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1400000028

第28章 附录(3)

茗汁茶汤。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酪奴茶汤的别称。南北朝时,北魏人不习惯饮茶,而好奶酪,戏称茶为酪奴,即酪浆的奴婢。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王)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常云: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彭城王勰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

花乳茶汤别称。唐宋饮茶多将团饼研末煮泡,汤面浮沫渤如乳,隐现变幻如花。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跋石人。”

茶茗茶汤。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夷陵州图经》:“黄牛、荆门……等山,茶茗出焉。”引《茶陵图经》又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涤烦子茶的别称。因茶有去疲劳、除烦恼之效而得名。唐代施肩吾诗:“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隽永唐代时称呼煮茶时第一次煮泡出来的茶汤,以备增味和止沸,有时也直接用来奉客。陆羽《茶经·五之煮》:“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是书《六之饮》:若坐客数“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科所阙人。”

月团团饼茶的喻称。唐宋时茶作团饼状,诗文中常以月喻其形。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宋代王禹偁《恩赐龙凤茶》:“香于九碗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宋代秦韬玉《采茶歌》:“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圆月。”

甘露茶的赞称。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瑞草魁唐人对茶的赞称。魁即第一之谓。唐代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金饼古代时团茶、饼茶的雅称。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焙》:“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宋代黄儒《品茶要录》:“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

嘉木茶树的赞称。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茶的古体字。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释文》:“茶,《埤仓》作。”《集韵》:“茶、茶,茗也。一曰葭萘。”

茶旗亦称“旗”。茶初展的叶芽。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颖而为叶者谓之旗。”唐代皮日休《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宋代赵佶《大观茶论》:“茶旗,乃叶之方敷者,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

茶枪亦称“枪”。未展的茶嫩芽。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酒帜风外已展者为旗。”宋代赵佶《大观茶论》:“茶枪,乃条之始萌者,本性酸,枪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参见“茶旗”。

草中英茶的赞称。五代郑邀《蔡诗》:“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苦口师茶的别称。宋代陶谷《清异录》:“皮光业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请尝新柑,筵具殊丰,簪级丛集。才至,未顾尊罍,呼茶甚急。径进一巨瓯,题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众噱曰:‘此师固清高,难以疗饥也。’”

蝉翼古代茶名,产自蜀州(今四川一带)。为极薄嫩茶叶新制上好散茶,因叶嫩薄如蝉翼而得名。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话》:“蜀州……蝉翼者,其叶嫩薄如蝉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明代张谦德《茶经》上篇论茶:“蜀州之雀舌、鸟嘴、片甲、蝉翼,其名皆著。”

片甲古代茶名,产于蜀州(今四川一带)的散茶。采嫩而薄的芽叶制成,成茶因薄嫩芽叶相抱如片甲而得名。品质上乘。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茶,芽叶相抱如片甲也。皆散茶之最上也。”

鸟嘴古代蒸青散茶名,产于今四川一带。该茶采摘嫩芽制成,因其形似鸟嘴而得名。品质为蒸青散茶之上等。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蜀州……其根源雀舌、鸟觜(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皆散茶之上也。”

麦颗古代蒸青散条名,产自今四川一带。为嫩芽所制。因其细嫩纤小形似麦颗而得名。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蜀州……其根源雀舌、鸟觜(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宋代赵佶《大观茶论》:“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品质最好)。”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

泸茶古茶名。泸州(今四川泸州市)产的茶通称。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泸州之茶树,每登树采摘芽茶,心含于口,待其展,然后置于瓢中,旋塞其窍(很快将瓢口塞上)。比归,必置于暖处。其味极佳。又有粗者,其味辛性熟,彼人云,饮之疗风。通呼为泸茶。”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泸茶,《四川通志》:泸州出。通呼为泸茶。”

斗①茶名。宋代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②制茶工艺。有些地方,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日试焙,又日一火;次日二火。因称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

水豹囊茶的别称。宋代陶谷《清异录》卷四《茗荈》:“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每引此义,称茶为水豹囊。”

不夜侯茶的别称。宋代陶谷《清异录》卷四《茗荈》引胡峤《飞龙涧饮茶》诗曰:“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江茶宋代对江南诸路茶的统称。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江茶在东南草茶内,最为上品,岁产一百四十六万斤。其茶行于东南诸路,士大夫贵之。”

冷面草茶的别称。宋代陶谷《清异录》:“符昭远不喜茶,尝为御史,同列会茶,叹曰:‘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饭余嚼佛眼芎,以甘菊汤送之,亦可爽神。’”

苍璧亦称“苍龙璧”。宋代“龙团”贡茶的别称。宋代黄庭坚《谢送碾赐壑源拣芽》:“矞云从龙小苍璧,元丰至今人未识。壑源包贡第一春,细奁碾香供玉食。”《谢公择舅分赐茶》:“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

香乳茶汤的赞称。唐宋人饮茶以茶汤沫多为佳,沫白如乳。宋代杨万里《谢傅尚书惠茶启》:“远饷新茗,当自携大瓢,走汲溪泉,束涧底之散薪,燃折脚之石鼎,烹玉尘,啜香乳,以享天上故人之意。”

茶水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茶肆》:“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诸市》:凉水有“甘豆汤、椰子酒……茶水、沈香水、荔枝膏水。”

森伯茶的别称。宋代陶谷《清异录》:“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

粉枪有白茸的茶芽。茶芽初萌,尖挺如枪,并带白毫,故名。宋代叶清臣《述煮茶小品》:“粉枪牙旗,苏兰薪桂,且鼎且缶,以饮以啜,莫不沦气涤虑,蠲病析醒,祛鄙吝之生心,招神明而达观。”

清人树茶的别称。宋代陶谷《清异录》:“伪闽甘露堂前两株茶,郁茂婆婆。宫人呼为清人树。每春初,嫔嫱戏摘采新芽,堂中设倾筐会。”

酪苍头茶的别称。宋代杨伯岩《臆乘·茶名》:“岂可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苍头,古代私家所属的奴隶。

漏影春古代特制茶名。以茶为主,加以其他果物,堆塑成花卉形。宋代陶谷《清异录·荈茗》:“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凌霄芽茶的别称。元代杨维桢《煮茶梦记》:“铁龙道人卧入床,侈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宙,鹤孤立不鸣。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道人乃游心太虚……白云微消,绿衣化烟,月反明子内间,予亦悟矣。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小芸呼曰:凌霄芽熟矣。”

葭萌茶的别称。明代杨慎《郡国外夷考》:“《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

葭茶茶的古称。

芽以少数民族对茶的称呼。清代陆廷灿《续茶经》:“《百夷语》:茶曰芽以;粗茶曰芽以结;细茶曰芽以完。”

茶生茶的别称。广东方言。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村,谓之河南。其土沃而人勤,多业艺茶。春深时,每晨茶姑涉珠江以鬻于城,是曰河南茶。好事者或就买茶生自制。叶初摘者曰茶生。”

同类推荐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录民歌二百多首,根据歌词内容分为“生活类”、“传说故事类”、“爱情类”等。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晋中精神

    晋中精神

    本书以2012年在晋中地区开展的“晋中精神”大讨论为背景,全面详细的记录了社会各界对“晋中精神的”的概括精华:明礼诚信、开放包容、艰苦奋斗、唯实唯先。全书体现了晋中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明天的美好期待。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辽宁民间文化

    辽宁民间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了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也滋润了一方水土。民间的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文化——那是哺育我们生命的根源所在。她宛如珍珠璀璨,她的朴实脱胎于质感的生活。从社会分层上看,民间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民间文化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她有自娱自乐的属性,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所自发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自我的文化形态。
热门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南北极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南北极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The Blazed Trail

    The Blazed Tra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国权谋

    三国权谋

    他本以为自己熟读三国.能知前后事,定能保自己与身边的人安全,然而三国众人都与所知有异。他不像别的穿越者那样赋予开外挂式的智慧与武功,他只是一个21世纪的普通学生,他为了保全自己能在战乱年代能活命,他为了他身边的人能活下来,他一次次的在阴谋诡计下死里逃生,一次次的与那些三国名人斗智斗勇,究竟他能否活下来笑到最后,他能否保护他身边的人?
  • 捕快苏不易

    捕快苏不易

    明成化二十三年,深受皇帝宠爱的贵妃万贞儿因废除太子一事不成,心情郁闷,暴怒不已,后在鞭挞宫女时去世,成化帝思念成疾,无心国事,太子朱祐樘韬光养晦,深居简出。朝堂上风云变幻,京城也颇不安宁。一日,聚义镖局主母冯月娥神秘失踪。顺天府捕快苏不易在调查此事时,却屡屡遇到些神秘的事情,少年苏不易身不由己,渐渐卷入此案。案件越查越令人匪夷所思,苏不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面对情与法、爱与恨时,经历了未曾遇到的考验。
  • 乱世乞丐女

    乱世乞丐女

    一夜之间全村被害,母亲被杀,木木踏上了乞丐的生涯。为寻找刺死母亲玄月剑,木木追随冷冽的冀王皇甫洌来到天宇国皇宫,却无意间陷入一场场宫廷阴谋。被皇帝毒酒赐死的木木沐火重生,惊天容颜生波澜。含香出身,体有火凤,江湖传言天下一统成龙成凤的东麓国公主终于现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樱花恋之仙侠

    樱花恋之仙侠

    寒雪樱,父母双亡,妹妹下落不明。她决心复仇,一路上有朋友的陪伴。只是遭遇种种变故,她能否坚持?......最后复仇成功却......
  • 逸侠游记

    逸侠游记

    (2017年,最新爽文)爱也许是瞬间的热恋,爱或许是千古之恋看都市少年黄辰逸如何在逆境,充满生死环境中成长,和他几经曲折的爱情故事。本书分为九部分,每一卷分成一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故事,环环柤扣,每一卷都有介绍,(杀手重影,千年迷案,女人天香,九鼎震天下,鬼王异域,蜀山之战,天书奇缘,生死迷局,至尊颠天下)看黄辰逸如何在逆境,充满生死环境中成长,如何在身边女人中寻求真爱她,最终他的命运又怎样……
  • 步步逼婚:萌妻归来

    步步逼婚:萌妻归来

    一次任务需要,她惹上了万千女人心目中的男神,从此被他缠着不放,“宝贝儿,你得对我负责。”她暴走:“滚!”他淡定如斯,拿出两人初次在一起的照片,邪魅笑道:“纠缠虽易,结婚不易,幸好我有证据。”“……”他腹黑强大,她聪明强势,一个是老姜一个是辣酒,当辣手遇上辣手,到底鹿死谁手?
  • 芳华十二城

    芳华十二城

    我是一个自由人,我有自己的公司,可我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我出国去读书了,但是四年的异地生活还是老样子,于是我回国了——
  • 扑倒恶魔哥哥

    扑倒恶魔哥哥

    作为学校最不起眼的一粒沙,却惹上了神迷冷酷的美男团。阴差阳错之下,与全校万人之上的恶魔有了肌肤之亲。沾惹上恶魔后,仿佛成了全校学生口水的收集点,无助迷惘的生活由此展开。恶魔,王子,骑士···与灰姑娘会演绎一场何去何从的故事?看白痴女如何扑入恶魔怀抱,如何获取美男芳心,美丽的爱情如同曼陀罗花华丽绽放,一系列不可思议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