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84800000090

第90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履霜,坚冰至

【原典】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易经·坤》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经·系辞》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易经·否》

【释义】

《坤》卦初六爻,脚下既已踩霜,坚冰必不远。

《象传》说:脚下已经踩到霜了,坚冰必不在远,阴气开始凝聚,顺其自然发展下去,必至于结成坚冰。

《易经·系辞》上说:君子在安逸时不能忘记危险,在生存时不要忘记灭亡,太平时不要忘记****,因而能够让自身平安而国家也能够保全。

《否》卦九五爻说:警戒覆亡,贵族王公如存此心则吉利。国家的命运就好像系在柔弱的苞草、桑枝上一样。

《象辞》说:贵族王公安不忘危则吉利。因为像其人忧国忧君,才德正当其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一生平安的最好选择。为人处世一定要有预见性,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要早做打算,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之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而无所适从。

人生总有不顺之时,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能够早做准备,一切都会化险为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得意时要想到失意,在晴天时也要带着雨伞,在运气丰盛时更要想到倒霉的事情,这样做才能保证一生顺达。

其实,好事情往往孕育了“坏”的种子,今日的成功可能就是明天的失败。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我们在看待事情时,目光要放长远一些。做到高瞻远瞩,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眼于未来,这样才能做到事事顺利,吉祥一生。

【事典】

故事一:范蠡辞官归隐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辛勤劳苦,尽心尽力,为勾践深谋远虑二十多年,最终灭了吴国,洗雪了会稽之辱,得以向北渡过淮水,兵临齐国和晋国之下。由此号令中原各国,勾践因此而称霸,范蠡号称“上将军”。

返回越国后,范蠡认为在盛名之下,难以长居久安。而且勾践的为人是可以跟他同患难,却很难跟他同安乐,于是写信告别勾践说:“我听说君主有忧,臣子就应劳苦分忧;君主受辱,臣子就应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山遭受耻辱,我之所以不死,是为了复仇的大业。现在已经洗雪了耻辱,我请求惩罚我在会稽山使君王受辱的事情。”

勾践说:“我要你和我共同分享和拥有越国。要不然,我就要惩罚你。”范蠡说:“君王根据法令行事,臣子依从志趣行事。”于是他就私自和家仆乘船飘海而去,最终也没有返回越国。

范蠡来到齐国后,改名换姓,在海边耕作,辛勤劳苦,努力生产。齐国人听说他很贤能,请他做丞相。范蠡慨叹道:“做平民百姓就积聚千金,当官就达到卿相的地位,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顶点了。长久地享受尊名,不祥。”于是便归还了相印,散发所有的家财给朋友和乡亲,携带家眷又悄悄地离去,来到陶地定居。

范蠡离开越国后,在齐国给大夫文种送去书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以和越王共患难,但不可以共欢乐。你为什么不选择离去呢?”

文种看过书信候,托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于是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你教给了我七种讨伐吴国的计谋,我只用了其中的三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你替我到先王那里试用这些计谋吧。”文种被迫自杀。

故事二:郭子仪的忧患意识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功盖当世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其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晋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每当有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所在,我的马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又能保证没有人正在暗中的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和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就是有百口也莫能辩。现在我大开府门,无所隐私,不使流言飞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任何的借口。”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对父亲的深谋远虑表示佩服。

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在宦海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和子孙,八十多岁的时候寿终正寝,给几十年的戎马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这不能不归功于他的深谋远虑。再高明的人也要承认事物总有看不透的一面。事实上,世事诡谲,风云变幻,非常人所能预料到,所以古人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才能真正的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人生这片海洋中自由地遨游。

故事三:李沆的担忧

宋真宗时,李沆做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当时正值西北边境战事吃紧。王旦长叹:“唉!我们这些人,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优游无事啊!”李沆说:“稍有忧虑辛苦,才可让人警惕。假使哪天四方都平安无事,而朝廷里也未必不会有事啊。”后来,宋与契丹讲和,王旦问李沆:“何如?”李沆说:

“议和当然是好事。但一旦边疆无事,恐怕皇上又会渐渐生出许多奢侈之心。”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则每天收集一些水旱灾害、强盗、乱贼以及忤逆不孝的事禀奏皇上,让皇上每天都抑郁不乐。

王旦认为不应拿这些琐碎的小事去烦扰皇上。李沆则说:“皇上年少,应让他多知道一些各方面的艰难,树立忧患意识。不然,他血气方刚,不是成天迷恋美女娱乐、斗狗跑马,就是大兴土木,征召军队,建祠立庙。而这些正是你日后参政的忧虑啊!”

李沆死后,宋真宗看到与契丹讲和,西夏也对宋称臣,果然在泰山封岱祠,在汾水建宗庙,大肆营造宫殿,搜集研究已废弃了的典籍,没有闲暇之日。

王旦看到王钦若、丁谓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想进言劝谏,而自己却已经陷进去了;想离开朝廷,而念及皇上对他的厚爱,不便辞官。此时,王旦才真正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感叹道:“李文靖实在是一位圣人啊!”“履霜,坚冰至”,一个是前因,一个是后果。所以,人生要时刻警醒,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有一种警惕、戒惧的心理,要重视事物的结果。如果事情有好的结果,就要努力地去做;如果明知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就应该慎重或者推延,这样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和浪费。

故事四:朱棣居安思危

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简直是个事无巨细而都过问的人,事情管得过多了,总显得有些应接不暇。但他认为,皇位得来不易,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事事都应过问,唯恐有失误而带来不好的后果。

为了天下这一“大器”,朱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处处克己,以求天下之治。他把大臣送上的《大学正心章讲义》反复读了多遍,特别欣赏其中“静心寡欲”的道理,认为做皇帝的尤其不能有所好乐,应该尽量做到心静。

由于每天上朝时忙于政事,往往来不及静思,退朝后则容易放松自己,朱棣便经常默坐冥想,以管束自己的欲心。于是,他将欲心与天下联系在一起:“为人君,但于宫室、车马、服饰、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一想到天下,他顿时警觉起来,克己之心便占了上风。

一次,朱棣派宦官去山西办差,但事后很快感到后悔,立即下令停办。外国使臣朝贡玉碗,他拒而不受,让礼部赐钞遣还。对于这类府库中又已有的东西,尽量的限制,免得人们察其所好,争相进献,而于国事无益。

朱棣在生活也很俭朴,有时候上朝穿的内衣都破旧了,甚至衣袖外露,补补后继续穿,侍臣看到后常赞颂其“圣德”。他这样做,主要是给臣属们看的,他怕宫中太过奢侈,百姓就会生怨而致使天下不稳。朱棣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使他在位时期的经济有所发展,为日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生在世,唯有善于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易经心解】

“高瞻远瞩,居安思危”,这是智者的态度,也是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态势得出的结果。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忧患能使人很快的成熟起来,使人很快的聪明起来,从而取得丰富的经验。

常言道:“未雨绸缪贵在早。”古语说:“愚者谙于成事,智者察于未萌。”我们要见微知著,深谋远虑,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早做打算,把不好的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把它引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才不至于陷入突然出现的状态而不安。

在夏天就为冬天做好准备。这是聪明的做法,而且也是比较容易去做的。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饱带干粮,晴带雨伞。人生有高潮就有低谷,有得意时就有失意时,当我们处于顺境时,千万不要过于张狂。

所有事情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阳极生阴,阴极出阳,在一定条件下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因此,在安逸的时候要想到将会出现的危险,成功时也要想到失败。

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如果都能时刻留有一种危机感,那么这个人、这个国家就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就会永远的处在发展的前列。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我的《论语》

    我的《论语》

    我没有资格写这本书,但我喜欢枟论语枠。我平时喜欢翻一翻枟论语枠,翻着翻着便动笔写一写,不知不觉之中,便有了眼前这本书。枟论语枠是中国人的枟论语枠,每个读枟论语枠的人心中会有自己的枟论语枠。眼前这本书就是我心目中的枟论语枠。希望您能拥有它,并且时常翻一翻,形成自己心中的枟论语枠。是为序。
  •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呆滞、智力、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等。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冷面成叶

    冷面成叶

    黎国;黎笙街;有一间古香古色的茶馆它的馆长是一个仅仅年仅13岁的小女孩儿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名,她只是让人叫她:百色妖姬她帮人探查前世今生很多人不相信殊不知她是她是那个因为铁血手段闻名各个大陆的她是那个杀伐果断的她.......
  • 贵族学院:各色大咖汇聚

    贵族学院:各色大咖汇聚

    “唱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娃饿了。”“来,贱娃,爸爸给你狗粮吃。”....
  • 御神学院

    御神学院

    九个人的命运相连千年。三段悲欢离合的恋情,终究逃不开命运的安排。纵然被他伤害过,纵然失去一切,她也是心甘情愿;这就是动情的代价,就算没有人逼你,你也心甘情愿付出。
  • 黑暗权力

    黑暗权力

    一个阴谋家穿越到了一个纨绔的身上,是延续纨绔还是震惊天下?从此非凡的人生开始了,妖娆的美女,令人向往的绝对权力,大纨绔之间的恶斗,都将在棋局中一一浮现。配角绝对强大,这样才能挑战主角的神经!最终目的?那是要控制帝国货币的发行,控制帝国官员的选举,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成为世间的一种信仰!Ps1:本书已经A级签约,请大家放心收藏阅读。Ps2:本书是令人期待的,不肤浅的一本书。
  • 盛世恋

    盛世恋

    如果你愿意,让我给你讲个故事。那时,我18岁,看着曾经的照片,一脸稚气,眉清目秀。你,眉目间有些英俊,我们没有合照,除了这张毕业照。我们都微微眯着眼睛,那天光线充足。那时年少,却是最美的嘉年华。我记忆中的你,仍是那个笑起来坏坏的,在阳光之下行走,身后落下了长长短短的影子。如今,我站在荒年之外,那个微笑的说爱我的人,不知在哪个角落。
  •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

    本书运用史学、考据学,兼及国际法等多学科理论方法,通过对大量中外文献史料舆图的爬梳整理,去伪存真,使该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为进一步论证“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之立场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
  • 弃妇桃花开:BOSS偷窥99次

    弃妇桃花开:BOSS偷窥99次

    文案:这是一个男人坑蒙拐骗三十六计把别人的老婆变成自己老婆的故事。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爷们儿和一个已婚美人儿的故事。这是一个从偷窥走到现实中实行抢夺的故事。这是一个百炼钢强攻如何成了绕指柔的故事。……封二少说:我想要的,别人不给,那就抢吧!(宠文,爽文,娱乐圈)戳进来……加入书架……么么哒
  • 系统之女怒

    系统之女怒

    系统文。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谨以此文祝天下渣渣浮生坎坷。
  • 倾尽温柔:换你一眼回眸

    倾尽温柔:换你一眼回眸

    冰封的心,解封了。只是,解封的人是无意为之……邪王的一世,为妖妃折腰。他所付出的一切,她从未知晓。只是深深的恨着他,知道最后一把长剑刺入他的心脏。她的心似乎轻轻的痛了一下,可她不明白,她恨他,杀了他,不是该开心吗?呵呵,原来自己还是会为了他心痛……师兄告诉她,他所做的一切时,她的泪第一次落了下来,是那样鲜红夺目……她来到他的坟前,那把剑结束了她的生命。她笑了,起码死后她会陪伴他。
  • 文艺苏小三

    文艺苏小三

    苏小三在和自己的爱人因三角恋纠缠不清时,一个陌生男子忽然闯入她的世界并告诉她他是她的前世爱人。之后她就陷入了无休止的五角恋纷争里。机缘巧合之下却穿越回古代并重生在一个狐妖身上,这时她恰巧遇到一个和陌生男子同名同姓却不长得完全不一样的剑客。真正的故事现在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