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51300000013

第13章 苏洵卷(13)

田制(1)

古之税重乎?今之税重乎?周公之制,园廛二十而税一(2),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稍甸县都皆无过十二(3),漆林之征二十而五(4)。盖周之盛时,其尤重者至四分而取一,其次者乃五而取一,然后以次而轻,始至于十一,而又有轻者也(5)。今之税虽不啻十一,然而使县官无急征,无横敛,则亦未至乎四而取一与五而取一之为多也。是今之税与周之税,轻重之相去无几也(6)。

虽然,当周之时,天下之民歌舞以乐其上之盛德(7),而吾之民反戚戚不乐,常若擢筋剥肤以供億其上。周之税如此,吾之税亦如此,而其民之哀乐何如此之相远也?其所以然者,盖有由矣。周之时用井田(8),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9),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10),而役属之民,夏为之耨,秋为之获,无有一人违其节度以嬉。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有田者一人,而耕者十人,是以田主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11)。夫使耕者至于穷饿,而不耕不获者坐而食富强之利,犹且不可(12);而况富强之民输租于县官,而不免于怨叹嗟愤(13)。何则(14)?彼以其半而供县官之税,不若周之民以其全力而供其上之税也(15)。周之十一,以其全力而供十一之税也,使以其半供十一之税,犹用十二之税然也(16)。况今之税,又非特止于十一而已,则宜乎其怨叹嗟愤之不免也(17)。噫(18)!贫民耕而不免于饥,富民坐而饱以嬉,又不免于怨,其弊皆起于废井田。井田复,则贫民有田以耕,谷食粟米不分于富民,可以无饥(19)。富民不得多占田以锢贫民,其势不耕则无所得食,以地之全力供县官之税,又可以无怨。是以天下之士争言复井田。

既又有言者曰:夺富民之田以与无田之民,则富民不伏,此必生乱。如乘大乱之后,土旷而人稀,可以一举而就(20)。高祖之灭秦,光武之承汉,可为而不为,以是为恨。吾又以为不然,今虽使富民皆奉其田而归诸公,乞为井田,其势亦不可得。何则?井田之制,九夫为井,井间有沟(21)。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22)。甸方八里,旁加一里为一成,成间有洫,其地百井而方十里(23)。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四都方八十里,旁加十里为一同,同间有浍,其地万井而方百里(24)。百里之间为浍者一,为洫者百,为沟者万。既为井田,又必兼修沟洫。沟洫之制: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25)。万夫之地,盖三十二里有半,而其间为川为路者一,为浍为道者九,为洫为涂者百,为沟为畛者千,为遂为径者万。此二者非塞溪壑,平涧谷,夷丘陵,破坟墓,坏庐舍,徙城郭,易疆垅,不可为也。纵使能尽得平原广野而遂规画于其中,亦当驱天下之人,竭天下之粮,穷数百年专力于此,不治他事,而后可以望天下之地尽为井田,尽为沟洫。已而又为民作屋庐于其中,以安其居,而后可(26)。吁!亦已迂矣(27)。井田成而民之死,其骨已朽矣。古者井田之兴,其必始于唐虞之世乎(28)!非唐虞之世,则周之世无以成井田(29)。唐虞启之,至于夏、商稍稍葺治,至周而大备(30)。周公承之,因遂申定其制度,疏整其疆界,非一日而遽能如此也,其所由来渐矣。

夫井田虽不可为,而其实便于今,今诚有能为近井田者而用之,则亦可以苏民矣乎(31)!闻之董生曰:井田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名田之说,盖出于此。而后世未有行者,非以不便民也,惧民不肯损其田以入吾法,而遂因之以为变也。孔光、何武曰:吏民名田无过三十顷,期尽三年,而犯者没入官。夫三十顷之田,周民三十夫之田也。纵不能尽如周制,一人而兼三十夫之田,亦已过矣,而期之三年,是又迫蹙平民,使自坏其业,非人情,难用(32)。吾欲少为之限,而不禁其田尝已过吾限者,但使后之人不敢多占田以过吾限耳。要之数世,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而彼尝已过吾限者,散而入于他人矣(33)。或者子孙出而分之以无几矣(34)。如此,则富民所占者少而余地多,余地多则贫民易取以为业,不为人所役属,各食其地之全利。利不分于人,而乐输于官(35)。夫端坐于朝廷,下令于天下,不惊民,不动众,不用井田之制,而获井田之利,虽周之井田,何以远过于此哉(36)?

【注释】

(1)田制:本文是《衡论》的第十篇,评论如何改革田赋制度。

(2)周公之制句:周公定的制度,园圃与廛里二十而税取其一。

(3)稍甸县都:古时四种划分田里、区域的单位。稍去国三百里,甸二百里,县四百里。又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

(4)漆:木名。落叶乔木,互生羽状复叶,初夏开小花,果实扁圆,树汁可为涂料。

(5)盖:句首语气词。周:朝代名。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之西南)。

(6)相去:相差;相距。无几:没有多少;不多。

(7)上:君王;天子。

(8)井田: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其中央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

(9)资:取用。阡陌:田界。

(10)安坐四顾句:安稳地坐着环视四周,在他们中间指挥安排。

(11)是以:连词。因此;所以。日累:每天积累。日食:每天的饮食。无告:无处诉讼。

(12)夫: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食:享受,受用。犹且:尚且。

(13)输租:交纳租税。嗟愤:叹恨;愤恨。

(14)何则: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

(15)不若:不如;比不上。

(16)犹:如同,好像。然:代词。这样;一样。

(17)况:连词。何况,况且,表示更进一层。特:仅,只。而已: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犹罢了。宜:合宜,合适。

(18)噫:文言叹词。表示悲痛或叹息。

(19)谷食粟米:泛指粮食。

(20)旷:荒凉,荒芜。一举而就:谓一次行动取得成功。

(21)沟:井田中间的界沟。

(22)邑:古代区域单位。方二里。丘:古代区划田地、政区的单位名。

(23)一成:古为方十里之地。洫:田间水道,沟渠。

(24)一同:古为方百里之地。浍:田间的水沟。

(25)夫: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百亩为夫。遂:田间排水的小沟。畛:zhěn,田间分界的小路。

(26)已而:然后,后来。屋庐:住房。

(27)吁句:唉!也是太迂腐了。

(28)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29)无以:古代汉语中的习惯句式。谓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30)唐虞启之句:唐尧虞舜之时开始,到了夏朝和商朝稍稍整治,到了周朝就完备了。

(31)诚:确实,的确。近:相近,近似,苏:拯救;解救。

(32)纵:即使。迫蹙:逼迫,压迫。

(33)要:矫正;更正。复:再,又。

(34)这句的意思是:有的子孙出去而分开后所剩没有多少了。

(35)输:缴纳赋税。

(36)何以: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

乐论

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天下未知君之为君,父之为父,兄之为兄,而圣人为之君父兄;天下未有以异其君父兄,而圣人为之拜起坐立;天下未肯靡然以从我拜起坐立,而圣人身先之以耻。呜呼,其亦难矣!天下恶夫死也久矣,圣人招之曰:来,吾生尔。既而其法果可以生天下之人,天下之人视其向(1)也如此之危,而今也如此之安,则宜何从?故当其时,虽难而易行。既行也,天下之人视君父兄,如头足之不待别白(2)而后识,视拜起坐立如寝食之不待告语而后从事。虽然,百人从之,一人不从,则其势不得遽至乎死。天下之人,不知其初之无礼而死,而见其今之无礼而不至乎死也,则曰圣人欺我。故当其时,虽易而难久。呜呼,圣人之所恃以胜天下之劳逸者,独有死生之说耳。死生之说不信于天下,则劳逸之说将出而胜之。劳逸之说胜,则圣人之权去矣。酒有鸩,肉有堇(3),然后人不敢饮食。药可以生死,然后人不以苦口为讳。去其鸩,彻(4)其堇,则酒肉之权固胜于药。圣人之始作礼也,其亦逆知其势之将必如此也,曰:告人以诚,而后人信之,幸今之时吾之所以告人者,其理诚然,而其事亦然,故人以为信。吾知其理,而天下之人知其事,事有不必然者,则吾之理不足以折天下之口,此告语之所不及也。告语之所不及,必有以阴驱而潜率之,于是观之天地之间,得其至神之机,而窃之以为乐。雨,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日,吾见其所以燥万物也;风,吾见其所以动万物也。隐隐谹谹(5),而谓之雷者,彼何用也?阴凝而不散,物蹙而不遂,雨之所不能湿,日之所不能燥,风之所不能动,雷一震焉而凝者散,蹙者遂。曰雨者,曰日者,曰风者,以形用;曰雷者,以神用。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为之君臣、父子、兄弟者,礼也。礼之所不及,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从而不信乎?

【注释】

(1)向:原来。

(2)别白:辨别。

(3)堇:一种野生的草,有毒性,也叫陆英。

(4)彻:通“撤”,撤去。

(5)谹谹:山谷中的回声。

易论

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易》而尊(1)。信之而不可废,尊之而不敢废。故圣人之道,所以不废者,《礼》为之明,而《易》为之幽也。

生民之初(2),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不耕而不饥,不蚕而不寒,故其民逸(3)。民之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而圣人者,独为之君臣,而使天下贵役贱;为之父子,而使天下尊役卑;为之兄弟,而使天下长役幼。蚕而后衣,耕而后食,率天下而劳之(4)一圣人之力,固非足以胜天下之民之众,而其所以能夺其乐而易之以其所苦,而天下之民,亦遂肯弃逸而即劳,欣然戴之以为君师,而遵蹈其法制者,《礼》则使然也(5)。

圣人之始作《礼》也,其说曰:天下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是人之相杀无已也(6)。不耕而食鸟兽之肉,不蚕而衣鸟兽之皮(7),是鸟兽与人相食无已也。有贵贱,有尊卑,有长幼,则人不相杀;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则鸟兽与人不相食。人之好生也甚于逸,而恶死也甚于劳(8)。圣人夺其逸死,而与之劳生(9),此虽三尺竖子,知所趋避矣。故其道之所以信于天下而不可废者,《礼》为之明也。

虽然,明则易达,易达则亵(10),亵则易废。圣人惧其道之废,而天下复于乱也,然后作《易》。观天地之象以为爻,通阴阳之变以为卦,考鬼神之情以为辞。探之茫茫(11),索之冥冥(12)。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13)。故天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其教亦随而尊。故其道之所以尊于天下而不敢废者,《易》为之幽也。

凡人之所以见信者,以其中无所不可测者也;人之所以获尊者,以其中有所不可窥者也。是以《礼》无所不可测,而《易》有所不可窥,故天下之人,信圣人之道而尊之。不然,则《易》者,岂圣人务为新奇秘怪以夸后世邪(14)?

圣人不因天下之至神,则无所施其教(15)。卜筮者(16),天下之至神也。而卜者,听乎天而人不预焉者也(17);筮者,决之天而营之人者也(18)。龟,漫而无理者也,灼荆而钻之,方、功、义、弓,惟其所为,而人何预焉?圣人曰:是纯乎天技耳(19)。技何所施吾教,于是取筮(20)。夫筮之所以或为阳或为阴者,必自分而为二始(21)。挂一,吾知其为一而挂之也(22);揲之以四,吾知其为四而揲之也(23)。归奇于扐(24),吾知其为一为二为三为四而归之也,人也(25);分而为二,吾不知其为几而分之也,天也。圣人曰:是天人参焉,道也(26)。道有所施吾教矣,于是因而作《易》,以神天下之耳目,而其道遂尊而不废。此圣人用其机权,以持天下之心,而济其道于无穷也。

【注释】

(1)圣人之道句:圣人的政治主张,因为得到《礼》而使人信服,因为得到《易》而使人尊崇。

(2)生民:犹言人类诞生。

(3)蚕:名词用作动词,即养蚕。逸:闲适;安乐。

(4)蚕而后衣句:养蚕而后就有了衣服穿,耕种而后就有了食物吃,率领天下的老百姓从事劳动。

(5)而天下之民句:而天下的百姓,也竟然肯抛弃逸乐去从事劳苦,高兴地拥戴他作为君主,作为师长,并且遵照他的法令制度,是《礼》使他们这样的。

(6)无已:无止境;无了时。

(7)食:名词用作动词。吃。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8)这句的意思是:人的喜欢生存超过安逸,畏惧死亡超过劳苦。

(9)这句的意思是:圣人夺走他的贪图安逸和死亡,给予他付出劳动和生存。

(10)达:通晓,明白。亵:轻慢,不庄重。

同类推荐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醉春风

    醉春风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留给了梦想与奋斗。趁还年轻别浪费了你的激情与潜能。
  • 随风起舞

    随风起舞

    本丛书共收入《哲学深处的漫步》、《敲打岁月》、《生而自由》、《行走的声音》、《随风起舞》、《寂静中飞舞》、《狗吃羊》、《真水无香》、《我是第几者》、《走马看黄花》等共十本杂文随笔。
  •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在美景与咖啡间穿行而过,记忆模糊,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心却永恒。小七历经时光的洗礼,将铅华漂白,化作点滴的温柔,灌溉贫困山区儿童的心田。善行大爱,始于初心,她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似乎都平凡无奇,但她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心,却可以让我们用一辈子去回味,去领悟……
  •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热门推荐
  • 绝色倾城废材女王

    绝色倾城废材女王

    当二十一世纪的全能女王,穿越为月家废材嫡女,看她如何翻云覆雨,玩转异世。。。萌宠神兽相伴,邪魅夫君携手共闯下。“墨儿,你又不乖了”某男无耻的说道,还不忘摸一下小脸。某女炸毛“妖孽,快放开我!”“就不放,墨儿不是说过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吗,我怎会放开呢?对不对呢、”某女无语。。。自己的确说过吧美文哦,大家多支持,小诺谢大家了哈。么么哒。。。。。。。(づ ̄3 ̄)づ╭?~大家喜欢就支持,不喜欢的可以绕道而行。(那个作品类型不是女尊,只是穿越玄幻)
  • 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

    吾有三把剑,一曰天子剑,二曰诸侯剑,三曰庶民剑。吾有三条道,一曰王道,二曰臣道,三曰侠道。天子剑,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为王道。诸侯剑,攻城略地,报国尽忠,为臣道。布衣剑,十步杀人,千里不留,为侠道。
  • 大世代

    大世代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世世代代,无穷岁月,终有报。一世为寻,十世为报,百世为轮回,千世是为大世代。这里是器师的世界,这里是一片奇妙的大陆,这里隐藏着无数的秘密。面对神秘诡异的器魂,无法感悟器力的人级废物之身,面对自己精研200余年的秘法无法修炼,转世来到卡兰大陆的皓月宗大长老叶凡,将何去何从?是谁在暗处操控了凡尔赛公国的腐朽,皓月宗的炼体功法又为什么会出现在卡兰大陆,神秘的虚魔界,卡兰大陆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无数的为什么,无数的疑惑,让我们追随着叶凡的步伐一步步揭开最终的谜底。器师等级:器士,器师,铁器师,铜器师,银器师,金器师,玉器师,神器师,圣器师
  • 君心溺宠:父皇休想逃

    君心溺宠:父皇休想逃

    [女扮男装,不喜勿入]顾子卿一朝穿越,穿成了女王爷,然后莫名其妙的成为了皇帝,她也很绝望呀,谁特么愿意改奏折?某卿偶尔逗逼:“想上天,与太阳肩并肩!”话罢,竖起中指。容貌俊美的男子,微眯眼眸,说道“卿儿,九韶愿意给你上。”顾子卿噎了一下:“....你走。”忽然,男子眼眸危险迷离,看向某卿旁边抚媚万千的顾烨,顾烨媚眼轻挑,魅惑道:“父皇,跟我走~”。顾子卿:“那个,其实你是我捡来的。”顾烨笑容消失:还能再敷衍一点吗?一位白衣美男款款走来,撑着伞,纯洁无害,询问道:“子卿,他们是谁?”某卿笑容僵住:这家伙...搞事情吧。#桃花债挺多的,如何解决?在线等,挺急的!#(小说群:559474362)
  •  王爷独宠:三品女仵作

    王爷独宠:三品女仵作

    他是钰国最年长的王爷,也是世人眼中最惧的督主,杀人无数,生性凉薄,却对‘他’无可奈何,好不容易想要放‘他’离去时却突然发现她的女儿身……
  • 首席总裁闷骚爱:无爱别逃

    首席总裁闷骚爱:无爱别逃

    虐虐:第一次坦诚相见,他却发现她不是处,“好,好你个无爱,你tm居然不是处!”粗暴地撕开她的衣服,毫不留情闯入她的禁地。甜甜:话说俩人赖床中,聿轩这闷骚男就一个劲的逗弄无爱,大概无爱被烦着了,慵懒地问:“干嘛?”聿轩眼睛一亮,“干干干!”这下无爱不淡定了,“你丫的昨晚还没够啊!”“明明是你问人家的。”聿轩各种撒娇扮委屈。继续逗弄某个炸毛的人:“以后我就叫你,尚你,上你,好不好。”“你、你讨厌。”“要不叫尚不够,尚不够也行啊!”聿轩宠溺的说。无爱刚想反驳,聿轩就封住了无爱那刚想动弹的嘴唇。一场早晨运动激烈进行中……
  • 黑萌小夫妻

    黑萌小夫妻

    五岁修仙界软妹纸穿越地球,遇到重生芝麻馅伪包纸。黑心小包纸二人组外表萌你一脸血,最后坑到你吐血。小轩轩同志表示:萌娃联手,天下在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70年代的懵懂少年成长记

    70年代的懵懂少年成长记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传奇,书写传奇是为了让个人追忆那荏苒时光,更是让爱情火花化为世间永恒。从小到大,好学、机灵的余丰,在遇到一个个新的人物时,时刻惊醒,自我觉悟,缓缓长进。自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邀请“诸君入我帐”,静心、细观、感悟余丰和王丽平凡而愉快的生活。(书友提示:第一卷为生活背景,虽自认为不可或缺,但心急的书友可跳过,从第二卷直接看齐!)“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冷皇的假面毒后

    冷皇的假面毒后

    初相见。他是江湖传言最最神秘的司星阁阁主,头戴面具,一身黑衣,冷漠毒舌;她是人称妙手无双魅公子的英俊少年,脸披人皮,女扮男装,游戏江湖。他请她易容扮作一位美貌女子,以偿相思之苦。她为了浇灌毒花四处寻毒,却不料他的血正是世间剧毒之物。一场名动江湖的鉴宝大会,两人心思各异,结伴同行。面具人皮之下,互不知对方是人是鬼,长相为何。一段传奇,就此拉开序幕。
  • 相爱一生:萌妻么么哒

    相爱一生:萌妻么么哒

    想要过一把“穷”瘾的司徒梦羽,艾歆雨和童诗语,在外面租了公寓,又在勉强看过眼的公司入职,三小妞在各任职的公司里不幸招惹总裁,OhMyGod!拥有火辣性格的司徒梦羽看不过姐妹被欺负,直接上门“报仇”,在商量了不够几分钟,她豪迈地把艾歆雨和童诗语卖给了总裁们,领着自家总裁回公司了。艾歆雨和童诗语怒喊:“司徒梦羽,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