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1300000002

第2章 给孩子财富,不如给他正确的爱(2)

我由衷地佩服这位父亲,他并没有在养育女儿的成功上沾沾自喜,而是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他能把女儿教得这么优秀,也便不难解释了。最后,他跟我们说:“我女儿在美国买了别墅,很多人都非常羡慕,我却越发觉得自己当年做得不够。现在我小女儿在500强里工作,每天都承受很大的压力,如果可以,我反而希望她能花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让自己更轻松一点,多陪陪家里人。”

在世俗的标准里,只要一个人进入了世界顶尖学府,有着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和地位,这个人就是成功的。这种观念延续了千百年,很多家长也被这个观念驱使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孩子只有到了这份儿上,才算是成功了,自己的教育才是没有白费。可是能达到这种标准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只能进一所普通的大学,有的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过着温饱或者小康的生活。如果以前面的标准来衡量,除了金字塔上的那些人是成功的,其他人都是失败的。这也就造成,家长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孩子的表现,而本来最为重要的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愉快,心理是否阳光却被放到了次要地位。

正因为这种主次颠倒的作为,让很多孩子不仅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也失去了成年以后享受生活的心态,使自己那根弦始终绷得紧紧的。

回想当年,张国荣跳楼自杀的时候,我们多少人唏嘘和不解。我清楚地记得,当我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身边一位男士感慨道:“唉,怎么就这么想不通呢!他多出名啊,我要是他的话,我做梦都能笑醒,怎么都不会自杀。”

我想,张国荣风光的背后肯定有着我们无法感受的痛苦。如果一个人不是对世界极端厌恶,对生活极端绝望,他是不会选择自杀的。近年来,名人自杀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人在我们眼里,已经到达了财富和名誉的巅峰,本是值得所有人羡慕的人,却选择了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究其原因,这些风光和财富已经无法使他们眷恋这个尘世,他们在精神空虚和自己编织的牢笼里苦苦挣扎,最后只能选择结束生命。

如果一个人内心缺乏信念和宁静,再多的成功也无法为他带来真正的快乐。心理学家指出:幸福指数是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如果只教会了孩子去追求名利、成功,而荒芜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他即使成功了,内心也不会快乐。那时候,越多的成功和财富只会使他更加痛苦,从而走上绝路。

我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让孩子去努力、去成功了,而是说,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人生观,而不是给孩子功利主义的“熏陶”。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该如何努力,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让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他才能在人生和成功之路上走得更远。反之,精神空虚的人,经常会找很多寄托物,有的寄情于游戏,有的沉迷于烟酒,甚至吸毒,而这些东西只能暂时麻痹眼前的痛苦,会使人越来越空虚,越来越迷茫。

若要让孩子终生觉得幸福,便要赋予孩子感受爱和享受生活的能力,而不是仅仅鞭策他去成功。

3.不苛求孩子“十全十美”

成熟、理智的人都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去追求这种不可能,只会使自己失望和不快乐。作为父母,应该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积极努力地去引导教育,不对孩子求全责备。

任何父母都期望有一个聪明活泼、善良懂事、学习拔尖、样样全能的“天才”孩子,这样的孩子多省心,多为父母脸上增光啊!但是,先不说达到这种要求的孩子凤毛麟角,真的达到这种要求的孩子就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吗?并不见得。完美也是一种残缺,真正完美的人是并不存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当然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追求完美的人很难快乐。简单地说,快乐源于内心的一种满足感。对于追求完美的人而言,他们总是处在一种失望或者遗憾中,很少有觉得满足的时候,自然也很少感到快乐。

我的一个同学,假期的时候带着她的女儿思颖来我家玩,小姑娘长得粉雕玉琢的,非常可爱。同学要求思颖叫人,我冲她温和一笑,她却怯怯地看了我一眼,躲到妈妈身后去了。同学有些不高兴,训斥道:“你这孩子怎么回事,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出来做客要叫人,你往我身后躲什么啊?”

思颖被训斥后,头埋得更低了,还是一声不吭。同学脸上挂不住了,催促道:“叫阿姨,听见没有?”

思颖看了我一眼,嘴巴张了张,却什么声音都没发出来。同学更不高兴了,一把将思颖拽到自己跟前:“让你叫一声阿姨,怎么这么费劲呢?”

思颖嘴巴撇了撇,眼睛里有一种液体开始闪动。我心中不忍,连忙阻止:“算了算了,孩子跟我还不熟,过一会儿就好了。”

同学这才放过了思颖。思颖仍然没有叫我,却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我想孩子之间容易沟通,就让辰辰带思颖去他的房间里玩去了。

两个孩子一走,同学就开始向我倒苦水。她和老公都是“闷葫芦”,思颖完全随了他们。同学无数次教孩子出门要主动跟人打招呼,孩子在家好不容易做到了,可一出门又蔫了,搞得她好几次丢尽脸面。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学习上一教就会,可一碰到有大人考她,她就是知道也不会回答,害得周围的朋友都以为她智力平庸。不但如此,这孩子出门害羞,在家也一样害羞。有一次,学校里教了个舞蹈,同学看见思颖一个人在房间里跳得很好。到过年的时候,思颖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阿姨们都来了,这些都是平时走动很频繁的亲戚,思颖跟他们也很亲,同学就提议让思颖跳个舞,可是思颖死活不干,任凭家里的长辈如何哄她、引诱她,她都坚决不跳。最后,她一个人跑回自己房间,把自己关了起来,弄得大家好扫兴。

最后,同学感慨地说:“这孩子这么内向,以后在这个社会上怎么能吃得开啊?我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真是做梦都梦见思颖突然变开朗了,可我想我这辈子是实现不了了。让孩子跳个舞,都跟要了她的命似的。”

我突然提议道:“咱们认识也十几年了,彼此那么熟悉了,而且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不如你给我来段舞蹈吧!”

同学一愣,笑着拍我:“你耍我啊,我又不会跳舞。”

我一本正经地说:“没关系啊,不管你跳得怎么样,我都不会嫌弃你就是了。就我们两个,跳一段吧!”

同学下意识地拒绝道:“都一把年纪了,你居然叫我跳舞,我可不好意思。”

我双手一摊:“你看,让你跳个舞你那么为难,你怎么知道你的要求在思颖看来不让她为难呢?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抹不开面子的事,怎么放到孩子身上,她们就该如此了呢?”

同学听后没有说话,显然在思考。过了一会儿,她有点不甘心地说:“我明白这是我的缺点,但是我不希望思颖身上再继续存在这个缺点。”

我又问她:“为什么你觉得内向就是个缺点呢?如果你觉得这是个缺点,为什么不把它改掉呢?”

同学想都没想便说:“我都多大了啊,早就成型了,改也改不掉了。可思颖还小,完全还可以塑造。”

这些话,想必很多父母都特别熟悉。经常听一些父母说自己已经过了几十年了,一辈子就这样了,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大出息了,唯一的指望就是孩子了。这种想法也没有错,毕竟孩子的可塑性确实比大人要强。

可是回过头来再想想,这种想法真的正确吗?父母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改正自己身上的所谓的缺点,却要求孩子要做到,这是不是对自己“自由主义”,对孩子“必须主义”?孩子又怎么可能会完全达到父母的期望?

事实是,不管任何年纪,只要自己真的想改变习惯、改变现状,都能够使自己无限接近自己的期望。可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绝对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其次,改变自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所经历的过程会很辛苦,甚至是痛苦。所以我们就以年纪、能力等因素作为自己逃避改变的借口。可是内心却非常不甘心,于是,便把这种不甘心放到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的缺憾。

对孩子过于求全责备这点在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父母身上体现得尤为严重。他们曾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倒,这份不甘心促使他们在孩子的成功上来弥补自己人生的不足。比如全职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的机会,和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她们觉得自己是洗衣、做饭、带孩子的角色,心里有很深的恐惧感,害怕和社会脱节,被其他人轻视,害怕被老公抛弃,更害怕被别人说“不用工作,全心全意地带孩子,居然还带不好”。所以,她们比别人更强烈地希望孩子成才,她们以超高标准去要求孩子,因为孩子的成才可以使她们摆脱这些恐惧,让她们看见自身价值,因此,经常做些拔苗助长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越是对孩子有高期望,越想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最后越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是孩子真的那么差吗?并非如此。这中间有一个逻辑,每一个最终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过无数失败。可是在这些父母眼里,他们不能接受失败。对他们而言,偶尔的失败使他们几乎预见到了最后的失败,他们不允许这种结果产生,所以只能加倍地去要求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不管孩子有多努力,总是离父母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最后在父母失望的眼光中,孩子彻底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干脆自暴自弃。孩子成年后,又把这种期望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听了我的分析,同学也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着这种心态,可是要从自身去改变又让她找不到头绪。

其实,我并不认为她的内向是一种缺点,所以我更不觉得思颖的内向是一种缺点。

有意思的是,我之后又碰到了一位同学,她也有相似的烦恼,不同的是她觉得自己的女儿实在是太活泼了,上蹿下跳的,比男孩子还活跃。她说这孩子简直生错了性别,比如前不久,她和几个朋友带孩子去动物园,看见蟒蛇的时候,几个小男孩吓得纷纷往妈妈的怀里躲,而她女儿却恨不得进去和蟒蛇玩,吓得她赶紧拉回女儿。

我笑着说:“你平时一定没有和孩子谈论过蛇的可怕。”

她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啊?”

其实道理很简单,孩子不会害怕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就像初生之犊不畏虎,它不害怕老虎是因为它根本就不认识老虎,当然不知道老虎是要吃自己的。

同学听了我的解释,对这件事释然了,可还是忧心忡忡地说:“可我养的是女儿啊!女孩子就应该在家弹弹琴、画个画什么的,天天比男孩子还野,像什么话嘛!我希望她文静、内向一点,否则她长大了,会有男生喜欢她这种假小子吗?”

我想,将这两个孩子的性格中和一下,两个妈妈可能会比较满意。

但是我们忘了一点,社会上就因为存在形态各异、性格迥异的人,这个社会才变得多姿多彩。

我们再来看一下妈妈眼中这些所谓的缺点。内向是缺点吗?内向的人确实不太会表现自己,从某种程度而言,确实容易吃亏。可这都只是假设而已,就像有的领导喜欢能说会道的人,有的领导喜欢踏踏实实去干的人一样,谁能知道现在孩子的性格会阻碍他还是成就他?既然无法预知,何不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完全肯定和接纳。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才能培养他的自信和安全感,使他一生获得幸福感。

我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的电影,叫什么名字我想不起来了,但是里面的一组镜头至今使我记忆犹新。电影里的父亲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智力超群,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一个孩子智力平庸,成就也相对平庸一点;还有一个孩子的智力低于常人,是父亲一直在照顾他。可是这三个孩子都过得无比快乐,相亲相爱。

在父亲生日那天,三个孩子都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和祝福。父亲对最聪明的孩子说:“你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爸爸为你高兴,爸爸爱你。”父亲对中间的孩子说:“你能自己照顾自己,爸爸为你高兴,爸爸爱你。”父亲对最后一个孩子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爸爸也像爱他们一样爱你。”

成熟、理智的人都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去追求这种不可能,只会使自己失望和不快乐。作为父母,应该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积极努力地去引导教育,不对孩子求全责备。

有人曾跟我说:“那我不要求孩子十全十美,我要求他十全九美总可以吧?”

之所以不赞成追求孩子十全十美,是因为根本无法量化十全十美的标准。就像上面的两个小女孩一样,孩子太活泼,妈妈觉得养了个假小子;孩子太内向,妈妈担心孩子吃不开。如果孩子处在这两者中间,妈妈可能又觉得孩子没个性。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就算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了,别人也许觉得你家孩子像机器人呢!

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如果妈妈带着充满爱意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那么出现在妈妈眼中的是孩子满身的闪光点,而不再是那些令人生气和无奈的缺点。

同类推荐
  • 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爸爸是朋友、是玩伴、是师长,是孩子成长的力量。读故事书是爸爸陪伴孩子成长最方便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建立父亲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好爸爸杨晓江分享陪儿子丁丁读书的生活点滴,真情奉献给天下爸爸最细腻、实用的教子读书经验,展示最让宝贝开心受益的成长方式,呈现最细腻的父爱和父教。为何要给孩子读故事书?怎样为0-6岁的宝贝选书?如何读书?暖爸萌娃4年酷读时光,快乐阅读5大科学分期,父子共读10大Q&A,聪明宝贝100种私房书单,杨爸爸为你温馨道来。
  • 听教育学家讲故事:成就天才的不朽神话

    听教育学家讲故事:成就天才的不朽神话

    本书避免了那些教育方面的枯燥理论和无味说教,以简短生动的名人故事现身说法,以精辟实用的哲理感悟启迪心灵,以经典深刻的教育名言表达观点,把家庭教育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摆在读者的面前。从而为天下父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解答了种种教育困惑,为孩子的成才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先天条件就已经成为定局,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对孩子后天的培养。因此,孩子能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关键看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因为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孩子是否可以发挥出他们自身的潜能,是否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成为某个领域甚至是多个领域的卓越人物。
  • 人生第一堂课

    人生第一堂课

    本书内容旨在教给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便为孩子点亮指引人生航向的导航灯,并给他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内容共涉及自信、勇敢、宽容、诚信、坚强、沟通合作、善良、创新、责任感、感恩等十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品质都是成功者必备的、最重要的人格素质,也是奠定孩子一生成功和幸福的基石,是他能够在社会竞争中“优胜”而出的最重要、最丰厚的资本。
  • 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家教情商课》总结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教子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及精当的解析,告诉你如何走出过度溺爱和无理责罚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少儿身心发育和成长规律,把握适度原则,做到奖罚分明,以及如何通过及时肯定、适当奖励,给孩子正面向上的力量,使孩子步入正确的成长轨道,从而培养优秀的孩子。
  • 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女孩将来是否幸福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的优劣,100个细节让父母抓住培养完美女孩的金钥匙。女孩父母必读的3大理由:1.适合女孩的才是最好的!全面解读女孩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让家长洞悉女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掌握女孩教育的方向和技巧,真正教到点子上,事半功倍。2.100个细节解决100个家教难题!每一个细节都含有大量具体的教育实例和操作指导,是众多成功父母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简单实用,能引导你解决女孩教育中最常见、最关键的难题。3.培养真正优秀的女孩!以培养聪明、乐观、自尊、善良的女孩为目标,全面塑造女孩的修养、情感、品质,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教育。
热门推荐
  • 漫画家的快捷键

    漫画家的快捷键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能画出那么多经典漫画,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作为一个重生者为什么选择画漫画。。。只有张霖柯自己知道,这是献给上个时空那些带给我们美好回忆,陪我们走过的童年的最大的一份献礼!!!也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漫画,也是对他们的致敬!!!!!!群号:317358593
  • 道士闯异界

    道士闯异界

    走中国古代练气飞升路线的练气小子,穿越到了走斗气路线成神的斗气大陆,还带着自家门派的道符。当真气遇见斗气,当道法碰上魔法,会发生些什么?仙佛神魔妖之间的碰撞,孰优孰劣?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神龙异界之旅

    神龙异界之旅

    是命运的局,还是苍天的意?看华夏穿越特种兵轩辕傲穹如何踏碎命运之路,逆藏苍天之意,携鼎化身金龙,揭开万载末世循环之阴谋,破万世亿万生死之局……
  • 虚拟现实之末日余生

    虚拟现实之末日余生

    如果虚拟世界能够完全模拟现实,那么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又有什么问题呢?如果靠着游戏能够生活下去,何必再日日过着看人脸色的生活!丢下笔拿起武器!忘掉现实的不愉快,加入到《末日余生》的世界中来!
  • 人兽混修

    人兽混修

    一次普通的下山历练,林默意外变成一只穿山甲,而且要肩负起复兴神兽的伟业。看林默是如何在强者如林的傲云大陆闯出一片天地。我以我眼观世间百态。我以我心历红尘情劫。我以我意行抗天争命。当林默俯视众生的时候,谁又知道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不是他想要的......新书不容易,求收藏求推荐读者群:288981175
  • 至高武皇

    至高武皇

    【热血爽文,强烈推荐!!!】刀是什么样的刀?七绝天魔刀!剑是什么样的剑?圣域血魔剑!亿万生灵谁主宰?长路漫漫百战劫!屠戮邪魔三万万,唯独英雄笑苍天!苍天不仁誓灭天,尸山血海百万魂!方始苍生除纷扰,此生壮志与君同!宿命本是心中想,涅磐重生任吾狂!一个英勇无畏的少年被迫踏上征程,去寻找那传说中能够使亡人复活的神器。
  • 累了人生

    累了人生

    曾经许多遗憾,现实许多尴尬,未来许多迷幻,道路始终不畅,心中还是昏暗。
  • 佛道魔徒

    佛道魔徒

    本是天朝皇子,只因一场阴谋,几经生死,痛丧至亲。生死边缘之际,遁入空门。从此青灯古佛,无欲无念。却因她,血染天下,自破佛心。因为她,从此江山动荡,风云再起。为情为爱,负尽天下又如何;冷血无情,破尽诸戒又如何。男儿本当热血豪情,又何必寡念成佛。只是夜深人静时,回眸山间古刹,只觉得对不起师傅,对不起这一身袈裟。
  • 青云志之情定三生

    青云志之情定三生

    一生:她(碧瑶)进入青云门,只为寻找少时的他,一见情缘就已生,历经坎坷,他们相互表白,却因鬼王之女身份暴露,生命危在旦夕,为救所爱,他(小凡)用一生自由换取,抽走两人记忆,从此陌路不相识。二生:再见,已是陌路人,正派,魔教纷争再起,,凡谣几经生死,记忆找回,诛仙剑下碧瑶为爱挡下,小凡心碎,离别青云.三生,血公子——鬼厉重现魔教,只为复活心爱人,然,他们能否再续前缘,浪迹天涯?126951448祥雨林读者总群
  • 傲娇女王狠狠爱

    傲娇女王狠狠爱

    宫墨谦勾起邪魅的唇角,定定的看着晕在他怀中的陌紫璃……只有他不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她,他一定会得到……“啊……我怎么会在这?”陌紫璃看着这陌生的房间,顿时慌了手脚…这里…是酒店!!!“做我情人吧”腹黑大少的一句话,让迷茫中的她震惊了有木有,这个男人难道是神经病?在爱情的路上,谁才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傲娇女王和腹黑大少的爱恋之旅正式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