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7000000047

第47章 战争概论(5)

战略与其他活动不同,它只是采取与部署战斗有关的措施。战略不同于生活,可以在口头和文字上进行活动,例如发表谈话或者草拟声明等。可是,当使用诡诈进行欺骗时,所要利用的却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战争中也有相似的活动。例如,向敌人透露虚假的方案及命令从而骗取对方的信任,或者故意向敌人泄漏虚假情报等等。但是这些做法在战略范围内通常只起一般作用,只有在个别特殊的场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指挥官是不能随意采取这种做法的。

但是想要通过战斗部署等这样的常规活动使敌人受骗,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兵力,而且活动的规模越大,所要付出的就越多。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愿为此付出这种代价的,所以,所谓佯动在战略上收效不大。实际上,长时间让大量的兵力装模作样欺骗对方是很危险的,这样做很可能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而在决定性地点上这些兵力也无法正常运作,因此多半会得不偿失。

指挥官应该能够深刻领会这个简单的道理,因此他们不喜欢这种狡猾奸诈的把戏。现实情况不允许指挥官玩弄虚假把戏,他只能采取直接而果断的行动。总之,在整个战略的棋盘上,是不能存在诡诈和狡猾这种灵活性的。

总而言之,诡诈在不妨碍必要的感情力量--往往是有妨害的--所进行的运作不会有多大的危害;但是对于一个统帅而言,具有准确而果断的判断比诡诈更为重要和更为有用。

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当战略支配的兵力越少时,就越需要运用诡诈。因此,当兵力情况并不理想的时候,谨慎与智慧就无济于事了,这使任何办法都显得无能为力,而诡诈就成为最重要的手段了。人们越是在绝望的时候,就越想孤注一掷,然而只有诡诈能够帮助他们增长胆量。当把生死置之度外,不再考虑任何后果的情况下,这时诡计和胆量可以相互作用,并把微弱的希望之光集中于一点,或许还可能形成一道引起火焰的光芒。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最好的战略应该首先在总兵力方面,在决定性地点上,始终要保持非常强大的军队力量。因此除了尽力去扩充兵力之外,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战略准则是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兵力。除非有特殊任务必须把兵力调开以外,任何部队都不应该与主力军脱离。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准则,并把它作为一种战争的行动指南。至于分割兵力的合理理由是什么,我们一定会逐步地加以认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并不是在每一次的战争中上述准则都能收到相同的效果,由于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不同,因此,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

往往有些人只是机械地按照别人的习惯做法把兵力分割或分散,但并不知道这样做的真正目的,这种情况听来似乎难以置信,但是确实发生过,而且发生的次数还很多。

倘若我们承认集中兵力是一个准则,分散或分割兵力都是毫无意义的举动,只有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才有实施它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可以完全避免那些愚蠢的行为,而且还可以杜绝那些为了分割兵力而产生的各种荒谬理由。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这里所要谈的概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各种错觉,因此,有必要把某些概念重新确定一下,由此我们再作一次简单的分析。

战争是不同方向的两种力量的碰撞,由此得出:力量较强的一方不仅可以抵消对方,而且还可以迫使对方改变原有的方向。因此,在战争中绝对不能把力量一点点地分开运用,同时应该明确规定,用于一次碰撞的全部力量是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

但是,只有在战争像机器一样机械地碰撞时,才能产生上述现象。如果在战争中,双方力量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那么也就可以陆续发挥力量的作用了。在战术上就是这样,这主要因为在战术上火力是最重要的基础,当然也还存在着其他原因。假如在火力战中以一千人对抗五百人,那么双方伤亡的情况和双方参加战斗的人数有直接关系。一千人发射的子弹要多一倍于五百人,而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也要大于五百人被击中的可能性,(因为一千人的队形相比五百人的队形要密集得多)。假设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要大一倍于五百人,那么双方的伤亡情况则相同。这就好比用五百人战斗的一方死亡二百人,那么用一千人战斗的一方相对来说伤亡与前者一样。如果用五百人战斗的一方还有五百人不在火力范围之内,那么,双方都还有八百名可以参加战斗的人。但是,要知道其中一方的八百人中有五百人不但弹药充足而且体力充沛,而另外一方的八百人却都是弹药不足、体力削弱、士气低落的士兵。不过,仅仅是由于一千人比五百人多出一倍,就说它被击中的可能性大一倍,这样的假设是不正确的。因此,保留半数兵力的一方也许在战争一开始就受到另一方强大兵力的打击,因而损失较大。同时还应该承认,在一般情况下,投入一千兵力战斗的一方一开始就占有了主动权:把对方逐出据点或者迫使敌人后退。但是,这之后作战时投入兵力多的一方只有八百名参加过战斗而且精神处于松散状态的士兵,而对方却有五百名体力充沛的士兵,即使参加过战斗的士兵,战斗力削弱的程度也并不是非常严重,这对于它而言是不利的。至于上述两种有利条件能否与这一种不利条件相抵消,这已经不是进一步分析问题就能说清楚的,必须依靠今后的经验才能判定。在这里,凡是具有一点战争经验的人,都会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优势在拥有旺盛斗志的一方。

综上所述,那么,在战斗中使用过多兵力的一方将会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尽管在最开始使用优势兵力也许会有很大的利益,可是在以后却不得不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当然,只有在军队混乱、队形松散和体力不支时,也就是说,当战斗中出现危机时,才会出现上述危险的状况。因此当一方军队处于不利的状态时,对方相当数量的兵力就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了。

当胜利一方的松散状态逐渐消失,只剩下胜利的愉悦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优势时,对方再投入生力军就不容易挽回失败的局面了;相反,这支生力军也将会被卷入失败的漩涡中。一支刚刚被对方击败的军队,是不可能在第二天依靠强大的后备力量转败为胜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战术与战略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所在。

战术上的成果,是指在战斗进行中或者战斗结束之前所取得的成果,绝大部分成果是在军队松散或者体力不支时取得的;而战略上的成果,是指整体战斗的成果或者战局最终的胜利,不论这个成果是大是小,却不是在上述所讲的情况下取得的。战略上的成果,是在各部分的战斗成果结合在一起成为独立的整体时才产生的,这时不存在危机了,军队也恢复了原来的状态,损失的只是实际被消灭的那一部分。

根据上述区别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战术上,投入的兵力可以逐次使用;而在战略上,投入的兵力却只能同时使用。

在战术上,如果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不能解决问题,因而必须要考虑到下一个阶段,那么,自然就会知道:一开始为了争取成功,只能投入必要的兵力,而必须把其余的兵力安排在战场范围以外,以便用来对付敌方的后备军,或者用来打击快要失败的散兵败将。而这与战略却不同。一方面,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在战略上一旦获得了成果,就不要担心敌人的反击,因为战略成果的出现,也就代表危机过去了;另一方面,并不是说在战略上使用了的兵力都会受到削弱。只有在战术上与敌人进行面对面冲突的那部分兵力,也就是进行战斗的那部分兵力,才会被敌方削弱。换句话说,只要不一味地在战术滥用兵力,那么被削弱的就只会是必须被削弱的那一部分,而决不是参加战斗的所有兵力。当兵力占据优势的时候,那些参加战斗不多或者没有参加过战斗的部队,它们的存在就足以和参加战斗的部队一块起决定性作用。当战斗结束以后,这些部队仍然保持着原先的状态,就好像还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一样,这些部队可以用于新的目的中。而这些用来制造优势的部队对最终结果会有多少贡献,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部队,在战争中参加战斗的那部分兵力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假如在战略上增加使用的兵力,损失不仅不会增大,往往还会有所减少,从而使得我们的决战将会有更多的保障。那么,自然可以得出:在战略上投入战争的兵力越多越好,因此必须将全部兵力投入到战斗中。

此外,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论证这个原则。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谈的只包括斗争本身,虽然斗争是真正的军事活动,但是在斗争中所必须的人、时间与空间,以及它们所能产生的效果都应该加以考虑。

战争中人的疲乏、劳累以及物资上的缺乏,是一种特殊的不良因素,这种因素其实并不属于战争本身,但它多少与战争有直接的关系,尤其与战略有密切的关系。在战术上,往往也会存在军队疲乏和物资紧缺等不良因素,而且这些不良因素也许还很严重,但是战术行动的持续时间并不算长,所以对于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不必做过多的考虑。但在战略上,时间与空间的范围相对很大,因此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往往非常明显,而且还经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一支常胜军队中,伤病减员往往比战斗减员大得多,因此,这种现象不容忽视。

如果像考察上面所讲的战术上的火力战与白刃战那样考察战略上的这种消耗,那么,可以设想:处于这种消耗范围内的任何军队在某个战局或者某个战略阶段结束时,兵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削弱状态,因此刚刚投入战场的兵力也能产生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战略上就像在战术上一样,应该尽可能投入少量的兵力来获得初期阶段的成果,以便把生力军留在最后发挥作用。

想要对这种在许多实际使用的场合看似很有道理的思想做出准确的评价,我们必须探讨如下一些问题:首先,我们决不能把后来增加的兵力同原来就有的兵力混淆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当战局接近尾声时,不管是胜利一方还是失败一方,都迫切希望得到兵力的支援,他们认为这些好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先不在这里谈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一开始就拥有大量的兵力,就没有增加兵力的必要了。对于新参战的部队,他们的精神价值比长久作战的部队更值得重视,就如同战术预备队要比在战斗中曾受过损失的部队更值得重视一样。失败的战局会导致部队的士气和精神受到某种程度的挫伤,但是胜利的战局能使部队的士气和精神得到同样程度的增强,两者的得失平均起来可以互相抵消。战争锻炼却将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下来。此外,我们应该更多地以胜利的战局,而不要以失败的战局为着眼点,因为,假如预料失败的可能性相对大些,那么在原本兵力就不足的情况下,更不可能还要把一部分兵力保留到以后再使用。

其次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军队因劳累和物资的缺乏造成的损失,是否也会随着兵力的增加而增加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劳累多数是因危险而引起的,而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必然存在着危险。军队要想时刻避免这种危险,实施安全又有把握的行动,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包括战术上和战略上的勤务。如果在兵力不具优势的情况下,这种勤务就会非常繁重,而兵力的优势越大,这种勤务就越发显得轻松,这一点不容置疑。所以,在战局中,对抗兵力小于我们的敌军,比对抗兵力与我们相等或者大于我们的敌军,其劳累程度要小得多。

以上讲的是关于劳累的问题,与下面要谈的物资缺乏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资缺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给养品的缺乏;二是宿营条件的缺乏(包括舍营和野营)。在同一地点集合的部队越多,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越发严重。但是,对于向外扩展,取得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给养以及宿营条件而言,具有兵力上的优势不也同样是一种取得战局胜利的最好手段吗?

1812年,拿破仑进军俄国时,曾经把大量军队集中在一条大路上,因而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物资缺乏的情况,这完全要归结与他的那条原则:在决定性地点上,集中的兵力越多越好。我们不在这里讨论,拿破仑是否过分强调了这条原则,但是可以肯定一点,他如果想要避免物资缺乏的问题出现,那么只要选择空间较大的地方就可以了。在俄国缺少空间的情况一般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这里找不出任何理由去证明同时使用优势兵力,就必然会导致军队在较大程度上被削弱的情况。也许有人会这么认为:把原本打算留待必要时刻使用的多余的兵力,同时都用上去,可以减轻整个军队的负担,但是,随时都会出现的恶劣天气和劳累同样会使兵力减少。在此我们认为,应该把所有因素都联系起来,进行全面性的考察分析。试问,减员所带来的不利是否可以和优势兵力所取得的利益相抵消呢?

同类推荐
  • 兰芳之帝国崛起

    兰芳之帝国崛起

    如果在大航海时期,南洋有一个强大的华人政权,世界格局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在大殖民时代,华人和洋人一起分蛋糕,还会有“世界的中心在西方的说法吗?看一个21世纪有文化的流氓,怎样玩转大航海时期,使华夏文艺复兴,,伊丽莎白:”这个流氓,还想要什么?印度都给他了。。。!”伊莎贝拉二世女王:“各位,西班牙王国应该加强和宋飞伯这个小混蛋的合作,他就是一个大金矿!!"
  • 铁血抗战——美丽的青春

    铁血抗战——美丽的青春

    上个世纪三十年中期,抗战背景下的大上海。一位怀揣钢琴梦的青年,带着自己的妹妹来到上海闯荡,他的梦想在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在痛苦中,他选择了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特工,为抗战胜利献出自己的生命。
  • 决胜战王

    决胜战王

    你看过三国吗?这看过如此的三国吗?不变的人物,虚拟的情节,待你从新开始认识三国。
  • PMC战士

    PMC战士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巧合。PMC:PrivateMillitaryContractor,私人军事承包商。2027年,一名从世界最强军事承包商归国的男人,本欲回归平静的生活,奈何世界并不平静……面对无数的阴谋,阳谋,爱情,友情,亲情,背叛,从不将忠诚挂在嘴上的佣兵,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忠诚为何物,即使曾经是为钱卖命佣兵,但心中仍不灭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下)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下)

    本书讲述非洲二战转折史。前期,由隆美尔所带领的非洲纳粹军团,一路获胜,进逼开罗,危难时刻,英国蒙哥马利将军走马上任,他通过一系列措施迅速扭转时局,并在阿拉曼战役中重创隆美尔军团,从而彻底改变非洲战争局面,导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间接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进程。
热门推荐
  • 有些人有些事

    有些人有些事

    青春是永远的话题,有些人,有些事,在转过身之后,原来还会回到最初的那个选择。高考后过的林樱也没有想到,爱情有时候就是分分合合,和一人分手,又和另一人牵手,当曾经爱过的他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她是会选择回到过去还是坚守现在呢?
  • 天衍创世录

    天衍创世录

    生带天疾,却因祸得福,修得旷世神诀一路苦修,披荆斩棘,造就不世传奇左执生死图,右掌五行轮仗剑而行,谁与争锋!冠绝天下,舍我其谁!我,即为天!
  • 便是帝王最无情

    便是帝王最无情

    如果当初便知道这是为我设下的陷阱,纵是万千恩宠,我也不会踏入这皇宫一步。我曾亲手为他除掉障碍,想与他坐拥江山,待到他日山河正好,我却不能与他把臂同游,原来那挡住他江山的,却是我的家族。
  • 你好,回头草!

    你好,回头草!

    这世界上,还有人能比央晓更窝囊吗?学生时代暗恋人家,却莫名其妙得了个随便的头衔,初开的情窦活活发了霉烂在肚子里;心心念念了六年,以为能来个绝地大翻盘,却在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上演了重逢,被他三言两语刺激得落荒而逃;好容易下定决心要躲得远远地,却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晚上……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查理九世之月光曲

    查理九世之月光曲

    在冰冷的外表下是一颗跳动的心,言行里是对伙伴的真挚友谊。她的寿命更长,却有一个悲剧的身份,被讨厌,被孤立,早早的看清了这个世界,她和伙伴将会面对什么?
  • 化身恶狗

    化身恶狗

    姬二因意外附身一条黄毛土狗,从此开始见证影响整个大陆重大变更的历史事件,因宅男时期某些意淫思维作祟,立志在这个穿越的异世界里行梦想中的各种无法无天之事,从此化身恶狗。
  • 腹黑男神:我的首席医官很霸道

    腹黑男神:我的首席医官很霸道

    原名《茉莉浅夏花满城》爱过,伤过,误会过,却终究抵不过错过;五年,不长也不短,相遇缘深不过是命中注定;倘若爱愿一生一世,便牵手一生吧……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夏茉莉!你好狠……狠得让我心碎……你还想让我再等五年?”“浅城!我的爱……你懂么……”
  • 武极大夏

    武极大夏

    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弱肉强食、凶兽、宗派、蛮夷、斗争无处不在。
  • 让学生感受至爱亲情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感受至爱亲情的66个故事

    本书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快乐成长故事之一,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