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6200000024

第24章 唐词篇(23)

既说“江南好”,又说“风景旧曾谙”,那么作者对江南的风景一定熟悉得如数家珍,而能够提炼出最具有江南特色的,然而却令人十分失望。“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出来了,江岸上的花儿红得比火还红。景是美的,可不是江南的特色,凡是有江河之处而稍具风景规模的地方,譬如重庆、昆明、九江、闽粤甚至号称寒冷的北国,也一样有可能出现这幅画面的,何必一定要到了江南才美,才令人“忆”。如果说这是白居易的对江南有深厚的感情所寄,那么难道偌大一个江南。竟然找不出能代表地方色彩的景物提供作者去“忆”吗?所以拿含有普遍性的普通景物作为地方所特有,实在不怎么高明。“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比上句更差劲。原来作者是想颂扬江南是水土非常肥沃的好地方,你看,春天到了,江河两岸的草木等植物(当然也包括庄稼)叶子,肥得绿沉沉的,倒映在江水里,连江水也染成蓝色了。不错,植物的肥瘠,首先反映在叶子上,缺肥的植物,因光合活动不良,其叶子是绿里带黄的,肥足的叶子是墨绿色的,望上去似乎乌油油的。我们知道,修辞上的比喻格有一个原则:同类不比,唐代皇甫湜在《答李生书》中说:“凡喻必以非类”,绿和蓝是同类,怎么能构成比喻呢?我们能这么比吗?红如紫,白如灰,青如黑……行不行呢?如果认为作者是说江水绿得像蓝草一般,可以成立。试问江水是怎么绿的?江河之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其成为“绿”,不外是一、河底是绿色的;二、河水中生长了藻类植物;三、倒映河两岸的植物;四、蓝天的颜色,这里的“绿”显然是第三种情况。那么,蓝草也是绿色植物,只是比一般绿色植物深浅的程度不同而已,一样不谓睥其为比喻。另外,只要有江水有植物的地方,哪儿都是一到春天即是一片绿色而倒映江中的,岂独江南如此?如说江南的水土特别肥沃,超过其他地方,那是空泛的比较,打动不了读者的。

所以这一联反映的美景,是“大路货”,可用之于四川、云南,也可以用之于江西、福建,不是由江南独家经理,这样也就丧失了江南之“好”了。

“能不忆江南”,前面说了“江南好”,又说“风景旧曾谙”,那么不说“忆”也忆在其中了,此句大可不必。或许以为上文有了“忆江南”的含义,下文再点明一下,起到前后互相照应的作用,在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可以反复吟咏的篇章呢,词中还有叠句哩。可此词是重意,不是反复与叠句,不能相提并论。那么一首《忆江南》,总共只有二十七个字,能让这占全部五分之一点四的篇幅去说些可有可无的话么?建议读者,不防读一读皇甫松的《梦江南》“兰烬落”(见本书219页)及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见本书页),试着比较一番,比较之下,高下自明。

又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到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出任过杭州刺史,诗人对杭州美丽的景色,对西子湖和山寺十分喜爱。他常去宴游,并且为兴修钱塘湖(即西湖)的水利花过不少心力。他写过很多这方面的诗,如《钱塘湖春行》、《孤山寺遇雨》、《湖亭晚归》、《杭州春望》,都是描写杭州的湖光山色,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

长庆四年五月,白居易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月底离开杭州,秋天到达洛阳。白居易离开杭州以后,对美丽的杭州城,是十分怀念的,于是就写了《忆江南》词三首。

这是《忆江南》组词的第二首,就是写诗人对杭州的深沉的怀念的。诗人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写了杭州城最令人难忘的景物,最令人留恋的生活。正因为这样,所以诗人身在洛阳,心系江南杭州,梦萦魂牵,不能相忘。

词的第一、二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正抒发了词人这种最强烈、最真挚的感情。这是“以情为文”,从心中流出,那么有感染力!但它又是最朴素,不需任何雕饰。两个极普通的动词“忆”,一个极普通的副词“最”,在这里能传达出词人多么丰富的感情!可见修饰要切合题旨情境,才能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雕章琢句,只追求辞藻的华美,往往会弄巧成拙。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两句是上句“忆”的内容,也是诗人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诗人在杭州日,曾多次去天竺、灵隐等寺游览、住宿,为寻月中桂子坠落,他在《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中说:“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这“山寺月中寻桂子”,正是他往昔生活的回忆。诗人“寻桂子”,难道仅指寻月中桂子落吗?不!他所寻求的是美好的生活,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者在《东城桂》诗中自注:“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据《南部新书》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因此,“山寺”句是写实的。“郡亭枕上看潮头”句与“山寺”句相对偶,不但文字上对得工整,意义内容上也相联系,也是写在杭州观潮之事。诗人在《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兰溪作》诗中,已对浙江潮心向往之了:“余杭乃名郡,郡廓临江汜。已想海门山,潮声来入耳。”海门山在钱塘江入海处,有龛、赭两山,南北对峙如门,每逢潮汛,水势浩大,如万马奔腾,颇为壮观,故浙江潮为天下名胜,诗人早想一游了。“郡亭”,即虚白亭。诗人有《郡亭》诗:“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又疑指杭州城东楼,在钱塘江边。诗人在《郡楼夜宴留客》诗中有:“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这“山寺”、“郡亭”两句,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在宁静的山寺中,在银色的月光下,诗人在寻觅着月中堕落的桂花;在临江的虚白亭里,在安卧的床枕上,诗人在观赏浙江潮的奇观。一个“看”字,一个“寻”字,包含着诗人对杭州的多少情意,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多少追求!

最后一句,“何日更重游!”正是全词思想感情的最高音,也是“最忆是杭州”的具体说明。诗人身在洛阳,心在杭州,他希望有一天能重游杭州,再过着这“寻桂子”、“看潮头”的美好生活,但而今年老体弱,恐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里又包含着诗人多少人生的感慨!

这是一首抒情诗,字里行间,处处含着丰富的感情,第一句是感叹句,最后一句是反问句,都起了强调感情的作用。中间两句是叙事,写昔日在杭州的游览生活。全词风格清新,不尚雕饰,感情真挚,很有感染力。

竹枝

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闲鸟一时啼。

《竹枝》是巴渝(今川东重庆一带)的民歌,白居易和刘禹锡根据流行的民歌,创作了能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人民疾苦的《竹枝》词。《乐府诗集》将《竹枝》词列入“近代曲辞”,在题解上说:“《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今湖南),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间。禹锡曰:‘《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未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焉。’”

白居易创作的《竹枝》词共四首,今选一、二两首。这些词都是用来赋风土、写人情,非流连光景之作。如这一组诗的第四首:“江畔谁家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就从“前声断咽后声迟”中反映出巴渝人民生活的苦难,也反映诗人自己的苦闷。

《竹枝》(一)既写巴渝风土,又写人情,前两句写景物,后两句写人民的悲苦。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瞿塘峡口水雾气弥漫,贴近水面,所以说“低”。诗人在《夜入瞿塘峡》诗中曾描写过瞿塘峡险恶的地理形势:“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诗人写景,一定也联想到行舟人的命运,稍一不慎,就会葬身鱼腹。白帝城的上空,月儿已偏西了,将要落下去了。“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西汉末,公孙述据此,自号白帝,因此得名。刘备伐吴,败归死于白帝城。此句写景,亦有怀古之意。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闲鸟一时啼。”这两句由一、二两句写景转入写人,诗人从视觉的描写“水烟低”、“月向西”转入听觉的描写。从远处传来了唱“竹枝”的歌声,那歌声是那么凄苦,似人之哽咽,闻之令人肠断。“声咽”正是如泣如诉的凄苦声调。这声调,在深秋残夜,更显得凄惨,使猿鸟闻之,亦发出悲怆的啼叫。《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中记载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寒猿闲鸟一时啼”正是为了说明“竹枝声”之悲苦,而又衬托出人物内心的苦痛,“猿鸣三声泪沾裳”。“闲鸟”,一作阉鸟。

这首词完全是写实的。开头两句用了对偶句,一写“峡口水烟低”,一写“城头月向西”,一低一高,有水有月,似一幅明丽的风景画。三、四两句写人唱《竹枝》,声音哽咽,寒猿闲鸟也一齐啼叫,既有景,也有情。我们的脑际就浮现出一幅巴渝船夫唱着《竹枝》,与惊涛恶浪搏斗,在高峻的山崖上、在树林中,猿鸟在悲啼的画面。一个“咽”字,一个“啼”字,真能将诗人满腔的激情,人民的无限辛酸,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故王尧衙云:“瞿塘峡在夔州东(今四川奉节县一带),冷烟低,非朝即暮也。斜月向西,风景凄然之候,声悲凉故咽。猿鸟闻其悲唱,俱不胜情而一时啼唤。然则愁人听之,当何如凄怆乎?”(《古唐诗合解》卷五)这段话分析恰当,说明了这首词的主题,对我们理解其内容是有帮助的。

又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

关于《竹枝》词的来源及其内容,我们在《竹枝》词的第一首鉴赏文章中已作了介绍,此处不必赘述。《竹枝》词(二)所写的也是巴渝的风土人情,不过与上首词比较,这首词主要集中写《竹枝》词声调凄苦,写诗人听到后的感受。这样,抒情就更直截,而感染力也就更强烈了。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这开头两句,诗人先提出一个问题,然而又不直接回答,发人深思。《竹枝》词是民间歌谣,它反映人民的欢乐、痛苦、希望和追求。人民的“苦怨”,总是与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掠夺有关,因此它“怨何人”是十分明确的,诗人不必言明而读者自知。这《竹枝》凄苦的声调,在宁静的夜晚,在空旷的山城野岭之间,断断续续。“前声断咽后声迟”,忽停忽唱,正说明了人民的“苦怨”无穷无尽,他们正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歇又闻”,正说明了这个意思,这就显得委婉深沉了。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这三、四两句,一方面说明唱《竹枝》词人数之众多,一方面说明听《竹枝》的“病使君”的忧愁。“蛮儿巴女”,代男女老少,即人民。“齐声唱”说明个个有“苦怨”,无一例外。人民的痛苦的呻吟,使诗人深为感动,深表同情,因此就“愁杀江南病使君”了。这首词与《竹枝》词(四)意义、内容相同,是一首反映人民“苦怨”的作品。“愁杀”一词,表明了诗人与“蛮儿巴女”有共同的感情、共同的“苦怨”。

这首词结构十分严密,描写十分概括,感情很真挚,抒情性很强,从“怨何人”问题的提出,到“愁杀江南病使君”作结,中间叉以“夜静山空”的背景作衬托,更使闻者感到《竹枝》的苦怨,地域之广;以“蛮儿巴女齐声唱”,说明巴渝人民之多,人人都有“苦怨”,一气呵成。又从“闻”到“愁”,把诗人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很真挚地表现出来了。这首《竹枝》悲咽之声,怨苦之情,真令人不忍卒读。

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嫋嫋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杨柳枝》本为隋代宫词,唐代洛阳地方的市民创为新调,所以白居易在《杨柳枝》组词的第一首中说:“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也说:“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他们对这种民间歌谣颇为重视。这种歌辞,都是七言四句的形式,但音节和绝句不完全一样。这种曲词,均以咏杨柳为主。白居易居洛阳时,十分重视民歌创作,他在《杨柳枝》的“翻新”上作过贡献。

这首词描写初春时节杨柳的风姿。她是那么袅娜、那么多情,在春风中飘摇,与春风同游。她的花絮,像白雪,在春天的天空中纷纷扬扬飞舞;她的嫩绿的枝条,那么鲜嫩娇弱,甚至连黄莺停一会儿都受不了。这样的描写,可谓写柳之极致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温馨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温馨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茶余杂谈

    茶余杂谈

    《茶余杂谈》是作者闲时心得随笔,内容涉及社会风云变化、生活喜怒哀乐、对爱得追寻与渴望、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喟叹等等,借不同体裁、不同人物之眼,传递出“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的健康心态。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文学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文学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也是少有的,这些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 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曾几何时,在发展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如履薄冰……然而,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就共同执着地追求昌盛、繁荣、民主、自由、发达、富强,从不会因外部的原因而放弃。于是,在经历了“历史沉思”之后,才有了“命运狂想”,有了“历史的抉择”;在经历了发展的“十年潮”之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让浦东告诉世界”……
热门推荐
  • 看不到的天际

    看不到的天际

    爱上你的时候你以离开.就让我为你守护这个你深爱的地方
  •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

    你为什么需要幽默沟通;用幽默改变自己的沟通心态;用幽默改变他人的沟通观念;创造人际和谐的幽默沟通术;赢得人心的幽默沟通术;增添乐趣的幽默沟通术;享受沟通,泰尔宣称:幽默只是外表,里面藏着温情,这是因为幽默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标志,是人性、人情的表现,是高尚品德的外化,其深层形态是崇高的和滑稽的奇异结合。语言是“伴随着温度”的东西,而幽默沟通术则是使语言“升温”,赢得人心的绝佳方式。
  • 浮生劫:错爱冷情郎君

    浮生劫:错爱冷情郎君

    他本是人间的王爷,却英年早逝,堕入冥界,本想着早日投胎转世回人间,可是这阎王的女儿是怎么回事?她身为阎王独女,年轻貌美法力高强,却唯独对这人间王爷有了好感,从此开始了倒追生涯。其实他原本是拒绝的,却不知冰冷表面下心那颗心已经慢慢融化了。她以为有一天他会看到她,可是她却失望了,他深爱的那个女人出现了。魔界少君将她掳走,逼她做他的新娘,他可会来救她?待一切尘埃落定,他们可还能回到从前?
  • 爱情也可以那么美好

    爱情也可以那么美好

    刚回国,就被爸妈告知要结婚,我连恋爱都没谈过一场,怎么可以就这么结婚呢?虽然结婚对象长得的确不错,可是他根本就不喜欢我啊!什么?我居然还要住到他们家去,爸妈,我还是你们的女儿吗?
  • 武神之破天

    武神之破天

    一个身怀特殊灵根的少年,却由于身处小门派,没有合适自己的功法,修为不前,修炼两年只淬体二层;在一次偶然的冒险中,得莫大机缘,从此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强者之路,登顶巅峰,破天而出!
  • 红阁雪女:罗刹狂妃

    红阁雪女:罗刹狂妃

    她——国际金牌杀手——苏小狸。再一次意外的穿越中回归本体。天地大义……儿女私情……“苏满月?苏小狸?还是……千极月?我是谁那么重要?”她苦笑着。篡位决战上,她赤红着双眸瞪着他,怒吼:“你何苦逼我?你何苦……逼我……”语落,自刎而死……可是,连鬼门都不收她!不肯让她转世不肯给她一个平淡的一生!!只因为……她是神女。
  • 似梦非梦之黑夜里的那只猫

    似梦非梦之黑夜里的那只猫

    一个对吸血鬼独爱的女生,遇到了他们,之后竟变成了他们的同族,又遇到了另一个冷酷的女生,和一只可爱的猫咪,他们会发生什么呢?
  • 异世召唤之英雄联盟

    异世召唤之英雄联盟

    平凡学生楚寒,带着一尊埋葬着众英雄意志英灵的金色小塔,离奇跨越时空,来到了一片瑰丽浩瀚的异世界天地!古朴的小塔中,每一道英雄的意志,都是一种极其强横的存在,如同高高在上的神明!浩瀚的大地上,古朝林立,强者无数,有着无上伟力,一吼可震落星辰,一指可点碎山河!倾国倾城的佳人,精彩绝伦的大世,离奇诡异的秘辛……武道之路,强者之路,楚寒来了,注定要留下一世风采!【小伙伴群号:215967172】
  • 虐杀原型3生化危机篇

    虐杀原型3生化危机篇

    接着虐杀原型二的剧情发展,A哥并没有死亡,而是获得了重生,与J叔战斗后出穿越到生化危机的时代。
  • 真假“三国”

    真假“三国”

    《真假三国》内容包括:从历史三国到文化三国,虚实三国,演化三国,活力三国四部分。《真假三国》是《话说中国系列》之一《真假三国》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罗贯中和《三国演义》、诸葛亮未做"军师"、三国时期重要人物陵墓简表、孙权一生经历大致如何等内容。历史三国惊涛拍案!文化三国源远流长!《三国演义》是农耕社会智慧的百科全书,它集伦理和行为于一体,因而章章回回里的各家角色,多包含二重文化性格,历史与文化合而为一,人心各如其面,人的思维方式、处世理念也各如其行为法则,文化选择。作者本能地将其由政治人格嬗变为道德人格,成为历来人们为之喜怒哀乐的理想模式。陈设百年,概括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