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87700000002

第2章 祖冲之

祖冲之,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第一人,这一研究发现比西方早了1100多年。

祖冲之字文远,原籍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源县),后来为了躲避北方战乱,祖先迁居江南。他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父亲和祖父对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祖冲之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热爱科学。成人之后,祖冲之决定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计算出更加准确的圆周率。

圆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几何图形,许多物体都是圆形。可是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呢?古人很早就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古人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常数,称为圆周率。如果能准确地求出圆周率,再用直尺量出直径的长度,圆的周长和面积就容易求出来了。圆周率到底是多少呢?我国古代有一本算书叫《周髀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提出了“径一周三”的概念,这个圆周率称为古率,这当然太粗略了。两汉末年的刘歆求出圆周率的值为3.1547。东汉张衡计算出的圆周率为3.1622。三国末年刘徽创造出包含有极限思想的“割圆术”,计算出了内接正192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得出圆周率为3.14。后来他又计算出圆内接3072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得出圆周率为3.1416(3927/1250)。

祖冲之认为前人的这些计算结果还是太粗略了,误差很大。但他并没有蔑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是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思考。后来,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计算圆周率的方法进行了革新,这种新的计算方法被命名为“缀术”。运用此方法,祖冲之比较精确地计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并用22/7(疏率)和355/113(密率)这两个分数值来表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圆周率。西方直到1573年才由德国奥托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比祖冲之晚了1100多年。

祖冲之准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后七位数字以后,很快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他自己曾用他的圆周率研究过度量衡的问题,并用之于鉴定古量器的计算。北周武帝保宝元年(公元561年)所制的玉斗就是以3.1415926为圆周率计算出来的。祖冲之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缀书》一书。隋唐时期,《缀书》一直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可惜后来因为战乱该书失传了,这是我国数学史上的一大损失。

除了数学外,祖冲之在天文学上也颇有建树。由于从小就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祖冲之学到了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长大后他兴趣不减,经常进行一些实际测量和推算。他曾说过:“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意思是说,他经常亲自观察测量日影长短的圭尺,用以校订节气,测定一年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也常常亲自察看古代计时用的器具“漏刻”,从而证实日月星辰的升落时辰;他还经常摆弄用于观测、计量实验和检验的各种仪器。祖冲之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每次观察,他都非常认真,尽量避免任何细小的误差,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思考、计算,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祖冲之将他在天文历法上的观测数据和其他资料做了认真的整理,自己摸索出一些规律。他发现传统的《元嘉历》中有很多错误,于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做了修改,编成了一本新历法——《大明历》,并向朝廷上奏,希望在全国推行。当朝皇帝是宋孝武帝刘骏,他自己不懂历法,于是组织了一些懂得历法的大臣在金殿上进行“廷议”,号令祖冲之参加,让他与大臣们就两种历法的优劣进行辩论。

公元462年的一天,一场关于历法的大辩论展开了。双方的代表人物是祖冲之和戴法兴。戴法兴首先提出:“日有恒度,宿无改位,这是万世不变的,你并无变法之理。”

祖冲之马上反驳道:“旧历法十九年七闰,每二百年就会相差一天,如果改用大明历,每三百九十一年设一百四十四个闰月,就能与天数符合了。”他又接着说道:“旧历法的夏至和冬至都比天象早,五星(金、木、水、火、土)的出现和隐伏也比实际天象差40多天。历法不符合天象,当然要改革。”

“日月星辰的长落,自有其天数,非凡夫所能测定。”戴法兴不甘心自己的失败。

“日月星辰皆有形可检验,有数据可以推算,并非出于神性,怎么能说凡夫不能测定呢?在下十多年的观测发现每年夏至与冬至的圭尺都没有误差。”他又转身向宋孝武帝道:“据臣推算,每45年11个月要后退1度。”

“你这是削闰坏章,诬天背经。”戴法兴有些恼羞成怒了。

“商朝时的历法是三年一闰,周朝时改为五年二闰,春秋中叶起,才确定十九年七闰,难道他们是削闰坏章吗?至于历法,在《元嘉历》之前已经有《太阳历》,后来才改的,这是不是也是诬天背经呢?”

辩论最终以祖冲之的大获全胜而告终。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大明历》的科学性。于是宋孝武帝颁布诏书,通令全国于公元465年起改行新历。遗憾的是宋朝不久就发生了战乱,《大明历》实际上并未推行。祖冲之死时仍沿用《元嘉历》。

梁武帝时,祖冲之的儿子祖日桓上奏朝廷,请求皇帝下令启用《大明历》。梁武帝派人深入研究,证实了《大明历》的优越性后,颁令于公元510年起施行《大明历》。祖冲之在天文学上的成就最终得到了认可。

同类推荐
  •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悦读成长系列: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智商总动员——聪明游戏

    智商总动员——聪明游戏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
  • 泰山出世(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出世(人猿泰山系列)

    风靡世界100年的丛林冒险小说!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在远赴非洲的途中突遇水手叛变,他们被放逐到渺无人烟的陌生海岸,开始了最黑暗的冒险历程。没能熬过疾病和猛兽的侵袭,他们先后死去。幸而刚出生的婴儿被丧子的母猿卡拉收养,取名为泰山。在大猿母亲的呵护下,泰山逐渐长大成人,凭借人类的智慧和大猿部落学到的本领成为了丛林之王。就在泰山渴望找到自己身世的线索时,美国姑娘琴恩意外地踏入了他的人生。为了她,泰山费尽周折随琴恩来到了她的家乡……泰山能否在这里破解自己的身世之谜呢?
  • 世界名山(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山(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山(学无涯丛书)》一书主要是对世界上的名山的介绍,内容包括山名的由来,高度等。
  • 三百千千——千字文

    三百千千——千字文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问道天宇

    问道天宇

    了却凡尘登仙阁,究寻大道问天宇。一个普通少年,偶然观看了密林中一场仙家大战,无意中获得了仙家奇宝,从此踏上了一条包含了爱情,友情,相思与仇恨,笑声与泪水的修仙之路。打造仙侠经典,你我共勉。
  • 宙宇谁敌

    宙宇谁敌

    他做的器具叫神器,炼的丹药称丹王。直指苍穹、谁与争锋。开启新世界、遁入新境界。谁知竟是灭世帮凶……
  • 校花夜夜香

    校花夜夜香

    佣兵之王许意被自家老头子威逼利诱之下,无奈跑去做了校花的贴身保镖,奈何每当夜晚校花的闺房总是传来一阵诱人的香味,终于有一天,许意按耐不住,推门而入......
  • 九霄仙尊

    九霄仙尊

    看林羽一个凡间的小渣渣,无意间得到逆天功法,看他如何逆乱三界。。。。
  • 一分钟打动他人心理

    一分钟打动他人心理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最能打动他人心理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口才。因为,一个会说话的人,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最恰当的话。一个会说话的人,总是能口吐莲花,化险为夷,平步青云。相反,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举步维艰,处处受限,甚至危机四伏。
  • 异界生存者

    异界生存者

    在一片大地震之后,地面一片狼藉,人们哭声不断,四散奔逃。
  • 打倒小演员

    打倒小演员

    良夜是拳击馆三代单传长孙,小学的良夜有一个喜欢的女孩,他天天偷偷跟着女孩去看她练舞,本来准备好要和她表白,但下课后满心欢喜的良夜趴在窗外看着里面发现,女孩正站在一个男孩身前,满脸通红说:“我喜欢你,我们可以交往吗”男孩看向良夜“好啊”良夜心灰意冷,全心投入拳击。在小升初的开学典礼上,良夜发现坐在他旁边的居然····小学,高中,毕业,两人最后是走向如何?四个少年逗逼的生活,和附近人的纠缠和感情交织.
  • 无极天道之主宰

    无极天道之主宰

    天道天道,以天道证人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天行健之天道得人人平等的地势坤,两道结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宗,终得大圆满。善哉!善哉!盘古开天辟地,巫妖岁月洪荒;万物繁衍更替,女娲造人大德。人与日月争辉,大道滚滚如前;世间万丈红尘,权在吾一念之间。、、、、、、
  • 不想当皇帝的公主

    不想当皇帝的公主

    重生在异界的她有幸得到一个空间。随即出生后才发现,身世也是不错,皇帝的女儿,一位公主!只是后来渐渐发现,这世界不是一个纯粹的她认为的那么简单的古代的世界,这里她的母亲才是皇帝,就当她震惊的以为这是一个阴阳颠倒的世界的时候才发现是她小说看多了,是她自己想多了!她最多就只想做个清闲的王爷,没有什么大志啊,为什么她们都要逼她啊,一点都不想做那么个掌权天下的皇帝啊!母皇啊,她是真的不想做皇帝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那年我们一起毕业了

    那年我们一起毕业了

    那年我们一起毕业了,讲述了易小夕从大学到研究生期间的种种经历,从易小夕的成长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困惑,同时也看到生活漫漫在变好,关于小夕的情感问题,用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概括,或者是稳稳的幸福。每一个女孩都会经历一些情感波折,然后才更懂得今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