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58400000011

第11章 各地的除夕活动(3)

2.守岁点红烛

守岁酒相陪伴的是旧时上海守岁的习俗。吃过年夜饭后,不能睡觉,大人小孩都要守岁。过去传说,老天爷在此夜会打开天门,将金银财宝撒往人间。其实,这反映了人们希望能过富裕生活的心理。

守岁时,上海人家家点起红蜡烛,香炉里插着一大把香。等到烛与香燃烧尽时,大概就到五更鸡啼了。人们坐在守岁桌旁,看大红蜡烛的烛芯结出各种模样,名之为“如意”等吉祥的称呼,表示对年岁的况贺。

小孩则有所谓“提灯会”,拿着各色兔子灯和点燃的小蜡烛,跑来跑去地玩。各家守岁时,在屋中高燃的银烛,名为“守岁烛”。守岁烛在各处各屋都须点燃,过去上海人叫这为“照虚耗”。

在农村里,除夕还在田间点亮烛炬,或者用长竹竿缚着稻草燃照田地,这称作“照田蚕”。至于穷苦农妇,除夕还在忙忙碌碌地做着家务或生计。正如有首竹枝词所写道的:

锣鼓年除夜闹街,照田蚕烛列村排。

抱儿有个贫家妇,此夕还忙手做鞋。

3.除夕子夜接灶君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

届时,家里的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在灶前焚香燃烛,祭祀仪有如送灶日那样。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数人都是守岁通宵达旦,至多是坐在守岁桌旁打个盹而已。

封门大吉之后,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爆竹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至天微明时,各户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一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期待。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邻里相见互道新禧,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十一)山东除夕习俗

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过春节,尤其是除夕,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人们也要在这一天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与家人共度佳节。

1.烟台除夕供奉饺子

在烟台农村,大年三十中午贴春联、福字,春联、福字必须在午饭前帖完。

到了下午,基本就是包饺子了,包饺子也有讲究,饺子里要放入十枚硬币、十枚红枣,硬币代表财,红枣代表福。

饺子下好以后,要先捞出七个小碗的饺子,每碗两个,每个碗上放一双新筷子,然后再用一个大碗,放上饺子,这七碗饺子是据说是供奉各路神仙的。其中有玉皇大帝。供奉完神仙,再给祖先供奉饺子,照例是每位两个。上香烧纸完成后,可以吃饺子了。

吃完饺子后可以睡觉、也可以守岁,放鞭炮。快到午夜零时,鞭炮声渐次响起,逐渐震耳欲聋,新年正式开始。

在零时,要起来洗脸刷牙,放开门炮,将准备好的鞭炮点上,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是满地红纸,硝烟味十足。将祭祀用品摆好,一般两桌,一桌供奉天地,一桌供奉祖先,上香烧纸磕头。

大约1时多钟,年夜饭也准备好了,有酒有菜。吃晚饭,收拾好碗筷,拿出准备好的瓜子、糖、香烟。

大约凌晨3时30分左右就开始有人来拜年了,有单独的,由一大伙的,一般都是年轻的先出来拜年,老人或者辈分比较高的都在家呆着等人来。拜年也不是全村每家都要去,一般去的都是本家和平日关系比较好的。快天亮的时候,老人和辈分较高的才会相互间拜拜年,彼此祝福。

2.崂山过年习俗古朴

在山东崂山地区,除夕贴春联的习俗盛行不衰,但是,如果家中遭丧,子女未除服,则连续三年不能贴春联。贴春联的时间在除夕前或在除夕日。

由于春联大多是出于私塾先生和学童之手,所以有人写诗反映这种风俗:“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副副卖斯文。人来问价倍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

因民间讲求祈福与驱邪的功能,对联也就出现了陈陈相因的重复,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三阳开泰、六合同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等。

除夕清晨,崂山人要在堂屋正中挂宗谱,摆供品,供品分五碟五碗,五碟中盛水果糖点;五碗盛鸡鸭鱼肉,基本上按朱子家礼的原则排列。

男人们负责把水缸挑满水。中午全家吃隔年饭,到太阳落山时,男人们提着灯笼,拿着香、纸和供品,到祖茔“请年”,即请先辈亡灵来家过年。这是一项很神圣的仪式程序,凡是到祖茔去的男人,都要依次跪下叩头,焚烧纸钱,嘴中叫着爹娘或爷爷奶奶,说“今天过年,请回家过年”。焚烧跪拜结束后,再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实际上,此举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出于对先祖的情感,表现出一种道德和伦理责任感。

请年回来后吗,略事休息一下,便到大门外燃放鞭炮,点香烧纸“接灶”,即把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灶君迎接回来。此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大家一边包,一边聊,充分体现出家庭的和睦与欢乐。

包完饺子后,开始饮屠苏酒,吃年夜饭守岁。崂山地区主要是饮用自制的地瓜酒和白酒。而今则是啤酒、红酒、葡萄酒,不一而足。

守岁的习俗,既是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

古人有诗写道:

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苏东坡的《守岁》堪称佳句: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守岁饭是要细斟慢饮,从掌灯入席直吃到深夜。而且每上一道菜、每饮一种酒,都要先到宗谱和“天地堂”前拜奠。据《荆楚岁时记》所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此习俗。

除夕子夜24时是最重要的时刻,此时鞭炮齐鸣,女人们忙着煮饺子,男人们则出门按一定的方位迎财、喜神,向天地叩拜,向祖宗叩拜,在鞭炮的震天动地的声响中辞旧迎新。

子夜的出门祭祖迎神,实际上是古代天子诸侯行圜丘祭天之礼的普及和继承。虽然直至清代中叶,民间的祭天礼仪仍是绝对禁止的,只在官家冬至祭天时吃馄饨以应节气的习俗存在。但至清末,等级森然的礼制已有所松弛,民间出现了祭天之习,官方也不再明文禁止了。民间大都于新年元旦焚香烛祭天拜地,而后祀祖,从此祭天这种礼式就成了民间一项重要活动。

民间祭天拜地时用的“元旦文疏”,其内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说明了在天威难测,人力微渺的时代,人们只有祝祷神祗,禳灾祈福,求得终岁平安的心愿。

(十二)河北邯郸除夕扔愁帽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传统节日。在河北地区,除夕风俗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扔愁帽”这一奇异的风俗。

扔愁帽都是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在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源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士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亡国的奇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现代人扔帽已没有了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而已。

(十三)台湾除夕习俗

除夕这天一大早,台湾人民家家户户都准备除旧布新,在家中内外重要部位张贴春联春字,台湾民间俗称“辉春”。

除夕下午的祭拜,俗称辞年或辞岁,是为了感谢这一年来神明及祖先的保佑,祈求来年继续赐福。全家老小都要穿戴整齐,在厅堂的神明及祖先的牌位桌前陈列牺醴供品。较讲究的家庭,还在神案上“叠柑塔”。

祭品中一定少不了年糕,台湾人称之为“年粿”,它是用石磨研碎的糯米,再添加各种调味品久蒸而成的。年粿有甜粿、发粿、菜头粿之分。台湾乡下有俗谚:甜粿过年,发粿赚钱,菜头粿吃应时。有的还在发粿和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饭春花”,因“春”字的闽南语谐音“剩”,取年年有余之意。

辞岁之后,就该吃年夜饭了,台湾称“围炉”。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炉,现在则以火锅或电磁炉取代。一家人热乎乎地围坐一桌共餐,其乐融融。

在年夜饭中,除了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虾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全鸡,全鸡闽南语发音同“全家”。此外还有几道菜不可少,如芥菜,叫“长年菜”,吃时要一根一根先头后尾,不能横食,也不能嚼断而食,象征绵延不断;韭菜,取其与“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闽南话称它为“菜头”,表示“好彩头”,即吉兆。

桌上的菜,每人都要下筷吃一口,象征齐全。即使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及孩子,也要喝上一点点酒,因“酒”与“久”同音。一家人齐聚一堂,把酒言欢,畅叙亲情,人们期待的早已不是桌上有多么丰盛的菜肴,而是一家人团聚亲热的温馨气氛。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们就会给子孙们压岁钱。压岁钱用红纸包着,也称红包。台湾的习惯是,只要没结婚,即便已年过30,都可以名正言顺地从父母、兄嫂手里拿红包。红包内的金额必须是偶数,忌讳奇数,取吉利之意。

与大陆各地习俗一样,台湾人民也是守岁到午夜,随后便纷纷跑到街上燃爆竹烟花。

台湾的宗教信仰浓厚,新春期间民众常去庙宇进香祈福。许多民众自除夕夜开始,便前往崇敬的庙宇上香膜拜。有些庙宇会在除夕夜先将庙门关闭,并将神明的主炉以红纸封起来,直到事先向神明请示的子时吉刻届临,才将庙门打开。

此时,早就持香挤在门外的虔诚信众,蜂拥向前争着插上第一炷香,此称“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信众会受到神明的特别庇佑,获得好运。

民间还盛行于新春期间到寺庙点灯祈福,点灯类别有平安灯、光明灯、元辰灯、财利灯、文昌灯等。佛教以灯比喻光明与智慧,如信众能燃灯供佛,就能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台湾的高山族人民在除夕的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作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

岁时节俗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随着台湾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两岸春节习俗却充分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同类推荐
  • 魂牵梦绕新西兰

    魂牵梦绕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 《弟子规》四十讲

    《弟子规》四十讲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最经典的演讲集。蔡礼旭老师通过讲解四十集的《弟子规》,帮我们找到了人生不幸福的根源所在。我们只有在家庭生活中落实五伦大道,真诚地反省自己,才能扭转命运,过上和谐平安的生活。
  •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三)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三)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修建此陵园,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封天妖皇

    封天妖皇

    天才公子无意间救下世间最美的女子,众仙的利益让他来到诡异的大陆。他是一名玩世不恭来自地球的骗子,一名道德与节操备受质疑的剑客。拥有妖王转世的灵魂,为人,他有人的良知,能在危急时刻会站出来拯救自己的朋友。有妖魂,他就有了妖的本性,遇神杀神,遇仙砍仙的本性。他有两个梦想,其一拥有人神妖三界不可控制的自由,其二是要跟最美的女神在一起。成为妖皇,只是被逼出来的副业……。“一个被大圣打死的妖怎么可以跟玉皇平起平坐?”诸神说。玉帝道:“不让他跟我平起平坐,你们谁能战胜他……”“不,我不是要跟你平起平坐,我是要做你的老大。”不一样的封天故事,不一样的妖皇。
  • 魂神界

    魂神界

    青云大陆,浩瀚无垠,魂者无数,强大的魂王有着绝对的实力和权力,则弱小的魂者糟人屈辱,在这个世界充满着竞争与危机,隐世的韩轩,将踏上强者的旅途。
  • 邪王太腹黑:爱妃,求抱抱

    邪王太腹黑:爱妃,求抱抱

    【正文番外全部完结,包月文,绝对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他,六道之外,魔界至尊,却为了她甘愿进入轮回。她,特殊部门顶级特工,睁开眼居然到了完全陌生世界,却还是她的身体……为寻穿越之谜,她战恶鬼、斗僵尸,戏妖魔,嚣张异世。只是…….她究竟都招惹了些什么?天朝太子爷?神医狐狸精?僵尸王将军?鬼界三王爷?各个权倾一界,唱霸一方。凤柒玩笑:“本小姐要是都收了,六界不就是我的了?”某魔尊紧扣她腰身,邪肆霸道:“六界算什么,跟了我,这天地都是你的。”小剧场:他亲昵的将她抱在怀中,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让她感觉到他身下的火热……“女人,要吗?”啪……回应他的是一巴掌!
  • 奴魔

    奴魔

    我是枫云看我如何引领风云!
  • 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邂逅之殇

    邂逅之殇

    南北在大连邂逅第一个花容月貌的美女,神魂颠倒地跪在地上求婚,并把美女带到自己借住的宿舍,当一回“柳下惠”痛苦煎熬了一个通宵。为了和美女结婚,南北赶回老家和性格不合,几乎是各过各的老婆离婚,不想在返乡的车上又与一个灵秀妩媚的美女邂逅,还把她带到自己的照相馆里成其美事。南北与泼辣著称的老婆离婚之后,是赶去大连和第一个美女结成伉俪,还是和第二个美女喜结连理呢?而南北是为了哪个美女而导致精神错乱,并疯狂地踏上永无站点的旅程呢?
  • 恋上嗜血堕天使

    恋上嗜血堕天使

    天使的容貌,嗜血冰冷的伪装下,却有着一颗脆弱的心。小时候的伤,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永无磨灭的痕迹。几年后,复仇的她,带着一颗残缺无爱的心回来了。天使的禁忌,是爱,而她,却在那所学院里遇到了他,还有随她而来的青梅竹马。渐渐迷失在感情之中。她很脆弱,却只会独自一人躲在黑暗里舔着伤口。一切的一切浮出水面,他们的爱,能否经得起考验,他们,又要何去何从?她的归宿,又到底是谁?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嫡女傻妻:王爷请下榻

    嫡女傻妻:王爷请下榻

    一朝穿越,直接被一个王爷给缠上了。明明是一个傻子,却玩转后院,让所有的人对她敬而远之。“嘿,小弟弟,我要的是男人,不是无赖!”某女看着死缠烂打的黏着自己的男人,仰天长叹:老天,我是有洁癖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向您宣誓

    向您宣誓

    故事起源于一个梦,梦中群山环绕,巨龙飞舞,白金的旗帜在纯白的塔林上空升扬。英雄立于荆棘的王座,万民为之欢呼沸腾,而我仰望您的身姿,向您宣誓!执吾之剑,为汝开疆辟土!瓦锡兰第四纪元,一个小女孩从死人堆中苏醒.......————————————————————唯一书友群57193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