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1900000006

第6章 才智卓越 两代帝师 李斯(2)

把驱逐客卿说成是官员的议论,这就是“顺情”。李斯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还深得一个好老师的要义,即使学生错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正确的建议也不应当面批评,何况秦王这个特殊学生,李斯很懂得君主要面子的心理,也知道如何提建议更容易被君主接受和采纳。

于是他就没有当面指责秦王,而把矛头转向大臣,使秦王容易听下去,接下来历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君任用客卿所取到的功绩,这就“入机”,把正面例子进行充分论述,使论据更加强大有力。其后马上用反证法,从反面又以“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假设四君驱逐客卿又会怎样,作正反对比,逐客的错误就很明显了。

然后又转到秦王,另起波澜。从秦王爱好的美色、音乐、珠玉都不是产于秦,反复推论,归结到重视色乐珠玉而轻视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指出驱逐客卿不是统一天下制服其他诸侯的好方法,这就是“动言中务”,正好点到秦王想要称霸的雄心,李斯能够准确抓住秦王这个好学生心里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吞并诸侯各国实现统一,这也是李斯能够说服秦王改变初衷、接受建议的重要原因。接下来又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国”抛弃人民资助敌人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现在驱逐客卿就是帮助敌国的危害。

从秦国先代君主善于得士并能尽士之器用,从而奠定秦基、巩固霸业出发,其文言辞恳切、文风雄奇,自始至终,一气以贯之。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波澜起伏、迂回婉转,正好切中要害,终于打动了秦王。于是,秦王就废除了逐客令,留下所有愿意为秦国效力的士人,并专门派人十万火急地把正在离开秦国途中的李斯请回来,官复原职。

李斯的治国思想终于获得了秦王的认同。《谏逐客书》不仅挽救了李斯的政治生命,对李斯很重要,而且向秦王指出了人才对秦国的重要性和驱赶人才的危害性,他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一个好老师的职责,及时纠正了秦王的错误,为秦国后来能够消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了良好的人力基础,所以对秦国也很重要。李斯能够看到人才对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在对待人才的态度这方面很有超前意识。秦王从此对李斯更是刮目相看,言听计从,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

秦王终于采用了李斯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计策攻打六国,效果很好,为实现统一打下良好基础。

李斯这个好“老师”的建议直接推动了秦王吞并六国的战车,加快了战车的速度和统一的步伐,秦王就是因为当了好“学生”听取了他的建议,才促使秦仅用了10年时间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就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大统一,从此尊称国王为“皇帝”(即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间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可以说李斯在秦国的统一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李斯也由“廷尉”晋升为“丞相”。始皇帝又拆除了各国郡县的城墙,销毁了各地的武器,表示不再使用。李斯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又辅助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宽秦之疆……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载主,死而不忘。”且针对历史上诸侯兼并、战争纷起的情况,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设天下为三十六郡,中央任免各级官吏,使全国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使秦国没有一寸分封的土地,也不立皇帝的儿子、兄弟为王,更不把功臣封为诸侯,避免了由于地方权力过大造成的分裂和战争,以便使国家从此之后没有战争的祸患,而在一个中央的统治下统一安定。

力主变革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在咸阳宫大摆宴席来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文功武略。齐人淳于越劝谏道:“我听说殷商和周朝统治能够长达一千多年,是因为分封子弟和功臣作为有力的膀臂和辅翼。而现在陛下您虽然统一天下,但是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如果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大臣,依靠谁来救助呢?我还没有听说过,办事不学习古代经验而能长期统治的朝代。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来加重您的错误,不是忠臣。”

秦统一六国后,在如何管理这个大一统的国家问题上,秦始皇力排众议,采纳了李斯“置郡设县,遣官治理”的建议,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设县,中央任免各级官员。可以说,李斯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立成熟的统治形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博士淳于越坚持实行分封制,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就把这种反对议论交给李斯来处理,李斯认为应该废除抛弃这种荒谬的论点,因此,就上书给皇帝,阐述了禁私学、焚禁书的政治观点。其实,儒家诗书同分封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没有复辟分封制,而正是由他完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体系的构筑。但李斯说:“古时候在历史上,天下分散混乱,谁也不能够实现统一,因此思想纷纭,认识混乱。彼此之间互不服从,所以才诸侯并起。说什么事情的时候,总喜欢讲,过去都是那么做的,现在怎么能够这样做呢?一般舆论都用古代来否定当代,装点一些虚华不实的文辞来扰乱社会的现实,人们都觉得自己学的那一套最正确,并拿它来评价朝廷的制度和政策。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陛下统一了天下,天下都是“焚书坑儒”是中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李斯在这一事件中,他既充当了策划者,双担任了实施者。陛下的,分辨了黑白是非,使海内共同尊崇皇帝一人;而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却在一起任意批评朝廷的法令制度,听说朝廷政令下,立刻就用自己学派的观点去议论、分析它,信奉儒家的有一套见解,信奉道家的又有另一套说法。回家心中不满,出门则在街头巷尾纷纷议论,通过批评君主来博取名声,认为和朝廷不一样便是本领高,还带领下层群众来制造诽谤。人们都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朝廷的政令,而不能以朝廷的立场和观点去分析朝廷的政令。放任这样发展下去,不加以禁止的话,朝廷就麻烦了。百姓老想着朝廷的过失或者错误,思想混乱不一,使上面君主、朝廷的权力威信下降,这对皇帝统治不利。而民间那些政见相同的人就会臭味相投,结成党羽,任由他们对朝廷说三道四,这个国家还怎么管理呢?因此,还是干脆禁了的好。”

李斯认为淳于越等顽固不化、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等罪状都是因为读书尤其是读古书造成的,竟然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

按李斯的规定所有不是秦国编撰的历史记载,民间藏的《诗》呀,《书》呀,还有什么百家语呀,都下令让地方官统统烧掉算了,一概扫除干净。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这类书籍。李斯建议的目的很明确。他一定是希望只有一个天下,一个政府,一个历史,一个思想。

所以医药之类实用方技这类书免于焚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因为它们是技术书籍,与“意识形态”无关。

如果有人想学习法令的,就要以官吏为老师。此后,如果还有人不服从,再敢谈论诗书,就在闹市区处死,并且还要把尸体扔在街上示众;有敢以古非今的人,就把他的全族都处死;官吏知道而不举报者,与他同罪;下令三十日仍不烧书的,脸上刺字,并被发配去修筑长城,进行劳动改造。

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为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秦采取了许多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的政策。

后来还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这话可算是对李斯奏折的深化。想想看,儒家说墨家长,道家攻儒家短,这样争来吵去,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能够让秦国富强,粮食增产。留着这些东西是没有用的且对统治也没有好处。而法家的思想理论,却能指导秦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实践经验证明,无论是儒家、墨家、道家还是别的什么思想,都行不通。就没有必要还留着他们弄得秦国不得安宁。所以,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便使人民变得愚昧无知,因为地主阶级掌握政权后,十分注意加强思想统治,他们需要老百姓战时能为他们卖命,平时能为他们效力,不需要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头脑越简单越好,而焚书,是他们认为控制人民思想的有力手段,使天下人无法用古代的事来批评当前朝廷。朝廷怎么说怎么做都是正确的!从而实现了以朝廷的思想为思想,以朝廷的立场为立场,朝廷以外无思想,朝廷以外无立场,这样使思想统一,就实现了天下太平。

在焚书的第二年,秦始皇对书生进行了一次更残酷的迫害,他下令把咸阳的四百六十多儒生活埋。“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李斯在这一事件中,他既充当了策划者,又担任了导演者。可以说编剧兼导演的李斯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又编导了这样一场血腥的惨剧。李斯所讲禁学、焚书的道理,在他自己看来,是变法和革新,因为时代不同了,五帝不互相重复,三代不相袭,各有各的治国路数。淳于越说的那些三代的事,现在皇上要建光辉万世的伟大功业,就不能够再因循守旧,也不能按原来的老套路来治理国家。现在读书人不以现在的政令为是非,而是热衷学古,并用那一套来否定现在的政策和制度,这实际上是混淆视听,惑乱百姓。

我们的国家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但是,只要听到别人说三代如何就烦的李斯,忘了他的禁私学,以吏为师,就是回到了学在官府的时代,那是对孔子民间办学并将“师”从官吏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反动,革新变成了复古,是一种文化的倒退,是开历史的倒车。李斯已经不甘心只当皇帝一个人的老师,还要当全天下老百姓的老师,而且还是不让人民有独立思想的老师,其实就已经脱离了一个老师的正常轨道,因为老师教学生不是为了把他教得愚蠢听话而是让他聪明、智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做法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它是违反常理、否定人性的不人道的文化专制和思想独裁。虽然当时统一思想是有必要的,但是思想的统一却不能只依靠简单的烧杀来实现。因为你可以烧掉看得见的书、杀掉摸得到的人,可以消灭有形的书和人,但是却不能彻底消灭思想。因为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的。你可以禁止人们的议论,但是却不能完全禁止人们的思考。焚书不能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统治,适得其反,禁锢思想,剿除文明,堵塞言路,只能造成高压,导致王朝在高压之下迅速地崩溃瓦解。就是这一烧杀,秦朝国运不但没有兴旺,反而加速了他的瓦解,没几年就彻底灭亡了。

历史事实证明了焚书坑儒的错误。而且,焚书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百家争鸣自由思索的精神受到了一次致命打击。其后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从秦始皇开始。统一法律政令,使全国法令一致;统一度量衡,便于全国公平顺畅的交易;车同轴,修直道,便于交通往来和战争的急需。“秦代典章制度悉出其手,我国数千年之政教法制多因之。”(《重修上蔡县志》)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始皇又出宫到处巡视,平定了四方,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在李斯位高权重后他的儿女也相继和皇族结亲,从而抬高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他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给他接风,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多得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呀!我听苟卿说过‘事情不要发展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的了,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的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我的归宿在哪里啊!”由此可见,当时的李斯还能清醒地认识到盛极必衰,没有被高位重权冲昏了头脑,有忧患意识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忧患的不是国家和人民,而是他的权利和官位,这个想当天下人老师的李斯心里却唯独没有百姓和国家,只有权势和利益。这个心中没有学生只有他自己的老师不是合格的好老师,因为他缺乏作为一个老师的基本道德。他不怕误人子弟、祸及国家,却只怕自己权势衰退,怕官位不保,怕失去荣华富贵的生活。所以他整天忧虑的是怎样才能永保他的权利和官位,永远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这从他早年的“鼠论”可以看出他人生的追求就是过像“仓鼠”一样的富足无忧的生活。那对于在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同流合污、篡改诏书,杀死长子扶苏而立胡亥为帝的丑行就不难理解了。

沙丘密谋篡改诏书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十月,他巡行出游到会稽山,沿海北上,到达琅邪山。

同类推荐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 世界十大文豪——莎士比亚

    世界十大文豪——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位最伟大的戏剧家,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是位举足轻重的巨人。然而,他生前并不知道他将会成为文学史上的大家。但,这又是必然的。他超群的智力,惊人的才华,敏锐的观察力,倚马可待的天分,泉涌流畅的文思,以及由切身感受而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想,恰合乎时代的节拍,必将成为一位应潮流而生的巨人。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热门推荐
  • 苍生泪

    苍生泪

    纵剑驰骋八荒,力压权贵追杀。云辰贵为帝国将军,不屈于腐朽王朝威逼利诱,远离帝都,却遭来无数明枪暗箭。问世间困难几重,唯愿伴君路上行。一次偶然,流云大陆妖女幽姬缘逢云辰,两人结伴,却引来更多祸端。苍生无辜,朝斗无情,边疆不毛之地,能否安生?苍生泪萧萧,笙歌夜夜眠。红衣女子出世,大陆终将浩劫,吾为苍生所拔剑,亦为灵魂得以解脱牢篱。
  • 神君,请上榻

    神君,请上榻

    睡个午觉都能遇到凶杀案件,这世道太不太平了!老天爷是在玩她么?不带这么倒霉得令人发指的!不过……阴差阳错地,好像救回了一个美男,还是一副等待蹂躏的模样!啥?美男竟是同道中人?那么…还等什么!小女子二八年华,正是双修的好时机啊!美男,请上榻,咱们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如何?
  • tfboys之篱下浅笙歌

    tfboys之篱下浅笙歌

    她和他,一个花痴,一个男神。多年以后,她,从开朗变得冷漠,变得让人捉摸不透。他,被她的闺蜜陷害了,从此不再属于她了。王俊凯,你不属于我,但我还是爱你的。————流离流离,允许我最后再说一声,我爱你。————王俊凯
  • 至尊纨绔

    至尊纨绔

    异世重生,她一夜间退去平庸,一袭白衣风华无限,引天下无数男女为之疯狂!她阴险狡诈嚣张无耻,他冷漠狠辣毒舌腹黑。她无耻无下限,他腹黑无底线。卖萌?撒娇?遇鬼?只要她高兴,他可以做任何事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说话与办事宝典

    说话与办事宝典

    言谈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两个陌生的人由陌生变为熟悉,由熟悉变成知己或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解救危机,打开通往坦途的顺利之门;它甚至可以叱咤风云。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翻江倒海、气魄无穷。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发愤读书;马丁·路德·金一次充满豪情壮志的演讲让美国黑人风起云涌寻求自由;贝多芬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更是激发了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周围的人给你一点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就能使你找回自信。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单色青春被故事填满

    单色青春被故事填满

    夕阳下,男孩拉着女孩的手,女孩脸上泛着红晕,低头说道:长大以后你可以和我一起去旅行?看尽世界么?男孩还没说完,就要被他家人接回家了,男孩看着女孩失落的样子,觉得心疼,在他回头的那一霎那大声说道:长大以后我一定陪你走到世界尽头,一起去旅行…女孩幸福的笑了…
  • 我的世界之怪物学院

    我的世界之怪物学院

    作者小学生,码子慢,求支持,谢谢。小僵尸奥罗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
  • 遁一

    遁一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天之道缺,以身化道。长生大道,身化道一,追逐逝去的一。诸葛如慧,李元霸如勇。天之缺一已经归回,遁去的一,逝去的一。不幸少年确实承接那大道的一,少年名缺一。
  • 牵手一生

    牵手一生

    《牵手一生》共分三篇,内容包括:上篇做个好丈夫,好丈夫的10条标准,好丈夫拥有8颗心,好丈夫的5项原则,好丈夫的4大角色;中篇做个好妻子;下篇琴瑟和谐共浴爱河。因为有了爱,彼此心中就有了一份责任,一份牵挂;一旦牵手,无论今后的日子里,是苦是甜,是悲是喜,也不管未来是鲜花铺路,还是荆棘满地,我们都要不离不弃,彼此相爱。在平淡中体味着爱与被爱,默默地走过四季,走过风景,走向我们幸福美满的明天。
  • 江湖闺女

    江湖闺女

    她,深闺千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一袭青衣,染一树芳华,两袖清风,诉惊世温柔。而他,他若成佛,天下无魔。再若成魔,佛奈他何。萌新作者,持续更新~喜欢收藏~特别喜欢请给票子~卷大人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