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6500000003

第3章 奋斗,创业(2)

陈晓和46位兄弟开始创业

1996年年底,陈晓开始四处联络原来的同事,说服大家不要在国有企业里拿死工资了,鼓动大家一同“下海”。在他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下,1997年,包括陈晓在内,由47人集资成立的股份制公司终于开张了。股份制公司由原永乐家电批发总公司所属下的上海永乐精品商厦、上海南汇精品商厦、上海永丰房地产开发公司三家经济实体为主体,与陈晓、束为、刘辉等12个自然人共同投资600万元成立了上海永乐家用电器联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乐”),业务是批发家用电器。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陈晓当时出资70万元,占股11.6667%。1993年,陈晓妻子过世时,他一贫如洗,到1996年创业,他能拿出70万元创业,这笔钱是怎么来的呢?这是一个谜,陈晓从未公布过。

在这里插讲一个题外话。在2010年8月,陈晓与黄光裕翻脸后,他曾经对外讲过,自己创建永乐的时候,就开始对公司高管、员工进行股权激励,他由此抨击黄光裕在股权激励上对高管、员工苛刻,并希望借这个说辞瓦解国美员工对黄光裕的忠诚度。但事实上,永乐创始员工的股权并不是因陈晓进行股权激励分配所得,而是因为他们是与陈晓一起参与出资成立永乐而由此获得股权。反观黄光裕,其创业的时候是独自出资,未涉及到他人出资的问题,所以国美的股权相对集中。

陈晓重新在家电业开辟江山,依然选择了用之前宣告破产的国营公司“永乐”做公司名。陈晓说:“这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感情,我们为这个企业付出很多,所以心理上很难放弃。”可他没有想到,此时永乐已经坏了名声,这令他们在此后两年中举步维艰。“因为当时这个企业倒闭了以后,留下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对我们的起步有很大的妨碍。尽管我们都有家电渠道经验,但是由于资金实力非常弱,我最初的经营思路相当原始——进口电器,代理批发,以品种数量、低价争取短时间内获取资本。当时我们打出的口号是‘千种品牌,万款家电,总有一款适合你’,除了价格,其他具体市场操作手段并没想很多。”

“假如经营不善,我们四处借来的钱很可能血本无归,对我来说,差不多也是倾家荡产。老实说,在46位同事的信任基础上,我的压力很大,心里有一种悲壮感。”脱离了体制后的打拼之路让陈晓对未知的前途充满着迷茫,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怆。

同一时期,永乐原来的批发模式遭到时代冲击,当时很多新的商业思维和模式出现了。国内商业流通环节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计划经济通过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到销售终端突然转变成一个“全民经商”的时代。生存是摆在陈晓等人面前的现实难题,在艰苦的创业岁月里苦熬1年后,到1998年,永乐勉强度过了危险期。

生存不是问题了,陈晓开始思考新永乐的战略目标。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原来的批发业务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了,只有零售业务才是未来家电行业发展的趋势。陈晓果断放弃批发,专攻零售。

陈晓在上海南汇郊区找到了一个大型仓库,经过仔细研究后,他决定将仓库改造成家电零售卖场。在陈晓看来,仓库改造的商场本来房租就极低,再用外墙广告换取场租费,房租就等于不用付了。陈晓的“低成本扩张”概念在那时成形。由于永乐的价格低、服务好,很快打破了上海国有企业垄断的格局,迅速打开了市场。

有了可复制的模式,发展就快了。1999年,陈晓乘胜追击,建起了连锁店。永乐租下新大陆店铺,面积近1万平方米,开办上海首家家电大卖场,该店当年销售额高达10亿元。

同一年,包括1名副总经理在内的7人离开永乐。这些人认为既然已经实现了回报,就不再愿意承担未来的风险。而在陈晓看来,这些当年一起打拼的创业者都是小富即安的人,不值得挽留。

2000年,永乐发动涉及众多商品的价格战,当年销售额超过12亿元,在上海家电市场的份额达15%,成为上海家电市场的领跑者。虽然规模激增,但是陈晓仍然花钱仔细,他将管理总部设在上海郊区的南汇区周浦镇,当时买地花了600万元,盖楼花了不到400万元。

靠低价这把利剑,全国的家电连锁企业迅速抢占了全国一级市场70%的家电销售份额。但与此同时,利润则让所有家电连锁企业头疼,因为低价销售使利润空间不断减小,要增加利润,多数企业只能采取“开垦荒地”的办法,增加网点、扩大规模,以量取胜。而永乐则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创新销售模式“提高亩产”,以质取胜。陈晓认为,永乐因此获得了“竞争对手们难以想象的利润”。

陈晓是战术家,黄光裕是战略家

从工作开始,黄光裕和陈晓的路径依赖就不一样。黄光裕的生意道路一开始就是破釜沉舟,没有退路,他和哥哥北上发展的资金是母亲七拼八凑借来的,如果生意失败了,家就完了。所以他们一开始就面临高度紧张的商业洗礼,市场眼光、胆略和手腕,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而同时期,陈晓在国有企业打工,在体制内找饭吃,要的是察言观色和算计。他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地给企业卖产品,所做的只是形式创新,所以陈晓承受的压力并没有黄氏兄弟大。

1987年开始,国美发展越来越壮大,而陈晓还继续在体制内混饭吃。到1990年,黄光裕在北京已经连续开了6家分店,而陈晓此时才因为销售才能被认可,被商业局挖走经营家电批发站。

黄光裕在早期创业过程中,就表现出了对家电零售业规模扩张的偏好,那时候,他20岁左右,在其蒙蒙胧胧的商业意识中,就觉得必须要多开分店。他不停鼓动哥哥黄俊钦在北京开店,强调规模优势。这个时期,他还不知道连锁的意思,他当时的想法是,以国美珠市口店为中心,在北京城四面八方开出多家门店,他可以居中一呼,四面响应。

1994年,黄光裕应松下电器邀请去日本参观,知道了连锁的概念,开始酝酿将国美开向全国。到1996年,国美已经成为北京市场家电销售业的巨头,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1996年至1998年间,黄光裕和陈晓在事业发展上的差距越来越大。黄光裕在北京市场的地位已基本确立,并于1996年开始杀入到房地产市场,开发了自己的第一个楼盘——国美第一城。他开始着手国美全国连锁发展的计划,1999年,国美正式进军天津,开出第一家店。

黄光裕创造性的在家电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之间架起了一座资金的桥梁,通过类金融模式,将国美账面资金拆借给国美房地产业务使用,而房地产业务形成的利润又可以支撑国美门店的快速扩张。

所谓的“类金融模式”是指:消费者和国美之间以现金结账,而国美与供应商之间一般通过账期结账,长的达90天,短的为60天。也就是说,国美卖出商品后收到的销售款将在6090天之后才付给供应商,黄光裕可以灵活地利用这笔钱生钱。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多资金在全国开店的同时,还能进军房地产业以及其他投资领域。

黄光裕之所以要推动国美全国布局,追求门店数量,一方面是保持竞争领先,另一方面是可以更大规模地使用免费的账面资金。

在未上市之前,黄光裕另外两条资金通道是银行贷款和经营性现金流,但拿到这些钱都是需要成本的。国美上市后,黄光裕的资金通道就更多了,供应商货款、银行贷款、企业经营现金流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因为资金通道的多元化,为国美更快速地开店提供了便利。

而生性谨慎的陈晓则未能发现在家电零售业背后的这种资本玩法,他兢兢业业做他的家电卖场,与房地产业务、类金融商业模式几乎绝缘。

1998年至2000年,正是黄光裕意气风发的时候。在天津成功立住脚之后,他于1999年杀入上海,并创造了4家门店在上海同时开业的盛大场景,改写了上海家电零售业的行业规则。此后他又相继杀入四川、山东等地市场。这个时期的国美已经走过了前期资本积累和经验积累的阶段,开始走上企业战略扩张的道路,黄光裕凭借他在1998年写的长达330页的《国美经营管理手册》,在全国快速复制已在北京发展成熟的开店模式。

《国美经营管理手册》被作为国美的“军规”,详细规定了连锁经营的标准以及流程。该手册详述了各岗位职责规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框架,大到采购、物流、店面、营业、广告、资金、定价、服务、合同,小到货物摆放位置和朝向、营业员站立姿势和说话语调、员工服装颜色和洁净程度、店面楼层和过道宽度,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后来,这本手册几经完善,几乎成为国美员工必读的“圣经”,为国美持续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光裕和陈晓虽然都做家电零售业生意,但是两个人的模式大相径庭。黄光裕的模式是快速扩张,由点到面,迅速占领全国市场,通过强大的宣传、渠道和门店资源优势,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抢占市场,他注重的并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国美大平台的整体得失。

陈晓则注重单个门店的业绩增长,特别注重开大店,通过单一门店拉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市场基本立足于上海和周边一些地区,他当时对于跨区扩张并未抱多大兴趣。

同类推荐
  • 快递之王——顺风掌门人王卫

    快递之王——顺风掌门人王卫

    2002年,顺丰已经包揽了深港货运70%的业务,但市领导却还不知道有一个叫王卫的人在这座城市里开办了一家行业龙头企业。这个员工人数十万、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的企业掌门人,面对自己的成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因缘际会。”这个快递之王如江湖高手,出招遒劲生猛却不见身影。于是我们忍不住探寻,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一个高中毕业的王卫走到现在。《快递之王》集结王卫不为人知的成长之道,他的白手起家和专注坚持值得奋斗中的年青人借鉴。
  •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华人第一富商60年商战不败的经商哲学!精确解读“超人”的经商理念,深刻剖析“商神”的管理模式。李嘉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他在商海中用心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值得有志于在商场上大展宏图的人细细品味,学习领悟它的经商经验,处事风格,做人魅力……
  • 如何经营美发屋

    如何经营美发屋

    如何经营美发屋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为你提供独立开办美发屋指导。内容包括:投资开办美发屋有哪些费用组成、美发屋能够为员工提供哪些价值回报、美发屋经营失败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等等。
  • 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

    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

    选对人,才能做对事。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谁招揽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有了成功的基础。管理咨询专家洪豪泽老师依托多年创业经验,继《打造系统,复制总经理》之后再献力作《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教你打造系统,复制专业人才。本书介绍了企业如何招人、留人、用人,直到形成一套缜密且行之有效的招才选将系统;强调了招聘人才不仅是人力资源主管的事,更是“一把手”工程,同时提示老板在每个阶段应做的工作与关注重点;切实点出企业招选人才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并提供了一听就受用、一用就有效的解决办法。
  •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这本书是以我的亲身经历及我对犹太人的观察为基础写成的,是那些没有实际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无法为你提供的。同时,书中的内容具体且简单易懂。我希望,这本书能为各位读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每个人都可以将它作为一种秘密武器而加以有效利用。这本书中,详细地记录了我所了解到的犹太人在赚钱方面所积累的各种智慧与知识,而这些正植根于他们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人生观以及极具现实性的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撞进总裁心房

    撞进总裁心房

    回家路上,她拿着手机看微博,撞上不明物体!对着物体道歉,还很好心的帮受害物体揉了揉,因为她以为那是一棵树!抬头一看,一双喷火的亮眸,他的声音如他英俊的五官一样恶魔般诱人而危险,“女人,你摸够了没有?!他大吼!撞他胸口是意外,一不小心,撞进他心房是顺带!
  • 邻家女神初成长

    邻家女神初成长

    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的袁喜亮,意外被告知去城里找一名女人,这女人叫什么,长滴怎么样,均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便是屁股上有一块蝴蝶胎记。这无疑增加了难度,哥虽然一表人才,但总不能给那些女人全部扒光吧……
  • 移魂娘子囧新郎

    移魂娘子囧新郎

    “他”绝色人寰,却沦为戏子,披上血色嫁衣,一晚背负百余条人命,魂飞魄散之前,与孟婆订下赌约,借尸还魂,阴错阳差,鸣锣开场一出出精彩戏码——
  • 怀孕知识大百科

    怀孕知识大百科

    本书中既有孕期生活指导、孕期检查、孕期营养、孕期胎教等内容,还有关于孕前优孕以及产后分娩的一些知识。并将传统坐月子的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更新。
  •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担当过重要角色,四大古老文明由她而交汇,丝绸之路依托她而开通,西域文化因她而发育。书中描绘了塔里木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绚丽多姿的塞外风光,再现了文明演进的历史,展示了塔里木河卓尔不凡的个性和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塔里木河深沉的爱意和忧思。
  • 篱家妹子的微古风

    篱家妹子的微古风

    我是篱家妹子,这是因为东篱大大的歌写的。表示写的不好别揍我..........
  • 我眼中的,你心里的

    我眼中的,你心里的

    一根网线,连接了多少个少男少女。我在这里,你在哪里?一网而情深,网恋比异地恋更痛心我们能在一起吗?我们能走到最后吗?
  • 殿下的毒妃

    殿下的毒妃

    S市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得罪天,得罪地,不能得罪沈氏!身为家族骄傲的沈忻大小姐,人生历练之初,就遇上了空难,大难不死却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异世界!谁都知道,辰国沈府阴暗,冷酷而神秘,善刺杀,用毒,是个了不起的存在。号称天下第一府——沈府的嫡长独女沈忻,被人发现“暴毙”在了皇宫内,只因为不远与他人合作,淌宫廷机变这滩污水!为何?若不能把握曾经的自己,那便抓住以后的人生!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道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道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之途

    命之途

    顺应天命者,悲;逆应天命者,死!如之可奈何?祈求天地庇佑?殊不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身世坎坷,且看他如何面对人生!经历大变,且看他如何渐渐蜕变!命运降临,且看他如何对抗命运!持戟弯弓,且看他如何挽破苍穹!毁天、灭地、戮神、屠魔、诛仙、噬魂、镇妖、斩尸、弑佛!逆命运,踏天途,一切尽在——《命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