀奇古怪的电台节目、古希腊古文明之谜、韦后为什么要杀夫等。这些现象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历史真相和神秘力量,还无法全面了解。然而,令人欣喜的是,正是这些如此繁多的难以解释的现象,才让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上古原始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谋求生存,寻找食物,终年奔波在密林丛山之中,试尝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香甜可口,有的苦涩难咽,也有的使人呕吐、腹泻,甚至昏迷,危及生命;还有的却因食了某些植物后,而使原有的疾病得以缓解或消除。例如有人在烦躁、发狂、抽动时,吃了令人昏睡的植物后,能够很快安静下来。这样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才发现了原始的药物,故有“医食同源”之说。又如原始人狩猎时与猛兽搏斗或氏族间争斗,常常受伤流血,他们便尝试着用树叶、草茎缠裹,而得到保护和止血,这就是外用药的起源。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更注意到识别、采集、选择和栽培各种作物,因而发展了更多的植物药。
  •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天狗食日”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日食的最初的认识。由于对日食和月食认识的局限,保留下来了很多这样的传说和故事。现代人已经不会再对日食和月食产生恐惧,偶尔出现的日食和月食成为了天文爱好者们的观测目标。天文学家对于日食和月食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人类根据日月食形成的规律制定了计时的历法。根据日食的科学研究观测潮水的涨落等。
  • 追踪历史真相(科学探索的真相)

    追踪历史真相(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缤纷气候

    缤纷气候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必须承担气候变化的后果,人类社会不得不开始反省、认识,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行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由王建国主编的《缤纷气候》介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分布、应用气候,气候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热门推荐
  • 画馆

    画馆

    往事一如烟云,过去即会消散。却不知自有妙笔将之一一记录在案,等待有人扫去沉积的灰尘再次将它掀开。这些记录往事的画被放在画馆里,画馆就是这家店的名字,虽然你走进去时也许只以为自己被店名所骗,这里看起来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杂货店。但你总会找到那些画在不同地方的画,也许是在一件陶瓷杯子上,也许是画在古琴的腹部,也许只是一片普通的木板……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应试教学是指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学。应试教学不是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学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教学弊端的概括。
  • 微笑经济学

    微笑经济学

    微笑服务是一种力量,它不但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创造无价的社会效益。微笑不需要成本,却能够创造出许多价值。本书旨在指导读者如何将微笑转化为效益。作者在书中用平凡人的小故事指引读者看到微笑产生的能量,告诉读者微笑代表着真诚、付出,让人愿意亲近、接受,一步步指导读者如何发挥这一能量,创造美好的生活和出色的工作。
  •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集合了“考古探密”、“人物逸事”、“古迹奇观”、“交流奇闻”、“艺术娱乐”等诸多方面的掌故与发现,勾勒出一幅真实多彩的历史画卷。
  • 看见那个宦官了吗,我的

    看见那个宦官了吗,我的

    她拿起一根树枝,一遍一遍在沙上刻画着他的名字,唇边泛起淡淡的笑意。“花枝,干嘛呢?”姜终古坐到了他身边,极为惬意地靠在她身上。“没干嘛啊……”她爱答不理,手下还是极为认真的继续描绘,继续加深那名字的印记。姜终古阴翳的目光扫过那个让她念念不忘的名字,陆明染……“我决定了,我嫁给你。”她一把将沙子挥洒而开,侧身抱紧姜终古。他并没有表态,只是心疼到抽搐。
  • tfboys之微凉青春

    tfboys之微凉青春

    在这个满是叛逆的时代,他们,她们,注定会发生一些事…
  • 冰雪藏锋

    冰雪藏锋

    她,原本如飞舞的蝴蝶,清纯可爱天真漫烂。自从随着一个男人进入俗世,一切也随之改变。世人的奸诈险恶,让她屡陷陷阱。背叛、利用、陷害、处处存在,可已无家可回、无路可退,前路渺茫。于是,她恨。恨世上薄情的男人,恨面带笑颜心性恶毒的女人,恨视人命为草芥的富家子弟,却最恨的是那些‘愚蠢’的痴人,被伤得伤痕累累却一如既往的执着。于是,她将自己化作冰雪,去惩戒那些所有她恨的人。他,一个皇子,却整天疯疯癫癫,胡言乱语。和街头混混打成一片、和庙里乞丐称兄道弟。看他整天嘻嘻哈哈,却无人知道他却是笑里藏锋。江湖风起云涌危险重重,又会有怎样的传奇让世人传送?
  • 隐刃

    隐刃

    命运曾经与他开了个玩笑让他一生只有一件事情想做,而似乎命运怕他乏味又给了他其他的事情去做,但是最终他还是只剩下一件事情需要去完成。
  • 炮灰春风里

    炮灰春风里

    唐天宝某载某月某日,某男问:“听说你们那儿有一词叫炮灰逆袭?”某女答:“本姑娘正如是。”某男抖脚,对曰:“她者炮灰一次成功为逆袭,你这三番五次,另当别论。”某女岔气,质问:“何论?!”“小强论。”◇◇◇◇◇◇春天花会开~炮灰自~由~自~在~◆◆◆◆◆◆若有一人爱我如生命,我愿为他赴汤蹈火,炮灰何惧?
  • 若梦为仙

    若梦为仙

    仙者,一人一山,不死长生,世破红尘,览众山小也。梦者,绘山描河,填星移海,沧桑顺便,一念之间也。少年以世界为梦,以梦绘世界,我入梦时,世界当为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