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1400000002

第2章 千奇百怪话茶史

美丽的传说——“神农尝百草”

在我国古代,民间盛传着关于神农的故事。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载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尚无“茶”字,曾有人考证,“茶”字就是“茶”字的古体字之一。此外,《尔雅》中亦载有“茶”的古体字“槚”等。据古书记载,神农即神农氏,是生活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时期氏族部落的首领,他带领部落的人们种百谷,植桑树,从事农业耕作。

为了治疗人们的疾病,神农氏经常寻草药于深山大川之中。传说神农氏有着透明的身体,草药入肚后,药行到何处,药效及治病机制明晰无疑。他每日口尝数种草药,有的含剧毒,使他口干舌燥,五内若焚,每当遇到此种情形,神农氏就找寻茶叶放在口中慢慢咀嚼,其味苦涩而后甜,随之舌底生津,身体诸种不适便逐渐消失,且神志愈发清醒。有一天,神农氏尝了一种草后,肚肠突然一节节断了,而茶叶又找寻不到,于是就断肠而死。

神农氏的传说,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历史的真实性。可以说,神农氏是传说中世界上对茶叶最早发现、认识和利用的第一人,是中国古代农业和医学的创始者。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奉神农氏为“三皇五帝”中的“炎帝”。

巴蜀——茶的起源之地

《茶经·一之源》载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最早产于滇、贵、川,那里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肥沃的土壤,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约10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川时期,大部分亚热带作物被冻死,而滇、贵、川特有的温湿地理环境,使这一地域中的许多植物,包括茶树得以幸存下来。据考证,滇、贵、川地域有着众多的野生茶树。其中,在滇南勐海县大黑山原始丛林中发现的高达32.12米的野生大茶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茶树。

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茶的传播以滇、贵、川为中心,向外辐射。南迁因气温变暖,则向乔木化、大叶种发展;北迁因气温变寒,则向灌木化、小叶种进化。有人认为,地球上北纬45°以南,南纬30°以北区域内的50多个国家所种植的茶,全部源于滇、贵、川。同时,茶的饮用也最早从滇、贵、川开始。

汉代《华阳国志·巴志》中有确凿的文字记载,曰:“自西汉至晋,二百年间,涪陵、什邡、南安(今剑阁)、武阳皆出名茶。”还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且园有芳翡、香茗。”文字表明,巴蜀地区远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有人工种植的茶园,茶已经是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和朝贡给天子的礼物。

对于茶树的人工种植,虽然文字记载始于周,但茶学界公认是在汉代,即蒙山茶的种植。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曰:“西汉有僧从表岭来,以茶实蒙山。”《四川通志》载曰:“汉代甘露祖师姓吴名理真手植,至今不长不灭,共八小株。”蒙山是位于四川雅安县和名山县之间的历史名山。“蒙顶山上茶,扬子江中水。”这是后人对蒙顶茶的最好赞誉。

“以茶养廉”的故事

茶之饮,始于周,盛于汉。两汉时期,社会崇尚简约、朴素和节俭,传世的汉代艺术品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马、汉隶碑刻、铜印等,均向我们展示其古拙、雄强、浑厚、阳刚的气息,折射出汉代社会俭朴的时代特征。

自汉入两晋南北朝,时尚去汉甚远,官吏士人皆好奢侈,聚敛财物,夸豪斗富。《晋书》卷三十三载曰:“何曾性奢,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于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提出力纠奢靡、恢复两汉清廉之风的主张。

至南朝齐世祖武帝,下旨其死后灵位前只以干饼、蔬果和茶祭之。“以茶代酒”,且“以茶养廉”,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茶,第一次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了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实现了茶由简单的物质功能上升至文化功能的飞跃。鉴于此,“以茶养廉”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史的起源。

陆羽与《茶经》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宁翁,又号竞陵子,湖北竞陵人。

竞陵,即今湖北省天门县。唐代时,竞陵宛如江南,为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诗人皮日休在《送从弟皮崇归复州》有诗赞曰“竞陵烟月似吴天”、“处处路旁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等。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隐逸·陆羽传》载曰:“陆羽为弃儿,由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唐代寺院多植茶树,寺院众僧以茶助禅,故陆羽自幼熟练茶树种植、制茶、烹茶之道,虽年幼已是一等茶艺高手。面对晨钟暮鼓,黄卷青灯,陆羽志不在佛,终于在智积禅师欲为其剃度皈依佛门时,跑离了寺院。陆羽时年约12岁,此后浪迹江湖。

天宝五年(公元764年),陆羽得识竞陵太守李齐物,为太守府座上客。李齐物欣赏其诗书,勉其学业,劝其弃杂戏。陆羽又与礼部员外郎崔国辅结为忘年之交,而崔国辅与杜甫友善,长于五言古诗,陆羽受其指授,学问大进。在其22岁时,陆羽拜别崔国辅,告别家乡,开始了云游天下、结交四方挚友、立志茶学的研究生涯。

公元755年,陆羽住乌程苕溪(今湖州),结识了许多著名文人,如大书法家颜真卿、诗僧皎然、诗人孟郊、皇甫冉等。多年的云游生活使他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各地茶的资料,江南清丽宜雅的山林水郭,友人的倾力支持,都使他从心底萌发出写就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的激情。经过一年多的整理构思,即公元763年,陆羽时年28岁,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诞生了。

《茶经》对茶的起源传说、历史记载,采摘、加工、煮烹、品饮之法,水质、茶器,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习俗等内容皆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从而使茶学升华为一门全新的、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的崭新学科。《茶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步入成熟时期。

宋人斗茶

斗茶亦名“茗战”、“点茶”,其法承传唐朝烹茶技艺。唐人用釜煮茶,宋人则改用茶末置碗中,注沸水,用“茶筅”搅拌、和匀,使茶汤成乳液状,表面泛起白色泡沫,茶碗内沿与汤面沫花相接天然,无水痕,沫花持久不散,称之“咬盏”;直到花散水出,称之“云脚散”,由此评定茶的胜负高下。

蔡襄《茶录》记载斗茶之风出自贡茶之地建安北苑山(今福建省建瓯县凤凰山麓北苑)。因产制进贡,需定高低,则日久形成品评之道,蔡襄称之“试茶”。此法大得文人雅士喜爱,是以宋徽宗《大观茶论·序》载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策之精,争鉴别裁之。”

著名词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曰: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可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斗茶初创于民间茶区,其技巧性强,过程富于趣味,故为文人士大夫接受,乃至皇帝也加入到斗茶行列。几乎漫及各阶层的斗茶之风,促使宋代饮茶之风更胜于唐代。器具的讲究、技艺的精湛是宋代茶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朝纲凌乱,社会反复动荡,茶人也只能寄情与此。但此时与唐代陆羽时那种炉火旺红,釜中汤沸,茶气弥漫升腾,至人以潜心静虑,问茶悟禅,充分享其天人合一、宇宙大同而道法自然的情景相比,斗茶的格局意蕴要逊色得多。当然,宋人士大夫尚意式的品茗,追求茶饮与自然环境的契合,以山水泉壑佐茶思,抒胸中浩然之气,融茶于文学、书画艺术之间,可说是茶文化发展的新亮点。

宋人的另一种烹茶技艺是“分茶”。这种茶艺形式初创于北宋时期,人们在斗茶评定茶的优劣之暇,尚进行着分茶观汤的游戏。同斗茶一样,分茶即用釜煮茶末,汤沸时产生无数白色泡沫汤花,再倒入茶碗中,用小勺搅拌茶汤,宋人茶碗多为黑釉建盏,而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汤花与茶碗之黑色、茶汤的嫩黄浅绿相映成趣,共同组成许多不可名状的图案,宋人称之为“水丹青”。陆游在其《临安春雨初霁》诗曰:“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茶禅一味

茶的饮用在唐代得到了迅猛发展,起源在于佛教禅宗的流行。禅,意为坐禅静虑,讲究的是参禅悟道,正所谓“顿悟”。坐禅入定,茶可破睡提神,茶味之先苦而后甘的过程似与问禅的渐入佳境相似。当然,茶味之苦更多与佛教的青灯苦寂吻合,或者说茶的本性与佛理有诸多贯通之处。唐代赵州观音寺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和尚。《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那里,禅师问僧人:“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去吃茶去,不曾到也去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这便是日后禅林法语“吃茶去”的由来。吃茶就是坐禅、问佛乃至顿悟,故后世有“茶禅一味”之说,茶饮之法正式列入禅宗《百丈清规》。赵朴初先生曾作诗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启功先生又有诗云:“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讫地行仙。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

书斋品茗与世俗清饮

元代蒙古人主朝,与豪放粗犷、以酒为饮的游牧民族生活习性相比,过于细腻精致甚至繁复的茶艺自然沦落到前所未有的低谷期。文人士大夫有感于山河破碎、国朝倾覆,加上汉人备受歧视,文人地位低下,故而纷纷隐于书斋,隐于山林,“推开世尘事,不在五行中。”先朝热闹异常的茶艺也逐渐成为文人书斋中更趋雅致的品茗活动。这一变革,恰好修正宋代因茶技的穷极精致而导致茶文化出现的弱化之势,进一步发展了宋代尚意式的文人饮茶之法,为茶文化高潮的到来奠定了人文和物质的基础,同时也开启了明清文人书斋式典雅的饮茶方式。

明清时期,统治者对文人实行高压政策,文人士大夫虽胸怀大志却无处施展,只能寄情于山川泉壑、琴棋书画。这些文人士大夫大多为饱学之士,其爱茶,艺茶,以茶雅志,“养吾胸中浩然之气,涤心中之块垒。”“吴门四才子”中的文征明、唐寅以及“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冬心、丁敬、汪士慎等,他们于绘画、书法、琴棋之艺,可以说是无所不精,同时于茶饮一道又极为嗜好,茶饮题材成了他们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唐寅的《事茗图》、郑板桥的《墨竹图》、金冬心的《双井茶饮隶书轴》、汪士慎的《墨梅茶熟图》、丁敬的《茶荈相对册页》等,皆以茶融自然与自身情感为一体,以慰藉他们以及无数文人的心灵,在归隐的生活中,昭示他们一片绿色的憧憬。

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这种用沸水冲泡整叶茶的瀹饮法,简便异常,尽茶之真味,可谓天趣悉备。散茶的饮用、书斋式品茗的特定环境及文人对茶艺的钟情,促使紫砂壶制作有了崭新的变革,壶制更宜于把玩,更宜于雅赏。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明清茶饮从文人书斋到平民大众的普及,使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又被人们认同为高洁的民族情操。人们不断通过茶事活动,完善茶艺、茶礼、茶俗在各阶层、各地域的发展,这一品饮的世俗化在茶馆的历史变迁中得以显现。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市井茶肆;宋人的《梦粱录》对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遍及大街小巷的茶馆、茶坊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绘写清末市井生活,其中茶坊百业之态是其笔墨重彩之处。

今江南某地的湖心亭茶室是旧式茶馆的典范,馆堂布置、器具饮式均让人品味到传统茶馆的深厚历史积淀。上海“南香茗茶行”则是现代茶庄的代表,其连锁经营已形成茶业新的品牌。店内不仅有各地名茶,并以专营安溪铁观音和云南普洱茶为其特色,且展示茶庄收藏丰富的陈茶及茶具,间以名人书画,客人可三五小聚,相约品茗。尤其是店内珍藏近百年历史的古董普洱茶可赏可尝,茶汤甘滋醇厚,妙不可言,堪称一绝,在此可赏鉴茶艺历史的雪泥鸿爪。

茶馆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文人雅士可以高谈阔论,山野村夫也可以说古道今。茶馆是民间人际交流的室所,是百姓大众抒发情感的场地,是打发人们闲暇时光的空间,是滋养培育朴实民风、民俗的摇篮,是社会生活历史留痕的窗口。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尊师敬业(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尊师敬业(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历史沿革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历史沿革

    《兰州历史文化》的编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兰州历史文化各时期、各层面的发展成就和地域特色,注意反映文化生态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为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服务。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美男多多

    重生之美男多多

    某一天,一位神先生用三流推销员的口语问她,你想重生么,你想获得异能么?恭喜你,你在千万之众被我给选上了。于是残星携带异能开始了她的重生之旅。曾经欺负过我的同学?NO,NO,NO,如今我异能附体,你们简直弱爆了。老师小瞧?哼哼,如今我过目不忘,简直神不可挡。什么?有正太?正太别走,快到我碗里来!诶诶诶,那边的面瘫小哥,你也别走,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 诛日之大浪淘沙

    诛日之大浪淘沙

    破阵子--中国梦万里江山依旧,三千明月风流。几度斜阳今古事,多少青山烟雨楼。问天无尽头。系马南疆放纵,试刀东海封侯。生有炎黄传傲骨,死亦包罗魂九州。龙泉剑上秋。涉外律师一次惊险的龙卷风,穿越大明朝的万历十三年。考取进士及第,与江南的神女教美女教主的爱情故事穿插。并且成为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成龙爱婿,期间邂逅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江南才子王稚登,被万历皇帝派北朝鲜与日本人作战。
  • 综漫之叛逆的审判使

    综漫之叛逆的审判使

    这是一个为了所爱的人变强的故事。这是一个小萝莉默默努力地故事。也许这个小萝莉不是很厉害,但是她却不会放弃。这是一个小萝莉穿越万千位面建立11的故事。在寻找爱情的同时,也慢慢成长着,虽然偶尔很幼稚,很单纯,但是也有强气的一面。=====================================================================这也许是一个大坑,但是咱会默默努力地。PS.1更新时间不定,学生党嘛……PS.2虽然咱很诚心接受批评神马的……但是太伤人的咱会哭的。PS.3咱会一直努力下去,和绯月一起成长的。最后谢谢各位厚爱
  • 穿越之青楼奇缘

    穿越之青楼奇缘

    她,青婉兰,现代最富有文采、演技一等一的特工,在二十九岁是却被自己最信任的同伴背叛,死不瞑目。穿越到一大家闺秀身上,拜师学武五年,又被师父卖进满红楼。上一世卑劣一生,这一世她要活的轰轰烈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看一代金牌特工如何演绎这步步惊心的倾城绝恋!
  • 四巧说

    四巧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际时代:创世纪

    星际时代:创世纪

    只见机器人眼睛红光闪烁,两组光束在身份证上扫过。“身份确认,开始执行维修工作。”说完四台机器人动了起来。只见他们关节灵活行动迅速以比人类快几倍的效率在屋子里动了起来。很快,地下的碎玻璃不见了,桌椅全部还原了,窗户修补好了,门也修补好了!十分钟后焕然一新。修补完毕,请求付款,已提前付款。执行指令:离开。几个机器人动作一致的走到门边,转身,同时动了起来。动次打次,动次打次,AV8D一起来。大家伙装修公司的装修机器人就是好啊!大家伙装修公司的装修机器人就是棒啊!要装修就选大家伙装修公司的机器人啊!这些货们还跳起了恰恰舞,动作统一语调一致,神了!
  • 时光淡了一季殇

    时光淡了一季殇

    一个特别的机会,让叶惜雪遇见了校草却孤傲的王俊凯,情愫暗生只能躲闪。一个特别的机会,让叶惜雪参加了吉他培训社,她与王俊凯一起学习吉他,他们的关系能有所缓解吗?后来两个人好不容易大胆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爱慕,但父母双方都不同意,百般无奈下只好选择离开。经过了3年,两人以不同的身份又遇见了,他们能重新像当年那样温暖人心吗?是否还记得当初的温暖?
  • 摸金大相神

    摸金大相神

    山海人称犟种,相神,大善人,二爹!替老总办结婚证,他同老总女友把记登了。并把老总的根一脚踢废。老总和女方家,联合追杀这个二爹。逃亡时,他遇到一伙摸金大盗。黑吃黑将宝图顺走。被追杀的山海,得知有个同他长的一模一样的哥们,被当成他给抓捕判刑。他良心不安,准备把那人换出来。却隐约得知此人被类似国安的神秘部门接手......山海灵机一动,冒名顶替。一边替那哥们实现愿望,为其守护其应有的社会位置,一边暗谋盗取宝藏......由此,一个双面人地下鬼地上人的生活就此拉开。相术,命理,阴阳,易学,风水,堪舆,医道及国术,人性,天道,将在这里全面展现。无限风光,待您体验!
  • 九天上域

    九天上域

    离域辽广,似无边际。可再辽阔的大陆也挡不住修者前贤们求索修道的步伐,这个万法争鸣道门无数的大域之上,强者纵横,有圣人渡海寻真我,有厉魔妄恶戮苍生,有贤者悲悯化慈尘,传说中的至强者可以瞬息万里,主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