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6000000091

第91章 张可久(5)

〔双调〕落梅风

张可久

春情

秋千院,拜扫天,柳荫中躲莺藏燕。掩霜纨递将诗半篇,怕帘外卖花人见。

封建礼教千方百计禁止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然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靠礼法禁锢是禁锢不了的。钻穴逾墙、偷香窃玉式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历代未曾断绝。他(她)们总是巧妙地利用各种时机,大胆而又谨慎地去实现自己的欲求。这首小令就是描写闺中少女利用寒食节与情人幽期密约的紧张情状和微妙心理的。

这首小令五句二十八字,不过相当于一首七绝。然而它既像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风俗画,又像一场动人的独幕小剧。这是因为:它的时间(拜扫天)、地点(秋千院)、人物(少女、情郎、卖花人)、事件(幽期密约),都很集中,又善于精心选择典型细节,“躲莺藏燕”和“掩霜纨递将诗篇”两个动作,都极富于戏剧性。同时语言极为精炼,如“秋千院,拜扫天”六个字,不仅交待了时、地,而且包孕着特定的情境,烘托出强烈的戏剧性氛围,可谓词约意丰,尺幅万里。卖花人的出现,打破了这静悄悄的柳丛幽会,以动写静,反衬出环境的幽隐神秘,同时又给这风光旖旎的场面增添了一丝危机感和紧迫感,使这一短短的情节波澜叠生,扣人心弦。

〔双调〕水仙子

张可久

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这是一首次韵曲,次谁的韵,已不可考。它共分三段,都表达同一思想:摆脱了功名富贵的欲念,人就能够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都获得自由,在大自然中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旷达出世的思想,反映了作者追求精神解脱的愿望。在艺术上,由于运用了重复手法,笔酣墨畅,给予读者的印象特别深刻。全曲三段都使用了反映因果联系的假言判断。构成判断的条件,因为受曲牌制约,一、三组有两个,二组只有一个,似乎不平衡;但是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两头对称,中间参差,恰好表现出整齐中有变化的美。因此,这首曲在艺术上是成功的。

〔双调〕水仙子

张可久

秋思

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秋风昨夜愁成阵。思君不见君,缓歌独自开樽。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

这是一支怀念远人的闺怨小令。作者的感受是独特的,写法上也是别开生面的。起句以客观之景致笼盖全曲,突出了秋天之苍凉寂寥。白雁秋风,又值黄昏时节,“愁”字不点自出。“写寒云”的“写”字用得极为巧妙,写者,画也。大雁高飞,在云间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字,故谓“写寒云”。这里以天边的大雁暗喻远方的丈夫。张可久是元代数量不多的专门从事散曲创作的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大多采自平凡的现实生活,往往每作必是有感而发。他善于通过对生活中习见事物的细微观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这支《秋思》小令,就有这个特点。闺怨悲秋,是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写出新意来是不容易的。劈头一句就令人惊叹不巳,一个“写”字,足见小山才情。愁而成“阵”,又是一奇,以陷阵喻愁绪不解,似亦小山独创。

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散曲与诗词相较,自由、灵活得多,是诗体的一种解放;而小山则将散曲写得靠近了诗词,衬字少了,句法趋于规矩整齐了。其实,文学史上任何一种体裁、形式,都是在变化中向前发展的。“若无新变,不能代兴”。张可久显然在借鉴传统诗词的同时,苦索散曲之变。功过成毁,还可以讨论,但无论如何张可久曲都是散曲花园中一枝秀美的奇葩。

〔双调〕水仙子

张可久

西湖废圃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珮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题目是《西湖废圃》,自然是在兴废上抒发情怀了。这一类作品在小山令曲中数量不少,且多有佳构。有的论者指出:“夫俯仰古今,发摅感慨,易人雄肆,或则苍凉。而元人为之,则多寒峭。寒峭者,阴刚也。张可久尤多此类。李中麓许为清劲,尚隔一尘。”(刘永济《元人小令选·序论》)其实,细味小山此类作品,是很难以一两个字眼去概括其独特韵致的。不错,小山抒发兴亡感慨的令曲与前人诗词大异其趣,但又不是完全无相通之处的,正是所谓“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继承和独创是溶合在小山曲中的。如说小山此类作品一味只是冷峻寒峭,怕是不确切的。就这支《西湖废圃》而言,应该说它既雄肆苍凉,又冷峻孤峭,韵味是相当复杂的。首句连用三个名词,点出三种事物:夕阳、芳草、歌台。着一“废”字,全句皆哀,景景俱愁,为全曲奠定了感伤的基调。第二句看似写景,实则带有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仍然是三种事物:老树、寒鸦、御街。如同阿拉伯人大食帷寅称赞小山时所说:“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小山间亦豪放,于此可见。

此曲一气呵成,不容间阻,有如诉如泣之妙。贯穿的意脉是伤今怀古,所寄寓的情怀又不限于易代兴衰,也有对个人生命意义和功名富贵的思考探究。好的作品总是这样,它的意味是哲理的、深邃的、无穷尽的。

此曲又能概见小山曲意境幽远,清奇流转,形式工整,技巧娴熟的基本风格,间有诗词的典雅含蓄和散曲的活泼舒展,艺术个性是相当强的。前三句颇富散曲的流宕风韵,却又透出诗词的工整典丽,结合得相当完美,写法近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中间的“荒基”二句,诗词韵味似更浓些,惟字数错落,又用一“叹”字,便显得活泼跳脱了。

〔双调〕水仙子

张可久

次韵金陵怀古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这首曲次谁的韵,现在已不可考。从内容来看,主要是通过追怀金陵(今南京)的史迹,来慨叹兴亡盛衰的。

首两句说的是陈后主和齐东昏侯因荒淫纵乐而亡国的事。“朝朝琼树”句指陈后主。据《南史》、《陈书》等史籍记载,陈后主荒于酒色,每日与妃嫔狎臣游宴赋诗,选最为艳丽的作歌词,配上乐曲,让宫女学唱。这些歌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琼树后庭花”就是《玉树后庭花》)。

“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二句,用危城、落日、寒鸦三样景物组成一个衰飒萧条的画面,以烘托感伤的心情。情景相生,很有感染力。“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此三句承上面二句而下,继续写南京的荒凉与作者的伤感之情。“凤不至”句说的是凤凰台,此台在南京城西南隅,据《六朝事迹类编》载:南朝宋元嘉中,有凤凰飞到这里的山上,于是在山脚筑台以表嘉瑞。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有“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句,凭吊陈迹,表现了怅惘之感,这里承袭其意。“燕飞来”句则取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更是不胜今昔之感了。有了这两句内涵丰富的形象描写,本来已不言愁而愁自见;但令曲本求“急切透辟”,于是又以直接抒情的“恨满天涯”四字作结,遂使那种兴亡盛衰的遗恨更加显豁突出,并使全曲于伤感中顿起慷慨之声。

〔双调〕殿前欢

张可久

次酸斋韵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贯云石(酸斋)尝位居显贵,但后来他“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人无有识之者。”(《元史》本传)他写有一首〔殿前欢〕曲:“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曲中云云,可见是他辞官后所作。“酸斋是我,我是酸斋”,写得超脱豪迈,正是还我本来面目之意。

张可久这首《次酸斋韵》,当是读了贯云石前曲之后的和作。他很羡慕酸斋“归去来”之后的闲适生活,他向往像东汉严子陵隐居在钓台垂钓那样,与鸥鹭为友,过着惬意的生活。可是,由于屈居小吏,日理俗务,以求粗安,诗人已经十年没有到过钓台了。这使他倍增感慨:也倍增归去来的退隐之志。“酸斋笑我,我笑酸斋。”这笑,是会心的笑,是相视而笑。酸斋先我而退隐,“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自然值得笑。我已准备归去来,将徜徉于青山白云之间,“对酒开怀”,也将会像“酸斋是我,我是酸斋”那样,还我本来面目,酸斋也该为我而笑了吧。

〔双调〕殿前欢

张可久

离思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縻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云驰月走,夜色深沉。闺中女子无心赏月,更无心去看帏屏上的图画,她心事重重,神情抑郁,思念着相隔遥遥的情人。离别已经十年,苦思苦想,不堪忍受。相思之苦,向谁倾吐?只得把一腔深情寄托于琵琶弦上。这意境该是多么优美!这情调又是何等凄凉!

张小山之散曲,多以清丽秀雅的笔调,写人间的春怨秋愁,又以含蓄华美的语言,搜抉人间的休戚隐衷。他既写山川的秀媚,也写春秋的伤怀;既写人生的失意,也写惶惑的追寻,他是个真正的独特的曲家。他常常把个人生活的细微感受、喜怒哀乐,与社会联系起来,表达出对人生和社会的种种思索和探求,因此,他的作品有景致更有情致,这支令曲就充分表现了这种景致与情致,表现了他对爱情的看法。韶华转瞬,青春不再,青年男女的爱情理想和执着追求,是符合人情物理的,张可久是同情他们的。郑振铎曾高度评价张可久的作品:“张可久的才情确足以领袖群伦。他的作风和前期马致远有些相同,却决不是有意的模拟。前期的诸作家,往往多随笔遣兴之作。到了可久起来后,方才用全副的心力在散曲的制作上。他的作风是爽脆若哀家梨的,一点渣滓也不留下;是清莹若夏日的人造冰的隽冷之气,咄咄逼人。他豪放得不到粗率的地步。他精丽得不到雕镂的地步。他潇疏得不到索寞的地步。他是悟到了‘深浅浓淡雅俗’的最谐和的所在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读了这段评论,再回过头来审视这支《离思》令曲,其妙处就可以悟到了。用短小的篇幅反映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正是小山作品的最大长处。

〔双调〕殿前欢

张可久

客中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处在元代统治者极端轻贱知识分子的社会中,才华横溢的作者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曾反复讴歌归隐生活的乐趣,可是又摆脱不了名利的羁绊,以致长年累月淹留在外。他一生仕途蹭蹬,沉沦下僚,这其中有多少隐衷酸楚,有多少感慨不平。这首小令便凝聚了他这种感受。

功名既不值得追求,而又不得不去追求;明知“前程渺渺”,却又还要奔走于千山风雪之中。这是何等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作者的一生染上了悲剧的色彩。这种悲剧不仅仅是属于作者个人的,而是代表了当时无数知识分子的命运。

〔双调〕殿前欢

张可久

爱山亭上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捕颐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一个有才华的诗人,为生活所驱,只好在县衙里做一个小吏,内心自然是很痛苦的,“为爱髯张亦痴绝,簿领尘埃多强颜。”(张雨《次韵倪元镇赠小山张掾史》诗)这“强颜”二字可谓道出了张可久的无限酸辛。不过,天公有时也会有巧安排的,就在“簿领尘埃”的环境里,却有一片可供游赏的去处——爱山亭,这对张可久来说,真是最好不过了。

笔砚生涯,自是吏员本色,但以松风来联想,从动到静,从外到内,就写得很有趣。石上长了苔藓,一片烂漫,也衬托得很自然。至于芭蕉夜雨,疏花初放,则又别有一番情趣。但这些景色都是在县圃爱山亭上欣赏到的,与到别处游山玩水所接触到的景物,大异其趣。

在“簿领尘埃多强颜”中,有此一片清静游赏之地,“青山爱我,我爱青山”,诗人发出这样的心声,是很自然的。

〔双调〕折桂令

张可久

村庵即事

掩柴门啸傲烟霞,隐隐林峦,小小仙家。楼外白云,窗前翠竹,井底朱砂。五亩宅无人种瓜,一村庵有客分茶。春色无多,开到蔷薇,落尽梨花。

这是一首写村居生活的小令。“村庵”即农村中的小屋(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即事”是当前事物的意思。沈约《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即事既多美,临眺殊复奇。”后来人们就把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称作即事诗。

同类推荐
  • 石榴花开的季节

    石榴花开的季节

    本书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为“悠悠乡情”“浓浓亲情”“漫漫闲情”“缕缕心情”“泛泛友情”“幽幽性情”共六辑。
  • 散落的珍珠

    散落的珍珠

    本书源自七十多年前现代著名学者、作家陈西滢凌叔华夫妇的独生女儿陈小滢的纪念册,书中以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为背景,将伟大时代名家名人的墨迹出版,可以使读者触摸历史,感受名家的丰富的学识,闪光的思想和他们的人格魅力。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那些时光教我的事

    那些时光教我的事

    几年前,偶遇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教授。临别前我问:何谓生活?他答:同一样的生,不一样的活。
  •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原本是一些写给没有人的文字,是一个人写给世界的情话和狠话。这本十年写就的书完整展现了一个不向生活认怂的人所会经历的世界。接手第一个剧本就被骗的迷茫与无助,28岁被催婚的委屈与惶恐……作者写尽了人在各种境遇中的无奈和进退两难。在那些眼泪,那些温暖,那些自嘲与自尊中我们看到: 人生艰难时,犹豫不决时,在恐惧要先于生活压垮你时,走错路不是最糟糕的事,害怕走错才是;受伤后最难的不是止痛,而是还有像没受过伤那样去爱的胆量。或许一个人永远无法拥有80而无悔的人生,却可以保有在80岁都敢重新开始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就是让生活热气腾腾的东西。
热门推荐
  • 诺斯兰贵族学院的大神

    诺斯兰贵族学院的大神

    "我爱她”叶笑尘霸道的说“我也爱她”林宵柔情的说挽歌扶额.......一段虐心的三角恋即将上演,阅读《诺斯兰贵族学院的大神》吧
  • 安民为天

    安民为天

    本书对作出巨大牺牲的百万移民充满了血肉之情。对三峡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也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书中首次披露了这场伟大的移民运动中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活的人物,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霸道首席惹娇妻

    霸道首席惹娇妻

    恶魔回来了。那个从少年时期就喜怒无常脾气暴戾到令人发指的男人,那个她以为已经远远的离开了她的生活的人,没想到他还是回来了。只不过再见面,他已是深遂冷竣,讳暗难懂的成功商人。这个男人是她的梦魇,她轻轻的挣接脱不开,开始变得剧烈。穆奕南俊脸苍白,这一次他是死都不想要再放开她了,她不在的日子里,他过得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而怀里的小女人已经被逼迫到了极点,她修长的腿从和服里伸了出来,掏出一把小巧的银手枪,死死的抵在了他的粗纩的喉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人法则

    情人法则

    十六岁,她正式从女孩变成女人,而占有她的人,是她的叔叔,那夜,是她的生日,也是他的订婚夜,那双挽着婶婶的手,将她推入堕落的深渊。宠她上天,踩她下地狱,这就是她的叔叔夏灏夜。避他如蛇恨他无奈何,她跌入堕落地狱夏初初。
  • 地府协警摄魂使者

    地府协警摄魂使者

    项小扬男22岁(爱耍帅),摄魂使者一枚,祖上传下来的,注定了他的使命。与漂亮女鬼出双入对,与舞厅头牌舞皇后关系暧昧,可他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女孩在呼唤他。
  • 终极修神路

    终极修神路

    自古以来就流传有仙凡缱绻的传说,美好的爱情故事,只是,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神仙?凡世间修练羽化飞升,兵解成神的众多高人或者妖魔,他们到底到了哪一个地方?神仙妖魔到底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还是真实的存在?点石成金,呼风唤雨,移山填海,缩地成寸,法力无边的世界,你羡慕么?喜欢么?——那就来踏上这漫漫成神路吧!!!
  • 大唐野心家

    大唐野心家

    穿越,本就无辜,当叶清睁开眼,发现自己重生在大唐开元年间,开元盛世,天宝风流,机缘巧合,混入官场的尔虞我诈之中,且看他如何翻云覆雨,依靠智计应对尔虞我诈的阴谋漩涡。战争有铁的法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官场的铁则是什么,是阴险狡诈,还是拉拢人心,是算无遗策,还是手眼通天。在叶清的眼里,智计是帷幕下的画笔,权谋便是手中之利剑,心之所向便是剑之所向!鸳鸯梦已碎,国色如惘然。君子有仇怨,十年磨一剑。京宦深似海,古冢累草积。天下皆为棋,谁掷棋子谁为棋!
  • 陇东案例警示录

    陇东案例警示录

    法制纪实文学《陇东案例警示录》。从这部书里,读者可以看到我们的公安民警怎样在履行着自己打击犯罪的神圣职责;可以看到富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怎样在与持枪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还可以看到一些青少年是怎样在一步一步走进犯罪的泥潭;而我对生活中各类骗局、陷阱的披露,同时也在暗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还将继续进行……
  • 王子的双向公主

    王子的双向公主

    她,智商高情商低,但她拥有"双向"的性格特点成功掳获两位王子的心,而他们的学校是完全不沾边的,他们是如何相遇、相恋的,到底哪个才是她的白马王子。。。
  • 凤啸九歌:盛宠轻狂庶女

    凤啸九歌:盛宠轻狂庶女

    她,本是世界顶尖特工,心狠手辣、绝色轻狂,令无数人畏惧,代号“魅蛇”,因一次追杀,意外死亡来到天洛国。重新睁眼,她,也是颜家最为废物和懦弱的三小姐!亲爹不疼,大娘不爱,嫡姐欺辱,庶妹算计,还有一个未婚夫挑衅。呵呵,放马过来,我奉陪到底!三年隐忍,十年伪装,一朝换魂,凤啸九歌!面对此刻的颠覆,众人望天感叹:这。当真是那废物?……吹风曰:此女主风华倾城、智谋无双,绝对的狂傲!此男主一手遮天,腹黑无比,绝世的盛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