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84700000071

第71章 文学篇(1)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有哪些?

现代常用的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有我、我们,是比较单纯的。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要复杂,经常使用的有“余、予、吾、我”四个,还有“朕、印、侬”等,这些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区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我们”。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表示单数。如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孟子·万章上》“予既烹而食之”

(我已经做熟了而且吃掉了)。“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为只能用于皇帝的专用代词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我是始皇帝)。

“印”多用在《诗经》中,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印否,印须我友”(别人涉水过河,而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侬”属于吴地方言,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古代第二人称代词有哪些?

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尔、而、乃、若、你”六个。其中以“汝、尔、若”等最为常见。

“汝”在上古时写做“女”,常作主语和宾语。如《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多年来辛勤地侍奉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史记·平原君列传》“汝何为者也”(你是干什么的)。

“尔”常作定语,如《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带着你的车来,把我的嫁妆拉走)。“尔”后来也写作“你”。

“若”主要用做主语、宾语,有时也作定语。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着刀剑,但内心很胆怯);《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

“乃”和“而”常用作定语,表示“你的、你们的”。如《史记·项羽本纪》“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父亲,那么请分一碗肉汤给我喝)。

古代第三人称代词有哪些?

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很不发达,常用“之”、“其”、“厥”、“彼”等指示代词充当第三人称代词,此外“伊、渠”也可做第三人称代词。

“之”在古汉语中经常作宾语,如《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共叔段,想立他做世子);《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他)。

“其”经常作定语,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幸而大王免了我的罪)。

“厥”其实和“其”是异体字,它们的用法是一样的。“彼”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不过指示性很强,多带有“对方、那一方”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他们的或对方的军队势力强大,我方军队力量单薄)。

“伊”原来是指示代词,后来用作人称代词,如《世说新语》“汝兄自不如伊”(你哥哥本来比不上他)。“渠”是江左方言,也是“他”的意思。

“鄙人”是用来称呼谁的?

古人为表示谦虚,在与别人说话时,往往在一些词前加上“鄙”字,如鄙人(称呼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见(自己的见解)。先秦时,“鄙”是指穷乡僻壤、不开化的地方,又指居住在郊野的人。对别人自称为“鄙人”,是表示自己地位不高、知识浅陋的意思。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意思是自己本是个卑贱无知的人,不知将军您竟宽厚到这样的地步。现代人在特殊的场合有时也用这个词表示自谦。

除表示自谦外,古人也用这个词称呼别人。如《荀子·非相》“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用的是本义;《庄子·应帝王》“汝鄙人,何问之不豫也”,用的是贬义。

“孔子”、“老子”的“子”为什么是尊称?

据先秦文献记载,周代分封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子”本来是其中的一种爵位。后来它作为一种称谓保留下来,成为对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之人的尊称。古籍中常见到这种称呼,如《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诸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他们都有姓有名,人们之所以在姓氏后加“子”来称呼他们,其实是对他们表示尊敬的意思,如《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生对孔子的敬称。后来又出现了“夫子”的称谓,它是在“子”的基础上更郑重的称呼,是对年老有德行、有声望的人的尊称,多用来指老师。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所以也被称为“夫子、孔夫子”。如《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就是孔子学生曾皙对他的尊称。

“令兄”和“令妹”的“令”是什么意思?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称呼上,一般遵循对自己谦虚、对别人尊重的原则。于是就有了“家、舍、令”等这样加在称谓前面的词。“令”,意为美好,所以在对别人的家人称呼时前面习惯加上“令”字,以示尊敬。如称呼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呼别人的兄弟姐妹为“令兄、令妹”;称呼别人的子女为“令郎、令爱”。古代曾有过第一和第三人称的用法,如《孔雀东南飞》中“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就是用于第三人称的例子。现在“令”字常用于第二人称,相当于“您的……”这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用法。

“足下”这一尊称是怎么来的?

“足下”是个表示尊敬的词,古人写信和与人交谈时常常用到。关于“足下”这个词的由来有一个典故,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十: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19年,终于回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即位后,他要封赏有功之臣。当年逃亡时,因为没有粮食吃,大臣介之推曾经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让他吃,立下了大功,理应在封赏范围之内。但介之推为人一贯耿直、仗义,他不愿接受封赏,就带着老母藏到绵山中。晋文公去绵山找不到他,就下令放火烧山,想用这种办法逼他出来。没想到介之推还是不肯出来,最后抱着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看到这悲惨的一幕,既后悔又悲伤。无奈,他只好叫人用被烧的这棵大树制成了一双木鞋,说:“悲乎,足下!”“足下”一词便由此而来。因为介之推是晋文公所尊重的人,所以“足下”一词逐渐演变成对表示敬重的人的称呼。后来,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还将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这一天吃冷食,不准动烟火。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了了”和“寥寥”有什么区别?

有些人写文章时“了了”、“寥寥”混用,导致语意的曲解。其实,这两个词虽然字音相同,但意义没有任何联系。

古汉语中,“了了”的原义为聪明,明白事理。《世说新语》中有一篇讲到孔融小时候的故事。十岁时他随父亲去拜谒当时很有名气的官员李元礼,以其伶俐的口才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而太中大夫陈韪说他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魏晋南北朝时,“了了”还有清楚的意思。如,“说之了了”,即说得很清楚。

“寥寥”在古汉语中原义为空虚、空阔。如左思的“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它又被引申为少,非常少,也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意义。

古汉语中的“信”和“书”有什么区别?

学习古代汉语,只有正确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才能有助于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拿“信”和“书”来说。“信”,古汉语中主要是指信使,即送信的人。如《世说新语·雅量》中“外启信至,而无儿书”,就是说外边的人报告使者到了,却没有看到儿子的信。“东信至,传淮上大捷”中的信也是信使的意思。“书”在古汉语中才是书信的意思。唐朝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就是家信。《世说新语》中“谢万寿春败后,还,书与王右将军云:惨负宿顾”,还书就是回信的意思。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信”在古代有时也作书信讲,如《梁书·到溉传》有:“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书信”就是写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信”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书”在现代汉语中指的就是书本,而“信”的含义比较丰富一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作“信息、书信、相信、信用”等意义用。可见,“书”和“信”的现代意义与古代意义是有很大区别的。

“造次”是什么意思?

“造次”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是“匆忙、仓促、轻率”等意思,从古至今,词义变化不大,有例为证。《红楼梦》中“宝玉一时情急,说得造次,不由红了脸”,就是说宝玉因为着急,所以说话没有考虑,莽撞、轻率的意思;《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说君子无论在仓促匆忙的时候,还是颠沛流离的时候,没有一餐饭的时间可以违背仁;《后汉书·吴汉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词自达”,说他质朴缺少文采,着急的时候不能用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从意义上看基本是一致的。现在,“造次”这个词已经不多用了,一般以“匆忙、仓促”等词代替。

令人扫兴为什么叫“杀风景”?

“杀风景”,也写作“煞风景”,指的是美好的景色或环境遭到破坏,现多比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使人扫兴。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曾经把“清泉濯足、花上晒裈、焚琴煮鹤、对花啜茶、背山起楼、松下喝道”列为六大杀风景事情,即他认为在清澈的泉水中洗脚,盛开的花枝上晒裤衩,用琴做柴煮鹤吃,赏花时喝茶,背靠山盖楼阻挡美丽风景进入视野,幽静的松林下有官老爷的车马随从吆喝着走过等是有损环境,有碍观瞻,庸俗不堪,破坏心情的最应该避免的事情。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也有不少,但愿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要做有损形象、大杀风景之事。宋·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也有:“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难兄难弟”是指共同经历患难的人吗?

“难兄难弟”这个成语常被理解为共同经历患难的人。这样理解也不为错,但这只是当“难”这个字读作去声(四声)时的意义。其实,“难”还有一种读法,即阳平(二声),这时的“难兄难弟”的意义就需要我们探究一番了。

《世说新语·德行篇》有这样的故事:陈蹇是东汉人,他为人忠厚,德行高尚,很受人尊敬。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元方,一个叫季方,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同样具有很好的德行,所以他们父子三人在远近都很有名望。有一次,元方的儿子长文和季方的儿子孝先争论起了谁的父亲德行更高,双方都说自己的父亲好,一时争执不下。他们只好去让爷爷评判。陈寔听后笑了,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是说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两个都不错,不相上下。这才是“难兄难弟”的本意。现在多反用其义,指两个人同样坏。

“佞人”是什么样的人?

现代汉语对于“佞”的解释是,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带有贬义。其实,“佞”字最初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个坏字眼,它的本义是思维敏捷、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但是过分地靠花言巧语取悦于人,就近似于奴颜媚骨、低三下四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这样,“佞”的意义便逐渐向贬义过渡,以至于人们常把它和“奸”连用,说到小人时往往加上“奸佞”二字,最初的意义也就慢慢丧失了。“佞人”也就由口才好的人变为指靠花言巧语向人献媚的人了。

唐代宇文士这个人特别会巴结逢迎,专拣好话给皇上听,有一次唐太宗说一棵树很好,他也逢人就夸这棵树好,太宗知道了,就说他是一个逢迎阿谀的佞人。

古代“胖”是“肥”的意思吗?

“肥”在古汉语中最初指肌肉丰满、皮下脂肪厚,可以说人,也可以指动物,还可以引申为土地富饶。如,《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指的是牲畜的肉肥;《礼记·礼运》“肤革充盈,人之肥也”指人的肥。

而“胖”最初是和“肥”无关的。古人在杀牲畜时,一般是把两肋分开放,称肋骨处叫做“半体肉”,也就是“胖”。后来,人们感觉“肥”这个词有不尊敬的意思,况且又和动物联系在一起,于是就用“胖”代替了“肥”,来称呼某人丰满肥硕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作者文笔沉稳,语言畅达,诗情盎然,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散文。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电影为媒介,直观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差异,深入挖掘中西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在精神;第二部部分进一步挖掘中学生身边艺术的哲学意味,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层次带到更深一层范畴。
热门推荐
  • 天道贵和

    天道贵和

    天之道,贵于和,顺乎本性,率性而为。水火双神,共赴凡间,七世天道之结,横亘诸般爱恋。风吹浪打,血雨腥风,诗篇如何写就?仙妖之恋,神魔之情,佳话是否能成?且看顽世的傲松、爽朗的彩绫、深情的双凤、无悔的毕方、魂残的破晓如何携手人间,演绎一场和与爱的天道之歌!
  • 我是超级小说家

    我是超级小说家

    沈奥得到了一个名为小说家的系统,还未来得及高兴,就面临着没有那啥的生活,这真是幸运中的大不幸,那么为了今后没羞没臊的生活,沈奥就要努力了。
  • 阴胎之王者归来

    阴胎之王者归来

    “叮铃铃”一声电话铃声在偌大的房间里响起。林菀,跟平常一样接起了电话。“喂。”“你的孩子有危险!”电话里传来了一阵陌生男人的声音。林菀,心中一惊,看了看摇篮里正在熟悉的小孩,松了口气。便挂了这个无稽之谈的电话。第二天,林菀一想到那个电话,心中依然十分的不安。当她去查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时,结果却让她了冷汗之下,因为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正是她家。那么,昨天那个陌生男人到底是谁......
  • 魔道萝莉:独尊天下

    魔道萝莉:独尊天下

    前世,她是人人知晓的双面萝莉,人人都说,她戴上眼镜是可爱迷糊的萝莉,摘下眼镜是冷漠的冷面女王。直到一次,她被自己多年的闺蜜算计,刺死推下悬崖,尸骨无存。在冥界,为了逃离孟婆汤,误打误撞带着记忆从六道轮回的缝隙掉入人间,进入了百鸣城的第一废女的身体中,这废女正好被人陷害死,就被她霸占了身体。她发现这废女并不是废女,而是被废灵脉的天才美女罢了。妖孽邪魅的逆世大师冷漠妖娆的魔道尊王温柔魅惑的惊世神医三位钟情男子,她,会如何选择?
  • 给活着一个理由

    给活着一个理由

    活着有时候跟离开了这个世界没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你以为你还活着,其实你已经不在了!
  • 邪帝追妻腹黑二小姐

    邪帝追妻腹黑二小姐

    她,凤邪,特工出身外表冷酷,内心逗比。,却因一个任务,拿了个手链,而穿越异世,成为废材中的废材;他,紫陌寒,魔界至尊杀伐果断,冷酷无情,却在她面前,撒娇卖萌,发誓要无赖到底。凤邪笑了笑,废材吗?丹药,当糖豆吃。武器,神兵随便送。兽宠,呵,上古神兽,当小弟。让我们敬请期待凤邪在异世,大放光彩,涅槃重生,与他站在世界顶峰',仰望天穹。(凤邪虽是特工,但内心却是一个实打实的逗逼。)
  • 沉睡的妖姬

    沉睡的妖姬

    暗黑之翼已经张开,无尽的地狱吞噬着人间一切的罪恶。人非天圣,却已满目疮痍。
  • 来生别将我错过

    来生别将我错过

    前生我一定爱过你,今生才会遇到你,她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间埋葬他的地方离奇失踪,当她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千年以后的2012年了,她依然是一千多年前北宋时期的那个她,而他却成了现代社会一个公司小职员,虽说时代从古代换成了现代社会,而他早已不是一千多年前那个他了,但是他们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
  • 异界地质工程师

    异界地质工程师

    “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搞地质勘探的”。这句顺口溜是所有学地质专业的学生耳熟能详的。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所有学地质勘探专业的恐怕都会生出入错行的感觉。可是在异界的地质工程师能否混出不一样的天地呢?QQ群:52623002
  • 风尘绝恋:流星划过的痕迹

    风尘绝恋:流星划过的痕迹

    “风萧萧兮易水寒。”夜色中,一位少女正仰望着星空情不自禁的想起这句诗来。也许,她们的遇见只是一种巧合。她的存在,就是一个意外,而他,就是意外的遇见了这个意外。爷爷的死对她打击很大,得知真相的她又改何去何从?在这个新世纪,社会险恶,适者生存,她又如何在这里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她又该不该接受他的心意?为了复仇,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离她而去,她,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