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1200000013

第13章 管理中常遇到的一些难题(3)

这家内地企业主要从事塑料配件生产和销售工作,前些年背靠大型企业,专门为大型企业加工生产部分小型塑料配件,短短五年时间,这家企业便与沿海企业一样经历了从起步到暴发的高速发展过程,人员也从最初的几人迅速增长到二百多人,企业进入了“向管理要效益”时期。年过半百的老板参观了一些沿海企业,看到他们的规范化管理之后,变革意识越来越强烈,一方面希望企业迅速走向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客户单一、订单完全依赖于个别大型企业的“恩赐”这一被动局面,急需拓展新的客户,以增强企业的安全系数。于是,老板想方设法说服在广东担任部门经理的张姓同乡去他那里任职,以副总经理的身份主导企业内的规范化管理进程。

在老板的亲自陪同下,年轻的张副总走马上任了。老板在员工大会上宣布由张副总主导企业内部的全面工作,并召集中层管理人员当面嘱咐了一番,之后便全心全意投入到销售市场之中,带着业务人员接二连三地出差寻找目标客户,南来北往地奔走,公司内常常是半个月都不见老板的身影。

张副总得到了老板的信任,自然不敢懈怠,迅速制订了一年内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方案,但执行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并不是管理人员公开的抵制,而是来自于基层人员软拖硬磨式的消极执行。进入企业两个月时间,细化的方案要么执行不到位,要么执行得变了调。彷徨不解之中,张副总得知我正好在家休假,便希望我以局外人身份去企业内观察一番,为他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作为同在南方职场数年的朋友,盛情难却,我带着同样不解的心理,以旁观者身份进入企业内开始进行观察。

根据张副总介绍,他早就给生产车间的管理人员布置了许多任务,但他们至今连一个像样的作业指导书也不能完成,由办公人员越俎代庖完成的作业指导书也不能顺利执行,生产人员还是沿用过去那套师傅向徒弟口授技艺的做法,抛开作业指导书顽固地我行我素。

我吃惊地问他:“这些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检验标准之类的文件,应该由技术部门、品管部门来共同完成,怎么会要求车间来做这些工作呢?”

张副总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公司没有单独的技术部门,也没有单独的品管部门,车间只有一些‘老师傅’之类的技术员,再加上平时生产的大部分都是定型产品,老板认为,单列出这些部门,会造成人员浪费,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由这些‘老师傅’做出样品之后,再教给其他人依葫芦画瓢,操作步骤都在这些‘老师傅’的脑子里,通过他们来传授给其他员工。现在要做出作业指导书,也只能依靠这些人了,实在是别无选择。在这些‘老师傅’以‘文化水平不高’、‘写不出作业文件’等理由百般推诿之后,目前正在使用的作业指导书才交由办公人员起草。”

我似信非信地来到生产车间,见到的情景与张副总所描述的基本一致。我顺手拿起作业指导书对照员工的操作方法,发现员工的操作步骤与书面文件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完全不符,于是,在反复向张副总询问了这些作业指导书的产生过程之后,我建议他立即废止这些已经形成的文字,另起炉灶,重新再来。

张副总不解地询问:“为什么?形成这些文字材料已经很不容易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突然废止,岂不是前功尽弃?”

我不紧不慢地回答他:“既然这些作业指导书不能作为一线岗位的指导性文件,实际操作与文件所描述的动作完全不符,保留这些文件还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你自己也知道,这些文件的作用就是让不懂得如何去操作的员工看到文字描述之后,也能明白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而这些作业指导书与实际动作并不相符,只是一种摆设,难道你只是需要这样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来表现政绩,而不想来真格的?”

张副总委屈地辩解道:“真是冤枉啊,我的本意当然是希望形成与实际相符合的指导性文件,但弄来弄去,被这些人折腾得很无奈,最终就变成了一个折中文件。”

我告诉他:“如果你想玩真的,想玩得长久,那么,这类基础性文件绝对不可折中,它必须是实际方法的真实反映,所以,你完全有必要重新再来。另外,你这个文件形成和执行的过程也不能同以前的单位相比。首先,人员结构导致的工作氛围不能相比,这里的员工都是乡亲邻里,平时相处随便惯了,他们虽然在工厂内也做了几年,但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和规范化的熏陶,没有按‘游戏规则’形成令行禁止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无论是文件的制作过程还是执行过程,你都只能想办法依靠人为因素来制约他们。其次,文化素质不能相比,以前单位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招聘之前,不同岗位设置了不同的文化要求,让相关人员起草一个基础文件,在文化程度上一般不存在类似的障碍,而你这里的员工并不具备这样的文字表述能力,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张副总认同地点点头。

我建议他改变制作过程,先将这些“老师傅”当神一样“供”起来:根本目标是将口语化、在实际执行中“跟师学徒”式的操作方法变成白纸黑字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其中的关键是让这些“老师傅”配合制作过程和执行过程,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选择一个大众场合,多准备一些“高帽子”,以便“恭请”这些“老师傅”来亲自口授作业步骤,相关的旁听人员可以适当多一些。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通过“哄”的手段,让这些“老师傅”感到荣耀,感觉这是给足他们面子,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没有人会不买账;二是可以让听众在无形之中受到一次职业培训,并且明明白白地知道这些步骤都是出自“老师傅”之口,如果自己以后不去遵守,就是违背了“师训”,就是“大逆不道”,这样,他们今后自然就会照章操作了。与此同时,必须事先安排相关人员在现场做好记录,一定要使用通俗的语言,整理成“第一步做什么,怎么做,需要多长时间,观察到什么现象,达到什么直观的情景和效果之后再转入第二步;第二步再做什么,怎么做,又需要多长时间,观察到什么现象,达到什么直观的情景和效果之后再转入第三步;……”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通过口授与整理,完成一套实用的作业指导文书,完成之后再郑重其事地与讲授人一步一步确认,那么,以后在执行时,因为它来自于“老师傅”的传授,并来自于现实操作之中,是大家天天看到、时时亲手操作的熟悉动作,大家不会感觉陌生,也容易让众人接受。

第二步,整理出来的正式文件上,自然会有一个“拟制”、“审核”、“批准”的签字程序,在这个小小环节上,我们也可以做做文章。“拟制”栏内可以让整理者签名,“批准”栏,在老板不在场的情况下,可以由张副总签名,而“审核”一栏可以改掉由中层主管签名的习惯,直接让口授操作步骤的“老师傅”签名!这个做法旨在让当事人和大家都知道:文件是在尊重“老师傅”的前提下完成的,你让他签名,是再次从表面上给足了这些“老师傅”面子,让他们进一步产生成就感。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操作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推广,变成了白纸黑字的教材,并且今后日日朝朝都要挂在相关的操作岗位上,他们自然会感到无比光荣。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以后不能在实施过程自己打自己的脸,这就相当于逼着他们自己去主动执行、主动配合、主动纠正。

第三步,理顺了一个部位的作业顺序,形成了一种基础规范之后,剩下的就是执行和监督问题了。这个时候,我们不用担心,那些“老师傅”绝对会主动站出来维护出自他们自身的“经验”,因为这也关乎他们自己的脸面。此时,我们的重点是鼓励这些“老师傅”逐步完善、逐步升级,基本固化之后,今后再有新人进入这个岗位,只要稍加培训,按照文件规定的步骤“照书行事”就容易多了。反之,如果盲目照搬其他同行企业的做法,尽管在高压之下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这个推行过程,首先会受到这些“老师傅”和众多“徒子徒孙”的排挤和抵制,不容易一下子形成规范并推行开来,而且还极有可能出现“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的结局,管理成本也会成倍增加。

张副总依计而行,一周之后就有了起色,后期在流程的完善、规则的建立方面如法炮制,同样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一周之后,张副总眉飞色舞地向我报喜,但同时又抱怨员工的素质问题。原来,他一边在忙着生产车间作业指导书的重新起草,一边希望尽快规范企业的公文格式,统一采用以前单位的做法,在统一表单的使用之后,要求在文件格式上也统一使用TO、FM、CC、FAX、FOX、TEL等英文字母和单词,以便于将来与外界接轨。但是这个措施却遭到了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抵制,大多数员工同样以不认识这些字母和单词为由,依然沿用过去的随意做法,各类公文和报表的格式花样百出。他认为,如果不换掉一部分人员,这些格式很难推行起来。

我笑他心急,然后给出建议:“对于文件格式上TO、FM、CC、FAX、FOX、TEL这些基本字母和单词,业内的大多数人应该都明白其意思,懂得如何去操作,但是,对于家乡的父老乡亲和一些企业中的‘开国元老’来说,这些字母和单词不是平时会接触到的东西,他们不一定会明白。你总不能因为他们不认识这些字母和单词就将这些人全部换掉吧?如果老板也不认识这些字母和单词,你也要换掉?我理解你的心情,你觉得先进的做法不能不推行,如果不管,这个局面始终不能得到改变。可是,心急是一回事,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迂回改变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应该明白,这是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大多数父老乡亲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些‘洋玩意儿’,要改变也必须有一个由历史向现实过渡的缓冲过程,事先要让大家都能接受,设置一个认识上的过渡期,以后才能逐步推广开来。

“你可以这样去试试,在文件和表单中使用这些字母时,同时标注中文,让大家知道这些字母和单词所代表的意思,比如‘TO(主送)’、‘FM(拟稿)’、‘CC(抄送)’……让大家通过中英文对照,慢慢接受。时间长了,大家都明白了,你再下令省掉中文,直接用TO、FM、CC、FAX、FOX、TEL,这个时候,那些人必然会感觉这些单词‘似曾相识’,再通过交流中‘唤醒记忆’的过程,让大家渐渐熟识,逐步认同,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不就变过来了嘛!以后的新人进入,文化程度自然会高出很多,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现在,你一开始就不加说明地全部换成字母和单词,大多数人由不认识到不接受,再到无形地抵触和抵制,你用你的新式格式,他还沿用过去的格式,你提倡你的做法,他仍然用过去的那一套做法,无形之中容易形成排斥和对立情绪。在这种情绪下,要么只能通过强权政治去强势贯彻,其结果会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使你树敌太多,不利于今后你的下一步动作;要么放任自流,大家各弹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最终仍然很难调和成统一的音律,无形之中增加管理成本。如果这类小事变通了,以后操作ISO等体系文件也可以借鉴。为什么现在的各类体系与企业的实际做法严重脱节?因为大家并不认可你抄来的、借用的那些半文半白的‘洋玩意儿’,总认为那只是说一说,是用来装门面、应付检查和认证的,你只有通过一线的总结,理出真实的步骤,再将这些程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之后,才能使大家认可,这就是迂回转弯,使用‘依鬼打鬼’的土办法来达成目标。”

张副总拍了拍脑袋,恍然大悟:“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于是,一纸令下,所有的公文格式全部变成了半土半洋的格式。一年以后,就变成了不用添加中文注释的格式,这是后话。

后来,张副总针对本地人的随意性,又提出如何实现车间5S区域划分和公司范围内归类划分的问题,我建议:

第一,车间推行5S,我们说出一千个好处,员工也不一定认可,还可能认为自己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做,也并没有什么不对,用这些理由来抵制新政策。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先从基础做起,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先划出“物料通道”、“消防通道”、“生产作业区”、“产品包装区”、“物料周转区”、“成品/半成品待检区”等几个大区,并跟踪检查物料和产品按区摆放的执行情况,大家形成了习惯,自然会感觉到分区定位的方便。做到了这一步,再谋划“得寸进尺”地深入推行其他细致划分的步骤。

第二,公司范围内的区域归类划分问题,第一步也只要分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就行了,暂时不要细分,即使细分了,别人也做不到。如果想做点表面文章,可以尝试改善企业的外部形象,可以先从公司内部车辆的定点定位开始,先从办公区车辆定点定位起步,再到生活区、生产区,让大家从可以接受再到逐步习惯。可以利用一个晚上的空闲时间划出线条,分成“内部车辆停放区”、“来访车辆停放区”、“摩托车停放区”、“自行车停放区”,连续一周让保安指挥按区分类、定点停放,时间一长,规矩就形成了。

同类推荐
  • X光下看腾讯

    X光下看腾讯

    一场3Q大战把一度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因此掀起了关于互联网行业生存业态的讨论。名为“诊断腾讯”的论坛邀请了来自互联网、政法、新闻、学界等70多位专家和意见领袖,望闻问切,通过给互联网领军者腾讯把脉,分析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已经或者即将遇到的问题……
  • 经理人必读的经典管理故事

    经理人必读的经典管理故事

    本书一改以往诸多书籍偏向于介绍繁琐的管理方法和公式、定律的模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寓言故事作引子,以典型案例、经典管理范式或著名管理人士的成功感言为主线,最后以精炼的语言落脚到一些重要提示上。可以说本书是众多管理人士多方才能的汇合、集体智慧的结晶,相信每位读者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 理念决定成败

    理念决定成败

    本书包括42条管理法则,有目标合适法则、信息法则、非结构性工作问题法则、可接受性优先法则、冲突法则、猴子大象法则、沃尔森法则、生态位法则、松下水坝经营法则、杰亨利法则等。
  • 机构股东、公司治理与治理效率

    机构股东、公司治理与治理效率

    本书探讨了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关注了机构股东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中的作用,并对公司治理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 开家赚钱小店

    开家赚钱小店

    本书内容包括:开小店圆创业梦想、开小店走好筹备第一步、开小店个性经营最重要、开小店管理有门道等。
热门推荐
  • 北宋大忽悠

    北宋大忽悠

    死刑毒贩王英穿越回北宋,立志做个有益国家有益社会有益人民的人,不料却成了一个大忽悠。驱鬼,治病,开餐馆。子弹,枪支,筑碉堡。开黑,撩妹,惩大佬。并宋江,平方腊,征大辽,吞西夏。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天问传记

    天问传记

    问天地,吾人生何意?是顺势而为,问鼎至尊,还是潜心蛰伏,待时而起,这一切都是这么的梦幻与不可思议,是强者的天堂?还是弱者的地狱?妖异的流火降临大地,终于给了弱者变强的机会,然而造成这一切的,又究竟是谁?这天地的无穷奥妙,何时方尽?(这是我的作品天命传记的前传,只不过它在起点。。。)
  • 街球少年

    街球少年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时代在不断发展,篮球亦在不断演变。直至某个世纪,街头篮球受大众青睐,成为篮球界的主流,风靡全球。在这个时代,街球,无数少年为之疯狂、为之着迷。章亦帆,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视篮球为挚友、甚至是他的生命,而他对篮球的演绎,让人们惊呼不已,让篮球界风云变幻,更让世界为之震惊。他,对街球的领悟,人们望尘莫及;他演绎的人生传奇,人们叹为观止;他的风云事迹,人们津津乐道。他,是篮球的知己;他,是为篮球而生;他,就是篮球界的神话;他,就是街球少年,章亦帆。
  • 末世新元年

    末世新元年

    世界又一次毁灭于天灾,人类再次经历洗牌,在这末世新元年,人类再次面临着各种挑战,最终人类将灭亡于地心恶魔,还是天外异族……还是人类自己?每个时代人类都不缺乏英雄,人族灭亡之际,拯救人族的英雄即将横空出世,他并不是一个人,他并不寂寞!这里有新科技,有古武学,这里有飞剑,这里有冒险,这里是新世界!
  •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毛泽东生平全纪录》一书(上、下)为国内权威党史专家精心编撰,全方位、多视角诠释伟人的光辉的一生。此书是国内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图说世纪伟人——毛泽东的图书版本,部分照片系首度于国内外公开发表。本书由“红墙摄影师”吕厚民、杜修贤鼎力加盟,千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真实再现领袖们影像瞬间。
  • 命破天盘

    命破天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便是所谓命由天定。或富有、或贫穷,或显贵、或卑微,此多种种,在你出生那一刻或更早以前,便在天道轮回之中,逃不过也躲不了。只是凡人怎会了解其中的玄妙,唯有强者修炼有成,方能让命运天盘显化、强化、涅槃,最终超脱,命破天盘。
  • 崔东洲集

    崔东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剑争世

    一剑争世

    一念生,一念死。一念花开,一念永恒。一剑却只为……争世!若世道不公,那我就一剑争之!
  • 犁破大洋

    犁破大洋

    地质大学生田纵意外重生为齐王家仆,才气横生用现代知识造火药,带美女观赏洞中风光,遭遇埋伏遇弥生时代的贼人,末世凌乱他奋勇向前,肩负重振没落王族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