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77300000052

第52章 题外话(1)

一、抽象的修院

我们在路上碰到一个修院应该进入,为什么?因为修院古今都有无论在哪,不但基督教有,异教,儒教、******教等也都有。它是人观察无极的测光仪。

在这不是过分发挥某些思想的场所,我们应该说,每当我们遇见无极存在于心中时,不论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是如何,无论我们如何绝对地坚持保留、容忍,甚至愤慨的态度,我们总会对它肃然起敬。圣殿、清真寺、菩萨庙、神舍等等,这些地方都有两重性,既有我们丑恶的一面,又有值得我们崇敬的一面。见到它们,会有何等的精神静思,会有何等无限的冥想啊!这是上帝光辉的反照。

二、修院在历史上的意义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理性和真理的角度看,僧侣制度都是罪恶的。

一个国家假如修院成灾,它便是社会的累赘,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成为人类懒惰的温床。僧侣制度对早期文化曾是有益的,可以减少精神方面的强暴习气,但等到人们的精神饱满的时候,它的存在却是有害了。当它衰败并走向腐化之后,很多的事例表明,它纯洁时期一切有益的东西都将成为消极有害的。

修院对现代文化的初步形成有用处,可到了现代文化的成长阶段,修院则妨碍了它,影响它的发展。从各方面来观察,10世纪修院是好的,15世纪开始出了问题,19世纪却已令人厌恶。在许多世纪中,意大利和西班牙一个曾是欧洲的光辉,另一个曾是欧洲的荣耀,但僧侣制度像麻风病那样侵入那两个灿烂的国家的骨髓之后,到我们这个时代,那两个出类拔萃的民族,多亏1789年那次健康而有力的治疗才开始康复。

古代的女修院,本世纪初还继续在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存在。那种修院,确是黑暗的中世纪的真实写照。这种修院,集中了各种恐怖。地道的天主教修院是充满死亡的魔窟。

要论阴惨,当属西班牙的修院。无数高大的白色耶稣受难像挂在一条条铁链之上。不少受难像是由象牙雕成的,基督****着魁伟的身躯,被摆放在鸟木架上。不少像看起来既富丽又丑恶:白骨从肘端露出,血肉模糊的躯体,髌骨也暴露在皮肤之外,伤口鲜血淋淋,头上是一顶白银荆棘冠。金钉子在十字架上钉这些基督,额头上滴下串串红宝石做成的血珠,泪珠由金刚石做成。看上去,那金刚钻和红宝石都像是湿润的。一些妇女戴着面纱,腰肢被毡毛内衣和铁针制成的鞭子弄得鳞伤遍布,柳条网把两个乳房束得紧紧的,膝头由于跪式祈祷而皮破血流。她们在黑暗中哭泣着。这些凡妇以神妻自居,以天女自比。她们到底拥有什么吗?没有。那纯粹是处女们的火坑,残忍的苦行窟,残暴的场所。

西班牙的天主教与罗马的天主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西班牙修院具有东方情趣,是天主教修院的典型。大主教,天国的宦官头目,他设下重围,守护着留给上帝的后宫。修女即为宫妃,神甫即为太监。信女们梦中被选,受到宠幸。夜里,那赤裸裸的美少年走下十字架,静室之内,心醉神迷。那信女们眼中的基督,便是苏丹嫔妃眼中的苏丹,她们并不觉得,高墙包围了他们,就再也享受不到一点人生的乐趣,连朝墙外看一眼的自由都被剥夺了。“地牢”代替了革袋。

到今天,那些的人们,因为无法否定那些事实,只能一笑了之。而另外一些人则不以此为满足,于是,一种奇特而方便的方法盛行起来:抹杀历史的揭示,掩盖哲学的批判,删除一切折磨人的事件和所有问题。精明的人说:“这是耸人听闻的伎俩。”笨拙的跟着说:“统统是耸人听闻。”于是,18世纪法国一位世家子弟,由于折断了一个耶稣受难像被判处斩首,斩首后又被焚尸。18世纪一位法国新教徒,由于不许女儿信天主教被判处死刑。死后五年,伏尔泰代为申诉,追判无罪。

本书作者曾到过维莱修道院,在那里,他亲眼见到了旷野中那个修院遗址上的土牢洞。在迪尔河旁,他还亲眼见到了四个一半在水下一半在地下的地牢。那些“地下室”,那些单人囚室,那铁门斗,那颈镣,那开得高高的、却让河水齐着洞口流过的通风洞,那带花岗石盖子的石板匣子,那不埋死人单埋活人的坟墓,那种泥泞的地面,那种浸水的墙壁,这些东西难道也是耸人听闻吗?

三、怎么才可以可以尊重过去

僧侣制度,像西藏和西班牙存在的那种僧侣制度,是扼杀文化的一种痨病。说清楚点,它在扼杀生命。到那里等于受了宫刑。它在欧洲已成灾难。此外,他们借信仰而施行的残暴手段,言不由衷的志愿,以修院为支柱的封建势力,人口过多家庭的长子出家的宗子制,我们刚才谈过的那种种残暴行为——“地牢”,被封闭的嘴,被磨灭的智慧,被禁锢的头脑,被活埋的灵魂。除了民族的堕落以外,还得加上个人的苦难,无论你是谁,在僧衣和面纱(人类发明的两种装殓死人的服饰)面前,你总免不了胆寒。

可是在某些地方,出家修道的风气无视哲学和进步,竟然盛行于19世纪。更奇怪的是,苦修之风竟愈演愈烈,令文明世界为之震惊。

衣服的观点是“你这忘恩负义之辈!我在风雨中保护过你。现在你为什么抛弃我?”

“我出身******。”那臭鱼是这样认识问题的。“我是从玫瑰花里来的。”那哈喇了的头油也不服气。“我爱过你们。”僵尸这样说。“我给你们以教诲。”修院也不放过你。对此,我们唯一的回答就是:那一切都是过去的事了。

梦想让死亡的东西无休止地存在下去,并采用以香料防止尸体腐烂的方法来管理社会,加以修订腐朽的教条,在法宝箱上再涂上一层金粉,把修院修缮一新,重新净化圣器匣,补缀迷信露出的破绽,鼓动信仰狂,替圣水瓶和马刀重新装柄,再建僧侣制度和军事制度,寄生虫的繁殖也成为社会的幸福,把过去强加于现在。很多人乐此不疲。他们都是聪明人,自有一套过人的本领,粉饰过去的一切,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社会秩序、神权、家庭、道德、敬老、神圣传统、古代法度、合法地位、宗教……于是,逢人便说:“瞧啊!这些东西多好!快快接受吧,诚实的人们!”那种逻辑在很早以前便已存在。罗马的祭司们就用了这种逻辑。他们把石膏粉涂在黑牛的身上,便说:“你已经白了。”

至于我们,我们是处处都心怀敬意的,不与过去作对,只要它认定自己是死了。假如它要表示它还活着,那么,我们将把它置于死地,将它捏死。

在19世纪里,法国修院就像阳光下的枭鸟窝。在1789年、1830年和1848年的时候,修院居然在革命发祥地鼓吹出家修行,反时代的潮流顿时出现了,使罗马的幽灵横行于巴黎城域。在正常的年代里,只要念一念表示公元年代的数字,便足以制止一种过时的事物,使它销声匿迹。可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正常。

我们必须战斗,也必须区别对待。真理是不走极端的,它也需要矫枉过正吗?有些东西是必须加以摧毁的,而有些东西只须在阳光下看清楚就可以了。严肃而和善的检查,是种强大的力量。在阳光明媚之时,我们是无须点燃火炬的。

因此,现在既然已是19世纪,那么,无论是那个国度,一般说,我们都反对那种出家修行的制度。修院就像污池。那地方明显是有害的,就像一片烂泥塘,淤滞而腐臭,生物会因发酵而身染热病,并促使衰亡。修院的增长已成为埃及的祸根,在那些国家里,行脚僧,托钵僧、圣巴西勒侍修士、苦行僧、隐修士、比丘、和尚、如蚁如蛆,迅速繁殖,万头攒动,令人不禁毛骨悚然。

我们说了那么多,宗教问题依然存在。这问题的某些方面神秘而又骇人。我们希望大家一起留心观察一下。

四、从修院本质来看

一些人聚拢起来,住在一起,凭借什么权利?凭借结社的权利。

某些人闭门幽居,凭借着什么权利?凭借每人天生得到的那种开门和关门的权利。

某些人呆在家里不来,凭借什么权利?凭借每人天生得到的来和去的权利。

然而,他们在屋子里干了些什么呢?

他们在低声说话,放弃了社交、****、肉体享乐、城市、虚荣、自豪和物质利益。他们穿着粗布,穿着粗呢。他们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私有财物。一进那扇大门,都变成了穷人。有钱的都自动地变成了没钱的,把自己的东西无偿地分给了大家。无论是世家子弟、贵族、官宦大人,还是乡巴佬,来到这里便都平等了。

讲到这,你会兴奋地说:“这才真是理想的修院呢!”应该看重它存在一个这样的修院。因此,在谈一个修院的情况时,我是怀有敬意的。

除了中世纪,除了亚洲,抛开历史问题和政治问题,单纯从哲学观点出发,而且不受宗教争论的影响,我,对于绝对出于自愿、完全基于协议而进入修道团体的,可以以严肃关切的态度来对待,而且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还以尊敬的态度来对待。共同生活是团体的特性,其中便有权利。修院是按“平等、博爱”的口号组织起来的。啊!自由多么伟大呀!变容是多么壮丽呀!自由的存在已足使修院变为共和国。

同类推荐
  •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这是一个转瞬生死的年代,人心动荡,世情薄凉。他,如兄如夫,热烈如骄阳;他,亦师亦友,干净如月亮;她一天天成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烽火佳人,利益交错,谁是谁的棋子?谁得到?谁失去?谁痴情?谁断爱?谁又能走出欲望的河流,采撷那一缕栀子的淡香?
  • 变换角色

    变换角色

    没想到换个角色居然能让她们表现得这么好。仨男人始终搞不清楚:“给别人做起来,反倒比干自己的还卖力。”这本《变换角色》由顾文显著,收入了《突发的怪病》《替部长考试》《天上掉下金疙瘩》《比死亡可怕》等小说作品。《变换角色》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机关

    机关

    这是一部写机关小人物尴尬生存的小说。这群小人物,是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是大人物们的贴身跟班,他们知晓乃至参与大人物的一切秘密,他们“狐假虎威”,荣耀于大人物身边的特殊光环,可同时,伴君如伴虎,他们仰鼻息于诸位老总、一把手、大头目,并会因为大人物们的片刻喜怒而改变人生的全部走向……
  • 雨夜人偶

    雨夜人偶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雨夜时分,幽暗的霓虹灯下总有些穿雨衣的孤独人儿,似人偶般站在街道路口。那鲜艳的“红雨衣,绿雨衣”下包裹的人,似乎在控诉着命运的不公、控诉着城市的灯红酒绿……一个可以为爱而死的人,最后却被爱人遗弃,以为整容可以让她脱胎换骨、功成名就,不想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确,整容可以让一个人的面貌发生改变,却丝毫改变不了内在的本质。也许,这只是个小人物的悲剧,但雨衣下的人们,其实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 载花船(残本)

    载花船(残本)

    《载花船》又名《新刻小说载花船》每卷演一故事,署“西冷狂者笔”。是一部世情小说,描摹了当时的世态人情,以及男女之间的情感故事。
热门推荐
  • 蛮族王座

    蛮族王座

    精灵与人类时代冲突之下,一名小家族领主脱颖而出,乱世争霸,终成一代枭雄,一统北方,成为蛮族之王。【低魔世界】
  • 御境

    御境

    修炼的第一次踏步,皆为蝼蚁。???虽为蝼蚁,蝼蚁之上还有草木,草木之上还有人,人之上还有树,树之上还有殿堂楼阁,殿堂楼阁之上还有高山。???站的高度不同,看的便不同。???蝼蚁爬上草木它便高于草木,爬上头顶它便高于人,爬上大树,它便是高于参天巨树,爬上殿堂楼阁它便高于殿堂楼阁,爬上高山,它便能俯视大地!???它虽为蝼蚁出身,努力过后它却能俯视当初俯视他的存在!???一部蝼蚁成长史,一曲高歌,亦一曲悲歌。
  • 古道之苍茫

    古道之苍茫

    说些旧事,如酒如歌。仔细品味,有血有泪。
  • 怀孕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怀孕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由于受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我国的青年男女多喜欢把婚礼安排在某个重大节日里举行,最多见的是春节和国庆。而据国内资料表明,约有一半以上的女性是在蜜月里经历性生活就怀孕的。我们不妨给这些新婚夫妇泼一点点凉水:仅靠父母的良好素质是难以完全保证优生的;有许多客观因素可能干扰优生。因此,新婚后准备马上怀孕的青年夫妇必须选择好自己的婚期。既然季节对孩子的体质和智力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一开始就为未来的小生命创造一些更好的条件。
  • 一啸崩仙

    一啸崩仙

    林啸:啸天宗传承人。啸天宗因得上古仙界至宝啸天剑,而遭各大宗门觊觎,终于,因宗内一次内乱,啸天宗实力大衰,各大宗派为夺仙界至宝,趁此联手攻之。啸天宗陷,最终分崩离析,只有传承人林啸带着啸天剑逃出生天。从此,林啸便过上了终日被追杀的日子。逃亡的路上,林啸一边修行一边绝地反击,避过一次次死劫,击杀一个个前来夺宝之人。……为爱,为情,为恨,为仇,为了重塑宗门辉煌,为了自己的信念,林啸从一个青涩少年,经过不断的磨砺锻造,最终成长为一个让天下人慑服,为之俯首称臣,让整个天地都为之颤栗的至尊主宰。一剑寒光照九宵,万古仙穹自逍遥。苍生万物匐脚下,仰天一笑论英豪。
  • 笔记本神探

    笔记本神探

    这是唯一一本包含许多案子的“单部侦探小说”,因为日本的校园作息制度要比中国宽松,所以时空挪移到日本。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来临》

    《来临》

    世界尽头的黑暗里横亘着一堵斑驳的高墙从没有人走出来过。我围绕着这堵墙打转,却总也找不到它的入口。里面会不会什么也没有?死寂的夜晚,我分明可以听到墙里面凄厉的哀嚎和恐怖的鬼叫;月黑风高的时候,我可以看到墙那边透过来的群魔乱舞的鬼影;我还看见了鲜红的血,看见了阴森的獠牙,看见了身首异处的兄弟,看见了躺在血泊中的恋人;那里有一个人手握着屠刀,缓缓转过身来。我看到了我自己。……
  • 治世龟鉴

    治世龟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地禁咒

    天地禁咒

    天地混沌初开,阴阳二气衍生万物,阴生魔,欲吞天地,阳为神,舍身与魔同归于尽,但天幕因而缺破,大地满目疮痍,魔气残喘尚存,神魔之战万年后,神兵魔兵尽落凡间,明道踏入江湖,偶然邂逅几段旷世爱恋,奋力守护神州大地,灭神魔,诛妖邪...天.地.人.三界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