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7000000050

第50章 战争概论(8)

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一种战争环境里,才智仍然有它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而且和其他战争相比较,它的表现形式更具有多样化,它的活动范围也更为广泛,就如同赌博变成了小买卖一样。在这里,将作战时间都用在了装模作样的小动作上,即长时间的而没有任何效果的战略部署上,以及被后人认为大有学问而实际上毫无意义的布阵与行军上(之所以被认为大有学问,是因为这样做的一些细小原因不得而知,而人们又无法想象出来)。正好就是在这里,真正的军事艺术被某些理论家发现了,他们找到了所有理论研究的对象:古代战争中所运用的虚刺、防刺、防右下刺以及防左上刺,并发现智力因素要比物质重要得多。他们研究认为最近几次战争是一种野蛮的搏斗,是没有任何可以学习的地方的,而且只能把这种战争看作是向野蛮时代的倒退。这种观点就像它所探讨的对象一样,毫无价值。在缺乏巨大的力量,以及伟大的激情的场合中,小聪明在这个时候很自然地发挥了作用。但是,当指挥一支庞大的军队作战时,就像在狂风暴雨中掌舵一样,难道不能说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吗?难道真正的作战方法就不包括上述所说的击剑术式的作战方法吗?难道前者与后者的关系与人在船上的运动和船本身的运动的关系不一样吗?其实,只有在对方比我方不利的时候才能够采用这种击剑术式的作战方法。但是,我们难道知道这种条件会保持多长时间吗?难道法国革命不是我们还在采用老式的作战方法时袭击的我们,并把我们赶到了莫斯科的吗?难道腓特烈大帝不是用类似的方式让习惯于老式战争的奥地利人大吃一惊,并震撼了奥地利王朝的吗?在对付一个不受其他任何法则约束,而只受内在力量限制的野蛮敌人时,一个政府倘若不尽快采用坚决的对策,还运用老式的军事艺术,那就太可悲了!这时,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一切懈怠,都会使敌人的力量得到增强。一个击剑运动员使用击剑的架势去摔跤往往是行不通的,只要被对方稍微用力一推,他就会摔倒。

总结上述内容可以证明,在一场战斗中,它的军事行动是有间歇的而不是连续不断的;因此,战争中的每一次流血行动之间,双方都有一个相互观望,相互防守的阶段;但一般而言,抱有较高目的的一方所采取的原则主要就是进攻,它所处的状态是前进,所以它的观望态度是积极的。

现代战争的特点

对于现代战争的特点人们必须加以考虑,这种考虑对所有的作战计划,尤其是对战略计划有着很大的帮助。

拿破仑的运气与胆识,使过去人们常用的所有作战手段都变得毫无价值,许多第一流的强国在他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从西班牙人顽强的战斗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武装和起义固然在个别方面存在着缺点与不足,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所起到的重大作用。1812年的俄国战争也告诉我们:首先,想要征服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是很困难的(其实人们早就应该知道这一点的);其次,会战的失利、首都的沦陷和局部地区的失守,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以前,所有外交官都把这种情况会减少取胜的可能性看作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被动地暂时接受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合约);最后,这场战争又同时告诉我们,当敌人的进攻力量已经消耗殆尽时,原本是防御的一方却成为最强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转守为攻就是一种十分明智的做法。此外,1813年的普鲁士也进一步表明,火速建立民兵能够使军队迅速增加相对平时六倍的兵力,在国外这些民兵照样可以使用,就像在国内一样。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国家力量、军事力量和作战力量中民心和民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各国政府已经知道这些辅助手段的优点后,他们在未来战争中就很可能会使用这些手段,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危险威胁了他们的生存,也可能是因为强烈的荣誉心驱使他们这样做。

不言而喻,双方是按照不同的原则来组织的战争,即依靠全国力量进行战争,或者只依靠常备军进行战争。以往的常备军就像舰队一样,陆军与国家其他方面的关系和海军与国家其他方面的关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海军战术中的某些原则曾经也被陆军的军事艺术采用过。然而,这种做法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紧张与平静--战争中的力学定律

本篇第16节中已经提到,几乎所有的战局,间歇和平静的时间远远多于行动的时间。虽然我们在前一节中又谈到现代战争所具有的崭新的特点,但是,毫无疑问,真正的军事行动总会出现或长或短的间歇。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一下这两种状态的实质。

假如军事行动中出现了间歇,即双方都抱有消极的态度,那么可能会出现平静的局面,最终出现均势。不过,这里指的是普遍意义上的均势,这个均势不只包括军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它还包括所有的关系与利害。然而,假如双方中有一方重新抱有积极的目的,而且为此采取行动(哪怕只是一些准备活动),那么对方也会采取相应的对策,于是双方之间的局势就会重新紧张起来。只要决战不结束,这种紧张状态就会一直存在,也就是说直到一方放弃自己的积极目的,或者另一方做出退让为止。

在作战双方考虑到各自利益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决战结束之后,就会出现新的运动。

假如这一运动出现必须克服的困难,例如内部阻力,或者出现最新的对抗力量而衰竭下来,那么,不是再一次出现平静,就是产生新的紧张和新的斗争;接着再次出现一个全新的、在多数情况下相反方向的运动。

对实际活动而言,从理论上区分均势、紧张和运动比最初看起来更加重要。

在均势或平静的状态下,也有存在某些活动的可能,不过这些活动仅仅是偶然的原因导致的,并不是可以产生重大变化的目的引起的。也许这些活动是很大的战斗,甚至有主力会战的可能,但是正因为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所以经常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在紧张状态下,决战往往具有更大的效果,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意志在当时能发挥更大的力量,而环境也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在各方面都已经做了准备。这样的决战就像火药在密封状态下爆炸,但是如果在平静状态中发生同样规模的事件,却好像是火药在散放着燃烧。

另外,不说自明,紧张的程度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紧张状态从最紧张到最弱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的程度,而最终的紧张状态几乎与平静状态没有多大区别。

从上面所讲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紧张状态中,一样的措施比在均衡状态中的重要性更大、效果更好;而在最紧张的状态中,其重要性就更加突出。

例如,相比霍赫基尔希会战,瓦尔密炮击更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敌人无力防御被迫放弃的地区驻防,与在敌人为了等待更好的决战时机而暂时退出的地区驻防,应该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在抗击敌人的战略进攻时,如果阵地不合适,或者在行军中犯了错误,都会导致极其不良的后果。然而在均势状态中,除非这些缺点特别突出,否则不可能促使敌人行动。

如前所述,在过去的许多战争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均势中消耗掉的,或者是在程度较轻、间隔时间较长和作用不明显的紧张中消耗掉的。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产生很大的效果,因为有时它们仅仅只是为了庆祝女皇的诞辰,例如霍赫基尔希会战;有时只是为了获取军人的荣誉而战,例如库涅斯多夫会战;而有时则简单到只是为了让统帅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而战,例如弗赖贝克会战。

在我们看来,一个统帅必须能够清醒地分辨这两种状态,然后对这两种状态对症下药,合理地安排行动。这一点务必做到。可事实是1806年的战争经验不得不让我们认识到,人们离这个要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当时的情况要求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主力决战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统帅原本应该把全部力量都用在这个至关重要的主力决策上,可是,他只是提出了一些措施,而付诸实施的也只是一些只能在均势状态中引起小小振动的活动而已。人们只是避重就轻地意识到了造成混乱和浪费精力的措施与意见,偏偏把唯一能够挽救大局的重要措施抛置脑后了。

为了让读者更加明白我们的理论,对理论加以区分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无论是进攻与防御的关系,还是实施进攻与防御,这一切都与危急时刻密切相关,也就是各种力量在紧张与运动时所处的状态相关;而在均势状态中进行的所有活动,我们只看作是节外生枝的东西,其原因是危机是真正的战争,而均势状态充其量只能是危机的反射。

同类推荐
  • 暴风特战队

    暴风特战队

    什么武士、黑龙会;什么忍者、阴阳师;遇到重生的特种兵、“罗教”的血脉传承者通通给我灭!灭!灭!注意!前方高能!!!黑帮大少带你一起经历奇幻的抗战历程……
  • 开国第一战4

    开国第一战4

    《开国第一战》是著名军史研究专家双石20年的积淀和心血之作。这部曾以《百战青锋劈泾渭》火爆各大军事论坛的作品,在海内外千万军迷中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描写朝鲜战争“最精彩纷呈的佳作”。一位长期受美式教育影响的海外华人称:“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真实感人的记录,从中第一次认识了中国军队将士的伟大。”这部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波澜壮阔历程的长篇军事作品,详尽记述了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从背景到发生、演变、结束的全过程,真实再现了战争的原貌,揭秘了战争最隐秘的细节:朝鲜的进攻过程,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志愿军的出兵经过,美军的战略布局,朝鲜战争的历次战役……
  • 刺杀全世界

    刺杀全世界

    你以为身边的世界很安全?别傻了!世上最最古老的职业从未萧条。枪械、刀具、绳索、药剂、拳脚,当然还有无影无形的意外和心理操控,能使人毙命的方法真是无穷无尽……来吧,来这看看候锐是如何从纯良变为黑暗,一步步成为黑暗强者的过程!每天更新时间:一更12:00,二更18:00,不少于6000字,请大家监督。302593913是读者群,也很欢迎大家来聊天打屁。重点提示一下,VIP第四章比较黑暗残暴,不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五章观看。
  • 雄兵之特种兵魂

    雄兵之特种兵魂

    一次假期,一场殊死的搏杀,将国家战斗力呈现在了大众面前。在恐怖活动四起的年代,战火纷飞,血腥蔓延,死亡就在前方,保护成为了第一准则,与此同时,信仰、人性、国家民族开始经受残酷拷问……这是一部描写国家特种作战部队传奇生涯的小说,从不可否认,他们是一个国家的矛和盾。
  • 挺进三八线

    挺进三八线

    【免费火爆新书】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很快,战火就燃烧到了鸭绿江边!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军校还未毕业的高材生孙一鸣,加入了志愿军,抗美援朝,参加了五次战役,跟随着大部队一起挺进三八线!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雨中凌剑落

    雨中凌剑落

    风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执剑走过襄阳城,去找寻什么所谓的天下第一。雨还在下,忽见一人凌空飞舞,剑落苍茫,浮沉间,不知剑为何物。段二看得出神,不禁低念:此剑何名?不想那人仰天大笑,此剑名曰:凌剑落,剑之极致,不知何物尔,便是那天下第一在此,也须得暂避锋芒!好大的口气,便让本公子试一试,敢是不敢?纵是让你掀翻了这江湖,又有何妨?从此,江湖,便再也不适合强者!
  • 少年故事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校园小说白金版

    少年故事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校园小说白金版

    本书精心编选了近20年来在全国大型报刊、杂志发表的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散文,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理想读本。其中有学生耳熟能详、回味无穷的代表作品,也有鲜活时尚、颇具时代气息的精彩力作。所选的文章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文章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深刻的自然或社会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是小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 男孩就要上清华

    男孩就要上清华

    成长是一门艺术,18年里,您能给予孩子什么。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您将找到最完美的答案、最有效的访求。清华。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触手可及的舞伴。《男孩就要上清华》讲述的是男孩得以优异成长的瑰宝。它能够让您的儿子拥有独立人格,不输给任何人;让他的潜力与品质完美结合:让他的成绩与帅气齐头并进;让他成为考场上的铮铮英雄。在本书的引导下,将帮您铸就一个传说中的清华男孩!
  • 離洛妖妃之帝血殇

    離洛妖妃之帝血殇

    她是云端排名第一的杀手,却穿越成护国将军府中最不受喜爱的二小姐他是帝都邪魅妖孽的辰王殿下,却忍受了十几年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当她遇到他,她才发现一切原来是命中注定,她以命换之,解他之毒,却让他此生忘了她,让她沉睡四年,当她醒来,再见面时,才发现她是他梦中一直对他笑的女子……
  • 首席帝下的独家宠妻

    首席帝下的独家宠妻

    为了父亲的公司,阮伊人被迫嫁给了城市里,出了名的公子哥儿。又在自己的母校诺斯顿大学,看见了一个长相酷似前男友的男人,正在自己最喜欢的梧桐树下站着,自己刚想过去,一辆疾驰而来的白色法拉利拦住了去路,,,,,,,,接着又去参加什么司空剎的宴会,看到一个带着银色面具的男人正看着自己,可再抬起头男人已经不见了,,,,,,,,,,惜日,恋人回来,这究竟是福是祸呢?,,,,,,,,,,,,,,原来恋人的归来早有预谋,看机智,萌妹子阮伊人如何见招拆招,将前男友收入囊中呢?,,,,,呵呵,,,敬请期待吧!!!!!!
  • 异兽幻想

    异兽幻想

    收留落魄的你,陪你一起夺回失去的一切。两个世界的灵魂,一个是人类的问题少年,一个是兽人的落魄王子。两个种族时隔千年的契约,在现代文明中上演魔幻奇遇。来自世界各地的谜团,古老的宗教追杀,面对着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唯一的方法就只有变强!鲜血与魔法,阴谋与宿命背后,是我和你许下的诺言。
  • 你是我最后的曙光

    你是我最后的曙光

    在那年的仲夏夜,晏柒潼拿起郗臻昱送给自己的雕花匕首,杀害了一直以来长期虐待自己的妈妈。一双眼神中没有惊吓也没有恐惧,只是冷冷的看着妈妈睁着眼的尸体,小声的说了一句“对不起”。
  • 砺炼完美人格

    砺炼完美人格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被“砺炼完美人格”这一主题所吸引,他习惯于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作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
  • 言浣浣穿说记

    言浣浣穿说记

    过气的网络写手言浣浣穿到自己特别嫌弃的第一部作品《你我始料未及》中,帮助文中女主胡浣和男主言灏在一起的同时,顺便一并陷入了感情漩涡。结果却发现一切都比自己所写的要复杂得多,甚至故事的走向也渐渐与小说相悖,她到底是努力解决所有问题回到现实,还是彻底在小说中沉沦?
  •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数学家、诗人、作家蔡天新根据自己游学英国时期的经历写作而成的游记,作者的足迹遍布英伦三岛,从剑桥到牛津,再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最后到伦敦。他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文化习俗、著名建筑、名人轶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鲜活生动,文笔优美。全书采用文字结合摄影照片的体例形式。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