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1400000006

第6章 名茶冲泡技艺点拨(1)

龙井茶的冲泡法

龙井,既是茶的名称,又是茶种名、地名、寺名、井名,可谓“五名合一”。“龙井茶,虎跑水”被称为杭州双绝。“小杯啜乌龙,虎跑品龙井”,可以说是我国茶人崇尚洒脱自然、清饮雅赏品茶艺术的两种代表性方法。西湖龙井茶的冲泡一般分备具、赏干茶、品泉、浸润泡、再冲泡、品茶等几个步骤:

1.备具:准备器具。

2.赏干茶: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按产地不同有“狮”“龙”“云”“虎”“梅”之别,品质历来以狮峰最佳。龙井干茶的外形扁平光滑,状似莲心、雀舌,色泽嫩绿油润。闻一闻干茶,带有一种淡雅的清香。

3.品泉:西湖泉水众多,有玉泉、龙井泉、虎跑泉和狮峰泉等,水质以虎跑最优。这种泉水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水色清澈明亮,滋味甘冽醇厚。虎跑泉还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水的密度高,表面张力大,泉水高出杯沿2~3毫米而不外溢。

4.浸润泡:龙井茶的冲泡,一般选用无色透明、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或青花白瓷茶盏。每杯撮上3克茶,加水至茶杯或茶碗的1/5~1/4浸润半分钟。水温则掌握在80℃左右,让茶叶吸收温热和水湿,以助舒张。水温过高,嫩芽叶会产生泡熟味;水温太低,则香气、滋味透发不出来。

5.再冲泡:提壶高冲,以凤凰三点头的手法表示对客人的三鞠躬,茶与水的比例掌握在1∶50,水仍在80℃左右。

6.品茶:品龙井茶,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品饮时,先应慢慢端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观察多变的叶姿。尔后,将杯送入鼻端,深深地嗅一下龙井茶的嫩香,使人舒心清神。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此情此景,正如清人许次纾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这就是品龙井茶的动人写照。

1.备具

将水盂放在桌的左侧

2.赏茶

双手取贮茶罐,右手打开罐盖。

3.品泉

将储水壶中的泉水注入品泉杯后,移至桌右角。

4.净具

洁净茶具,也起到温杯的作用。

5.置茶

用茶匙从贮茶罐中取茶,在玻璃杯内依次放入2.5克左右的茶叶。

6.浸润泡

①冲入适量水,以浸没茶叶。

②双手按逆时针方向轻转茶杯三圈,浸润茶叶。使茶叶舒展,透发茶香。

7.凤凰三点头

水壶倾提上下反复三次。连绵的水流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以使茶汤均匀,又恰似向来宾三鞠躬,表示对来宾的尊敬和友好。

8.品饮

闻香、观察汤色、品饮。

名优绿茶冲泡法

绿茶是中国产茶区域出产最广泛的茶类,全国各产茶省均有生产。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东南西北中,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饮用最为普遍。大凡高档细嫩名优绿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绿茶,因不注重欣赏茶的外形和汤色,而在于品尝滋味,或佐食,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

泡饮之前,先欣赏干茶的色、香、形。名茶的造型或条、或扁、或螺、或针……名茶的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名茶香气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清香……充分领略各种名茶的天然风韵,称为“赏茶”。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的过程,称为“茶舞”。然后,视茶叶的嫩度及茶条的松紧程度,分别采用“上投法”“下投法”。“上投法”即先冲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如碧螺春、蒙顶甘露、径山茶、庐山云雾、涌溪火青等等。先将摄氏75~85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下投法”即先投茶后注水,适合于茶条松展的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像,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香,令人心旷神怡……

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此时舌与鼻并用,边品味边品香,顿觉沁人心脾。此谓头泡茶,着重品尝茶的鲜味和香气,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再续加水,谓之二泡茶,此时茶味正浓,饮后齿颊留香,身心愉悦。至三泡,茶味已淡。

1.净具

2.置茶

3.浸润泡

4.注水

5.刮沫

6.洗杯

7.分茶

乌龙茶的冲泡法

乌龙茶,即青茶,属半发酵茶类,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按产区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乌龙茶的特点是“绿叶红镶边”,滋味醇厚回甘,既没有绿茶之苦涩,又没有红茶的浓烈,却兼取绿茶之清香,红茶的甘醇。品饮乌龙茶有“喉韵”之特殊感受,武夷岩茶有“岩韵”,安溪铁观音有“音韵”。人们常说的“功夫茶”并非茶之种类,而是指一种品茗的方法,其“功夫”意在讲究“水为友,火为师”。

品尝乌龙茶讲究环境、心境、茶具、冲泡技巧和品尝艺术。

福建泡法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花色品种丰富,主要有武夷岩茶、铁观音、水仙、肉桂、包种、黄金桂等。品尝乌龙茶有一套独特的茶具,讲究冲泡法,故被人称为“工夫茶”。如果细分起来可有近20道流程,主要有倾茶入则、鉴赏侍茗、孟臣淋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推泡抽眉、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细品佳茗等。

1.备具

2.净器

①注水入壶。

②将茶壶内的水倒入茶海之中。

3.投茶

将罐中茶叶置入纸茶荷中。

4.冲泡

手提水壶采用回转低斟高冲法,悬壶高冲。

5.刮沫

按顺时针方向刮沫。

6.淋壶

用回转手法斟水于壶外壁,至壶嘴水流外溢止,以提高壶温。

7.关公巡城

将茶汤轮流注入品茗杯中,每杯先注一半,再来回倾入,渐至八分满。

8.韩信点兵

将最后几滴浓茶汤分别注入每个品茗杯中,以使茶汤均匀。

冲泡乌龙茶宜用沸开之水,煮至“水面若孔珠,春声若松涛,此正汤也”。按茶水1∶30的量投茶。接着,将沸水冲入,满壶为止,然后用壶盖刮去泡沫。盖好后,用开水浇淋茶壶,喻为“孟臣淋霖”,既提高壶温,又洗净壶的外表。经过两分钟,均匀巡回斟茶,喻为“关公巡城”。茶水剩少许后,则各杯点斟,喻为“韩信点兵”,以免淡浓不一。冲水要高,让壶中茶叶流动促进出味,低斟则防止茶香散发,这叫“高冲低斟”。端茶杯时,宜用拇指和食指扶住杯身,中指托住杯底,喻为“三龙护鼎”。品饮乌龙,味以“香、清、甘、活”者为上,讲究“喉韵”,宜小口细啜。初品者体会是一杯苦,二杯甜,三杯味无穷,嗜茶客更有“两腋清风起,飘然欲成仙”之感。品尝乌龙时,可备茶点,一般以咸味为佳,不会掩盖茶味。

广东潮汕泡法

在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均钟情于用小杯细啜乌龙。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风炉、烧水壶、茶壶、茶杯,人称“烹茶四宝”,即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潮汕炉是一只粗陶炭炉,专做加热之用。玉书煨是一把瓦陶壶,高柄长嘴,架在风炉之上,专做烧水之用。孟臣罐是一把比普通茶壶小一些的紫砂壶,专做泡茶之用。若琛瓯是个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的杯子,通常3~5只不等,专供饮茶之用。因潮汕产的凤凰单枞,条索粗壮,体形膨松,故也有用盖碗代壶的。

泡茶用水应选择甘冽的山泉水,而且必须做到沸水现冲。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只觉浓香透鼻。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含汤在口中回旋品味,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口中“啧啧”回味,又觉鼻口生香,咽喉生津,“两腋生风”,回味无穷。这种饮茶方式,其目的并不在于解渴,主要是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所以,凡“有朋自远方来”,对啜乌龙茶,都“不亦乐乎”!

1.温具

温盖碗,左手执碗盖,打开后将盖插入茶碗和盏托之间。

①手提茶壶。

②注水入碗。

③左手加盖。

2.置茶

用茶夹将茶从贮茶罐中取出置于茶碗之中。注意:粒大的茶叶放在外围。细碎茶叶放在中央。投茶量以盖碗的四分之三为宜。

①取茶夹置于茶海后方。

②打开贮茶罐盖子。

③用茶夹取茶置于盖碗内。

3.温润泡

①右手执壶,沸水高冲入碗。

②立即将茶水倒入茶船中。

4.高冲

右手执壶,高冲沸水入碗。

5.壶盖刮沫

提盖平刮,沫即散坠。

6.匀茶

用盖旋转侧挤叶底,加速内含物质浸出,并使茶汤均匀,亦可执盖闻香。

7.洗杯

用茶夹夹住小茶杯清洗,废水倒入茶海。

8.分茶

①取出盖碗。在茶巾上沾干碗底的残水。

②采用“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法。将茶叶均匀地倒入每个杯中。为了不使茶香飘散,泡沫浮生,应采用低洒。

9.奉茶

敬请来宾趁热自行取饮。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可配茶点)。

台湾泡法

台湾泡法与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的乌龙茶冲泡方法相比,突出了闻香这一程序,还专门制作了一种与茶杯相配套的长筒形闻香杯。另外,为使各杯茶汤浓度均等,还增加了一个公道杯相协调。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本书选取了《孔子》和《孟子》中的精华,结合现代生活,阐述了领导的智慧。
  • 钱与民俗

    钱与民俗

    自从社会进入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时代,钱就广泛地介入了社会生活。在中国帝制稳步行进的历史中,国家货币在大多数时间都强硬地执行着控制经济、引导经济的职能。在社会生活中,钱的作用十分显著。为了钱,人们相互争逐、抢斗、厮杀、暗害。唐代诗人罗隐的《咏钱》诗写道:“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小人”把“钱”作为行恶的“梯媒”,可能确实是常见的情形。“愁肠”、“睡眼”一句,说到钱可以消释愁苦,可以振奋精神。而豪门贵族的“狼虎性”的形成和暴露,也往往是和对于钱的疯狂追逐相关的。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热门推荐
  • 冰雪藏锋

    冰雪藏锋

    她,原本如飞舞的蝴蝶,清纯可爱天真漫烂。自从随着一个男人进入俗世,一切也随之改变。世人的奸诈险恶,让她屡陷陷阱。背叛、利用、陷害、处处存在,可已无家可回、无路可退,前路渺茫。于是,她恨。恨世上薄情的男人,恨面带笑颜心性恶毒的女人,恨视人命为草芥的富家子弟,却最恨的是那些‘愚蠢’的痴人,被伤得伤痕累累却一如既往的执着。于是,她将自己化作冰雪,去惩戒那些所有她恨的人。他,一个皇子,却整天疯疯癫癫,胡言乱语。和街头混混打成一片、和庙里乞丐称兄道弟。看他整天嘻嘻哈哈,却无人知道他却是笑里藏锋。江湖风起云涌危险重重,又会有怎样的传奇让世人传送?
  • 漠上神皇

    漠上神皇

    上古遗留下来的战神血统,被逐一解封的四大圣物,古伏大陆上一触即发的争战杀伐……为这个乱世揭开末日的序章。看一个遗孤,如何被卷入深渊,与世事纠缠,成为天地至尊!
  • 电影传奇

    电影传奇

    一张电影票,一个梦想,踏足电影圈。名利双收的电影圈是一个五花八门的战场,票房大战惨烈无比,手段尽出,虚虚实实,三十六计,七十二变,无所不用其极。本故事独家奉献,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要对号入座。QQ讨论2022119027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体育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体育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 六记生花

    六记生花

    眼泪落在地上,彼岸花诡异绽放,开始的相遇便是错误的,可是,情愿一错再错,罢了,我们只是听书人……
  • 战国故事

    战国故事

    春秋战国有着一幅幅恢宏壮烈的画面,百家争鸣,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天下大势,顺势则昌,逆势则亡。在如此残酷的大势下,所呈现出的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弱肉强食。春秋战国是轰轰烈烈,独一无二的;但是,它其中还有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看后任人拍案称奇,或是任人唏嘘不已。读史使人明志。以史为鉴,就让它在这个繁杂浮躁的现实世界中燃起一盏灯吧。
  • 逆袭:凌傲世倔强成长

    逆袭:凌傲世倔强成长

    假如你六岁被父母抛弃,而父母在你面前自杀,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凌傲世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流浪一年后被别人收养,上了学校,而自己的养父养母却遭别人杀害,被逼迫,被威胁。遇到了校花同情,被校花父母——最大的富代收养,校花父母竟然让他多保护校花,更遭到了威胁和逼迫,这让凌傲世如何面对?
  • 都市双煞

    都市双煞

    项城,项风的哥哥,项风,项城的弟弟,两兄弟纵横异能都市,冰山美女,萝莉,美女老师,极品空姐,美女杀手,巅峰美女,千金小姐,国际明星,六大校花,通通拿下
  • 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改朝换代那些事儿丛书:周末秦初那些事儿》描述了生动而具体的历史故事,阐述了周末秦初的那些事儿。主要讲述了西周的覆亡、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秦国的崛起、秦王嬴政的那些事儿、六国毕四海的那些事儿。希望给广大热爱历史的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和启发。
  • 阎王宠妻:多幸运遇见你

    阎王宠妻:多幸运遇见你

    西戏只是一个孤女,却容貌绝色,一双赤瞳被视为不祥,或许是天注定的相遇,她昏倒在了西侯府的门前,西老爷慈怜于她,收养她,那时候她十岁,他十二岁,他是西府的大少爷,他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传言,西府的大少爷一身多厄,只有命中的那个人的出现才能化解。他说她就是他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她却知道她其实是那个让他最后逝去的千古罪人。再来一生,她只为了守着他,替他守着偌大的西侯府,只为了让他们不再生死离别。前生,他为了救她而死去,她除去那杀他之人,却也跳崖自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