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6000000008

第8章 卢挚(1)

〔黄钟〕节节高

卢挚

题洞庭鹿角庙壁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这首小令当是元成宗大德年间,卢挚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赴任途中所作。鹿角,即鹿角镇,在今湖南岳阳南洞庭湖滨。

卢挚这次外放湖南,心情不是很愉快的。在〔蟾宫曲〕《长沙怀古》中,他曾以古代被贬逐于此的屈原、贾谊自比。而从长江进入洞庭湖以后,又遇上了阴雨天气,很可能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所写的:“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这些更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愁闷和烦躁。但入夜以后,景物一变:“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这里说的是“满江”,实际上包括“满湖”。八百里洞庭,南汇湘、资、沅、澧四水,北吞长江,一望无垠的湖面,此时都沐浴着明月的光华。晚风习习吹送,平静的湖面上荡漾着诗人的一叶扁舟。这种境界,大似南宋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所写的“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有着一种光明澄澈之美。

此时此地,诗人的心境如何呢?是不是也像这湖面一样涟漪不泛呢?恰恰相反。湖上风微浪息,而诗人却是心潮难平,百感交集。这里有“半夜心”——夜阑人静时油然而生的离愁别恨。有“三生梦”——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为佛教语。此处“三生梦”的内涵可能有两种:其一,诗人或许想到自己的命运。如果说自己真有前身的话,那到底应该是哪一位古人呢?白居易诗:“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赠张处士山人》),是以巢父、许由等隐士高人自况;诗人就曾写道:“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此刻,面对着这“满江明月”,“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种种复杂的感情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他愁绪千端,莫可暂释,于是只有闷倚篷窗,希望小睡片刻,以求得精神的安宁。但“客夜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在这耿耿长夜之中,诗人恐怕终究是难以入梦的——这首小令展示给读者的,正是这样一种痛苦的灵魂,而明月清辉与诗人心头的阴云,平湖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动荡,昔日的欢会与今日的离愁,这层层对比,无不加深着这篇短小的抒情诗所蕴含的感情容量。

〔南吕〕金字经

卢挚

宿邯郸驿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卢挚的官位是比较高的。平生足迹,遍及河北、西北、两湖、江浙等地,与著名曲家白朴、马致远及女艺人朱帘秀等都有唱和,留下散曲小令一百二十首,前人谓其“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

(见贯云石《阳春白雪序》)这首〔金字经〕,写他夜宿邯郸驿舍的感触。邯郸在今河北省南部。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推定这是他第二次就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时的作品,那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开篇即点出又一次走在邯郸道上这一事实。这里用了“邯郸梦”的典故。唐代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邸舍遇吕翁,吕翁授一瓷枕命睡,梦中历尽富贵荣华,醒来主人蒸的黄粱尚未熟,他因此领悟了穷通得失都不过是一场梦的道理。卢挚重官燕南,在他的仕历中已是最后一次。前此四十年中,他由皇帝的侍从之臣开始,历任按察使、廉访使、路总管、翰林学士等要职,也可说是荣华历尽了。当他又一次来到“黄梁梦”故事的地点,主人公的姓氏又恰好与他相同,他于是产生了以往的仕宦生活不过是一场梦、而今日再次出任要职也不过是旧梦重温的想法。他在写此曲时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典故,是含有自嘲自讽为功名而奔波劳碌的意思的;一“又”字更见出无限感慨。所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就是他此刻的心情了。

最后,“谁惊觉”二句,惊呼年华老去,鬓毛已斑。同上文联系起来,就是自伤到老还为功名奔走道路而不能大彻大悟之意。

纵观全曲,作者自嘲自讽自伤的意思是明显的,古人于仕、隐之间常有矛盾,加上元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卢挚在经历了长期的仕宦之后,产生这种思想是很自然的。全曲一气呵成,意无旁溢,笔墨是比较酣畅的。

〔双调〕沉醉东风

卢挚

秋景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此曲作于元成宗大德初年,时卢挚在湖南宪使的任上。这是一首写景曲,前五句写黄昏之景,后两句写静夜之景,二者又有机地构成一幅有时空推移的动态的画面,传达出作者悠闲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情意。

“挂绝壁松枯倒倚。”首句描写悬崖之上一棵枯松倚绝壁而倒挂,既写出枯松的奇姿,又衬托出山势的险峻。此话出于李白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作者借用过来,略加改造,放在小令的开头,使人有突兀不凡之感。

“落残霞孤鹜齐飞。”这里套用了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写秋天傍晚江上明丽的景物。鹜就是野鸭子,生长水边,故有鹜之地必有水。

王勃此句底下是“秋水共长天一色。”人们可以想像那辽阔明朗的画面:在渺茫无际的水面上,天边残留的晚霞好像与孤单的野鸭子在齐飞。以上两句,一苍劲,一明丽,构成了一幅鲜明的画面。

“散西风满天秋意。”“西风”无形,“秋意”无迹,然而又确实有“意”可感。从宋玉的《九辩》到曹丕的《燕歌行》和欧阳修的《秋声赋》,感秋而生愁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萧瑟悲凉情意的特征。因此,添了这一句,就能把人们引到比肃穆、明净这样的表面景象更深一层的萧瑟的境界中去。这境界既有物境,也有心境。曲写至此,自成一段落,它把秋景、秋意都提供给我们了。但是如果曲子到此就结束,它还不过是一幅没有人物的静物画,而且构图不够多样与丰富。

可贵的是作者接着又把时间从黄昏移到晚上,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新的画面:“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静静的夜,静静的湘水,一只船,高挂着云帆,悠悠前进。“月影低”,说明月亮刚刚升起,它的清光投射在船帆上,使帆影显得低而且长。在这里,作者把自己摆进图画中,使自己也成为画面中的一员。

把景物作动态的描写,使画面有所移动,使黄昏与清夜两个时间范畴同时出现,这在绘画里是难以做到的,此曲却具备了这一特点。它虽然仅有四十五字,蕴含的“意”与“境”却是十分丰富的。

整首小令写的都是潇湘行舟所见,是按照时间顺序道来。作者的态度,更多的是冷静的观照。视野所及,潇湘两岸的山水风物,都使他感到心旷神怡;虽然西风的轻拂带来了满天的秋意,传统的季节感受,加上身在旅途,不能不使他产生微微的萧瑟之感;但因为他身为湖南宪使,也许是外出公干,也许就在赴任途中,所以心境是平静的。正因如此,我们获得了一幅气象阔大、意境飞动的秋光图。

〔双调〕沉醉东风

卢挚

对酒

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炼成腹内丹,泼煞心头火。葫芦提醉中闲过。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卢挚“年及弱冠”,“已登仕版”,先后任地方及中央大吏,遭遇不可谓不善。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时时泛起退步出世的波澜,此曲就是这种波澜中的一朵水花。

题目是《对酒》,说明作者是在喝酒时写的。“对酒问人生几何。”开头第一句,借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插入一“问”字,以强调“人生几何”这一层意思。作者对人寿易尽、生命短促的感叹是深沉的。“被无情日月消磨”句,是对这层意思的补充。意思是说:岁月无情,转眼间就把一个翩翩少年“消磨”成鬓发苍苍的老人了。二句组成一个层次,开头就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

从这两句话向深层逆推,我们可以窥探到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许多愤慨和不平,但又无法发泄,只能强自压抑。作者是否真的相信修炼呢?看来也只不过是借助宗教的语言来表达这种内心的痛苦罢了。“葫芦提”句又转回喝酒。希望酒醉后稀里糊涂,以解除许多苦恼——和修炼一样,这仍是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和谋求摆脱的方法。作者的忧愤,可谓深矣!

“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二句,思想进一步飞驰,幻想唱着浩歌,进入万里云山,以彻底脱离现实,忘怀世事。这一“万里云山入浩歌”的形象是放诞不羁的,可以引起旁人的讪笑;但是作者置这种讪笑于不顾,依然故我,这说明他超脱的愿望是何等的强烈了。

这首曲从表面上看比较消极,充满了出世思想;但透过现象寻找其内在原因,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骨子里的愤慨与不平。作者的感情是压抑的,但字面上又表现得旷放通脱。由于使用了一些衬字,曲子显得更为通俗和流畅。

〔双调〕沉醉东风

卢挚

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其时正当暮秋季节,天高气爽,自然景物自有其独特的佳处,然而又带点衰飒的气象。古代文人于此时此景,每生悲凉之感。卢挚的这首〔沉醉东风〕,表现的基本上也就是这样的思想感情。

小令从季节景物特征入手,点出“红叶”、“黄花”,以写重九的自然风光。“题红叶清流御沟”,这本来是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说的是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士子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遂得嫁此士人。但此处写来,却没有这个意思,只不过取“题叶红”三字,与下句的“赏黄花”构成对仗而已。“题红叶”也只是赏红叶的意思。同样,“赏黄花人醉歌楼”,也是一般的泛指,不一定就是作者在歌楼上醉赏菊花。秋天,枫林叶赤,丛菊花黄,是够令人赏心悦目的;此亦是作者雅兴所在,故不觉铸此丽句,以描写这种情景。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二句,续写秋容秋光。秋日晴朗,天高云淡,人的视线能看得很远,因而显得“天长”。值此暮秋时分,北雁南飞,所剩已不多,故极目长天,雁影遂显得十分稀疏。月落时位置接近地平线,其光线斜照,山影遂显得狭长而呈清瘦的姿态;当然,草木摇落,也是山容变瘦的一个原因。这两句,写秋容秋光,可谓抓住特征而善于描状,使人感到那份高旷与寂寥的况味。加上对仗工整,意境浑成,实乃写景佳句。接着,作者又用一句“冷清清暮秋时候”来加以概括。于是,形象的具体的画面,由此抽象的一般的概括而获得了关于景象和节序的质的规定性。最后两句,写因秋景而触发的淡淡的哀愁。“衰柳寒蝉”是打上主观色彩的秋景,向来为文人抒发愁思时所采用,作为景物媒介;宋词中就多这类句子,董西厢《小亭送别》更有“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之语。作者睹“衰柳”之状,闻“寒蝉”之声,遂油然而生“一片愁”情。此时此际,他感到寂寞,希望有朋友送酒来一起喝;但终无人来,他于是发出了“谁肯教白衣送酒”之叹。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作品。景是清冷的秋景,情是淡淡的愁情;虽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但用词铸句,描摹景物,以及酿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颇具艺术功力。

〔双调〕沉醉东风

卢挚

闲居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卢挚用〔沉醉东风〕《闲居》这个题目写的小令共三首,写的都是隐居之乐,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二句,写信步闲游,从野外的青山绿水(“那答”即那儿、那边之意),来到竹篱茅舍边的人家。“恰离了”、“早来到”两个词语,在表达时间的观念上衔接紧密,写出了主人公留连山水的浓厚兴趣和健捷的步履。“绿水青山”,“竹篱茅舍”,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村野美景,这两个词语所包含的意蕴,是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而在数量和构图上又是笼统的、模糊的,它便于读者发掘储存于印象仓库中的材料,而加以创造性的组合,因而读者对山水田园的美感经验越丰富,对这一幅画面的体会就越美。

然而这位抒情主人公的表现还不止此,“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跟随他的童子是知道他的脾气的,所以任他喝得酩酊大醉,也不去管他。后来,他又大发酒狂,摘下路边的菊花,胡乱地插在白发上。本来,头上插花是一件雅事,杜牧不是说过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但是,人老了还要插花,就难免为人所笑了。苏东坡说得好:“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年头。”(《吉祥寺赏牡丹》)所以,这位抒情主人公的“白发上黄花乱插”,也是属于为人笑之列的,但他却毫不在意。这一形象,比之“直吃的欠欠答答”,其狂放旷达之程度,则又进一层了。

这首曲,不一定是作者的夫子自道,它不过是一幅归隐理想的形象化图画。那种充分享受自然美景的欢乐,那种无拘无束的身心自由状态,本是久耽官场的人所向往的,更何况宦途特别险恶的元代了!

同类推荐
  •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所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本书共收录了29篇关于研究比较文学的论文,具体内容包括《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其教材管窥》《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与历史承担》《〈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刍议》《本科生“比较诗学”教学研究与探索》《比较文学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刍议》等。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开在废墟上的花

    开在废墟上的花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故事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哪里去寻找中国的好故事?《中国好故事》特邀国内顶尖故事家,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禅意心画

    禅意心画

    自古至今,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我们的前哲对“禅意”、“心画”“、篆刻”都有精辟的论述,谨抄录几则,作为本书引论。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热门推荐
  • 反恐信条

    反恐信条

    动乱的年代,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种新能源的出现,似乎带来的转机。但同时反动势力也在蠢蠢欲动,因此反恐联盟出现了。一次意外,蒋正得到了一个谜一样的csol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DDF组织、反恐联盟、先驱者公司、道格拉斯财团…………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之中,蒋正该何去何从。
  • 觉能领域

    觉能领域

    觉能者并不会永远只有一个能力,他们划分为七个等级,初次觉醒第一个能力叫做一觉,随着能力值的成长,他们还会不断觉醒新的能力,觉醒第二个能力时为二觉,第三个能力三觉,以此类推,但当觉醒到第七个能力时,则被称为神觉,就如同神只处于传说与虚幻中一般,在原球人近万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确凿的记载有觉能者能达到神觉,第七能力也被人臆测为绝对超越前六觉能力的神之能力。
  • 王源:丫头别想跑

    王源:丫头别想跑

    请勿上升到真人请勿上升到真人请勿上升到真人
  • 黑夜风云

    黑夜风云

    一个普通的夜总会侍应生,因为从前兄弟的一个嘱托,莫名其秒的卷入了一场纷争,千里逃亡之后,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 北征事迹

    北征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有凤难栖

    穿越之有凤难栖

    夏青青最近在走背运!平凡了二十年的生活,突然来了个大转变,这她不反对,谁的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当男友在结婚的前一天说分手时,她认了!为了排解心情,选择去山顶看日出,安抚她脆弱的心灵,这不为过吧?好吧,但也没必要让她滑下山崖吧?即使是莫明其妙地魂穿到一个陌生的王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剑天下箓:北海破灭

    仙剑天下箓:北海破灭

    一个精密的惊天大谋上古时期便已播下种子,有人想要谋天、谋地、谋众生,于是便有另外的人也播下种子,真水、离火、青莲,图谋对抗那人,就有了这个故事。本书极为缓慢、情节极为悠长,是由若干个主线连贯的故事构成,每一卷都可作为单独的情节,而放在一起又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说实话,点开本书,能看完2W字,你就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能看完10W字,你就是一个有恒心的人;能看完30W字,你就是一个毅力坚韧的人;而能看完一卷接着再看下去,那么恭喜道友,你堪称逆天的存在;可要是能一直追着看,看到本书完本,大师!你可以直接白日飞升了,不要留在地球让我们这些凡人自卑了!!PS:说这是一本男性看的仙侠书,我反倒觉得是一本适合内心极为细腻、情感极其丰富、有些阅历的女性慢慢读的一本书。仙不仅仅是仙,首先是人;剑不仅仅是剑,主要在心;天下不仅仅是天下,其实就是滚滚红尘;人在红尘、仙也是在红尘,虽然未必是一个红尘。。。。。。
  • 指天地

    指天地

    天地无私,万物皆受天地规则束缚!自古相承,凡人打破天地规则,增涨寿元,威能浩大,被冠以神仙称号……
  • 时光之刃

    时光之刃

    曾经的人人赞赏的天才医生,如今人人敬畏的恐怖杀胚,到底是人性的堕落,还是道德的沦丧,且看今晚9:00播出……咳咳……跑题跑题了,本书慢热高能,走逗比风格——简介完。
  • 穿越密码—一滴泪

    穿越密码—一滴泪

    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为了一滴泪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时空。嫁给了一个傲气的王爷。遇到了一个天使一样守护他的上官哲。爱上了一个冷酷的男子,今世果,前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