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6700000016

第16章 结局?开局?

联想并购IBM PC业务,被业界视为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重新布局。然而,这次布局能否成功,就在于业务整合顺利与否。并购之后的最初两年,联想整体运营平稳,2007年宣布提前停止使用IBM品牌,2008年进入世界500强,让业界以为整合已经顺利完成。但让人意外的是,刚刚达到一个巅峰的联想,在紧接着的2008—2009财年出现了2.26亿美元的巨亏。随即,柳传志选择复出,一年多后,联想再次进入世界500强,并且重返全球PC三强。急遽的业绩波动,让联想人如坐过山车,让业界对联想充满质疑。

再次强势崛起,这是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完美结局吗?柳传志复出又退出,联想再次进入世界500强,这是新联想的全新开局吗?

十面埋伏

就像2008—2009财年的巨额亏损,我们不能断言并购业务以失败告终;同样,当柳传志复出一年,就将联想重新带入世界500强的行列,我们也不能因此乐观预言新联想已经轻装起程。考察联想全新战略布局,通过和全球竞争对手的对比能够发现,联想面临的挑战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在与日俱增。

1.国际化萎缩

竞争成本提升和利润空间变窄,是企业国际化的根本动因。对于像PC这样的微利产业,一家中小企业或许能够在本土市场勉强生存,但对大企业来说,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即便像方正电脑那样的二流本土厂商,在坚持多年后,也只能选择与宏碁结盟。不过让方正始料不及的是,当时在国际市场风头正劲的宏碁,现在似乎也陷入了泥潭。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联想在国际化过程中抄了捷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国际化布局,将自己置身于全球PC市场的前沿。2005年5月,联想宣布正式完成对IBM PC业务的并购,并购后的联想年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当年,联想销售收入达到1082亿元人民币,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为63%;到2008年的时候,联想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达到66%的高点,之后开始逐渐萎缩;2009年,联想海外销售收入占比降到57%;2010年,联想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低至52%。在这个下降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联想对新兴市场的重视以及新兴市场销售额的巨幅增长,与之相应的,则是成熟市场销售收入占比的大幅下降。

从2008年的66%的海外收入占比到2010年的52%的占比,两年时间内,联想海外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目前来看,这样的趋势依然没有扭转的迹象。这也就是说,在2011年,联想海外收入的比重很可能第一次下降到50%以内,这是一件让人非常遗憾的事情。

联想国际化市场的萎缩,其实质就是在发达国家市场的萎缩,其中在美国的表现具有代表性。2010年年初,《商业周刊》曾专门以《联想在美国市场仍面临挑战》为题,解释联想在美国市场增长乏力。2006年的时候,联想还曾占据了美国PC市场7%的份额,仅次于戴尔、惠普位居第三,但《商业周刊》的文章显示,2009联想已经跌出了美国PC市场的前5名,而就在2009年第三季度,联想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萎缩到4%,下跌了将近一半。

以当前的发展走势来看,联想国际化的萎缩程度令人触目惊心。众所周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初衷就是为了尽快实现国际化,但从并购的效果来看,国际化的成效并不明显。当然,联想在新兴市场的强势增长,应该和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的品牌上升有关。考虑到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时的状况,从目前联想的表现来看,虽然难言成功,但也谈不上失败。对联想来说,在稳守本土市场的同时,如何振兴国际市场,将是其面对的终极考验。

2.比较优势面临考验

毋庸置疑,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强势地位,在短期内是难以撼动的。近几年来,联想在本土PC市场一直保持了近30%的市场份额,比一直在第2~4至四位起伏的惠普、戴尔和宏碁的总额还要高。

但我们不能否认,国际巨头有着联想难以企及的底蕴,联想稍一不慎,这些国际巨头都会择机攻击。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国际市场上,市场份额就曾遭到其他巨头的蚕食。

在并购IBM PC业务的时候,联想方面一再强调自身的优势,或许也是唯一的优势,那就是低成本。当年,IBM PC的毛利率远远高于联想PC的毛利率,这也是联想设想以自己的低成本实现IBM PC扭亏的依据。但应该注意的是,联想的低成本是建立在本土优势上的,脱离了本土市场,这种低成本是无法实现的。

众所周知,联想当年之所以能赶超国际巨头,源于其渠道制胜策略。之后,联想不断加大渠道拓展,由此建立了绝对优势。当前,凭借家用渠道的特许专卖和商用渠道的集成分销体系,联想牢牢地掌控了消费市场和商用市场。惠普、戴尔等凭借其更优越的整合能力,能够在大客户市场保有一定的优势,也能够在中小企业市场形成威胁,但很难在家用市场形成突破。在评价苹果和联想在中国市场的Phone之争时,杨元庆曾说:苹果在中国的专卖店是个位数,而联想在中国的专卖店有成千上万家。

这种说法,应该同样适用于戴尔、惠普和联想在PC市场的竞争。当前,联想渠道已经开拓到四五级市场、包括乡镇市场,这样的渠道建设力度是戴尔、惠普这样的外来企业所无法做到的。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的话,这里同样隐藏着联想的危机。联想在中国市场的稳定和增长,是以市场的深挖为前提的。这种市场开拓的方式,注定会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数据显示,联想在本土市场的收入,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乡镇和农村市场。这也就意味着,联想后续增长空间不会太大,相比而言,惠普和戴尔的市场主要在一二线城市,进一步开拓的市场空间无疑更大。

从长远来看,联想的渠道优势和本土化优势会逐渐减弱,而惠普和戴尔更为国际化的布局,会让他们拥有更为持久的战斗力。当比较优势逐渐消失,联想如何应对国际巨头的挑战,应该尽快提上公司的日程了。

3.战略布局面临挑战

联想将定战略作为其管理三要素,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联想的确是一家重视战略的公司。虽然自2000年后,联想在多元化道路上遭遇失败,在国际化之旅上也备受质疑,但仔细扫描联想这段时间的战略布局,应该说总体上是符合产业走势的。

以联想的手机业务为例,当初国产手机低迷的时候,联想虽然出售了手机业务,但包括杨元庆在内的中国方面高管是反对出售的,但来自国际的高管认为手机业务营利性较差,坚持要放弃手机业务。按照当初杨元庆自己制定的妥协原则,最后被迫接受了国际高管的建议。事实表明,国际高管此举是着眼于联想的短期业绩,而不是联想的长远发展。当时就有媒体披露,联想出售手机业务的时候,已经随时准备回购。

杨元庆等人之所以看好手机业务,是基于对产业形势的判断。在此之前,3C融合的趋势已经极为明显,PC、互联网和移动的结合业已露出端倪。联想在互联网战略上的失败,并不能误导他们对产业移动互联趋势的判断。而要想涉足移动互联,手机业务当然是必备的基础,也是进入前的前期准备。

事实表明,联想对移动互联的战略判断是准确的。当前,国际上正盛行两种潮流,一种是PC厂商业务向移动互联领域的延伸,另一种是移动厂商利用iPad这样的产品向PC市场渗透。在最新的市场数据中,联想重返全球PC市场三强,与此同时,苹果正式凭借iPad和iPhone的强势表现,拉动了MAC电脑的销量增长。更让人忌惮的是,苹果的iPad和MAC在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不仅表现抢眼,而且利润高得惊人,据说每一台Mac电脑的利润都是惠普电脑平均利润的7倍左右。

很显然,在移动互联的潮流中,苹果正凭借其高端品牌,重新在PC市场发起了冲击。

由此可见,联想缺乏的不是战略眼光,而是在战略执行和实施中出现了问题。回购手机业务,推出乐Phone和乐Pad,正是联想在新的战略领域的发力。

但是,面对苹果这样强劲的竞争对手,再加上传统PC市场还要抵御惠普和戴尔的进攻,联想在移动互联上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联想在2010年推出乐Phone后,曾在几个月时间内没有动作,让业界以为联想已经放弃了运作。虽然事实不是如此,但作为一个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联想居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推广计划,的确令人生疑。现在,乐Pad业已面世,目前看来似乎同样难言成功。

对联想来说,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努力,似乎是破釜沉舟的一役,如果不能成功,意味着联想新的战略布局将再次失败。这应该是以杨元庆为首的联想团队无法承受之重。从2001年接过联想大旗以来,杨元庆团队始终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业绩,这一次,如果再不成功,实在没有任何借口可言了。

复出

柳传志复出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说出乎意料,是因为前任领袖隐退后很少复出;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国际企业在出现重大问题比如说巨额亏损时,前任领袖如果是正常退休的,就有可能重新出山,这样的案例都很经典,像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和宏碁的施振荣,都因为相似的理由选择了复出。作为同样的IT企业,甚至可以说都是PC企业,从这个层面来看,柳传志复出的原因似乎很简单。

事实果真如此吗?

1.复出的背景

柳传志复出前,联想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年度亏损,亏损额高达2亿多美元。当然,柳传志出山的时候,局面似乎还没那么可怕。2009年2月初,联想集团发布2008—2009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截至2008年12月底,联想集团净亏损9700万美元。局外人直到这时候才知道联想的境遇,但联想内部早就做好了准备。就在业绩公布的当天,柳传志宣布复出。

在业界看来,这就是柳传志复出的背景。如果联想不出现巨额亏损的话,柳传志是不会复出的。

其实柳传志复出的原因绝不是如此简单。虽然柳传志在各种场合都对杨元庆持肯定态度,但内心肯定有或多或少的怨言。这也难怪,自从杨元庆正式执掌联想集团后,似乎从来没有完成过自己制定的战略目标。2000年的时候,杨元庆亲自确定了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战略愿景,打算在2001—2003年向IBM学习,完成向信息服务的转型。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联想遭遇了惨烈的多元化败局。2004年在收拾多元化残局的同时,杨元庆经不住IBM的再次诱惑,终于向董事会提出并购IBM PC业务的请求。

我们姑且不论这次并购的成败,并购三年后,联想不仅退出了世界500强行列,而且又出现了如此巨额的亏损,而且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也不停地下降。从这个角度来说,联想的国际化也是不成功的。这也就是说,杨元庆自从主持联想集团工作后,先后提出的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柳传志有理由提出抱怨。

但在笔者看来,这还不是柳传志复出的终极理由。杨元庆的问题不在于战略决策的失误,而是没有掌控联想集团大局,在尊重、妥协的整合文化下,杨元庆给予来自IBM的高管太多的权力,在公司运营中也以忍让为主。柳传志在一次EMBA讲座上曾提到一个案例:阿梅里奥找了一位熟人负责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此前没有和杨元庆沟通。在一次高层会议上,这位仁兄当着杨元庆的面把脚搁到桌子上。即便杨元庆不认识此人,但作为董事局主席的他居然坚持妥协为上,没有发作,也是令人咋舌的。

虽然说整合中需要妥协,但公司毕竟有规章制度,阿梅里奥在没有和杨元庆沟通的情况下聘请了一位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杨元庆理应作出制止和补救。很显然,在把握妥协的度上,杨元庆做得不够好。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如果连下属员工都控制不好的话,当然是失职了。其实,柳传志从一开始就强调过,杨元庆是一个执行性人才,做战略和管人应该都不是他的长项。

当然,柳传志虽然对杨元庆应该有怨言,但并没想到想拿下杨元庆的地步,何况杨元庆做CEO的工作,柳传志认为还是很称职的。柳传志最大的不满,应该还是对空降的高管和从IBM整合过来的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柳传志曾提出这类高管的两个弱点:一是不重视承诺,承诺了做不做到无所谓。这也是联想近期梳理企业文化体系时,将说到做到、尽心尽力作为联想文化核心的原因。二是有着大部分职业经理人的通病,重业绩轻战略。像阿梅里奥这样的职业经理人,董事会通常是以业绩作为考核标准并给予报酬,因此他们更注重短期绩效,对企业长期的战略布局缺乏兴趣。

比如说前文提到的手机业务,就是因为对公司业绩缺乏贡献,才被公司高层甩卖的。当年,在谈到为什么出售手机业务时,柳传志谈了三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公司高层不愿经营手机业务。事实上,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这个层面来说,将外来高管拿下,几乎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联想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做事,不能留下让人诟病的把柄。而柳传志的复出,一方面是联想集团当时的情况的确需要他坐镇,他也的确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更合适的CEO或者更合适的董事局主席,否则柳传志绝对没有必要复出。

2.战略调整

柳传志复出后,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出任CEO。在柳传志的主持下,联想迅速调整了策略。此前,联想以国际化为主,本土市场为辅;在国际市场,以成熟市场为主,新兴市场为辅。

联想的这一市场策略,是老策略的延续。联想并购IBM PC后,自然而然地将国际化作为主打方向,在市场攻伐上,当然会以国际市场为主;而IBM原本就是成熟市场的宠儿,新兴市场所占的份额并不多,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联想又是以成熟市场为主。

但杨元庆等人疏忽的是,就在这期间,全球市场出现了波动,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PC市场明显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消费类市场的高速增长,相应的是企业市场的疲软;二是新兴市场需求旺盛,对应的是成熟市场的增长乏力。可以说,联想的市场策略刚好和市场潮流相反,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出现亏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柳传志上任后,迅速对联想的市场策略进行了“拨乱反正”。期间,联想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剔除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文化,将老联想文化中的优异成分重新纳入新的文化体系。比如说针对国际高管团队对承诺的不重视,联想特意将文化中原有的“说到做到”提升了一个层次,作为核心文化介绍给员工。二是调整市场策略,也就是重新将本土市场和新兴市场作为战略重点,在产品组合上,则将消费类产品作为重点。三是开始新的战略布局,主要是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发力。这方面的动作是显而易见的,乐Phone和乐Pad就是联想目前主打的产品,也是新的战略布局的“先锋部队”。

虽然说新战略的效果还没有体现,乐Phone和乐Pad的市场表现也不算太好,但最起码从公司业绩来看,柳传志复出的效果还是明显的。再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和重返全球PC三强,应该是业绩的最好证明。

结局?开局?

柳传志复出,意味着联想国际化的结局还是新柳传志时代的开局?联想重新进入世界500强,意味着联想并购以成功结局还是为新联想强势增长的开局?无论如何,柳传志的复出都让联想添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让业界多了更多的猜想。

1.柳传志何时退出

柳传志复出的意义不言自明,但从联想的长期发展来看,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虽然柳传志目前看起来还很健康,但以他的年龄,身体出现些小问题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实,在柳传志还算年轻的时候,身体就不是太好,很多年前,柳传志就有好几次被美尼尔综合症击倒。如果现在的联想将大量的砝码压在他身上,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表明,杨元庆不太适合董事长这样的职位,最起码以他现在的性格和经验,在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似乎还很难适应。这也是柳传志复出的原因之一。如果杨元庆足以承担董事长的职责,那么就应该是更换CEO,而不是将董事局主席推到CEO的位置上,然后再换一位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的复出,否定了杨元庆在董事会主席位置上所做的工作,让业界以为杨元庆不具备从事这一工作的能力。既然如此,柳传志再次退出后,就必须重新选择一位董事局主席。但从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目前的人员配置来看,合适的人选并不多。最合适的似乎还是朱立南,在正式接班柳传志之前,先在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位置上锻炼一番,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知道柳传志会不会给朱立南这样的机会,当然还得考虑杨元庆能否接受这样一位顶头上司。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柳传志老当益壮,在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再做个十年八年的,那样杨元庆的年龄也足够大了,应该对冲锋陷阵和台前的工作不再那么热心,那时候再重新担任董事局主席一职,应该更顺理成章。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从联想的长远发展来看,柳传志的复出推迟了联想领导班子的权力更替,让接班人问题再次成了公司的一大困惑。现在业界最感兴趣的是,柳传志会选择何时退出呢?

目前看来,有两种较大的可能。第一,柳传志之所以选择复出,就是为了帮助联想渡过难关,那么再经过一年左右的过渡,等局面稳定下来后,柳传志就会功成身退;第二,阿梅里奥的卸任比较突然,联想没有寻找到更合适的接替人选,因此在找好何时的人选后,柳传志同样会自然退出。

以柳传志的经历,当然不会再迷恋联想集团的权力,以他战略家的思维,肯定也不希望让联想的权力过渡显得太突然。因此,柳传志在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长期做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董事会成员进行调整,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将担任公司CEO兼董事长。应该说,这一调整符合大部分人的预期,也有利于联想更快地实现权力过渡,向更高的层面发展。

2.世界500强:昙花一现?

很多人说中国企业有世界500强情结,其实全球企业都有。进入世界500强,无异于免费的广告和品牌推广,企业何乐而不为?美国一位参议员曾如此评价世界500强榜单:即便《财富》没有推出500强排行榜,也会有其他人发明这份榜单。它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国家利益来说至关重要。一份榜单对国家利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何况对一家企业呢?因此,只要能正确看待榜单,合理运用榜单的影响,即便有这样的情结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联想再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名单后,杨元庆在给员工的邮件中充满难以掩饰的兴奋,由此可见他对这份榜单的关注。其实也难怪,杨元庆上任以来,连续多年没有完成自己制定的战略目标,因此广受业界质疑,也多次被分析人士认定将要离职。进入世界500强,应该是他实现的唯一一个有影响力的目标。2000年9月,正带领联想班子在美国考察的杨元庆,突然雄心勃勃地宣称:10年内,联想将进入世界500强。当时,联想的营业额刚刚100亿元,记住,是100亿元人民币,不是美元。联想和世界500强的差距,最少是上百倍的差距。

从100亿元到216亿美元,联想营收在10年间翻了10余倍,无疑是一个奇迹。但从新闻报道来看,大部分人关注的是联想进入了世界500强,对财务数据的变化并不关心。当然,还有人质疑联想,认为联想规模的扩大得益于收购IBM PC业务。这样的质疑显然是立不住脚的,研究跨国巨头们的发展史,几乎就是由一个又一个并购案例组成的历史。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联想能够顺利完成并购,就是企业发展的成功。

当然,在看到联想成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世界500强榜单变化的迅猛。从1995年首次推出世界500强排行榜以来,这份榜单始终以难以预料的变化让业界观察家屡屡失语。就以联想来说,它也曾经历过2008年上榜,当年即发生巨额亏损并于次年退出榜单的巨大落差。

让我们看看2009年以来,联想与世界500强最后一名的差距变化。2009年,联想与世界500强的差距是81亿元人民币;2000年,联想与世界500强的差距是70亿元人民币;今年,联想比榜单最后一名多了2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折算就是128.75亿元人民币。

同样的榜单,让我们看看最后一名营收的变化。2009年,榜单最后一名的营收是185亿美元;2010年,最后一名的营收有所下滑,是170亿美元;2011年,榜单最后一名的营收是195亿美元。

从这两份数据能够看出,最后一名的营收变动,通常在20亿美元前后或以内变动。考虑到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弱化,下年度这一变动幅度可能会更大一点。当年联想超过最后一名20亿美元,在联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基本能维持500强的地位。事实上,联想现在正处于上升期,只要中国经济状况不发生大的波动,联想的营收应该还有上升空间。

3.全球第一和中国第一

从1996年成为中国PC市场第一,截至2010年,联想保持这个位置已经25年了。对联想来说,中国第一已经不是有没有诱惑力的问题,而是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失去这个位置。现在看来,需要考虑的是联想能否超越戴尔和惠普,成就全球PC市场第一的地位。可以想象,全球PC第一的宝座,对联想来说,诱惑力是惊人的。

根据2011年《财富》公布的世界500强的数据来看,华为和爱立信的差距已经不到9亿美元,超越应该就是这一两年内的事情。一旦联想也能实现超越目标的话,中国这对双子星必将再次震惊世界,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很显然,现在联想的目标已经瞄准了全球PC市场第一名的位置。在2011年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上,柳传志就信誓旦旦地表示:联想今年肯定能超过戴尔,也有信心超过惠普。著名市场调研机构IDC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前惠普依然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高达18.1%;戴尔全球市场份额为12.9%,位列第二;联想集团全球市场份额为12.2%,位列第三。联想和戴尔之间仅有0.7个百分点之差,以联想超过20%的增长率,年底前超过戴尔问题的确不大。何况根据柳传志的说法,联想年底前还会再收购一家企业,也难怪柳传志那么有把握了。

对于超越惠普,柳传志虽然信心十足,但他的理由并不是太充分。据柳传志所言,理由有二:一是惠普的文化模糊;二是惠普一把手和董事会之间发生了巨大的矛盾,而且原本很能干的CEO被赶走了。

柳传志说的这些问题,虽然在短期内会影响惠普的发展,但应该不会致命。以惠普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前也曾遭遇过上层高管动荡的问题,比如说当年干得还不错的卡莉,应该能应付这种短期问题。

而且,联想的赶超肯定不可能是以对方的衰落为条件,毕竟这只不过是一种猜测,最关键的还在于自身的努力。但分析联想市场份额的变动,增长主要来源于本土市场和新兴市场,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并没有太大的起色,甚至还有萎缩的迹象。

就像联想中国PC老大的地位短期内无可撼动一样,惠普全球PC第一的地位也同样如此。联想有信心是好事,但无疑“保守+防卫”的战略更可靠,急躁冒进是不现实的。

同类推荐
  • 谁说大象不会思考

    谁说大象不会思考

    《谁说大象不会思考》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从当代世界成功企业的案例中,总结出了12种对企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谋略——企业的战略经营、企业之间的联盟、企业的控股经营、企业的高科技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金融资本运营、企业的品牌战略和企业的双赢营销。
  •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阐述了企业管理中的权力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等内容,是一本管理者智慧的枕边书。
  • 营销人必读的经典营销故事

    营销人必读的经典营销故事

    没有滞销的产品,只有落后的营销方式,讲一小时的大道理,不如读一分钟的小故事。《营销人必读的经典营销故事》以娓娓动听的小故事为引子,以营销案例为辅助,谈论营销的成败所在。小故事中有大智慧,小故事也往往比大道理更能说服人。那些深奥而枯燥的营销知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更能让大家理解和接受。希望您读了此书,能够增长营销的智慧,扩大市场占有率。
  • 真诚做领导

    真诚做领导

    本书是作者长期凝练的心血结晶,是一本精彩的领导书、一部优秀企业家的领导法则、一套成功企业的运做方法。作者娓娓道出生命中的悲喜历练,与读者一起分享棘手议题的处理经验,传授真诚领导的心法。真正的领导人才能打造真正的公司,真正的公司才能创造最大价值。书中介绍了真诚领导应该培养的11种特质,这是领导人终生的功课。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这个有机体的基因密码。本书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以实现企业组织基因的改造,以及如何全面构建出能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基业长青的强势企业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实施的思路、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的标准和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的方法三个方面。
热门推荐
  • 术道神尊

    术道神尊

    在这个混乱动荡的世界里面,生存是最根本的事情。“明”这个弱小的族群,在经过长期的流浪之后,终于在一个贫瘠的土地上停住脚步,找到了一个栖息之地。但是好景不长,现在他们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觉着,是选着屈服还是再一次走向流亡...
  • Cabbages and Kings

    Cabbages and K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跪下,屌丝女主要革命

    跪下,屌丝女主要革命

    苏然,一个立志成为踏踏实实,还不会胖的吃神。奈何单身小船永远跟随翻不掉。于是情人节抱着单身狗万岁情人秀死快的信仰,拆散了对路过的郎才女貌的情侣!可是为什么,隔天就被莫名其妙的绑票!大哥,别杀她,她只是一条屌丝穷单身狗,求放过就好!嗯?问她被养的怎么样现在?没啥变化,就是遇到个貌似超壕的男人?住进一栋貌似超大的豪宅?有一个貌似权利滔天的熟人?然后再收了个无下限总裁?屌丝上线,木木快来暖下床!【写手交流群:289018841】
  • 魔法消失之后

    魔法消失之后

    神授予了人类魔法,人类依靠着魔法成为了世界霸主,但是这个地位会随着魔法消失而崩溃么?
  • 绝爱浮生最红颜

    绝爱浮生最红颜

    秦紫心是酷爱考古的医科学生,错入时空裂痕,江湖盛会上拼死救下武林势力,却换来一句"妖孽"。她成为薛国和江湖通缉的对象,带着不断变化的琉璃梳和更大的谜团,和废柴皇帝踏上了啼笑皆非的寻宝路途。且看天生命硬、睥睨众生的她如何救人于水火,逍遥地辗转于江湖和庙堂之间。
  • 饰演女配

    饰演女配

    寒笙作为一位穿越工作者,要做的就是不停穿越到不同的小说中,进行各种任务。只能说:真坑!
  • 快递哥修炼记

    快递哥修炼记

    快递哥送快递被玉器砸中流血,进入手链,谁知道手链里有小秦,小秦教他修炼,男猪脚开始了泡妞生涯痛苦并快乐着灭门之仇只是一场闹剧不断修炼不断泡妞校花,老板统统到手看不到最后不要乱评论,有事请跟我说
  • 混元证道

    混元证道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却不知人即是那地、地既是那天、天即是那道、道即是那自然自然即是那人,斩却三尸、认清自我、方证混元推荐几本强书易刀85964《流氓大英雄》《超级帝国》书号76688《泡妞三十六计》书号83289《虫骑》书号82875《猎艳高手》86704《回到清朝当海盗》83252特种兵回到清末,海盗也开上航母纵横四海《鬼舞十七》(主要包括长篇小说《暗香》(敦煌文艺出版社)、《失忆之城》、《阴阳道》等),书号11406
  • 我家师傅是重生的

    我家师傅是重生的

    第一世,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球吃货。第二世,他穿越到玄灵大陆,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却无法修炼。第三世,他重生到玄灵大陆一万年前。这是一个仙草满地走的时代!这是一个灵兽多如狗的时代!李贝发誓,今世他一个要吃了一个逆天的未来!
  • 炼剑征天

    炼剑征天

    萧逸尘身怀龙霸之气,却被天门追杀,无奈之下他暂与天争命,与地争寿,炼就一剑通天,二剑三重,一步登天之能。三剑九鼎征仙道,莫使君临天下归之英雄气概,引得天下仙女竞折腰。看主角如何在东土神州,西天佛土,北海魔渊,中土鬼都之中立下仙侠之名,如何快剑恩仇。新书逆天印望大家支持拜读,书号是(2408338)喜欢交流的请加群(19178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