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1900000054

第54章 忠直善断 帝王之鉴 寇准(1)

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市)人。太平兴国年间,19岁进士及第,由于政绩卓著,处理政事果断干练,深得宋太宗赵炅的器重,被调入朝廷为官。后因刚直不阿,遭到同僚的诋毁,又被排斥出朝廷。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召寇准回朝。景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年冬天,辽军大举入侵,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大臣们多数主张迁都以避敌锋,唯独寇准力排众议,劝真宗亲临澶州前线。真宗采纳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取得辉煌的战果。促使辽宋定立澶渊之盟,罢兵休战。由于王钦若的挑拨,寇准于景德三年罢相,到陕西等地任地方官。天禧三年(1019年)再度被起用,不久拜为太子太傅,封于莱,故世称寇莱公。后来遭到奸相丁谓的诬陷,被一再贬逐,死于衡州任上。

少年英达家境贫寒

寇准的父亲寇相约生于五代后唐时期,在石敬瑭建立的后晋,考取了进士。当时的中国,政治上四分五裂,烽烟四起,人口流散,外族虎视眈眈。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记载,石敬瑭“推诚弃怨以抚藩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数年之间,中国稍安。”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内有军阀纷争,外有强敌犯境,统治者积极备战,以防不测。在这种军阀相互威胁、表面安定的形势下,人们生活贫困,寇相的家庭就是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家庭之一。虽然寇相学问很好,在五代后晋开运年间(944—947年)中过进士,做过魏王府记室参军,掌管文秘一类的工作,但是好景不长,其后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后晋就灭亡了。国之不存,功名安在?他和妻子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又经历了后汉、后周两代,进入宋朝。眼看就要过上安定的生活,寇相也一病不起了。就在宋建立的第二年,寇准出生了。

寇准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寇相看着出生的孩子,二目有神,面带聪慧之相,非常欣慰。他感到自己恐怕没有多少时间了,就把妻子叫到床前,嘱咐妻子说:“你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教孩子求取功名,也好光宗耀祖。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妻子哭着说道:“你放心吧,再苦再累,我也要把他培养成才。”听了妻子的话,寇相放心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饱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一生。

寇相的去世,使寇家的生活雪上加霜,生活极度的清贫,全靠寇准的母亲织布度日。她用织的布换柴换米,自己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出一些钱,好让小寇准吃得好一些。孩子也很争气,从小就聪明伶俐,非常招人喜欢。另外,深受书香世家影响的寇准的母亲十分重视寇准的学习。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给寇准讲故事,种田织布的闲暇之余,教他读书识字。当时,战乱不断,哪里能买到笔墨纸砚啊。寇母就在树上折些树枝,在外面取来些沙子铺在地上,用木板刮平,用树枝画字来教寇准。寇准学得特别快,只要一两遍就记住了。于是,平时寇准就帮助母亲干活,料理家务,干完活以后,就在地上练字。在他六岁的时候,就能自己看古书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母亲请教。对于古代的典籍,只要自己知道的,都讲给少年寇准听,同时母亲还教他做人的道理,讲孔子的“仁者爱人”,讲孟子的“舍生取义”,要寇准堂堂正正做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有一天,母亲给寇准讲“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母亲说:“从前啊,孔子从泰山脚下经过,看到一个妇人在路边的坟前哭泣,就过去和蔼地问道:‘你怎么啦?为什么在这里哭啊?’妇人说:‘我的丈夫被老虎吃掉了,我的兄弟也被老虎吃掉了。’孔子说:‘既然这里有老虎,问什么不离开这里,搬到别的地方去呀?’那妇人说:‘因为这里没有苛酷的统治啊。’孔子感慨万千,教导学生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寇母抚摸着小寇准的头,亲切地说:“你长大以后,一定要争口气,了却你父亲的心愿,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如果能当官,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千万不要奢侈浪费,作万民唾骂的贪官。”母亲的这些教诲,寇准一一记在心中,对他后来走上仕途,爱民如子,刚正不阿,有着深远的影响。据说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到家里,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了,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身边的刘妈说:

“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寇准做了宰相以后,为庆贺自己的生日,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上写着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显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宴。

此后专心料理政事,成为深得民心的一代名相。

少年时期的寇准,也很懂事,知道母亲持家教子很不容易,因而也更加勤奋好学,从书本上学到许多知识和道理,尤其对《春秋》三传,读得烂熟,理解得很透彻,任意抽出一段都能背诵下来,而且讲得头头是道。

邻居们听说寇家出了一个神童,能够背诵讲解《左传》,都来看寇准。有一个秀才自己觉得有点墨水,就向寇准问起《左传》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寇准不慌不忙高声背诵,一字不差,众人无不称奇。秀才不服气,以为这是第一篇,可能是寇准经常诵读的缘故,就提问别的篇目,只要秀才读出篇目,寇准无不熟诵,从此更是闻名乡里。

寇准少年早慧,才思敏捷,六岁就能做对子,人们都称他为神童。有一天,小寇准跟随母亲从地里干活回家,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跟他的学生正在谈论一副对子。

上联是:鹦鹉能言难似凤。他的学生都开始试对,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能对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对出了几个不伦不类的对子。

老先生听了,频频摇头,感到不满意。这时,寇准在旁边听得真真切切,早已成竹在胸。就赶紧上前几步,走到老先生的近前,有礼貌地说:“老先生,我可以对吗?”

老先生一惊,见是一个小孩,外表清秀,二目有神,挺招人喜爱。于是就和蔼地说:“好啊,只要你能对出来,我就收你为徒。”小寇准看着老先生,知道他在当地很有名望,只是由于家里贫穷,上不起私塾,不能拜先生为师。今天听老先生这么一说,小寇准半信半疑地问:

“此话当真?”老先生哈哈大笑:“我什么时候骗过人啊。”于是寇准朗声答道:“蜘蛛虽巧不如蚕”,众人无不露出羡慕的神情。老先生又惊又喜。连忙说:“好好好,我今天就收你为徒,这孩子才思敏捷,将来必成大器。”

寇准的母亲过来千恩万谢。从此,小寇准的学业更是如虎添翼,神童的名声不胫而走。

寇准不仅才华出众,而且还有不同于常人的胸襟。

据说他7岁的时候,老师带着他登上华山,面对着远山红日,白云从脚下飘过,他诗兴大发,即兴吟诵了一首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诗歌既有意境,同时又气势不凡,有登高临远、压倒一切的气势。老师听了,大加赞赏。自己教过这么多的学生,还没有一个像寇准这样作诗如此大气,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此事传到乡里,人们更是对寇准刮目相看。

人们都说这孩子迟早必成大器,是宰辅之材。

寇准勤奋工作,爱民如子,经常下乡视察,注重民风教化,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巴东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

步入仕途初试锋芒

寇准十九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979年,参加了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殿试的机会。

宋代的科举考试为三级考试制。在原唐代解试、省试两级考试外,增设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殿试合格者,按五等三甲授予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等身分,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另外,唐代重诗赋,宋代则重策论、经义。策就是针对现实,结合朝政,提出问题并作回答;论则从经史中出题,展开议论;经义则是以经书中的句、段为题,阐发其精神义理。目的是为了寻找真正的能够治国安邦的人。

按以往的经验,宋太宗面试的时候,往往要把年龄较小的考生黜落。年龄较小的考生可能只有才华而缺少社会经验,不能委以重任。这时候,有人给寇准出主意,让他把年龄报得大一些,这样就有更大的考取的把握。谁知寇准却正色说道:“我刚刚踏上仕进之路,读的是圣贤之书,怎能欺君呢?这不是明知故犯,大逆不道吗?”那个人惭愧得无地自容,知趣的走开了。

殿试那一天终于来了。在那些参加殿试的举子中,寇准是年龄最小的,但他如实通报了自己的年龄。太宗听了就是一惊,小小年纪就能过关斩将,来参加殿试,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就让他做一诗、一赋、一论共三题,没想到寇准当场作论竟然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联系现实,引经据典,切中时弊,颇有见地。

吟诗作赋挥笔而就,真可谓有“七步之才”,太宗不由得暗暗称奇,于是就破例录取了寇准。

从此,寇准走上了仕途。先是被授予大理评事之职,一年后在归州巴东县做了县令。这一干就是三年,巴东向来以地处荒远著称。郦道元的《水经注》上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足可见边地的荒凉。

当时,巴东地处峡中,偏僻闭塞,经济十分落后。据以后来此游玩的陆游的记载,此地“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县衙以下全是茅草屋,“了无片瓦”。在追逐官爵的当时,竟没多少人愿意来此做官,县令的职位常常空缺两、三年都无人肯来补上(见陆游《入蜀记》)。寇准春日登楼望远,举目四顾,但见峡江幽远,野水孤舟,荒村炊烟,古寺莺啼,写下“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的诗句,暗示了当时民生凋敝,百业萧条的境况。有时他也动摇过。“花木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春日登楼怀归》)。乡思触动,怀念起那遥远的渭河边的家乡来。在一个秋日的傍晚,他独自登临一个小驿亭远望,景色虽然秀丽,却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他想起死去的父亲,想起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母亲。自己身处异乡,宦游在外,家乡的母亲可好。

他久久地凝望,直到峡谷被夜气所暗淡,“迟迟未回首,深谷暗寒烟”(《巴东县秋日晚望》),描写了寇准独自遥望家乡的情景。

在这远离家乡的巴东,虽然在诗歌中有意无意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时不时的有一种落寞的情绪萦绕心头,但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寇准在现实中还是有一番作为的。新上任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自己学的治国安邦之道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他勤奋工作,爱民如子,经常下乡视察,注重民风教化,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把巴东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寇准取得了良好的政绩,也为自己赢得了清官的美名。据《巴东县志》记载:“(寇准)在县日,人皆以寇巴东呼之”。堂堂县令,竟被人们亲切地叫做“寇巴东”,由此可见,他与当地老百姓的亲密关系。这在封建社会的官吏中是少见的。

寇准治理巴东的时候,主要讲究“恩”和“信”。遇到家庭困难的人,寇准总是从自己的俸禄里拿一些钱接济他们,而自己却过着节俭的生活。有一次,上司派来的差官来到寇准的县衙,竟然连个像样的茶壶都没有,桌凳也都是破破烂烂。差官们以前都是接受了本地官员款待之后才离开,见寇准工作的巴东县竟然是这种情景,办完事就立刻返回了。现在,人们发现了巴东寇准工作过地方的遗址,确实条件很差。另外,寇准还注重“信”字。

如果说哪一天收赋税,谁也不准拖延,违者必然追究责任。

办事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当然,寇准知道当地人们生活贫困,不容易,经常上奏灾情,要求减免赋税。他从不为了自己的政绩而谎报收成,置百姓生活于不顾。所以,每到征收税赋、征发徭役的时候,根本不用贴出公告和命令,当然更不用挨家挨户地去征去抢了,只要把该交赋税的名单和数量贴在县衙门口,百姓们没有超过期限的。

同类推荐
  • 晚清枭雄袁世凯

    晚清枭雄袁世凯

    不得不说,讲述袁世凯的故事,是一件令人颇为伤神的事情!这种伤神,当然因为袁世凯这个人是难以盖棺定论的。时至今日,人们对于袁世凯,依旧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论。按照这种趋势,估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情况都不会有所改观!不过,阅读袁世凯的一生,有一点评论倒是可以确定下来的:袁世凯绝对是那种有着多面性格和复杂心灵的历史巨人。先来看看袁世凯复杂、多面的性格吧!毫无疑问,对于袁世凯,是很难用现在某些教科书式的善恶标准评论的。袁世凯身上的确有恶,比如他贪财好色、凶残跋扈、独断专横……然而,袁世凯身上也有善,例如他勇于改革、励精……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萧红的虹:萧红传

    萧红的虹:萧红传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个人传记。作者用文字一行行重新拼凑和梳理着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用细致哀婉的笔致,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萧红命运多舛的一生,让热爱萧红及其作品的读者,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慢慢步入萧红的内心世界,重新回到那个岁月动荡的年代,与这位柔弱而又坚强、终身都在用全部的善良与悲悯追逐着爱的奇女子,共同走完她短暂而又奇绝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界世零

    界世零

    整个世界拥有二十一个“维度”被联通,即拥有了二十一个宇宙。维度的命名令人匪夷所思,而每一个文明都和人类所处的世界有本质区别。而历史的辽阔又远高于人类世界。当人们发现那二十一个世界实质的面目时,又会有怎样的举动?而在饱受欺压的人类各国政府之间又如何去化解这种歧视,何况还有反对当下去学习域外的人群存在。当世界被关闭的时候,人们到底关闭了些什么?**本书原名零世界,因书名占用故取此名。
  • 一恋成欢

    一恋成欢

    刚刚大学毕业的她,轻而易举地进入了闻名久远的秦氏集团,而且还是总裁的生活秘书。咦,好奇怪,本来自己都没有报多大的念想竟然成功获得了工作。##“先生,有没有很重?”小心翼翼地不敢把所有重量放在他身上,毕竟男人才从死亡线上回来。##“她还是走了!我过去三十二年的黑暗再次袭来,难道那一年的光明只是命运的捉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一生黑暗,不见日光!”##“救赎别人,何尝不是成全自己?”温馨提示:此书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人物,他们分别有着不同的故事,各单元之间并无联系,请注意!
  • 变妃记

    变妃记

    现代杀手接到一个刺杀任务失败后穿越到了异界大陆,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灵魂依附到了一个女人的身上。最可怕的是这个女人,刚刚嫁给了一个王爷……
  • 君若扬路尘,妾自翻墙出

    君若扬路尘,妾自翻墙出

    一朝重生从棺材里爬出来,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要面临‘鬼附身’要被烧死的惨状……!洛安然懵了,还好父亲及时赶回来,这才阻止一心要置她于死地的表妹谋害。只是那一直躲在棺材后面偷听的人,你是不是应该出来给做个证,她——其实不是鬼附身,而是复活呢!后来,丞相千金痴傻突好,一纸赐婚圣旨就给当头砸了下来。对象正是那晚趴在她棺材后面看戏的人!
  • 冷王的绝色宠妃

    冷王的绝色宠妃

    她心如止水,奈何误入这异界。遇到了一个人,乱了她的心。他权倾天下,无人敢惹。奈何总被逼婚!皇兄?朝臣?挥袖怒指天下“若非我所爱,纵然千人所逼,我亦不娶。”江山如画,非他想要。如花美眷,求而难得!“母后,若无她,孩儿宁愿孤寂一生,不娶不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游戏对决

    游戏对决

    VR风靡AR盛行,国家支持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安月一个普通大学生又是怎样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一步步走到游戏和人生的顶峰的?
  • 找个侠士做老公

    找个侠士做老公

    豪门独女未必快乐,你争我夺暗藏杀机。身为富二代的豪门独女巧遇无意间穿越现代的古代大侠。阴谋不断,危险不断,得古代美男帮助的宁雨菲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狡猾的后娘,你等着,我宁雨菲一定让爸爸看清你的真面目。燕京四公子很了不起吗?我压根没放眼里,少来惹本小姐。校花?我管你是不是,不许跟本小姐抢男人,不然休怪我不客气!(最近有些事,更新不稳定,希望大家谅解)
  • 绯红圣言

    绯红圣言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纪元这是一个荣耀与光辉的纪元所以,执此剑。
  • 旧时燕

    旧时燕

    (发现之前的简介好像不吸引人···换一个,不过还是那一句,很虐很狗血,不喜误入)这是一个关于燕子屯的故事。当我发现我可以登上封面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开心---柳时燕当我发现我是一个大坏蛋的时候我很开心---马小香当我发现我是一个大傻瓜的时候我转身就走---纪念旧
  • 女人40枕边书

    女人40枕边书

    本书结合四十岁女性的身心特点和生存现状,给出了个人的再塑、关系的处理、重视自我三个方面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