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5700000240

第240章 胡无人行

吴均

【原文】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鉴赏】

南朝诗人中,对唐代边塞诗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除了鲍照,还有吴均。正如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一所说:盛唐“边塞之作,则出鲍照、吴均也”。吴均的边塞之作,是他的诗歌中写得最好、也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胡无人行》这首乐府诗,就是其中之一。

从史传记载看,吴均本人似不曾去过边塞。吴均为人志向高远,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出身寒微、仕途上很不得意。所以,他爱写边塞诗,主要原因盖在于这种出身与志向的心理矛盾,谈兵咏怀,正是抒发内心勃郁之气的绝好媒介。明乎此,本诗中跳动的脉搏也就容易把握了。

该诗的动人处,主要在于贯通全诗的那种慷慨激昂的感情和凌厉直前的气概。诗的开篇写剑之尖利如芒、明亮照眼,一上来就把这杀敌立功的武器推到读者的面前。看来诗人非常喜爱这把宝剑,在诗中常常要提到。比如“我有一宝剑”《咏宝剑》),“抱剑事边陲”(《赠别新林》),“剑光夜挥电”(《古意》其一)等等。这宝剑似乎也象征着诗人那种锐意奋起、为国建功的雄心壮志。三四句写铁骑奔驰,穷追敌寇。“铁骑”,披着铠甲的战马;“金羁”,饰金的马络头。二者互文见义,再加上手中的利剑,足以表现出勇士的英姿。“追骁虏”、“讨黠羌”,说明对手也非无能之辈,这就更能见出战争的激烈。五六句写边塞的气候。八、九月间,一般是秋高气爽之时,但边塞地区却早已是风霜一片,气候严酷恶劣。一个“早”字暗含某种对比,启人想象。这两句语意略移,但实际仍是从侧面来展示战争之严酷。最两句直言自己不惜身死,不仅敢于披肝沥胆,誓死为国效忠,而且要破开肝胆,让人尝昧,以验自己的心志确确实实是纯真不二!这既是对战争之严酷最大无畏的回答,更是对自己许身为国的决心和勇气作最彻底的表白,出语真是石破天惊,慷慨壮烈!至此,一个英姿勃勃、豪气逼人的血性男儿完全站到了我们面前,多么威严,多么雄健!这样一种气概,在诗风靡弱的齐梁时代实不多见,故而尤其可贵。

一般认为,吴均的诗歌已有一些唐人律诗的体貌。从该诗看,全篇起承转合,章法整饬,辞意完密,一气贯通,确实给人以唐律先声的感觉。如果再与鲍照那些辞意疏宕的边塞之作比较一下,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另外,该诗节奏明快,音调铿锵,语言畅达,笔力劲健,也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盛唐边塞诗的语言风格。其中有些句子,像“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若与岑参“胡无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的句子相比,二者之间多少氆。体现出某种源流关系。看来,在诗歌的章法和语言风格上,吴均对盛唐边塞诗的影响,似乎比鲍照的诗来得更直接一些。

同类推荐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本书是针对女性读者中的都市白领、小资和文学青年所写,特别是那些钟爱文人雅事,有历史怀旧情结的读者所期待的精美读本。本书精心挑选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九座古城,由此划分九大章,时间上从秦汉到明清,地域上从金陵到洛阳,按照这样纵横两条线索,每章对应一座城,由一首诗展开,牵引出一段发生在此城的动人往事,或是才子佳人或是文人墨客。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名城、故都曾经繁华的历史。令众多读者虽不能至,却可心灵游览。整部作品的文笔尤其地细腻唯美,颇见才情,适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在历史与诗意中享受无限美好的意境。
  • 谷雨诗选(一)

    谷雨诗选(一)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是太阳,不是调色板

    是太阳,不是调色板

    本书收入了《与驼队一起远行》、《写给路小固一片歌》、《是太阳,不是调色板》等13篇报告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激励你一生的励志故事

    激励你一生的励志故事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当坎坷、不幸、悲伤不时向你袭来,努力始终没有结果时,你会选择放弃自己吗?不,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我们能选择的是自己拯救自己。只有重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走出身边的误区。
  • 魔影邪帝

    魔影邪帝

    魔魂大陆!威震天下的魂圣武天意外陨落在无尽山脉!百年后,他重生于被人欺辱的学员君邪身上。废武魂?废脉?不,是双生武魂。拳破神兵,脚踩天骄。看一位盖世魔君的逆天之旅!
  • 逝——冥贪

    逝——冥贪

    寻求保护的意义,贪婪与守卫直面,只希望你不会由我带队来仲裁。
  • 子若离亦不弃

    子若离亦不弃

    毫无预兆的坠入这个陌生的世界,本性善良带点腹黑的她因这个纷扰的世间和各色各样的人物而困扰,扑朔迷离的前世之因将她磨合得冰冷杀气凌人,秉着宁我负人决不让人负我的心态,狠狠的伤害着爱她的那些人,然而她的迫害阻止不了他们的爱,是幸运还是隐藏的伤痕,有谁会真的明白呢?她明白的吧。你,你,还有你。谁愿与我白首偕老,若离亦不弃。
  • 春明丛说

    春明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王子来自韩国

    我的王子来自韩国

    本故事主要讲叙了一个大山里的农村姑娘遇到一个来自韩国大明星的跨国爱情故事,灰姑娘只有遇到王子才能变成公主,原本注定在古彭村生活一生的小丫,因为遇到了金辰逸而改变命运。。。。
  • 执笔天下:善琏笔娘娘

    执笔天下:善琏笔娘娘

    曾经,她是依赖哥哥的孩子;如今,她是历经沧桑的夫人。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赵高为伍;认书谏逐客、焚书坑儒的李斯为父;助杀父篡位、六亲不认的冒顿夺权。却与机智聪颖、悲天悯人的扶苏为友;认文采飞扬、勤勉尽力的蒙毅为弟;更与勇武传魂的蒙恬产生情愫……她究竟是善恶?留于后人评说!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神域天子

    神域天子

    神界之子为爱轮回下界,凭借自身力量,能否摆脱诅咒重回神界?能否找回失落的神兵仙器?能否与魔族公主修成正果?第十世转生为皇族皇子却从小孤苦、命运坎坷,还好一路有各色伙伴相陪,顽童师傅相伴,更有各种美女应接不暇,武术、魔法、灵气、样样修炼,人、妖、神、魔、冥,五界都吃得开,看向阳与伙伴们如何披荆斩棘,完美蜕变。。。。
  • 再见,不流泪

    再见,不流泪

    我没有想过再次相遇,因为,我没有那个勇气在想你提起,我的懦弱和你的包容,就这样吧,划两道平行线,从你的世界消失,或者,我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再见,放心吧,我会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