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1900000040

第40章 文武兼备 国之能臣 高熲(3)

高熲本是出于忠诚,才会明确指出炀帝杨广的错误,但炀帝认为他是诽谤朝政,把他杀害了,高熲被杀,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他的为人以中君的态度,全朝无人不知。在废太子杨勇这件事情上,原本与他是同一战线的大臣杨素,见风使舵,投靠了杨广,博得了文帝与独孤皇后的欢心,后来取代高熲,当上了宰相。而高熲出于稳定政权的意图,跪在文帝面前,说道:“长幼有固定的次序,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废弃的。”这样,就同时得罪了文帝、皇后和杨广三人。有一次,文帝要挑选东宫(太子宫)的卫士作自己的卫士,高熲以为不应该这么做,就直接对文帝说:“如果把强壮的卫士都挑选走了,恐怕东宫的保卫力量太差。”文帝听了很不高兴,对高熲说:“我时常东跑西跑的,所以需要有较强的卫士。太子呆在东宫,身边何必要有那么多卫士。重兵保卫东宫这个办法流弊极大。依我看,东宫的保卫由皇宫卫队兼管着就行了!我熟悉前朝的旧法,你不要走过去的老路。”

高熲主张不废杨勇,自然成了杨广的死对头。在杨广看来,他和高熲之间的矛盾就是敌我矛盾,他当上皇帝后,能不痛恨高熲吗?再加上平陈之役,杨广是统帅,高熲是统帅府的长史,掌握实权。隋军攻入陈朝的京城建康,抓住了陈叔宝和他的宠姬张丽华。杨广派高熲的儿子到建康告诉高熲,要把张丽华留下来。高熲对杨广的要求是不予理会,斩杀了张丽华,并且说:“周武王灭殷,杀了妲己。现在平定陈国,不宜娶纳张丽华。”

杨广当上皇帝后,把高熲的忠诚看成是与自己的公然对抗,所以终于找借口杀死了他。

明明知道文帝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独孤皇后对自己也是。十分不满,杨广一旦当上皇帝会对自己不利,却要坚持站在他们的对立面。高熲真的不识实务吗?绝对不是,他是一个经历了隋朝建国,并且辅佐了两代君主的能臣。他如果不是目光敏锐,怎么会选择杨坚作为辅佐的对象,而后又屡建功勋呢?隋朝到了开皇末年,由于一些吹牛拍马、玩弄权术的人越来越得势,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之间的派系斗争更加复杂化,这对于比较正派而又敢于直言进谏的高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高熲不会看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但他还是以隋朝的兴亡、国家的治乱为重,一如既往地辅佐君主。不然当隋炀帝让他做官时,他会因为能做一个“太常卿”就返回政坛,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吗?可以看到,高熲的死正是缘于他对隋王朝的忠诚。

所以高熲虽然被杀了,但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忠诚,直到唐代,还有人为他鸣冤。

举荐贤人大公无私

高熲不仅具有天生的突出才能,而且对文帝、炀帝是忠心耿耿。隋朝的名将、名臣很多都是由高熲举荐的,而且面对功劳,他多次让位,得到了文帝和大家的赞赏。

杨坚登上帝位后,十分器重他,每每称他为独孤,而不是直呼其名。朝野上下没有人比他的地位更高,都很尊重他。但高熲却向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想让苏威代替自己。文帝深知高熲的为人,就成全了他的美意,答应了他的请求。可是没过多久,文帝觉得高熲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下诏,要求他回来。文帝说:“苏威虽然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是由于高熲的善于举荐人才。我听说过能够举荐贤才应该受到上等的奖赏,哪里能够让他辞去官职呢?”于是文帝不只让高熲官复原位,很快地又让他担任左卫大将军,同时保留了他其他的官衔。高熲能够得到如此的待遇,完全是因为他对贤才的全力推举。苏威被举荐后,得到了文帝的重用,发挥了聪明才干。他和高熲等人修订的法律,不仅在隋朝施行,而且也被后世所沿用。苏威主张减税,高熲便帮助他来实现;苏威关于改革地方建制的意见,与李德林的意见发生了矛盾,也是由于高熲的支持,才得以付诸实践。高熲是以天下的大局为重,将他认为对天下有利之人推荐给朝廷,甚至让这个人来担任他的官职,而且积极地给予其协助,全力推行有利于天下的好措施,这又是何等的胸襟!

高熲越是大公无私、有气度,就越受到文帝的器重。平陈后,文帝加授他上柱国(注:勋官中最尊荣之官)的职位,并且晋封他为齐国公,给了他很多的赏赐。

文帝对高熲说:“独孤公灭陈后,有人说你肯定要造反,我已经把传言的人杀了。我们君臣和睦,哪里能够被小人离间呢?”这时,高熲又提出让位,文帝不允许,特别下诏说:“独孤公才识过人,独具眼光,见识深远;带兵打仗,廓清海内,确实是朕的心腹。自朕受命(当上天子)以来,是耗尽了心力,幸亏有公的帮助,你是上天派下来的好帮手呀!”后来庞晃、卢贲两人在文帝面前说高熲的坏话,文帝十分生气,把他们贬官了。之后文帝告诉高熲,说:“独孤公你就像镜子一样,一被打磨,就更加的明亮。”

除了苏威,高熲还推荐了贺若弼和韩擒虎。在平陈的战斗中,他们两人都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后来又指挥过许多战斗,对隋朝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贺若弼,字辅伯,洛阳人,是隋代名将。他年轻的时候会文精武,颇有名气。他得到过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器重,在其手下任职。贺若弼擅于攻战,而且很有谋略。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他跟随上柱国大将军韦孝宽攻打陈国,屡献计谋,攻克了陈国的几十座城池。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时任左仆射的高熲独具慧眼,向文帝推荐了贺若弼,让贺若弼担任吴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作好灭陈的准备。贺若弼果然机智,一下子就进献了十个攻取陈国的计策,得到了文帝杨坚的称赞。贺若弼军令严肃,纪律严明,宽释俘虏,所到之处攻无不克。他挥师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后,率领8000甲士,奋力击溃陈军主力,擒获陈将萧摩诃,从北掖门进入建康城。因为灭陈有功,他被加位上柱国大将军,晋爵宋国公。最后官封右武侯大将军。

韩擒虎,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也是隋代的名将。他是北周大将军韩雄之子,以具有胆略雄威著称。北周时,担任都督、刺史等职,世袭爵位为新义郡公。陈朝时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他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后又屡挫陈师。隋开皇元年(581年),高熲向文帝举荐了韩擒虎,任命他为庐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庐江(今安徽合肥),作灭陈的准备。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举攻陈时,韩擒虎为先锋,率领隋军从右翼进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他率领五百精锐部队夜渡长江,迅速袭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在半日内攻克姑孰(今安徽当涂),然后进军新林(今南京西南)。江南父老久闻其威名,登门拜访者昼夜不绝。陈军听说后很是畏惧,于是镇东大将军任忠等人相继投降。韩擒虎便率领这五百名精骑,由任忠指引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虏了后主陈叔宝。事后,韩擒虎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

可见,高熲选才的本领是很高强的,理应受到奖赏。平陈之后,文帝要他同贺若弼讨论总结平陈的事情时,他又推辞道:“贺若弼先献十策,后来又在蒋山(今南京市钟山)苦战,打败敌军,我只不过是一个文职官吏罢了,怎么能够与大将军评论战功呢?”本是高熲向文帝推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当总结功劳的时候,高熲又自动地避让。其实,这次平陈之役高熲才是实际的指挥者,虽然贺若弼立下了大功,但他只是高熲统率的三路大军中的东路大军的将领罢了。况且,平陈之战胜利后,为了争功,贺若弼与韩擒虎在文帝面前打得不可开交。贺若弼说:“臣在蒋山奋勇作战,攻破了敌人的精锐部队,擒获了敌军的骁勇之将,威武之名震惊四方,于是才灭掉了陈。韩擒虎没怎么与敌军交战,哪能与臣相比?”韩擒虎说:“(我)原本是尊奉明确的旨意,(陛下)让我与贺若弼一同攻打陈都。贺若弼却早早地进入,遇到敌军就交战,致使过多的兵士死伤。臣只带领着区区五百轻骑,兵不血刃,直攻陈都,打败了敌人,抓住了陈叔宝,占据了他的府库,倾覆了他的巢穴。而贺若弼到了晚上才到达了北城门的偏门,臣打开城门请他进入,他哪能与臣相比?”贺若弼、韩擒虎后来成为了隋朝的名将,高熲看重了他们的才能,向文帝举荐了他们。贺、韩两人也确实是文帝的好帮手,但在胸襟上与高熲是相差甚远,他们刚刚立了功,就公然在文帝面前争功,与高熲进贤让位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熲以天下大局为重,进贤让位;贺韩两人以个人利益为重,相互排挤,因此高熲的虚怀若谷的态度再一次受到了文帝的赞赏。大家对高熲的尊重也不只在于他的善于发现人才,更重要的是他的谦逊和大公无私。他不嫉妒人才,当由他推荐的人与他齐名或超过他时,他感到的是愉快,而不是怨恨。归根结底,高熲是以天下的治乱为己任,所以才会把个人的进退看得很淡,而这种品质,并不是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能轻易做到的。

另外,有些悲剧色彩的是,后来成为文帝、炀帝两朝权臣的杨素也是高熲推荐的。在高熲处于不利的政治地位时,杨素没有因为受到高熲的举荐与重用去帮助他,更没有因为国家的利害去向君主力谏,使得高熲被隋炀帝无辜地杀害了。

高熲一生辅佐两代君主,为隋朝的巩固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一生历经的事情很多,可惜的是,他的文稿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史书的记载也很有限;但是我们从他在文治武功上的表现,以及他积极举荐人才的做法,仍旧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为人与成就。隋文帝也正是出于对高熲才干和人品的了解,在重大问题的处理上,常以高熲的意见为是。

参考文献:

1.《隋书》卷41,高熲本传。

2.《资治通鉴》卷180隋纪四。

3.《资治通鉴》卷179隋纪三。

4.《资治通鉴》卷181隋纪五。

5.《北史》卷72,列传60。

6.《南史》卷10,陈本纪下第十。

7.《通典》卷5。

8.《中国通史》(白寿彝)第六卷乙编综述第五章第一节(电子版)。

同类推荐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原来雍正

    原来雍正

    他人到中年才登上皇帝宝座,却一直背负着弑父杀弟的骂名;他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却少被后世史家赞誉;他处事果断凌厉,却痴迷于佛道的修身养性……在雍正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神秘。雍正是不是篡位登基?改诏说?弑父说?一段历史,几多疑问。勤政爱民的是他,杀戮功臣的也是他。昏君乎?暴君乎?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兼具史识和才情,以丰厚的学养、通俗的笔触,从历史大背景、人性层次以及权力斗争的微妙细节着手,通过对雍正身心、雍正信仰、雍正功过乃至雍正之死的分析,向读者娓娓讲述一个原来的、真实的雍正。在历史的天空中,还原一个被妖魔化的帝王。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 晚清英才张之洞

    晚清英才张之洞

    之洞,少年聪慧,身形似猿,传说为将军山灵猿转世;榜中探花,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略,办实业、造枪炮、勤练兵,为晚清王朝呕尽最后一滴血。
  • 开清首功——洪承畴

    开清首功——洪承畴

    本书对洪承畴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洪承畴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热门推荐
  • 弑神剑

    弑神剑

    剑有两面,一面伤人,一面伤己
  • 军团图腾

    军团图腾

    为了爱为了保护,我必须登上权力的宝座。强大的能力给了我复仇希望,既然上天赋予我能力,那我就必须珍惜。我必须更强大!金桥身披冥甲,手持镰刀。带着自己的怒火,释放出自己的黑暗天幕,走向敌人。大贵族、各个帝国、光明教会、甚至神界魔界!等着吧!我的怒火会焚烧一切!我的神龙旗帜会插满所有地方!
  • 那些恶人们

    那些恶人们

    恶人无处不在。恶人终将被好人打败。无论是自作死还是被干死,总会死的。
  • 小喵逆袭史

    小喵逆袭史

    古老的传说……身世的秘密……王位之争……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轩辕绝

    轩辕绝

    盘古涅槃,圣主未现,诸神为争权夺利,驱使神力扰乱世界,导致洪荒分裂,从而引出神魔五帝重现,咒封苍穹一切,史称——“万神劫”。在这以森林、沼泽、荒漠、戈壁、异潭、幽谷形成的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生存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充满危机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而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种种机缘使他潜在的智慧与能量不断地提升,终铸就其不死之身……
  • 彼岸的她,请你们不要错过

    彼岸的她,请你们不要错过

    、友情是我们内心的砝码,总能调节我们心中的平衡。随着时间的洗刷,友情会被冲淡,但我们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我们要把握现在的友情,勇敢的去面对。这也许对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在人生中,有几个力量一起共同奋斗,成功的曙光也许会早一点到来。
  • 修道佛子

    修道佛子

    变强,不断地变强,才能让这些恶俗的灵魂永远仰望!
  • 华夏耀四方

    华夏耀四方

    只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才是你唯一的依靠!有位归侨老人说:我多灾多难祖国啊,你的繁荣昌盛,才是我幸福的生活。《华夏耀四方》一部讲述华夏:经历几代人抛头颅、洒热血、奋力拼搏打下坚实基础后,在华夏65年新一届领导人的带领下走上实现华夏强国梦、民族复兴梦,让华夏文明照耀四方的复兴之路。
  • 独尊

    独尊

    每个种族都用自己的种族意志或者是族灵!猎杀异族,能得到种族意志的欣赏,能取悦种族意志,从而能吸收被杀异族死亡后散发的天地能量!前世一小警察的边云,重生在这么一个世界之后,会演绎出什么样的精彩……不一样的玄幻世界!全新的等级设定!全新的升级方式!<求收藏!点击!推荐!!!>
  • 射天狼

    射天狼

    不知为何,元别浦近来老是作着相同的一个梦,梦里,他是名叫宁越的大将军,苦恋长沙王之女宫六如,而在长沙王的一场失败叛变中,她为了保护他而死。渐渐地,他开始竭尽所能地找寻起和她相关的一切讯息,然后发觉,自己似乎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梦里的宫六如,直到某日,他遇见乔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