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15200000033

第33章 重塑微软中国(4)

2002年7月,微软中国启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渠道合作伙伴投资计划——“春耕计划”,投资800万美元在27个省、4个直辖市招募2500家软件经销商建设渠道。此举一出,全国卖微软前台产品的人增加了3倍多。

在后台产品的大客户方面,我首先开始对20家用户进行上门服务的试点,同时试收取一定的上门服务费。3个月后,20家接受过上门服务的用户满意度达到98%,远高于不提供上门服务的客户83%的满意度。鉴于我们的上门服务质量,用户都愿意支付服务费——基本上和成本持平。3个月后,当我把这个结果呈报给微软总部的高层时,除了听到一片赞扬声之外,总部还要求微软在其他国家的分公司也开始尝试这样的服务模式。

当别的分公司开始尝试我提出的服务模式时,我则系统化地提出了一个计划,即把服务费直接加到产品中去然后提供上门服务的“护航计划”。这个计划是我在对中国的用户进行广泛地调研之后推出的一项针对企业客户的销售服务计划。实践证明,这个计划不仅为微软创造收入,更重要的是让客户真正地对微软的产品满意,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微软产品的功能。

我离开微软后,微软的一位全球副总裁告诉我,我当年推行的“中国护航计划”已经成为微软全球的“护航计划”了,虽然这个全球计划的名字并没有用“护航”两个字。

令人遗憾的服务器预装计划

2003年6月,我还提出过一个微软至今没有实行的计划——服务器预装计划。但我觉得,这是自己供职微软时最有创意的一个市场计划。

计划本身并不复杂。据我观察,服务器在中国的普及率不高,买微软服务器的中国用户更少,原因是有Linux等强劲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从自己的技术背景出发,提出了一个和服务器厂商的协议计划,在所有出售的服务器中免费预装微软软件。3个月免费试用期结束后,按微软正版软件标准收费。由于服务器所需的软件比个人电脑复杂得多,更换软件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这意味着用户继续使用微软正版软件的可能性大增。

这个计划,我同国内外一些大的服务器提供商——联想、浪潮、惠普、戴尔均有过商议,他们一致赞同我的想法,因为这也符合这些公司的利益。对客户的调查显示,预装微软软件广受欢迎,愿意继续购买正版软件的比例也非常高。根据我的计算,如果在中国推行这个计划,微软的服务器软件销售可以增长10倍以上,而且将给微软在全球的销售增长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

非常可惜的是,由于这个计划涉及微软产品整体销售策略的调整,总部在审批时异常谨慎,加之我不久以后离开微软,因而没有得到实施。但我认为,即使是现在,微软还是该采用我的服务器预装计划,因为其利莫大焉。

盗版问题,是微软在中国饱受批评的根源之一。我很难评价我的几位前任处理盗版的方式和方法,但我十分清楚,过分地强调盗版会导致反感。国人不喜欢被强迫,中国文化喜欢将心比心。因此,我在任期内不会加大力度来告诉人们盗版横行。很多中国用户对我说:“Windows和Office太贵,如果便宜点,完全可以考虑买正版。”对此,我很无奈:“我无法大幅度调整微软产品的价格。我敢保证微软在中国的价格绝不比美国贵,但我没有权力让微软在中国的价格比美国便宜很多,否则,微软的产品会从中国返销出去,那时赚钱的是走私商,用户也不会得到很多便宜。”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出台了几个保护知识产权的文件,但也有言论称,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过分了。站在我的立场上,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要与国际真正接轨,长痛不如短痛。2002年上任后,我对媒体这样说:“微软去年赚了158亿美元,合1400亿元人民币。对微软来说,在中国因盗版丢掉一两个亿(销售额),等于放假半天。但对中国软件企业来说,盗版毁了他们的前程,将他们扼杀在了发展期。”

尽管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正在形成,但我依然不敢将希望寄托在这方面。毕竟,打击盗版是政府的事情,我帮不了什么大忙。所以,我要做的不是打击盗版,而是帮助中国将软件产业做大。

我认为,在中国做企业和在美国非常不一样,微软在中国的市场新策略必须首先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性。因此,我提出了“融入”的概念。

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市场是大海,而从前的微软更像一条船。这艘船不论有多么大,总有被海浪掀翻的可能。我现在的策略是,微软要力求“融入”到中国软件产业中,成为大海的一部分。

我对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说:“有人说微软霸道,整天就想着软件升级赚钱,微软不升级,合作伙伴怎么办?Windows XP一推出,英特尔因此卖掉了奔腾4处理器;XP的摄像功能使摄像头公司出现了巨大商机;内存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显卡速度要越来越快。微软将整个产业带动了起来,而微软只赚到了其中的2%~3%。在中国,也有几千家公司在销售微软的产品,也就是说,有几千家公司靠微软活得更好。为了行业的共同繁荣,微软花了很多时间和周边公司打交道。周边公司当然希望微软尽快出好东西,越多越好。”

我的思路是:盗版率的下降不以微软的意志为转移,而中国软件与服务市场如果增大一倍,微软的市场占有率即便不增加,收入也会增加一倍。

因此,我向政府保证,微软要做“好的企业公民”,不仅做纳税大户,还会帮助中国发展软件产业,办更多的合资公司,捐献更多的网络希望小学,帮助中国培养更多的软件MBA。通过这样的“融入”举措,完成从竞争者到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公关用心去交流

2004年2月,当我即将离开微软跳槽盛大的消息传开后,我一下子收到众多合作伙伴的短信:“我刚从国外回来,一下飞机就知道你的消息,你这个新闻人物。”“唐总,我不在乎你去哪里,虽然我们是因为微软认识的。我们始终都是朋友,我认的是你。”“今后我们还可以合作,即使是业务上,需要的时候一个电话。”

还有一位省长给我发来这样一条短信:“唐总,你还是微软的人嘛。微软中国的荣誉总裁,听起来更永久。我们省希望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希望你要常来为我们指导,你承诺过的,我们还会等你的到来。”领导会说话,说的话也让我容易听懂。

很多媒体评价我是微软的公关好手,特别是政府公关。其实我不是在公关,我是在用我的心和他们交流。领导喜欢我,自然就会喜欢微软。我也一直在和我的销售人员讲这样的道理:

三流的销售靠手段,二流的销售靠品牌,一流的销售靠人品。

让记者喜欢我,方兴东的改行:

我在微软中国与媒体的关系

我深知在中国,“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知名度就是生产力”。对待媒体,我不再低调,而采取了完全公开的方式。我的思路非常简明:如果我们是一家好公司,就不怕别人进行详细的报道和深入的考察,如果不是,那就不断努力。

我向媒体承诺:对于你们的问题,我不说谎,也不隐瞒。过去总部不让分公司向外透露自己的盈利情况,记者问前几任微软中国区的掌门人,他们都说微软在中国是不盈利的,具体数字不能讲。到了我这里,媒体问我这一年的收入是多少,我告诉他们有1.3个亿。总部有人非议我说微软是上市公司,这是绝密数字,我怎么敢讲出来。我说正因为微软是家上市公司,更应该透明。而且我说的是去年的数字,又不是未来,记者真有心去找的话,去税务局一查就查到了。

这是我和媒体打交道的方式。我能和他们建立较好的关系,正是因为我喜欢坦诚交流,不爱拖泥带水。我也一直保持这样的风格。比起我的前任们,媒体显然更喜欢我。时间长了,记者们觉得我比较诚恳,把我当做朋友。于是媒体从习惯于追寻微软中国的负面新闻,反而变成开始保护我了。

在我任职期间,微软中国的媒体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的市场作秀观

就任微软中国总裁期间,有人说我喜欢作秀。其实在我看来,“作秀”是微软做市场的传统,这是企业文化所要求的。我作为微软代言人,必须要来作这种秀。

微软是一个熟练的话题制造者。这是微软运作市场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欠缺的地方。比如微软有时会有意说某个产品要延期一两个月,其实就是在做市场,这种宣传几乎不花什么钱。

在制造市场话题时,我尤其追求仪式感。在隆重推出“春耕”渠道投资计划的时候,我选择了上海黄埔江畔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媒体发布会。在搭建成战舰模样的讲台上,我戴着白色的舰长帽、穿着白色的舰长制服,和我在台上同样穿着海员服的同事们,在雄劲的音乐中,一起表演。我称台下一千多名合作伙伴为“微软舰队成员”。这次活动给在场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关于微软中国公司的正面报道也渐趋增多。

除了与媒体正面沟通,我也毫不手软地对微软的反对者施加压力。2002年,当时国内有“反微软旗手”之称的方兴东又写出了《向微软投降》、《微软为什么》等文章,展开新一轮对微软的口诛笔伐。可是当他把自己的文章发到新浪网上,却发现不到两三个小时就被撤掉了。虽然方兴东认识当时的新浪CEO茅道临,但打电话过去交涉,也毫无用处。不用说,这正是我实施的“封杀”之计。没有了发布渠道的方兴东,不得不开始了创业。他随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博客网站——“博客中国”,倒也成就了一番好事业。

有趣的是,三年后的2005年7月,方兴东的“博客中国”举办融资成功大会,还特意将我请了去。他一见我就说:“唐总,当年没有微软的封杀,也就没有博客中国,我还得好好感谢你。”

我在会上也作了场即兴演讲,给在场者讲述了“博客中国”鲜为人知的前世今生:

认识方兴东董事长是三年前我任微软中国总裁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方董是除了我之外全中国那时最爱微软的中国人。方董写了很多有关微软的文章,公正客观又通俗易懂。但是当时除了我之外的微软人,没有人可以接受方董的文章,因为他们都不如我热爱微软。

由于我是那么喜欢方董,所以我也在为他未来的前途考虑。如果他一直这样写下去,以后最多就是一个伟大的评论家。但我始终认为,像他这样有才能的人应该做一番更大的事业。于是我就刻意让方董的文章得不到发表,简称封杀。而且我还暗示方董,国外有种新兴媒体叫博客的,你可以用博客的方式来发表呀。

方董毕竟是方董,果然悟出了我封杀他文章的深层次的含义,创建了现在的博客中国。所以博客中国和唐骏还是有很重要的关系的。大家看看,像我这样的人做了好事都从来不说的……

我与媒体交流中的一个演讲案例

与媒体的交往中,我特别注意沟通的艺术。在我看来,只有兼具职业态度和娱乐精神,职业经理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以下是我与媒体交流中的一个演讲案例。2006年6月,著名财经电视节目《波士堂》的开播新闻发布会,时为盛大公司总裁的我作了一场即席演讲:

4月份的一个下午,我接到杨晖(《波士堂》策划人)的电话,她跟我说她在策划一档崭新的娱乐性商业节目。我说,我不合适,像我这么严肃的人,不太适合做娱乐性节目。她说,没关系,你可以讲一下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爱好啊什么的。我说,我的生活很朴素,大家都知道唐骏的生活特别朴素,我不行的。她说,那你讲一些鲜为人知的情感故事。我说,那更不行,我为人这么低调,从来没有什么八卦绯闻之类的故事。她说,没关系,我们请了一个主持人,叫曹启泰。我说,这个人好像在那种八卦画报上经常看到他的名字。她说,这个曹启泰很有内涵。你们大家也知道,一般对于外表不佳的男人,都会形容他们比较有内涵,我也经常被别人说是非常有内涵的人。最后她说你还是来吧。就这样,我走进了《波士堂》。

录节目前,杨晖告诉我,唐总,只要多花你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够了。所有人都知道,做电视的人,一般说话是比较算数的。结束后我秘书跟我说,唐总,你知道你花了多少时间吗,总共11个小时47分钟。

我的秘书还跟我说,今天的你让我感觉特别好,我找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有情感有生活的唐总。我说,我以前怎么了。她说,以前你给人的印象总是高高在上、严肃无比,离我们那么的远,有一种模糊的、不透明的、虚无缥缈的感觉,就像我此刻在台上的这种感觉。

等我录完了这场节目,现场有一位女观众很激动地跑到我跟前。这个漂亮女孩对我说,我真的很兴奋很兴奋,您能给我签个名吗。我说可以。签完名以后,她告诉我,这个签名是特别为她妈妈要的。她说,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说你是中国中老年妇女的偶像。

同类推荐
  • 从平庸到卓越:把你的工作当事业

    从平庸到卓越:把你的工作当事业

    本书从员工的视角出发,探讨员工与老板沟通的有效方式,帮助员工成为一名对于老板来说重要的人,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员工。同时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心态的培养,告诉员工在打工过程中如何抛弃不正确的打工心态,树立正确的主公翁意识,成就老板心态。
  • 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它是Google在中国望洋兴叹的本土企业。它是纳斯达克的“中国奇迹”。一家从中关村起步的小公司,用10年时间,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界的巨人。这就是李彦宏的百度世界故事。这是一本全面、真实、客观的百度正史,作者贴身采访了李彦宏及其团队里的所有关键人物,以第三方的角度,全方位、近距离记录了百度的成长历程。该书深入探究了百度令世人瞩目的发展背后的成长基因,多角度剖析了百度独特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技术研发与资本运作,通过百度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以一个企业为基点,记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 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

    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

    本书是作者对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系列探讨的又一本著作,本书提出的平台模式,则从更广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和市场如何合力,资源如何整合,社会如何维护小企业融资权,从而达到各方效用的最大化。 本书较好地体现了作为集市场性和公共性于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发挥市场和公共性两种力量的合力,这样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案的思想。
  •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企业文化建设、风险控制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每一节后的“管理技巧点拨”更是使本书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每一位管理者至少应翻阅本书5遍,并至少从本书中学会100个管理技巧。
  • 尚品宅配凭什么?

    尚品宅配凭什么?

    云计算、个性化定制、免费设计……看到这些词,你能想到这是一家从事家具制造的企业吗?这就是尚品宅配,一家成立将近十年,每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的企业。它的商业模式,不仅受到业界的疯狂学习和模仿,并被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的高管推崇为“C2B模式样板”,更是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眼中的“朝阳企业”!一家制造企业如何与计算机与网络结缘,更与云计算这样的名词联系在一起?本书为您讲述尚品的故事,剖析它逆生长的商业模式。所有的秘密,请听作者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盛世繁华:遇见

    盛世繁华:遇见

    苏婉婉虽然才二十五岁,可是自小却有着一股子成熟,比起同龄人来说她要成熟的很多,自从经历过上一段感情之后她便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她的想法是回家相个亲,然后找个人安安稳稳的度过了,却不曾想一场旅行彻底改变她的人生。一场相遇,多少爱恨纠葛。
  • 汉宫秘闻:一代骄妃霸天下

    汉宫秘闻:一代骄妃霸天下

    因为爱上了自己皇后的妹妹,他气死了皇后,荒误国事而亡国;他强抢了别人心爱的女人,却当着这人的面砍下了美人的头颅,呈上来给他看,于是他得到了天底下最恶毒的咒语;而一切的因果轮回最终却落到了他这个倒霉的年轻皇帝身上……一个冲喜的乞丐王妃,看似天真无邪,可是背后却有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秋水和沧海,本是一对美丽的孪生姐妹,然而她们生存在这世上竟然是一对“报仇工具”,为了复仇,妹妹沧海化身为皇后姐姐姜秋水,各种腹黑,各种手段,将汉宫折腾得黑白颠倒、生死难卜。为了这个预言,老道人自绝生路,难道此女的命运将另有玄机?谁比谁更阴险?谁比谁更狠毒?
  • 总裁一惹误终身

    总裁一惹误终身

    (开头我们先来虐的,后面甜文哦~)她不就是小时候用鞋子砸过他脑袋,把他的初吻也没了吗?某男怎么这么小气,娶了她居然是来气她的。你们说这男人是不是是有病,拿终身大事来开玩笑。“唐墨城,你有病吧!”叶倾倾气得牙痒痒。“被你那舞鞋一砸能不得病吗?”某男坐在沙发上邪魅的笑了笑,盯着叶倾倾那张气得红呼呼的精致脸蛋,随后便一把拉过叶倾倾坐在他修长而又笔直的腿上……
  • 冷面总裁的失忆女友

    冷面总裁的失忆女友

    爱已逝,情何堪,若要就此放下,她怎做到?她不是个聪明的女人,所以,注定了纠缠不清。如果注定了沦落地狱,那么她不会放过他,让自己独行……
  • 凶险的假期

    凶险的假期

    王森劳苦功高,上头特别调他去苏州帮忙侦查一件奇案。结果王森到境之后,不但没人告诉他案件情况,反而被当地警方监视。几经周折方知,当地大美女林香莉被人劫杀,嫌疑人却有不在场证明,而之前向王森透露情报之人又突然坚决否认和林香莉有关。王森人生地不熟,唯有谨慎行事。刚刚得出头绪之际,就险些被人暗杀!
  • 风云大明

    风云大明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首古诗也随着的沈默一声叹息而结束了!但不灭的是我华夏男儿的热血传奇!人生醉是一场梦,此梦幻复我独醒!金戈铁马入梦来,我自风云啸九天!
  • 三国之吕布天下

    三国之吕布天下

    谁能想到张浪会因为喝醉了酒就穿越了!一场大醉醒来,张浪赫然发现自己居然回到了东汉末年,并且成为了吕布!要命的是,诸侯联军已经聚集在虎牢关下,刘关张正等着上演三英战吕布呢!在这个牛人遍地的时代,为了生存下去,张浪拼了命地抢粮抢钱抢地盘!要发展壮大,光有钱粮地盘还不够,还得有人才!为了弄到人才,张浪是坑蒙拐骗样样来!三国的美女个个妖娆似妖精,千般妩媚,万种风情,不过女王们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弄到手的!
  • 神之旅途:圣学院

    神之旅途:圣学院

    圣学院是一个远近文明的的一个职业学院。是所有普通人向往的地方。“爱尔芙,要是我消失了,你会怎么样呢?哈哈哈哈,我想,你一定是什么感觉都没有吧。我想这可能是我自作多情吧,可能我永远都是孤独的人吧。”圣学院是那个人所创的,果然很讨厌。混吃等死不好吗?非要学什么技能,反正都是废人一个,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哦?那个小东西居然这样想,那就更不能如她所愿了。”PS:简介废,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人一个班级在职业学院所发生的爆笑,悲伤,甜蜜的事。
  • 刘超然的商业帝国

    刘超然的商业帝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阅人无数,年轻的主人公初出象牙塔,进入社会这所大熔炉,和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接触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的人,经历了许多令人深省的事情,他在人生的旅途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阅历。这是一部贴近生活,平凡之中带着深刻的小说,没有波澜壮阔的玄幻场景,也没有令人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有的只是一个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所见到的人生百态。从这本书中似乎很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且看刘超然如何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逐渐成长为与马云对话,与强东合作并创立自己商业帝国的有为青年。
  • 边伯贤之独宠小丫头

    边伯贤之独宠小丫头

    一次意外,边伯贤误会了池晚,开始报复池晚,但后面的种种事情,让他们渐渐有了好感却到最后.....“你不是我,又怎么会体会到被你冷漠推开的心痛.”——池晚。“回来好不好?我想你了.”——边伯贤。“一开始遇见你以为你会是我的,没想到最后你竟然不属于我”——朴灿烈。“笨蛋,都是喜欢靠近了都会传染,为什么我喜欢你,你不喜欢我?”——吴世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