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84800000080

第80章 吃亏也是一种福分——小往大来,吉

【原典】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易经·泰》

【释义】

《泰》卦象征通达:柔小者往外发展,刚大者内敛,吉祥,亨通。

《彖传》说:通泰,柔小者往外,刚大者来内,吉祥,亨通。这是表明天地阴阳融合,万物的生养之道畅通,君臣上下融合,人们的思想意识协同。此时阳者居内、阴者居外,刚健者居内、柔弱者居外,君子居内、小人居外,于是君子之道增长,小人之道消亡。

《象传》说:天地交合,象征通泰;君主通过裁节来成就天地交通之道,辅助赞勉天地化生之宜,以此保佑天下的百姓。

从《泰》卦中我们可以了解小失与大得的智慧。常言说:“小的不去,大的不来。”古人也说:“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一种做人的策略。在现实中,人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主要是根据权衡得失的结果,然而很多人往往见便宜就想得,生怕自己吃亏,这样一来使自己的道路越来越窄,是很难有大的便宜到手的。

人生在世,要想成功则必须能够吃小亏,敢于吃小亏。那种处处都想占便宜的人、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这也是被许多历史经验和先人往事所证明了的。

我们在对待小人方面也要保持一种吃亏是福的态度,因为小人得罪不起。小人没有什么好事可做,因此他可以专心致志地琢磨你,并把这当做他们的事业。所以,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小心谨慎,处理好和小人的关系。小人有时会因无心之过而伤害到你,如果是小亏就算了,因为你找他们不但讨不到公道,反而会结下更大的仇。所以别跟所谓的小人一般见识。

【事典】

故事一:宓子贱论得失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的宓子贱正在做单父的长官。

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人抢走。当地百姓向宓子贱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这样才能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一个人也这样认为:“把粮食抢收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做军粮,他们没有了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的战争。”尽管乡中的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的做法。过了一段时间,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全部抢空。

因为此事,许多的百姓纷纷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的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年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很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的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便会年年期盼着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也不会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变得强大起来;更不会因为失去单父地区的收入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百姓,以至于鲁国的百姓都产生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而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才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也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的大损失啊!”

宓子贱有着自己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不仅是有限的那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在得与失舍取的问题上,宓子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做人也是这样,要忍一时的失,才能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带来有大的收获。

故事二:冯谖焚券市义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人士。由于他待士真诚,感动了一个具有真才实学而又落魄的叫冯谖的士人。冯谖受到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找人到其封地薛邑去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说我愿意去,但不知你用催讨回来的钱,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

来到了薛邑后,他见到当地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听说孟尝君的讨债者来了,都纷纷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的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你们,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了一把火,把债券都烧掉了。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是如此的仁义,个个为之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到的利钱呢?冯谖回家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被我给烧了。孟尝君很是不高兴。冯谖对他说:您不是要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我为你收买了薛邑的民心,对你的将来必定大有好处!

果然,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谗语,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坚决的拥护他。孟尝君甚为感动,这时才体会到当初冯谖的“市义”苦心。这就叫“好予者,必多取”,小的损失可以换取大的利益。得与失互为转化的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都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三:同仁堂的“吃亏精神”

清康熙八年,浙江宁波人乐尊育在北京创办了“同仁堂”。那时候北京的大栅栏一带并不繁华,大街上只有的几家店铺,同仁堂就坐落在这条胡同里。在同仁堂开张营业以前,前门大街已经有了几家药店,人们都到这几家药店去抓药,很少有人知道同仁堂的存在。

有一天,在大栅栏胡同的东口,出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铜牌楼,上书五个斗大的字——“同仁堂药店”。人们因此才知道大栅栏胡同里还有这样的一家药店,到这里抓药,不但不用等,而且药材还很地到,货真价实。很快,药店的生意就兴旺了起来,原来这是东家乐尊育想出的高招。

转眼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一天,店面掌柜对乐尊育说:“老东家,这两个月的买卖比过去的一年还强呀,您竖起的铜牌楼,就像是树起了一座金山啊!”乐老先生说:“咱们不能知足!还应该继续想办法让生意再火一点。”

每逢有庙会的日子,同仁堂就在隆福寺、护国寺、蟠桃宫、白塔寺等地,摆上茶桌,夏天准备绿豆汤,向游客免费供应茶汤。很快,在整个北京城,无论是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知道了大栅栏有座药铺叫同仁堂。来这里抓药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前门大街的那几家药铺的生意倒是冷冷清清。

每到朝廷会试的时期,各地的举子络绎不绝地来到京城,他们聚集在前门内外的旅馆里,一边休息,一边跃跃欲试地等待考试的到来。这时,同仁堂便在各主要的路口设置带有“乐”字的大红灯笼,做夜间照明用。各地的举子只要走到十字路口,便自然会想起同仁堂。同仁堂还给来自各地的举子送上一盏带有“乐”字的小灯笼,供其夜晚走路照明用。同时,同仁堂还给他们免费送上一剂平安药,预防水土不服,以免因病而误了考试。这样,人们一见提有“乐”字小红灯笼的人,便知道是应试的举子,同时也想到了同仁堂。当各地的举子离京时,都纷纷到同仁堂致谢,有人还买上几剂药带回老家。就这样,同仁堂借助这些“吃小亏”的做法让全国的人们都知道了“同仁堂”这三个字。

不懂得“吃亏是福”的人,表面上看他,碰到了各种的机会,但实际上他完全陷于已有的机会中,则不得不失去后来更多机会的选择。相反,能吃小亏的人则始终把这种主动权操在自己的手中,尽管失去了一些东西,但也无碍大事。

【易经心解】

“吃亏是福”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中包含的旷达和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与宁静。与貌似消极的哲学相比,一切都显得那么幼稚,不够稳重,不够圆熟。

郑板桥也曾说过:“吃亏是福。”这绝不是阿Q 式的自我安慰法,而是他对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待小事情要善于吃小亏,对待小人更要敢于吃亏,这是一种大福的表现。

人生在世,吃点小亏算不了什么,要敢于吃亏,当然,这里所谓的“吃亏”不是指的原则性问题,否则吃亏就是带来灾祸了。

吃了亏,聪明的人就会从中学到智慧,从而感悟人生,得出一个大道理。福祸相随,从而知足常乐,调整自己,使自己一辈子都能幸福。吃亏还是一种更高级的胜利策略,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都争强,处处占上风,所以我们可以主动地吃上几个“轻拳”,而把出重拳的主动权抓在自己的手里。

同类推荐
  • 周易全鉴(第2版)

    周易全鉴(第2版)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 老夫子品评墨子

    老夫子品评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墨子天子聪颖、博学多才,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如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15卷53篇,流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热门推荐
  • 潘金莲告状

    潘金莲告状

    武松杀嫂不值得歌颂。因为,潘金莲不是害死他哥哥的主谋,这是一。二,当武松杀嫂的钢刀刺向潘金莲的时候,潘金莲问了武松一句话:我就应该嫁给你哥哥?
  • 宝贝别逃:拽小姐的守护

    宝贝别逃:拽小姐的守护

    “翎儿,原谅我,好么?”他放下自尊,放低姿态,只为求得她的原谅,“呵呵,真是可笑,我凭什么要原谅你,你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么,还有当初是你要离开我的,没人逼你,你现在又何必来自取其辱呢”她对于旧爱不屑一顾,只因她心里有人了,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 火爆小姐追爱

    火爆小姐追爱

    马嫦娥一向是天不怕地不怕,她没想到会爱上自己特别针锋相对的男人,很悲惨的,这个男人对她很反感,新时代的女性,相信爱就要勇敢的追,为了这个男人,她霍出去了。……原木集团是经营传统原木家具的企业。创始人马学文,五十五岁这年宣布退休。董事长之位由长子马浩宇继承,小儿子辅佐。女儿自己开了一家花店。马学文希望自己的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在儿子的手上能继续巩固壮大。马氏三兄妹因为接受的是自由发展式的教育,所以个个能力非凡,魅力无边。马浩宇:长子,性格温柔,耿直,拥有一手好厨艺。马浩天:次子,性格狡猾,阴险,拥有一手好厨艺。马嫦娥:幺女,性格直率,开朗,但是及其火爆,不谙厨艺。
  • 纵横天祭

    纵横天祭

    一个奇幻的星系,一个天生异体的小孩,偶然救下一个万俟家的叛徒,开始了意想不到的武修,在星系纵横,慢慢成长,这不是屌丝大逆袭,这只是刻苦努力的孩纸......
  • Locrine - A Tragedy

    Locrine - A Trage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 浴火真仙

    浴火真仙

    资源永远是争夺的对象,修仙之路,登天台还远..
  • 穿越之哈日珠拉

    穿越之哈日珠拉

    一次偷花不想穿越清朝,成为了历史上皇太极独爱的哈日珠拉。经历种种成就一世独爱霸宠,到头来却是生离死别。最后才发现原来内里还有别情,但最终结果如何?————————————————————————————————————————还会出番外的,嘿嘿,求点击收藏!!!
  • 这个督军不太冷

    这个督军不太冷

    回到那个开明而黑暗的年代,你会做些什么,你又能做些什么,无非就是尽量的生存下去,多姿多彩的民国正向你们敞开大门,欢迎来到李咚的民国时代
  • 妖妃倾城

    妖妃倾城

    她本是修行了一千年的狐狸,一心修道期望成仙,却不想因为一场好心,不经意间步入红尘。他本是任人欺凌皇帝四子,一心装疯卖傻,只求冷宫中母妃平安,不曾想夺位之争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审判。这究竟是前世的宿命还是今生的轮回。他说:“夭儿,如果这是你想要的,那么我便为你夺来!”惊鸿一曲绝,照影舞动天下,广袖轻舒,唯留清影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