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3900000010

第10章 秦汉风灾及其防救

秦汉时期,风灾记录共计36次,其中西汉15次,东汉21次。最早的一次风灾记录在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的四月,“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砂石,昼晦”。这次大风吹折了树木,把房顶都掀掉了,沙尘暴迷天盖地,白天变得像黑夜一样。最后一次风灾记录在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六月,“扶风大风,雨雹”。史料中风灾的危害主要是刮倒大树、吹坏建筑物等,想必对农作物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在所有风灾记录中受灾面积最大的是安帝永初二年(108年)的一次风灾,全国有包括京师洛阳在内的40个郡国遭灾。极为严重的几次风灾是: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六月,淮南王都寿春大风,毁民室,杀人”。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吴暴风雨,坏城官府民室。……十月,楚王都彭城大风从东南来,毁市门,杀人”。景帝前元五年(前152年),“五月……江都大暴风从西方来,坏城十二丈”。安帝元初六年(119年)四月的那次风灾,大风拔树三万余枚。安帝延光元年(122年),“京师及郡国二十七雨水,大风,杀人”。还有一次风灾比较严重,是西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十二月,那次风灾中,巨大的风力拔掉了十围以上的大树一百多棵,毁掉了甘泉竹宫,全国受灾面积也不小,朝廷曾为此下诏减免田租,规定:“郡国被灾十四以上,毋收田租”。

按照现代风力分级标准,力能拔树的风是10级风,叫“狂风”,风速每秒24.5—28.4米,而导致房倒屋塌的风是11级风,叫“暴风”,风速每秒28.5—32.6米。12级以上的风叫“台风”。秦汉史料中风力10级以上的风灾很多,危害巨大。

一、秦汉风灾时空分布

(一)秦汉风灾时间分布

1.秦汉风灾年际分布

秦汉时期,风灾年际分布从整体上看存在不均衡性。明显具有在一定时期内频繁发生的特征。公元103—124年间,有风灾年份11个,风灾12次,属于风灾高发期。该阶段内的公元106—109年,公元119—120年,公元122—124年,风灾连年发生。公元前32年、前30年、前28年是一个风灾小高发期。王莽时期的公元前14年、公元20、23年是一个风灾相对多发的时期。公元164、165、169年是靠得比较近的几个风灾年份。公元185、188、193年是时间上靠得比较近的风灾年份。34个风灾年份中有4个连发期共计十年份,连续发生特征不明显。有时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风灾发生。

西汉的14个风灾年份分别是:前205年、前178年、前175年、前152年、前130年、前91年、前80年、前32年、前30年、前28年、公元4年、公元14年、公元20年、公元23年。可见,风灾的年际分布相对是比较稀疏的,只是在西汉成帝初期和王莽时期风灾才相对稍多一些。

东汉时期的20个风灾年份,发生在公元93—193年长达101年的时间区内。20个风灾年份中有10个发生在公元107—124年18年的时间区间内,公元107、108、109年连续发生3年,公元113、115年隔年发生,公元119、120年连续发生两年,公元122、123、124年连续发生三年。可见,东汉风灾年际分布具有在一定时期内集中连发特征。其他10个风灾年份分布比较分散,灾年间隔短则数年,长则二三十年,这也是东汉时期风灾的一个明显特征。东汉时期风灾的再一个特征是在较长时期内无风灾年份。公元93年以前的60多年无风灾,公元193年以后的20多年无风灾,中间公元125—150年20多年无风灾。

东汉时期风灾发生最频繁的是安帝时期,19年间有10个年份发生风灾,平均1.9年就出现1个风灾年份,发生率高达53%,整个东汉时期的风灾连发年份几乎全出现这个时期,属于高连发期。

2.秦汉风灾年内分布

可见,秦汉时期风灾主要集中发生在三月、四月、五月、六月,这四个月份中,四月六月发灾可能性一样;一月、八月、十月、十二月发灾可能性较小,二月、九月、十一月发灾可能性最小。就风灾的季节记录来说,分布相对比较均衡。

西汉风灾主要集中发生在三、四、五、六、七月,东汉风灾主要集中在四、五、六月。西汉四季皆有风灾,东汉冬季无风灾。两汉风灾次数差别不大,东汉风灾次数稍多。

(二)秦汉风灾空间分布

秦汉时期的36次风灾记录中,23次有具体地点。秦没有风灾记录。西汉风灾区域如下:彭城(今江苏徐州),寿春(今安徽寿县),吴(吴县,今江苏苏州),江都(今江苏扬州西南),蓟(今北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昆阳(今河南叶县一带)。东汉风灾区域如下:京师洛阳,南阳(今河南南阳),扶风(今陕西兴平、扶风、宝鸡、陇县一带),沛国(辖今江苏沛县、丰县和安徽萧县、淮北、宿州、固镇、五河以及河南永城一带),勃海(今河北省沧州、南皮以东至海),河东(今山西省永和以南的黄河以东地区),颍川(今河南省禹县)。

可见,风灾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长江以北地区。今河南省的南阳和禹县、安徽省的寿县、江苏省的徐州市和扬州以及山西省西南部都曾经发生过风灾。不过,风灾记录较多的地区还是当时的京畿地区,即今陕西的西安以及河南的洛阳。秦汉时期,兖州、青州、并州、凉州、益州、交州、朔方没有风灾记录。东汉风灾记录京师或京都者8次,京师就是京都,指东汉国都洛阳。

就有具体地名的风灾记录来看,西汉和东汉相比:西汉风灾主要发生在东部沿海近海的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北京、陕西、河南也有过风灾。东汉风灾以京师洛阳为中心,东北到渤海郡,东南到沛国,南到颍川郡、南阳郡,西到河东郡、扶风郡。

从无具体地名记载的风灾记录来看,有郡国二十八大风、郡国四十大风、郡国三十三大风、郡国二十七大风、郡国十一大风、郡国三十六大风等记录,其发生范围也是很大的。

二、秦汉风灾成因

(一)现代风灾成因观点

风灾的成因很多。风是流动的空气,空气的强烈迅速流动形成大风。风的形成主要是太阳辐射、地球运动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风灾的形成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则受风灾侵袭地区经济繁荣程度、人口密度、建筑物质量等因素的制约。缅甸的风灾造成15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很多房屋倒塌,经济损失巨大,与风灾侵袭地区人口密度大、竹木结构的房屋不无关系。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等。太阳的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

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少,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吹。地球在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受气压梯度力外,还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真实运动是这两力综合影响的结果。

实际上,地面风不仅受这两种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地形的影响,山隘和海峡能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还能使风速增大,而丘陵、山地却因摩擦大使风速减小,孤立山峰却因海拔高使风速增大。因此,风向和风速的时空分布较为复杂。

热带海洋风暴可能会吹到纬度较高的地区。比如安徽东北部或江苏北部在西汉时就发生过大暴风。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六月,“淮南王都寿春大风,毁民室,杀人”。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十月,“楚王都彭城大风从东南来,毁市门,杀人”。这里的淮南王都城寿春就是现在安徽省寿春,而楚王都彭城即现在的江苏徐州。如此狂烈的风暴很可能就是海洋台风。

(二)秦汉风灾成因观念

秦汉时期,人们对风灾成因的认识主要是在天人感应观念的支配下,认为风灾是由于人类的某些不当行为造成的。如认为风灾是由皇帝心胸不够宽大,不能包容臣下所导致的。《汉书·五行志》引《尚书·洪范》传文说:“思心之不睿,是谓不圣,……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五行志》解释说:“思心之不睿,是谓不圣。”思心者,心思虑也;睿,宽也。孔子曰:“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言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故其罚常风也。

京房《易传》则更为详细地罗列了引发风灾的种种人类行为。认为“至德乃潜”、“政悖德隐”、“守义不进”、“臣易上政”、“赋敛不理”、“辟不思道利”、“公常于利”、“弃正作淫”、“侯不朝”,即道德品质非常高尚的人不能为国家所用,政治腐败道德沦丧,坚守正义的人得不到升迁,大臣越权,乱征赋税,提拔官员不考虑公平正义和国家利益,过分追求“利”,抛弃正道而行为淫乐,诸侯谋反等等,都会引发风灾。《汉书·五行志》常将风灾的记载附以诸侯王谋反之事。如其中一条记录为:文帝五年,“吴暴风雨,坏城官府民室。时吴王濞谋为逆乱,天戒数见,终不改寤,后卒诛灭”。

当然,这些看法是不科学的,但在那个时代,这些观点对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有所裨益,还是有一定进步作用的。

三、秦汉风灾防救

秦汉风灾的应对措施较少,仅有两类,其中一类是薄征,似乎只有1次: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十二月,“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围以上。”朝廷下令:“郡国被灾什四以上,毋收田租。”另外一类是免三公,共有两次。一次是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四月,“大风,雨雹。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五月,太尉闻人袭罢,司空许栩免”。另一次是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六月,“扶风大风,雨雹。华山崩裂。太尉周忠免”。这两次免官并非单纯是因为风灾,还有其他因素在内。

汉代应对风灾的措施如此之少,主要原因可能是风灾的危害与水、旱、震、蝗相比要小得多。

同类推荐
  • 神预:残阳

    神预:残阳

    那天上的,仍在烬命发亮;只是这残阳,终要陨落坟岗。旧日要从天地间废去,而新约,将刻入人灵留存。是的,神的预备,我看见了,就在那儿,看呵,那临近的天国!
  • 寒洛传

    寒洛传

    “寒夜已尽天竟明,汴水岸边有龙生”北燕灭亡,寒洛斗智斗勇颠覆后周统治。
  • 英雄无主

    英雄无主

    书中通过一群立体人物刻画,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揭示人性的善良与凶残,功名与罪孽,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荣华与沉沦,显赫与贪婪,演绎出一段亲情、友情、爱情感人至深的影像。“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水浒》里不为人知的历史密码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水浒》里不为人知的历史密码

    本书以一种别开生面的视角给予了有趣解读和考证,一方面品读水浒人物,一方面通过水浒人物沿伸品读宋江起义的真实历史动因及北宋帝国灭亡的真正渊源,让人在正儿八经的国史之外,一睹民间读史彰显出的野性力量、“歪打正着”和横生妙趣。
  • 穿越者的幸福生活

    穿越者的幸福生活

    林青山穿越了,他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纨绔子弟的身上,刚刚想要对自己妻子的侍女用强,而被打昏了过去。对自己很好的未婚妻父亲刚刚去世,岳父家的大儿子失踪不见,大嫂只有一个女儿,三儿子是个天阉,这么说来,只要娶了二女儿,岳父家的财产就都是我的了???可惜多灾多难,祸事接连不断,发家老人突逝,嫂子要被家人带走,外人对庞大的家产虎视眈眈,在掌管整个家里之前,要先把这些事情搞定。逛街遛狗,带着家仆欺负一下外人,进屋中看着美丽的老婆,调戏一下俏丽的丫鬟。这就是穿越者林青山的幸福生活!(点击多多,女生多多。票票多多,激情多多),求点击!
热门推荐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 超级幻神

    超级幻神

    他们在真实与虚幻中徘徊,他们可以长生,是为眷顾,她们活的凄苦,却是可悲。传说他们都是被遗弃的人……
  • 时光亲吻过她的悲伤

    时光亲吻过她的悲伤

    分别五年,美丽的安总监再次见到了自己大学时期的男友,那个恨她到了极致的男人,当年的她为了报杀父之仇,抛弃男友与‘公公’成了一对……如今他强势归来要让她痛不欲生,腹黑男的甜蜜报复重装来袭!
  • 炼陆

    炼陆

    遭人诬陷,他由王子沦为通缉犯,青梅竹马的公主最后嫁给了他的王兄。巧遇神迹,他练就一身神功,与魔尊的女儿一见钟情,踏上了爱与恨,情与欲的征程。魔族崛起,他背负神谕,带领天下群豪大战魔族,重整五大陆,开启一次杀神降魔的征程。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 穿越火线之巅峰枪魂

    穿越火线之巅峰枪魂

    他站在穿越火线的世界上,将率领无数cfer带进巅峰,将成为一代巅峰枪魂!他在巅峰枭雄的人生中创作自己的巅峰舞台!创作自己的人生!创造巅峰,是他的梦想,也是无数cfer的梦想!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致cfer与那些曾退役的老兵。--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施灯功德经

    佛说施灯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麓莱云记..more

    麓莱云记..more

    十四年前,江湖世家东方被贼人一夜灭门。十四年后,少年薛海偶遇假小子小莱,二人携手江湖。新的江湖、新的英雄。
  • 衍化笔

    衍化笔

    被仙诅咒的人族,永世不可磨灭的印记,世世代代对命运的反抗,看不到希望。血泪浇筑而成的石碑,铭刻有不屈的符文,日日夜夜对星空呐喊,只为寻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