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84700000021

第21章 摧残,还是拯救(2)

后来,那个班的学生被叫到校长室考朗读,为了不让他人再喊自己傻子,马月预先将课文读熟,可是当轮到她时,翻开书正要朗读,站在一旁的辅导员在校长耳边说这孩子有点傻,可能脑子有问题。这话杀伤力太大,孩子完全愣住了。校长却喊:愣着干吗,还不快读?这一下,马月真傻了,课文成了不认识的“蚂蚁文”。

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大家围成圈做游戏,因为多了一个人,老师竟让马月出去,当她低着头走出队伍的时候,背后传来一阵讥笑声:傻呆呆的,还想做游戏?马月跑到操场外面,用树枝在地上拼命地写着:我不是傻子,不是傻子……读到这里,我觉得心都要碎了。

学校举行歌咏比赛。马月想,这次是全班合唱,不会没有我吧?可是排练的那天,老师让她提前回家。她问老师为什么不让她参加排练,因为她在这门课上曾得过满分,这时候,站在一旁的班干部竟说:你傻了巴唧的,上台会给我们班丢分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从小就被培养起这种为虎作伥的品质。当讨论应试教育是拯救还是摧残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被摧残的不仅仅是弱势群体的孩子,也包括那些所谓优秀的强势群体的孩子。在马月被毁的同时,那个班干部也被毁了,那个孩子在他往后的人生中很难再有同情呀、关爱呀、怜悯呀这些人类最好的品质了。要是没有这些品质,那他就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

马月的故事最让我感到震惊的还不是她如何如何被摧残,而是面对一次次摧残仍然顽强地抗争。那么小一个孩子,为了得到应有的善待,真是百折不挠啊。但是,她的所有努力全部被包括校长、同学在内的强势群体碾了个粉碎,直到她彻底放弃了这样的努力为止。放弃之后,马月便开始逆反的行为报复,比如,将毛毛虫放进那些欺负她的同学的笔盒;故意天天迟到,不做作业,因为她,年级的流动红旗,这个班再也没得到过。结果,小学六年,转了三所学校,父母亲一次次被叫到学校挨训,回去后便将气撒在孩子身上。最可悲的是,连他们也开始怀疑女儿是不是真是傻子。

有件事给我印象特深,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当舅舅夸他的儿子如何如何聪明、并建议找人为马月查一下智力时,当妈妈的竟然冲进女儿的房间狠狠抽了她一耳光。马月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不知所措,号啕大哭起来,她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竟惹得妈妈这样生气。

我们说要有承受能力,但得有个限度。生命不能承受无法承受的重量,孩子尤其这样。

在学校,马月是个所谓的差生,在家里,又是个不争气的孩子,这样一来,小马月便无处可逃了。于是,她开始装病,因为“病”总有好的时候,她想来个一了百了,又装起疯来,就这样,马月为了逃学,竟然逃进了疯人院。到了那儿,她才知道里面比学校还要难受,于是百般央求,自我证明,经过几个月折磨才从里面出来。

这时,她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证明自己不是傻子进行抗争,那次考试令老师和父母非常吃惊:一个学期几乎没上学,她语文居然考了80多分,数学也考了70多分。妈妈疑惑地带她去做智商测定,几家医院的测定结果几乎是一致的,马月是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她的智商指数在130以上。

但是,即便是这样,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她不但是个傻子,还是个疯子,她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指指点点地说:她是疯子,进过精神病院。尤为可气的,终于有个女老师对她好,把她当人看,她也对这位老师报以真情的时候,竟被人们怀疑她爱上的那位老师,是个同性恋者。

这一下,马月完全绝望了,她怕老师,怕同学,见了他们心里就打哆嗦,她还惧怕考试,只要考试,她就会晕厥在课堂上。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她常常躲在厕所里用刀片一道道地划伤自己的手。直到有一次,她想彻底摆脱苦难,便用刀片划开了自己的手腕。幸亏发现及时,她被救活了,救活的她又将伤口划开。

幸运的是,马月就在这个时候被送到李圣珍老师家里,李老师救了她,还使她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马月有个表妹,名叫秋子,用马月的话说,秋子比我不幸多了,因为她没有遇上李老师……

“望子成龙”的挽歌

那个秋子,是个高二学生,因为会考两门不及格,打开煤气自杀了。

秋子的妈妈也像中国大部分家长那样,节衣缩食,风里来雨里去送女儿学钢琴、上各种培训班,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她不能容忍女儿有一点点惰性、一点点娇气、一点点落后,要是女儿有一处做不到便施以严厉的惩罚。当秋子到了十三四岁的“反叛”年龄时,母女间便开始冲突不断。冲突的结果是秋子常常被怒不可遏的母亲赶出家门。

那时候秋子的父母已经离异,被赶出家门的她要么在深夜的街头徘徊,要么去找爸爸。她想跟爸爸在一起,可是连房子都没有的爸爸没法收留她。秋子只好住到姑姑家里。尽管姑姑对她很好,可是秋子总是摆脱不了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据同学讲,秋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孩,如果不是目前这种只认分数不认人的教育体制,不管孩子的具体喜好、智力的敏感区域等个体情况一把尺子衡量的标准,她也许会成为一位很不错的导演、歌唱家或者舞蹈家的,在学校组织文艺演出中,有一次,秋子承担了大部分组织与排练工作,她自编自导,干得投入而得心应手,在那种场合,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自信的秋子。

但在课堂上,她再也自信不起来了。在只看分数不认人的老师眼里,秋子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她常常因为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而万分尴尬,恨不能钻到地缝里藏起来,被老师当众骂为猪脑子、脑积水。她也因此常被喊到老师办公室训话,每回出来都眼泪汪汪。在这样的过程中,秋子作为人的尊严一次次被剥得精光。

就这样,她的自信一点一点被击碎,一到考试就紧张万分,对分数敏感到了恐怖的程度。每次考完试,她都如坐针毡掰着手算分,晚上经常做噩梦,常常一脸泪水一身冷汗地从噩梦中惊醒,但是一切她从来都不跟父母谈起。后来,有个名叫涛涛的孩子喜欢上她,她终于感受到了一些人间的温暖,却被父亲以“你的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好,还早恋,想不想考大学”为由强行终止了关系。

到了高二最后,她有三门功课不及格。她又一次被喊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告诉她,总成绩排在最后四名的同学,高三要分流出去,而秋子就刚好排在倒数第四名。分流就是留级或者转到职业高中,作为一个孩子,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结局呢?

作为学校,也许不得不这样做,体制就是这样呀,高考升学率的指挥棒压倒一切,只有将那些没有希望的学生淘汰掉才能保证高考升学率,才能保住学校的名声。但对学生来说,这不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吗?被牺牲的岂不成了大多数?那些失败者在他们的一生中也许再也摆脱不了失败的阴影,只能永远失败下去了是不是呢?

结果,最后的会考她仍有两门功课不及格,秋子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吃了安眠药之后又打开煤气,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令她恐惧的世界,她以自己花季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望子成龙”的挽歌。

我想马月说得没错,要是秋子遇上李圣珍这样的老师,或许不至走上绝路。但是,问题的症结在于,纵使李老师可以救下秋子,她能救下成千上万像秋子一样处在死亡边缘的孩子吗?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给宋子然的小姨打电话,我说以我现在的力量,这样遥远的距离,我很难把这个孩子挽救过来。因为孩子能不能挽救过来全在他的父母,而改造父母太困难了。这个孩子已经到“病情”与“父母的改变”相互赛跑的程度,而据我们现在的距离,“父母的改变”绝对赛不过“病情的发展”。我让她快把孩子送到李圣珍老师那里,只有她能救宋子然了。她说去了,等待挽救的孩子已经排了一万多了,轮到宋子然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到那时,宋子然大概早没命了。

人类为什么这样苦难呢?我们提起苦难的时候常常会联想到战争呀、饥饿呀、洪水呀、地震呀……但我觉得,在人类所有的苦难里面,最苦难的要算心灵的苦难、孩子的苦难了……

每个家长在内心都积累了许多这种事例,但是同样的事情仍然天天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所有这些孩子的苦难都在指向一个本质性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拯救人,还是在摧残人?

但是,在我这样说的时候心里又很内疚,老师也有老师的难处,比如,美国的班级一般只有二三十人,我们的班级五六十人甚至六七十人;而报酬,不要说美国,就说香港,小学老师的月薪相当于人民币四五万,比我们的年薪还要多出几倍。老师一个萝卜一个坑,累得精疲力竭,我儿子的老师就是这样,都尿血了,住院了,大家都去医院看她,没过几天又来上课了,第二天又累倒在楼梯上。

儿子说:我们某某老师想当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你想想,人那样多,课那样多,薪水那样低,身体那样不好,怎么能讲好课呢?就这样,学校还不满意,各种各样的招数,规则呀、名次呀、分数呀,逼得老师只好占课,这节课还没上完,那节课的老师已经在门口站着了。儿子说:妈妈,你知道我现在在练什么功?我感到好笑,一个小屁孩能练什么功呢?问他练什么,他说憋屎。

同类推荐
  • 十月胎教百科全书

    十月胎教百科全书

    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是每一对年轻夫妇的共同心愿,而想保持孕前美好的体形又是每一位孕妇的良好期望。于是,大多数的初孕者都对十月怀胎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既期盼宝宝,又担心自己,可谓喜忧参半,寝食不安。然而,这一切也许是杞人忧天。只要你们掌握了怀孕与优生的科学知识,就能坦然地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本书内容丰富,选材新颖,全面科学地介绍了十月怀胎中一些必备的常识,分述了十月怀胎中必要的保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力求对年轻的夫妇们予以更系统、更全面地指导,真正做到一书在手,心中无忧。
  •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讲述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但是一些父母过于注重学校的教育,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哺育孩子长大,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现在就需要提升自我。
  • 为人父母

    为人父母

    本书是刘冰先生在全国各地巡讲期间,有关如何做父母的精彩内容结集。作者通过对国学深入浅出的阐述,启迪为人父母当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化子女,目的是让家庭充满祥和安乐!
  •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作者力求突破目前许多家长的“制约式”、“强硬式”、“填鸭式”教育方法,期望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同时,也给教育一个恰当的定位。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天然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是自然的意志,而不属于家长意识的一部分。教育的目的、蓝图、对人的期待,应当符合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本书通过选取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们影响深远的36件事,展现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诉求,同时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的第一步,摆脱成长的烦恼,使孩子度过快乐,难忘的童年。
热门推荐
  • 浮华年代——逝去的爱情

    浮华年代——逝去的爱情

    出生于90年初的我26岁了,对于我们这个老城来说,我已经是个老姑娘了,在我梦寐走进婚姻的年纪,现实打败了我童话般的爱情,是人们太现实,还是我的心太纯真?在这个浮华的年代,还有纯净的爱吗?我的爱该走向何方?要如何安放?
  • 缨络韵

    缨络韵

    一位聪明伶俐的女孩,小时跟随爷爷闯荡世界,对世事了解,她十岁完成学业却再次进入高中消磨时光,却因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孩,来到樱落……
  • 傲笑红尘

    傲笑红尘

    命运就是一条没有岔口的独行道。反正都要走,能不能不要那么悲。
  • 秦预

    秦预

    一具两千年前的完好女尸,“说”出了一个惊世预言——秦始王再度统一天下!
  • 李嘉诚的智慧

    李嘉诚的智慧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心人永远在别人前面,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个聪明的有心人。李嘉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楼当学徒,他勤奋工作、努力上进,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同时,他在这里凭借着“聪明伶俐”学到了很多的“赚钱技巧”,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
  • 末世混天

    末世混天

    天地初开,乃为混沌。上清者浮,为灵气,灵气清玄,上浮。下浊者沉,为魔气,魔气厚重,下沉。修灵者,为仙。修魔者,为神。
  • 锁宫恨:寂寞当年萧鼓

    锁宫恨:寂寞当年萧鼓

    有的时候,人的一生就是在一瞬间决定的。我决定在那一瞬间救下被追杀的冷厉男人,我决定在那一霎那爱上竹林下弹琴的少年,这些或许,都是定数。白衣清夜,玄墨恒隐,千悦天水碧,柳丝儿化尘烟。谁偷我心,谁掠我身,谁不语,挡一身风云。萧瑟处,谁相扶,叹一场,寂寞当年萧鼓。
  • 寡人极痞

    寡人极痞

    作为王储,叶耐本来已经做好酒池肉林,然后混吃等灭国觉悟了,不过那天自己唯一的妹妹哭着来找自己的时候,叶耐内心暴躁了。叶耐大怒:“谁欺负你了?”“父皇。”“呃……”“父皇要把我嫁到塞北去。”“行,惹不起咱还躲不起,跟老哥浪迹天涯去。”“好啊好啊……”“……”于是叶耐就真的浪迹天涯了。
  • 来自地狱的呼唤

    来自地狱的呼唤

    呼!呼!呼!一阵冷风吹过,那个女孩是冥族的公主,一生孤傲,但终究败给了让她放不下执念的人。“哥哥,这是什么啊!”一个女孩拿着一朵白色的小花问面前这个极为俊俏的男子。那个男子说:“这是满天星!幽梦还没给哥哥说,幽梦为什么喜欢白色的花啊!尤其是满天星?”那个女孩低头好像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天使般的面孔微笑着说:“因为……它们抱在一起,从不孤单!”
  • 在你心上狂野生长

    在你心上狂野生长

    世纪婚礼上,他是新郎,她是伴娘。四下无人时,她与他躲在逼仄的杂物间内,问:“陆靖北,你知道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他静默无声,单手撑在她的耳侧,冷眼看着她。她微微的笑,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他心脏的位置,自问自答,“我要长在你的心上。”她执着的,一笔一划的在他的心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却还是眼睁睁看着他牵着其他女人走进婚姻殿堂。她不惜出卖亲人,背叛闺蜜,得罪权贵,承担骂名,用尽手段。只要他吩咐,她必定冲在最前面,只为能够入他眼,上他心。累极时,她总是反反复复的问:“让你爱上我要多久?”十年够不够?不够,那一辈子呢?她穷极一生,终了却成了他故事里的恶毒女配,令人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