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0400000024

第24章 感恩篇——难忘往事,感动(7)

我的奶奶

◆文/佚名

我的奶奶是大前年去世的,活了八十多岁。奶奶病重的时候,我因为忙于工作,没有回故乡看她老人家。当奶奶逝世的噩耗传来时,我哭了,先是默默地流泪,后来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哭过之后,我痛苦地闭上眼睛。我仿佛清楚地看见了奶奶,看见她瘦小的身躯,她的一头白发,她永远微笑的慈祥的面容……奶奶一辈子不知道受了多少苦,为了我,为了我们。就说我吧,这条命就是奶奶救下来的。抗战胜利后,******挑起内战,“还乡团”杀气腾腾地来到我们家乡,抓“抗属”,杀干部,连孩子也不肯放过。母亲去微山湖找我们的队伍去了。奶奶带着两岁的我和不足周岁的弟弟,东躲西藏,吃没得吃,住没处住,日子怎么过呀!隆冬腊月,奶奶抱着我们小兄弟俩,坐在冰冷的破屋里,把讨来的煎饼一口一口地嚼烂,喂我一口,喂弟弟一口。小弟弟不肯吃,又饿又冻,哭个不停。奶奶一边一个紧搂着我和小弟,用她的体温暖着我们,她自己也瑟缩发抖。那天夜里,小弟断了气。奶奶便更紧地把我裹在衣襟里,同时想把小弟冰凉的小身子暖过来……她要保住活着的孙子,又要救活死了的孙子!以后,我懂事的时候,就常听奶奶说:“生生把你小弟弟冻死了,饿死了!”说着泪流不止。哪能怨奶奶呢?没有奶奶,我能活下来吗?我懂。

从那以后,奶奶时刻不离地抱着我,领着我。奶奶的脚裹得很小,但她领着我走过了那黎明前最黑暗、最寒冷的路。奶奶是坚强的。到后来才知道,正是在那段岁月里,她最心爱的儿子——我的二叔牺牲了,我的十几岁的三叔被反动派抓去了。敌人抓三叔的时候,奶奶抱着我追赶着,一路斥骂那些匪徒,引得四村八庄的乡亲们都来向匪徒要人,吓得他们朝天放枪。不久,我的爷爷也被反动派抓去,折磨了很久,最后含恨而死。在那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日子里,奶奶保护着我,哺育着我,坚强地挺了下来,熬了过来。奶奶的心是最软的,可那时候她从未哭过。谁又知道她吞下了多少悲愤的眼泪呢!

大军南下的时候,奶奶带着我,日夜在村口看我们队伍向前方进发。她常常看花了眼,指着队伍对我说:“那个,骑高头大马的,就是你爹!”再一看,却不是。她就撩起衣襟擦眼泪。解放了。家乡的人们都劝奶奶:“该跟你儿子进城享福去了!”奶奶总是摇摇头。她不愿离开这洒着自己亲人鲜血的故土,也不愿丢下我。

一些老人们都说奶奶“憨”、“没福气”。老人们说:“这江山可有您的份啊!”“那年鬼子进村,把你绑在石磨上,刺刀压着脖子,您可连眼皮也没眨!”“您儿子可当大官了,他知道您受的那些苦吗?”奶奶听了,什么也不说,只是微笑着。那是多么美好、多么慈祥和宽厚的笑容啊!

奶奶是勤劳的,我从来不记得她有闲着的时候。解放初期,军属的土地是由政府负责找人“代耕”的。可奶奶总不让人家帮我们干活。她成天在地里劳动。有一次,她去锄地,我去给她送水,见锄过的地上留下奶奶一排排窄小的、深深的脚印。我心疼极了,跑去抱住奶奶,再也不让她锄了。奶奶却说:“好孩子,庄稼人哪能不锄地?不种地还能长粮食?”这样朴素的道理,我很快就接受了,并且由奶奶手把手地教会了锄地。

60年代初,我来北京上大学。奶奶年纪大了,不能种庄稼了,也来北京住在姑姑家。姑姑和姑父都是工人,奶奶和他们相处得很好。进了城,她老人家还是闲不住,家里的活总是抢着干。我就读的人民大学离姑姑家很近,有空就跑去看奶奶。奶奶总要给我下面条,削萝卜吃,还给我洗衣服、补袜子。姑姑笑着说:“您把他惯坏了!”奶奶也笑着说:“哪是惯他呢?我是教他呀!”真的,我后来就学会自己洗衣服、补袜子了。

奶奶永远都是宽容的、慈爱的。记得有一次,父亲从南方某省城来京开会,来看了奶奶一次,一会儿就坐小汽车走了。奶奶一直看到小汽车没影了,回来后忽然又懊悔又担心地说:“看看,也没给他做点吃的,饿着他了吧?”我第一次跟奶奶发火了:“他是什么人物?能饿着吗?连一块饼干也没给您带哪!”奶奶也是第一次嗔怪地说我:“瞎说什么?他是你爹!”

“**********”时,在家乡当生产队长的三叔也成了“走资派”,挨了批斗,逃到北京避难来了。奶奶说:“你到这里,一个村子谁管?走,我跟你回去!”说走就走,谁也劝不了。后来听说,奶奶回去后,坐在大门口纳鞋底,“造反派”们谁也不敢揪三叔。一个愣小子硬要冲进我们家,被他爷爷劈头盖脸狠揍了一顿,还是奶奶拉开的。村里的“造反派”怎么也闹腾不起来。后来三叔又带着大家抓起生产来了。

奶奶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进城来。她晚年在家乡,能干的活都干,能吃的苦都吃,从不向在外边当干部的儿孙要钱。在我们故乡鲁西南平原的黄土地上,奶奶走完了她一生的路。奶奶,我永远忘不了,您锄地时在故乡的土地上踩下的那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在我们故乡鲁西南平原的黄土地上,奶奶走完了她一生的路。奶奶,我永远忘不了,您锄地时在故乡的土地上踩下的那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弟弟

◆文/佚名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儿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吗?”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他妒忌我画的图,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力。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许多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色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头老虎,劫得老虎蛋,那是巴斗大的锦毛毯,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令,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也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脚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儿。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那时候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味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地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

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啪”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力。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我的嫂子

◆文/佚名

我妈在床上病了四年,在1958年我刚满五岁的那一天,耗尽了最后一点精神,死了。现在我只记得好多人抬着棺材上山的情形。因为农村人很穷,不知道、也照不起照片,到现在我只知道我妈的名字,可记不起我妈的样子。

我妈死后,除了年幼的姐姐,家里再没有女人。我的衣服破了,是我父亲深夜在煤油灯下蹩手蹩脚地缝补,我穿的布鞋是父亲用他满是老茧的手躲在房后一针一线做的。那时都很穷,所有的人都穿得破破烂烂,也吃不饱肚子,家里除了劳动工具以外,其他凡是钢铁的东西都砸碎交到公社炼钢铁了,做饭用的锅自然也没有了。大人们在生产队里吃大食堂,孩子们则关在一个叫“幼儿园”的院子里,浑身脏兮兮的,饿着肚子唱《社会主义好》。晚上回到家再困都不睡,盼着半夜大人带回从牙齿缝中省下的一点饭吃。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山上能吃的野菜和树皮都吃光了,好多人浮肿,孩子们的脸也像黄菜叶一样。严重的营养不良,使得个个孩子都是枯瘦的腿支撑着鼓鼓的肚子,干瘦的脖子撑着大大的脑袋,无神而呆滞的眼睛只有见着吃的东西才会发光。

嫂子到我家那年,我已上小学二年级,那时她才19岁,是个毕业时间不长的中学生。嫂子人长得很漂亮,白皙的皮肤、雪白而整齐的牙齿、大而有神的眼睛、匀称而丰满的身材,是当地少有的漂亮人。我大哥人长得并不好,小名叫“寡子”。我怎么都不理解嫂子为啥要嫁给长得很一般、个子又不高的大哥。那时************刚过,家里除了有点粮食,其他一贫如洗。社员们早已不在生产队里吃食堂了,家家户户冒起了炊烟。家里有了女人,也就有了生活的气息。饭有人做,家有人理,也有了,客人往采。

嫂子到我家后,开始我还有些腼腆,时间长了也就慢慢熟了,我除了上学外,基本都和嫂子待在家里。家里有个是是非非,我总是站在嫂子一边;大哥有时和嫂子闹意见,我总是为嫂子抱不平。也许是恋母吧,没事时我总喜欢依偎在嫂子的怀里,成天有说不完的家常话。嫂子走个人家,总是带着我;如果别人给点好吃的,嫂子自己舍不得吃,总是悄悄地留给我;有时放学回家不见了嫂子,就到她可能去的人家找。那时我大哥在生产队里当会计,晚上不回家时,我就从堂屋我爹的床上偷偷地摸到我嫂子房子,钻到她的被窝里。大哥如果回来了,嫂子就把他撵到装粮食的长板柜上睡。

后来我在距离我家30里的地方上中学,每个星期六放学后,为了挣三四毛钱积攒学费,就要空着肚子给供销社挑货物。每当我饿得咽长气断、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嫂子撂下家里的活来接我,那真是像见了救星一样,其他挑货的同学都很羡慕我。

我嫂子待人很好。上上下下路过我家门前的熟人,她都要招呼进屋喝茶;遇到吃饭的时候,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招呼别人;我家那几棵桃子和李子熟了,她总是把好的分送给邻居;门前那棵皂角树的皂角,谁摘她都愿意;过年杀猪,也要把亲朋和邻里请来吃“泡汤肉”。时间长了,方圆一二十里都知道我嫂子的为人。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几十年里,嫂子一直牵挂着我。我有个三病两痛,只要嫂子知道了,她都要让我大哥或者牛娃子带着上好的特产来看我。我只要有空就喜欢回家看嫂子,成家后春节大部分也是回嫂子家过的。算起来我嫂子今年62岁了,除了腿患严重的风湿病走路不方便外,身体还算硬朗。

我也是好几十岁的人了,嫂子对我还跟儿时一样,该疼就疼我,该骂就骂我。我也很敬重嫂子,她说得不对我也不顶嘴,因为在我心中,嫂子和我妈是一样的。

我嫂子待人很好。我家那几棵桃子和李子熟了,她总是把好的分送给邻居;门前那棵皂角树的皂角,谁摘她都愿意;过年杀猪,也要把亲朋和邻里请来吃“泡汤肉”。

祖母的月光

◆文/佚名

我祖母去世那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我记得那天的月色很好,虽然清冷,但有一种说不出的美丽和圣洁,以至于后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祖母在这一天去世是她精心挑选的。

无疑祖母很喜欢并且熟悉这种月光。我小时候经常陪她坐在这种月光下。祖母不识字,她不会给我讲关于月亮的种种传说和故事,更多的时候是默默地坐着。偶尔,祖母嘴里哼出一段说不出名目的曲调来,和着冷月、微风。她的脸非常动人,岁月的艰辛似被月光洗去,只留下一份恬静、一份安详。我之所以后来一心想当摄影家同祖母在月光下的形象有着很大关系,因为每想到那个时刻,文字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不厌其烦地描述这段文字,是由于那天晚上我又一次看见祖母那熟悉的表情后,祖母就死了。她很从容地说完那句话就死了。从那以后,每到有月光的夜晚我就竖起耳朵,我总认为会听见祖母的声音。当然,祖母只是在临死前才清醒过来,在那一天的其余时间里,她大都处在一种癫狂的状态中。

在那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坐在祖母的床头。祖母在那一天最主要的事情是吃饭,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会谈到。夜晚来临,祖母又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她看到了月光,她的眼神马上变了,瞪得溜圆,一脸惊慌,这种表情只有在一些极其恐怖的电影中才能看到。我顺着祖母的视线,却什么也发现不了,只是一片月光。祖母这时极力想向后挪动身子,她说:“一地死人,一地死人……”后来她又哭:“秋生,秋生,妈妈没有奶……”

同类推荐
  • 一生要牢记的800句中国名言警句

    一生要牢记的800句中国名言警句

    本书荟萃了中、外名言警句,共分爱情、智慧、事业、财夫等七大类,供读者阅读借鉴,感悟人生。
  • 学会生活 学会享受

    学会生活 学会享受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故事相伴。只要细心地品味就会发现,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故事全集,并且是经典之作。因为人们生命的每一分钟无不在创造奇迹,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本书向你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许多精彩的故事,让你读后,有一种简明愉快的感觉;让你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清爽,让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能够十分满意地品读此书,让你从中收获到无限的乐趣,应该说,它是一份精美新鲜的精神快餐,滴水藏海,小中见大。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愉悦的享受,让你的生活沐浴着阳光,使你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只有享受生活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 做懂得感恩的员工

    做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不仅是一种职场心态,更是一种工作动力。在本书中,我们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和案例,阐述了现代职场为什么需要感恩精神,以及如何践行感恩,从而将自身塑造为一名受企业欢迎的优秀员工,进而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 黄金人脉

    黄金人脉

    职场修炼丛书之一,本书应用一个生动的案例,讲述一个“三无”人员如何通过打造黄金人脉来获取人生成功的事迹。该书运用故事的手法,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总结出职场人士成功的法则,对于在职场中打拼的迷茫的人士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来说犹如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你的前程。
  • 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每天读点心理学,你会变得更睿智,你的心胸会更宽阔,你的生命会更完美。幸福旅程的第一站,你是否带着青春的梦想?带着梦想上路吧。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内心的坚定。披上信念铠甲,在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风吹过,雨打过,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对梦想的追求和渴望,即便是身陷谷底,也要抓住蛛丝信念。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真正打败你。
热门推荐
  • 首席的纯情妻

    首席的纯情妻

    田羽,田氏财团的总裁,美丽、腹黑、妖孽……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里,“她”都是绝对的权威,只有那个女孩,会在“她”郁闷地狠踢自己的车子的时候,羞涩地问“她”:“你没事吧?”明明已经羞得耳朵尖都要滴血了,却仍是没有逃开,真是……好可爱!
  • 何以情深

    何以情深

    君氏集团面临破产,总裁君东升全力挽救,但最后依然失败。他选择了自杀,留下女儿独自生活。在君安沁眼里,害死他父亲的是钟家的人,只因钟氏总裁没有挽救君氏。钟公子对这个女孩一直心怀内疚,想要好好照顾她。可此时的君安沁,早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她要报复钟家。当谜底揭开的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错了……
  • 北诺成尘

    北诺成尘

    北诺成尘,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故事。北诺成尘,我与你相遇。北诺成尘,我在这扎根。北诺成尘,我陪你到天荒地老。
  • 洪荒之冰封王座

    洪荒之冰封王座

    神州大地,浩荡无边!在这大地的中央,沉睡着传说中这片大地之上最强神器——冰封王座。传说,冰封王座乃大地始祖盘古天神以无上法力用开天之时那股最狂乱的混沌之气所铸,毁天灭地,无所不能。随后,冰封王座就被盘古天神以无上法力冰封在这大地的中心,镇守着整片大地。每隔四万八千年,冰封王座就会显露自己强大的力量,赋予人们无上法力,人类称之为降临!而今,已经到了第六次降临的时候!一个名叫纪然的少年,手持无上圣物,将走上怎样的道路!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 墨总,夫人袭来

    墨总,夫人袭来

    墨逸森在酒会上,忙着应酬,无暇顾及其他……他跟一位熟识的老总交谈甚好时,徐特助小跑过来说:“墨总,夫人袭来”,他看向出入口,她真来了……墨逸森无视掉在场所有人,直奔于她,“玩够了,该回家了。”佟曦可看着他,半响才说出一个字,“我……”墨逸森声线温和,“什么都不用说,跟我回家,好吗?”第二天,头条新闻,标题是:国民男神和国民女神是夫妻。【本文一都来自于作者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有女一男一,就有女二男二和女三男三,绝对1V1,专情。当然也会有些配角,不会虐人,放心入坑】
  • 春夏秋冬你

    春夏秋冬你

    把风栓在家里的老槐树的枝桠,从此,每一次风扶动我头发,都是你的牵挂。我把你写成诗,静静地守着我的名字。
  • 战斗如火

    战斗如火

    一位男孩穿越来到了另外的世界背负着血海深仇,战天斗帝,不成后退
  • 冰火不重天

    冰火不重天

    冰族王子古浠因为心爱的王妃在与火族的大战中,不幸失去了生命。从而背弃了与火族立下的血誓。当血誓一步步把他逼上绝路,莲圣女的陨落,占卜师的预言,人类姻缘师的失踪,还有父皇,母妃的死亡。当他站在冷咧的城墙上,高高俯视着这片冰族的天下。却仍旧无动于衷,只是挥了挥衣袖,“战!”因为应笑,谁叫我,那么爱你。???
  • 圣迪斯皇家学院

    圣迪斯皇家学院

    圣迪斯皇家学院内,风平浪静的生活被三位少女打破,三位少女与三位校草的大比拼,两败俱伤与两两相爱,结局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