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72900000045

第45章 彰显财富天赋(1)

有人说,淘金首先要有梦想,那么发财也要有胆量。

正是在这一驱动力之下,美国每年总会诞生一批富翁,有的快速致富,成为真正的暴发户;有的轻松致富,只要认购股票特权即可;有的是不知不觉地致富,在舒适的房间里轻轻点击键盘,钞票就会滚滚而来。

随着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财富的分配格局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过去靠传统产业致富的人们,已远远落后于靠网络产业吃饭的人。最近几年,与因特网有关的人快速致富不在少数。这说明高科技产业已完全占据了经济的制高点,因此也道出了亿万富翁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秘密,年轻人既是时代的新生力量,同时又是获得财富的幸运儿。可以说,在下世纪,真正领导财富潮流的是这些坐在电脑前的年轻人。

12岁就赚取利息的洛克菲勒

1839年,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州一个偏僻小镇。他的父亲威廉人称“大个子比尔”,是一个到处跑动的马贩子和闯荡江湖的巫医,于是他的父亲的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际经验”、“金钱意识”和“商业意识”对小约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威廉曾吹嘘自己的商业成就说:“一有机会我就欺骗我的儿子们,我希望他们成为精明的人。我和儿子们做买卖,而且每次只要能诈骗和打败他们就绝不留情面。”最使约翰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父亲常常和他玩一种游戏,当小约翰从高椅子上纵身跳入父亲的怀抱中时,父亲常常突然抽开双手,让他扑到地上。父亲通过这件事想教育他,不要相信任何人,每个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都可能成为敌人。

正是在犹太人的这种重商思想和生意经的影响下,小约翰7岁时就去村边的森林的火鸡窝里“偷”小火鸡,然后将小火鸡细心照料,等火鸡长大后卖给邻近村庄的农民。等12岁时,约翰为家里干每一件事,都要按0。37元/小时计费,还把自己平时积攒的50元钱贷给附近的农民,收取利息。

11岁开始炒股的投资天才

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奥玛哈。他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一直居住在奥玛哈,是当地的证券经纪人和共和党议员。

时值经济大萧条困扰全球,当然也波及了巴菲特的家乡。由于生不逢时,在他刚满周岁时,他的父亲,身为银行证券销售商的霍华德·巴菲特就失业了。全家迁移到了别处,父亲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快又陷入困境,巴菲特一家的生活变得有些艰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四年。这样的家境却使巴菲特从小就对钱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巴菲特后来回忆道,童年的那段艰难岁月使他当时就萌发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长大后一定要拥有大量财富。

“总有一天,我的名字和照片会出现在传媒上。”

巴菲特在童年时代就对数字十分着迷,心算能力很强。他经常和伙伴们记录着街口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车牌号码,晚上展开《奥玛哈世界先驱报》,计算着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每当周日去教堂做礼拜,巴菲特被梳洗一番,坐在长老会教堂的长椅上时,他总是以计算宗教作曲家的生死年限来打发时间。他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金钱,他在“数着他想象中的财富”的过程中成长。

5岁时,沃伦·巴菲特开始在家门口摆上口香糖向过往行人出售。不久,他与朋友拉塞尔在闹市兜售柠檬汁。6岁时,在与家人去郊外度假时,他用25美分买了6听可乐,然后在湖边以5美分一听的价格卖给游人。

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有时,巴菲特还从父亲的杂货店里买来苏打水,挨家挨户的销售。他想一点一点地挣到很多很多的钱。

巴菲特8岁时,便开始阅读他父亲的有关股票市场的书籍。1940年,10岁的巴菲特随父亲去了纽约。在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他被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的景象迷住了。他对父亲股票交易里的股票、债券单据怀有浓厚的兴趣,每天义务地为父亲供职的哈里斯·厄普汉姆公司做股价牌的记录。

11岁时,巴菲特就在他父亲担任经纪人的公司开户。

之后,这个少年第一次进行股票投资,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了一种公用事业股票——市政服务公司优先股。不久,这只股票的价格上升到了40美元,巴菲特将股票抛出。除去1美元的佣金,沃伦·巴菲特第一次在股市上获得了5美元的纯利润。首次投资虽然赚得不多,但却给他带来了无比的喜悦。

父亲霍华德·巴菲特的朋友卡尔·福尔克家是巴菲特常去玩的地方。一天,他在福尔克家吃午餐,他一边喝着福尔克太太做的鸡面汤,一边宣布:他将在30岁以前成为一个百万富翁。福尔克太太问他为什么想赚那么多的钱?12岁的沃伦·巴菲特回答说:

“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正是基于这样的爱好和信念,才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儿时的巴菲特就像一个书虫,并且有着照相般的记忆力。只不过他读的不是童话故事,而是教人如何发财的“秘籍”,如《赚到一千美元的一千招》、《从十美元成为大富翁的故事》。一年又一年,巴菲特挣钱的点子也层出不穷。从组织一帮小孩为报社送报,到与朋友合伙经营出租弹子球机生意等等。他一点一点地积攒着自己的财富,坚定地沿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向前走。

软件业诞生一个少年天才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父亲是律师,是他早期打官司的重要帮手。母亲是教师,后来在盖茨与IBM 历史性的合作中起过关键作用。

盖茨从小欢快活泼,是一个高能量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接着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这个摇摆儿童从小酷爱读书,他与其他儿童不同的是,他不爱看连环画、卡通画、童话故事和小人书。他很小的时候,常把自己关进书房,阅读父亲的藏书。他经常一动不动地阅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据盖茨的父母后来说,还没有看见过像盖茨这样的孩子对《百科全书》有那么着迷过。

也许盖茨的父母并没有想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比尔·盖茨出生于名门望族之家,他完全可以按照传统的途径成名成家:哈佛——见习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然后在父亲的提携下,从政或迈向联邦法官作为升迁台级。然而,在盖茨看来,走与别人相似的路,走由社会给定的路,走得再好也索然无味。

在西雅图,有一所专收男生的私立预科学校——湖滨中学,它以学风浓厚、教学严谨而闻名,是一所收费很高的贵族学校,每学期学费高达5000美元。

谁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由于比尔·盖茨的天才在这所摇篮里发芽、成长,使湖滨中学成为美国最有名的中学之一,人们给它戴上“天才的学校”、“微软的摇篮”的花环。据说在这所学校毕业的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社会的精英和栋梁。

1968年,湖滨中学成了当时美国最先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

电脑是在盖茨出生前10年问世的。那时候电脑又大又笨,一套就占了整个房间。早期的电脑是由IBM 公司生产的,主要为企业解决会计难题,和为军方破译战时密码。1947年,IBM 公司的工程师设计了一台长达120英尺的选择式连续性电子计算机,现在,这台机器放在纽约的IBM 公司总部大楼大厅里的特大玻璃框内,供人参观。

20世纪60年代末,正当美国工业领域应用电脑潮流如火如荼发展时,一股不可抵御的潮流卷来,美国掀起了个人电脑革命的狂潮。

盖茨一直着迷于电脑和程序,从12岁那年,在湖滨中学第一次接触电脑那一刻起,电脑就成了他的终身伴侣。他的大脑细胞与电脑里的线路和元件几乎是相通的。电脑运用给他带来的喜悦在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一日不见那闪闪发光的控制盘,一天就感到不舒服。

保罗·艾伦(PaulAlan)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计,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

他喜欢电脑,还因为这可以让他得到超越他人的心理满足。13岁开始编写程序,有此能力的少年,当时确实是凤毛麟角。

凡是能弄到手的关于电脑方面的资料和书籍,他总是贪读不厌。他每天早晨起来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切地奔向读书室,坐在一大堆计算机书籍面前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几乎每天都是如此。难怪人们说“读书就是比尔·盖茨的晨祷”。他通过自学学到了许多东西。

同类推荐
  •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李君编著的《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从探讨借口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入剖析了借口背后的个人因素与企业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到打开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到企业打造高绩效责任团队,分析深入浅出,案例新颖幽默,《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讲述了员工身边熟悉的人和物,使员工切身感受到职场生态。
  • 做事与做人

    做事与做人

    做事与做人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如何做好事、做好人,以及如何处理好做事与做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获得成功人生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做人是做事的根本,做好了人,做事才不误入歧途,才能为做事赢得良好的人际支持。做事是我们立身成人的必要技能,不做事,做人就没有内涵,我们生活资料的获得、能力与价值的体现等都要通过做事来实现。本书详尽阐述了关于做事与做人的重要规则,帮助读者掌握做人的准则和做事的艺术,把“能做事”与“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凭借人格魅力为事业创造左右逢源的环境,从而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 咸也好,淡也好

    咸也好,淡也好

    本书以“小故事”(或精品美文或寓言说理)+“咸淡指数”+“咸言淡语”的形式,演绎生活中的咸与淡,而在这咸与淡中你还可以品尝出种种不同的滋味,它们就是每天与我们常见却往往又擦肩而过的种种生活哲理。它们始终高扬着人性的温情,同时又带给我们最为睿智的思考。
  •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这本《培根人生的理想与成就》,可以说是培根一生经典的智慧。我们在编译的过程中,为了符合读者的要求,对本书的后半部分内容,在原稿的基础上添加了部分标题,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本书通过对历史上以及当今潮汕商人和商业文化的介绍,剖析“潮商”这个中国商业史上一个独特群体的经商赚钱绝招,提炼其延续百年的商业理念及商业文化。
热门推荐
  • 控妹后卫

    控妹后卫

    当又一个三连冠的王朝建立时,记者们蜂拥进时代华纳球馆。“迈克尔,有多人都认为何又雨已经超过了你,能否谈谈你对他的评价。”迈克尔·乔丹沉吟了一下,无奈的苦笑着说:“嗯,我想说的就是你们想听的,没错,我认为何已经超过了我。他是这个星球上最棒的篮球运动员!”——————————————查尔斯·巴克利大吼:“难以置信,不可阻挡!”科比·布莱恩特耸耸肩膀:“他曾是我的队友,这是我的荣幸。”勒布朗·詹姆斯:“何很有天赋,他才是天选之子。”史蒂夫·纳什:“他球商惊人,我们是同一类人,都是靠技术打球,但显然,他在这方面做的比我好。”
  • 仙路天籁

    仙路天籁

    一个武者纵横的世界,主人公前世因为救人而死,今生拥有气运庇佑,但是一场意外让他前世的记忆觉醒,当两种不同的人格混合后,他将会有怎样奇妙的经历?前世的记忆能否让他屹立于世界的巅峰?
  • 幻想结晶

    幻想结晶

    时隔千年,天痕大开,结晶陨落,有缘得之……天痕世界,纷争不断,这里有着与地球相似的人文科技,但更注重信仰与武力的竞争。幻想结晶,天之重宝,自创世界,极致圣者。地球宅男,重生而来,运用幻想结晶,在这纷争的世界里,开启了一段非人的传奇之旅。
  • 做懂得感恩的员工

    做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不仅是一种职场心态,更是一种工作动力。在本书中,我们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和案例,阐述了现代职场为什么需要感恩精神,以及如何践行感恩,从而将自身塑造为一名受企业欢迎的优秀员工,进而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 我们是彼此的彩虹

    我们是彼此的彩虹

    彩虹,是一个雨后的现象,美丽璀璨,五彩缤纷,绚丽迷人。彩虹,是一张专辑。彩虹,是一个童话。不,它不是童话,因为在现实里就有彩虹,它是一种陪伴,一种情,一个人,他们是彼此的彩虹。有了对方,世界就有了光彩,有了对方,就有了幸福。在一起才是彩虹,不在一起是没有色彩。就像白色,要有阳光的辐照才会有色彩,才会有彩虹。他们就是彼此的阳光,带着自己的白色基础色,在一起就会有彩虹,分开了就没有彩虹。
  • 媚骨生香,王的二嫁妖妃

    媚骨生香,王的二嫁妖妃

    有一款香,可覆国家,倾天下,但炼制之时需取将军最爱之人的心头血。有一款香,点燃之后可以使灵魂出窍,穿越异世。“皇上将一个先帝的遗妃赐婚于你,这是在侮辱你,你没看出来吗?”“皇上这是用你在侮辱本将军,你没看出来吗?”一夕穿越,她明里是入宫三日便死了夫君的被贬至尼姑庵的晦气太妃,暗里是技艺倾天下的调香师;他却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播的镇国大将军。一场权利的谋杀,京师四大尼姑庵,两庵相继被灭,她楚楚可怜的紧紧拽住他的衣角:“将军一定要保护哀家。”“将军,世间除了我,没人能帮你夺得这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傲妃:王爷乖乖别闹

    极品傲妃:王爷乖乖别闹

    她是21世纪的古武家族唯一传人,却因家传秘宝遭恋人暗杀!一朝穿越,成为了星辰大陆上痴傻的废柴小姐。既然老天让她重活一世,她必定要活的潇潇洒洒!呵,大伯母设计?一个字,打!什么?表妹找帮手来了?我怕她不成,还是一个字,打!哟,这白莲花,姐有点看不惯怎么办啊?当然还是一个字,打!!打!打!打遍天下无敌手!!不过,面前正压着自己的腹黑王爷是怎么一回儿事?某女咬牙切齿:臭男人,请把你的咸猪手从我身上拿开!某男挑眉:女人,别躲,再躲我也不介意就地发泄一下火气!……【坑品保证,男女主身心健康,欢迎大家随时可入坑。】
  • 辰曦半夏

    辰曦半夏

    你要的全拿走,把回忆化成空,不要在乎感受,体面有所保留,说过的话当赠品附送……我拥抱着爱,当从梦中醒来,你执着地等待,却不曾离开,舍不得分开,在每一次醒来,不用再徘徊,你就是我最美的期待……
  • 撒网追妻:总裁大人我们不约

    撒网追妻:总裁大人我们不约

    “你爸妈不喜欢我怎么办?”“没事,我喜欢你就好。”“我脾气很坏啊怎么办?”“没事,我惯的。”“我不会做饭啊”“不用你做饭,伺候好爷就行了”“不会做家务怎么办~”“你闲着没事做是不是,行行行,我们过来做点其他的的事儿。”大总裁狼一样的扑过来……
  • 财政局长

    财政局长

    财政局总会计师失踪,社保处处长遇害,巨额社保资金被挪用,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正在建设中的大桥突然塌方,新的财政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摆在了财政局长蓝鸣烨的面前。财政局三名女干部接连遇害,儿子蓝天放学途中遭遇绑架,蓝局长本人也屡次险遭暗算。这些事件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本书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锐意改革、正直无私的财政局长形象,他直面腐败的斗争历程,惊心动魄,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