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5500000015

第15章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1)

一、通过学习增长智慧

1

古往今来许多世家,无非各行人;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2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3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出(宋)苏东坡《和董传留别》)

4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5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语出:《论语·雍也》)

6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世俗便宜入名流;为学无甚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语出(明)洪应明《菜根谭》)

7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读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语出:(明)洪应明《菜根谭》)

8

博学包括一切事物,艺术和语文的知识;而德行不仅包括外表的礼仪,它还是我们内外动作的整个倾向;至于宗教,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内心崇拜,使人心借此可以皈依最高的上帝。

(语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9

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对待学习的态度,在家庭中,广而言之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形成的。在此阶段,人的创造思想火花能光芒四射,也可以渐渐熄灭;接触知识可能成为现实,也可能无法实现。正是在这一时期,每个人都在获取有助于提高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和责任感的手段,也都在学习如何对周围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语出: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0

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

(语出: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1

只有当知识、科学、文化和孜孜不倦的劳动的光辉照亮了个人点滴的禀赋、天才、爱好、才干的时候,后者才会耀出光彩来。

语出:《帕夫雷什中学》

12

我们要读书的理由之一,便是想要超越我们的生活,发展别人的生活。

(语出:(法国)安·莫洛亚《书卷长留伴一生》)

1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语出:《三字经》)

二、通过读书益智明理

1

不要为了辩论而读书,不要为了信仰而盲从,也不要为了谈话与议论而读书,要以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语出:(荣)培根]

2

善读书惟其意,不惟其文。

(语出:(宋)苏轼《两汉书抄序》)

3

看书的目的,在于把书变为我所有。

(语出:《谢觉哉杂文选·学会想·问和做》)

4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5

有利于天地曰功,有利于世教曰名,有学问为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无为曰道,无欲为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无章。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6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日盛,成乎富有;志之管,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

(语出:(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五)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语出:《易经》)

8

世界是人的决心与智慧所造成的。

(语出:《陶行知文集·古庙敲钟录》)

9

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语出:苏联《高尔基论青年》)

10

立志下通猛之力,作实在功夫。

(语出:恽代英《来鸿去燕录·致聘三书》)

11

面壁十年图破壁。

(语出:******《无题》诗)

12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语出:《论语·季氏》)

13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语出:《论语·秦佰》)

14

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上得到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的)。

(语出:《论语·理仁》)

15

性为最初之生理,而善与不善皆后起之分涂也。

(语出:王夫之《四书训义》卷三十五)

16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语出:马克思《马克思格思全集》第23卷)

17

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念书吧,可是为此每逢礼拜天我们要在尼克拉广场用棍棒打你的话,我想我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语出:苏联《高尔基》)

18

要是知道自己懂得太少,那就要设法使自己懂得多一些。

[语出:(苏联)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

19

那个没有胜过自己老师的学生才是可悲的学生。

(语出:达·芬奇)

20

光知道不够,还要去运用;光想往不够,还要去行动。

(语出:歌德)

21

任何时候也不要认为你已经无所不知。不论人们对你评价多高,你也总得敢对自己说:“我是无知的”。

(语出N·N·巴甫洛夫)

22

只有经过全力以赴地思考而并非仅凭记忆获得的知识,才能称其为知识。

(语出:N·H·托尔斯泰)

23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语出:苏联《高尔基论青年》第250页

24

书,这是一代对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

(语出: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

25

读书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己读书破万卷,如逢故人。无根的气节,如之西汉殴人,醉时勇,醒来消退,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的见识,如疱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壁》)

26

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语出: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27

万金之富,不以易语一日期读书之乐。

(语出:(明)薛瑄《读书录》卷二)

28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立书癖不可医。

(语出:(宋)陆游《剑南诗稿·示儿》)

29

书籍是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是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语出:(英)莎士比亚)

3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语出:(苏联)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31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语出:列夫·托尔斯泰)

32

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语出:爱迪生)

33

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芜的土地一样。

(语出:伊斯马哈尼)

34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语出:庄子《逍遥游》)

35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理以心德为精,故当沉潜。事以典故为据,帮当博洽。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36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各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语出:鲁迅《致颜黎民》)

37

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之道贵根基。

(语出:《郭沫若全集·建设行》)

38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最终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

(语出《忆邓拓》(人民日报1979.2.27))

39

掌握所有学科的深刻基础知识与发展一门学科或一门知识上的特殊兴趣相结合——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语出: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40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忘趣冲夷,得心之真味。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语出:(明)洪应明《菜根潭》)

41

语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语出:朱熹《训学斋规》)

42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是故君子贱二贵一。

(语出:董仲舒)

同类推荐
  • 女人的修养与魅力

    女人的修养与魅力

    漂亮的女人不一定有女人味,但有女人味的女人一定很美,漂亮只是外在的框架,女人味才是真正的魅力本质,单纯追求漂亮不如悉心修炼品位、涵养、气度与胸怀,使女人青春褪色、形神衰老的并不只取决于岁月,心情、生活、压力、缺少灵性的追求等种种因素,同样会加速女人的衰老过程,眼睛里的光亮渐渐浑浊,就像明镜蒙尘,整个人已不复清澈,女人不可以放弃自己,要努力修炼做一个人见人爱的美女。
  • 一个魅力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一个魅力女人要做的50件事

    当女人外貌的亮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去时,还能用什么来留住自己的形象?无数事例告诉我们——用举手投足间的魅力。说到魅力,人们通常会与美丽联系起来。的确,美丽是拥有魅力的一个基本条件,但是却并非唯一条件。一个女人,即使她没有漂亮的脸蛋、没有傲人的身材,也一样可以成为魅力女人,因为女人的魅力来自于她举手投足之间流转的味道!如果说美丽是与生俱来的,那么魅力更多则是后天塑造的。《一个魅力女人要做的50件事》旨在向读者传达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现代女人的魅力更多来自品质、修为、美感和情调。所以,要做魅力女人,就要将书中的这些事情做好。
  •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人人都会说话,然而把话说好并非易事。好的口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帮助人成就一番事业。在现代社会,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书从不同方面,教给人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说话技巧,注重口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汇聚了古今中外新奇而精妙的故事和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鲜活事例,并同现代社会交际应酬中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本书可以让你练就一副好口才,成就你美好的人生!
  • 有思想地生活

    有思想地生活

    生活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去读,并认真汲取其中的智慧,然后让自己有思想地生活。有人说,人死后或者升往天堂,或者堕入地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灵魂来报告这两地的消息。然而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死后进天堂还是入地狱,现实的生命无疑都要在这传说的天堂与地狱之间辗转。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感受、思索和体悟。而这一连串的麻烦事又不能找人代替,非由本人身体力行不可。
  •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精华读本)》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实用有效,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一切都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讲述,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从而阐述了实用有效的人情世故哲学。人情世故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一门实学。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家园守望者

    家园守望者

    如果地球真的面临末日,那么,发生末日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看惯了丧尸的朋友们,如果想换换口味,欢迎前来批评指导,本人必拱手以待,谢谢。
  • 云泽天下

    云泽天下

    公元2020年,五个位面球突然出现在北半球,随机把一部分人带到了未知的神域,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使用魔法驾驭一切。某些人民逐渐忘却了以前法律和道德的束缚,任由贪婪和杂念丛生,也有相信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和繁荣……这个大陆从此沉沉浮浮,随着人们忘却过去,自我生存、信仰冲突……为了神秘力量开始战争、讨伐……最终形成五个国家或者部落,开始诉说他们的劫难和传奇……终究谁将主宰世界,谁将创建家园抑或铸造魔窟?谁将得到那种神秘力量?让我们共同开启一界神域,他的名字被称为云泽大陆,或者我们暂且这么叫她。
  • 这辈子我宠着你可好

    这辈子我宠着你可好

    【EXO的团宠,王俊凯的女朋友,王源和千玺的红颜,一出道便被人成为“国民妹妹”】
  • 穿越千年前

    穿越千年前

    慕依依和陆曼在灌江口逛街,被一阵龙卷风卷入,醒来却在商末周初变身成男性杨戬。慕依依告诉杨婵她是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来的,杨婵不信要慕依依去拜师学艺救出母亲瑶姬。随后在天庭上慕依依又看到了公司董事长、董事长夫人、总经理、陆曼等。救出瑶姬后,慕依依在和瑶姬跟杨婵逛街时,又一阵龙卷风把慕依依卷回了二零一五年的灌江口街上,慕依依感到象做了一场梦,回到了公司。本书纯属虚构,作者(徐芹姐)原创
  • 时光匆匆别等我!

    时光匆匆别等我!

    在二十一世纪圣英中学,有这样一群追逐梦想的少年。他们在一起会檫出怎样的火花呢?是好聚好散,还是完成他们的追梦历程?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是艰难而有趣的,为了梦想,很多人可以不顾一切,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和努力,当然,他们也不例外。至于他们,原本只是一群互不相识的学生罢了,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穷。很多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他们是怎样相识,相知,相伴的呢?要知道,现在这样的纯友谊已经很少了。”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回答你:“因为梦想,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是的,因为梦想,他们认识了。他们的梦想之路是坎坷的,但他们身上有着坚持,努力的精神。所以,我相信他们的梦想之路终有一天会被光明照亮。
  • 藏在梦里的眷恋

    藏在梦里的眷恋

    青春里的我们,总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关注他的一切,接受他的所有还要为他的不在乎心涩流泪却不知道喜欢上他,已经足够幸运了爱上了,便是你这辈子,最大的运气
  • 如果有天明

    如果有天明

    因为离婚而一气之下,进了娱乐圈?便开始了一番风生水起的娱乐圈之旅?
  • 逍遥创始神

    逍遥创始神

    一个平凡的都市青年是怎样成为创始神的呢?天界强如如来佛祖、玉帝、太上老君、菩提老祖、镇元子之流都在追寻着什么?在主角林凡的带领下,你会发现传说中的远古神兽,你会经历无比神秘的禁地,你会认识众多传说中神仙的真正面目。让我们一起来逍遥快活吧。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茵梦湖

    茵梦湖

    本书荟萃了作者十三篇抒情小说,如名篇《茵梦湖》《白马骑者》《燕语》等,还精选了他十九篇抒情诗。其中《茵梦湖》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情爱甚笃,可是伊丽莎白的母亲却把女儿嫁给了家境富裕的埃利希。多年后,莱因哈德应邀去埃利希在茵梦湖的庄园,旧日的恋人相见却是一片惆怅。小说谴责了包办婚姻,不仅主题鲜明,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拖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了,但是相信,他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