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1900000072

第72章 四朝元老 辅国重臣 杨荣(1)

杨荣(1371—1440年),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是明朝前期的台阁重臣,曾辅弼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故有“四朝元老”之称。

当朱棣率“靖难”之师进入南京时,杨荣请先谒太祖陵,然后登基,由此得到赏识。成祖即位后,入文渊阁参与国家军机要务,更名为“荣”。曾五次随朱棣出师北伐,参与决定军机大事。仁宗即位,官至太常寺卿,不久,加封太子少傅。仁宗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高煦起兵造反,随驾亲征,平叛而还。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加封少师。

杨荣有文名,曾重修《太祖实录》。其诗风格独具,他与其他台阁大臣交游唱和,形成一种雍容典丽、平整醇实的风格。上层士大夫竞相模仿,以至于形成流派,被称作“台阁体”。

杨荣于正统五年(1440年)返乡途中病逝,时

年七十岁,被追封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

建文朝进士及第

明代的福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朝历代的才俊之士,多出于此,杨荣的祖上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据说他的祖宗三代都是划渡舟的船夫,直到杨荣这一代,才读书做官。

福建地处江南,山川河网相间,不少地区很富饶。

元朝后期,荒淫的统治者只顾聚敛钱财,不顾百姓死活,江河的堤坝也是年久失修,每到夏季,常常河水泛滥,夺取人们的生命,冲走人们的财产。每当这个时候,很多摆渡的船夫借机捞取财物,不管落水的人们。可是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总是以救人为先,面对满河漂流的财物,丝毫不为所动。这些被救上来的大多是穷苦人家,洪水冲走仅有的财产以后,更是一贫如洗,即使有心报答,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所以,周围的人都嘲笑他们,说他们傻,见了财产也不知道要。

到了杨荣父亲这一带,已经是明朝朱元璋统治时期,国家安定,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杨荣的父亲靠着勤劳的双手,使家境渐渐地宽裕起来。有一天,一位道人路过杨家的门口,对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上积下了功德,该你这一代有转机,你把祖坟迁到县城西北,将来你的家里定会出一名贵人,可以在朝位列三公。”杨父听了道人的话,把祖坟迁到他所说的方位,就是今天的白兔坟。后来杨荣出生了,他积极进取,入朝为官,果然作到了太傅。这当然是一个迷信的传说,不过,杨荣祖上贫困,出身有德之家,是可以肯定的。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杨荣出生了,勤劳憨厚的父亲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盼望他将来能够求取功名,换来荣华富贵,因此取名叫“子荣”。为了让他继承祖上的“仁德”,又起了个字,叫做“勉仁”。

他们从小给孩子讲“仁、孝”的道理,将他自己仅有的一点知识传给孩子。在孩子六岁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尽早成才,就把他送到私塾里,跟随一位博学的老先生读书。

一开始,先生觉得孩子太小,不愿意收,等到一见到这孩子,师傅就乐了。这孩子太漂亮了,牙如碎玉,面似敷粉,长相像一个女孩子一样,说起话来,又响又脆。

老师问:“在家都学过什么呀?”父母忙说:“我们也没有多深的文化,就教孩子背个《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老师说:“孩子,你能把《三字经》背下来,我就收下你。”没想到这孩子一口气背了下来。老师高兴地说:“好,太好了,我就收下你这个小学生。”就这样,杨荣从小跟随老师读书,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杨荣从小不仅聪明而且机智。有一天,他和同学们在学堂读书,外面下起了大雨,靠窗的地方不时地有雨吹进来。杨荣的外面是一个富家子弟名叫贾贵,比杨荣大两岁,看到天下雨了,就把杨荣拉到外面靠窗的座位。杨荣一看他欺负自己,就和他争吵了起来。老师见了说:“你们先不要争,我有一个上联,谁要是能对得出来,谁就坐到里面去,好不好?”杨荣一听,高兴地说:“好啊,谁对不出来就是大笨蛋。”老师说出上联:

“细雨肩头滴”,正在贾贵挠头的时候,小杨荣脱口而出:

“青云足下生”。老师对贾贵说:“人要有志气,要知道读书,不要在意环境的好坏。本来你应该回到你的座位上去,不用让你们对对子比高低。之所以这样,是要让你明白:人有学识才是最重要的。”放学回家以后,贾贵说起了这件事,他的哥哥贾富是乡里的秀才,对弟弟说:“你放心,我替你教训那个小孩子,看他有什么本领。”

贾富在杨荣放学的时候,拦在面前,盛气凌人地冲着杨荣说:“谁谓犬能欺得虎”,杨荣随口说道:“焉知鱼不化为龙”。贾富非常震惊,正在想词,很多同学们鼓掌叫好,贾富红着脸灰溜溜地走了。

杨荣回家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高兴地说:“好,焉知鱼不化为龙,我儿子将来必成大器。”从此以后,他们对孩子的培养更加尽心,再苦再累也感觉到生活是甜美的。

杨荣的童年是在老师的教导下、父母的关怀下走过的,以至于杨荣身为高官之后,还念念不忘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教诲之恩。他曾经写过一首诗给父母,诗中透露出父母已去世,自己再也不能报答养育之恩的悲伤:

莫报春晖德,翻成隔九原。

音容嗟已逝,梦寐想犹存。

蒿里秋霜冷,萱闱夜月昏。

凄凉千古恨,挥涕不堪论。

他也写过一首诗给他的师傅,表达了对他的师傅的怀念之情:

夙昔承先训,孜孜重义方。

音容长若睹,梦寐讵能忘。

时光飞逝,一转眼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杨荣的诗赋策论无一不精。建文元年(1399年),杨荣参加了乡试,取得了全福建第一名。父母听了这个好消息,在家里烧香拜佛,求神佛保佑,保佑自己的孩子连连高中。果然,第二年,好消息频频传来。杨荣在礼部会试中,中第三名。

后来在殿试中,中二甲第二,被御赐为进士出身。不久,授予翰林编修。从此,杨荣就踏上了他的辅政报国之路。

成祖朝入阁参政

朱棣攻入南京,建文朝的主要官员几乎被诛杀殆尽。

当时的杨荣只是个翰林编修,没有参与政治,因而幸免于难。

朱棣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进南京,向皇宫进发。

这时,有一个人身穿朝服拦住朱棣的去路,声称要见燕王。朱棣吩咐把来人带到自己的面前,一看是一名官员,就大声喝问:“你是什么人,因何拦住我的去路?”

来人向上叩头,从容答道:“臣是翰林院的编修官,名叫杨子荣,现在有一事,想提醒燕王千岁。”燕王一听,疑惑地说:“有什么事,请讲。”杨荣深施一礼,继续说道:

“我看您是在向皇宫进发,请问殿下,您觉得是应该先拜谒太祖的陵墓呢,还是先登基呢?”朱棣一听,恍然大悟。这次进兵南京,虽然自己觉得理直气壮,但毕竟有谋逆之嫌。如果不拜太祖陵,直奔皇宫,给天下人的印象就是为了夺帝位而丧。现在先拜太祖陵,就加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于是,他对杨荣说了声“多谢先生”,就命令军队掉头直奔太祖的皇陵。

朱棣登上帝位以后,设法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开始把大权尽量地揽在自己手中,他不设宰相,国家大事他一个人说了算。但是,那么大一个国家,千头万绪,总得有人帮他办事呀,于是就想成立内阁。关于内阁成员,必须忠于皇上本人,还要灵活干练。想来想去,他就想到了杨荣,进京那一天,杨荣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许这个人是个人才,于是召杨荣问话。在谈话中,成祖发现杨荣对于国家大事,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尤其对于军事,谈得更是头头是道,不得不让朱棣暗自钦佩。

他自己打仗几十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对杨荣的见解很是认同,于是决定把他调入内阁。

杨荣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虽然他年龄最小,却是最机敏的一个。一天晚上,宁夏传来军情急报,说是宁夏城被敌军围困。成祖赶忙找内阁的七名阁员商议,恰巧其他六个人有事出去了,只剩下杨荣一个人。成祖就把他召过来,把上奏的奏折给他看,忧心忡忡地说:“我向来不放心的就是北方的元朝余孽,屡屡进犯我们大明国土。你看,现在又围攻宁夏城,真让我担心啊。先生可有退敌的计策吗?”杨荣看了以后说:“陛下不必担心,宁夏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况且守城将士都久经沙场,现在离上奏的时间已经有十来天了,敌人攻不下来,自然撤退,想必现在早已解围了。”到了半夜,宁夏传来战报,已经解围。第二天,成祖见了杨荣,一边大笑一边握住杨荣的手说:“先生怎么料事如神,说得这么准呢,真是诸葛亮在世,刘伯温复出啊!”从此,杨荣开始受到器重。

杨荣进入内阁以后,主要帮成祖处理军国大事。成祖是武将出身,平时很威严,百官都很怕他,跟大臣商议事情有争议的时候,成祖有时拍案大怒,别人就全不说话了。杨荣一来,成祖往往怒气消解,转为笑脸,事情也就随之解决了。

当时,朱棣虽然作了皇帝,但四年的战争使国家实力锐减,北方的蒙古贵族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孙子脱吉思帖木儿战败以后,被他的部下杀害,北元的内部分裂,分为三个主要势力,在中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是: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在这三个部中,鞑靼部势力最大,以蒙古大汗的正统自居。脱吉思帖木儿死后,又传两世到坤帖木尔。坤帖木尔被鞑靼别部首领鬼力赤所杀,不再称“元”这一国号,自称鞑靼可汗。

鬼力赤又被阿鲁台所杀,立坤帖木尔的弟弟本雅失里为可汗。再说瓦剌,在鞑靼西部,今甘肃北部。元朝灭亡以后,猛可铁木儿带领着一部分人分裂出来,他死后,瓦剌分裂为三部分:分别由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执掌军政大权。兀良哈在今东北一带,和明朝政府关系最好。

明永乐年间,鞑靼部和瓦剌部经常骚扰北部边境,所以,明成祖朱棣从永乐八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先后动用五十万大军,五次出征塞外,严厉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

甘肃北部是瓦剌分裂后的残部,经常骚扰明朝边地居民。成祖特别重视,由于边患严重,杨荣又通晓边防事务,所以在永乐五年(1407年),被派往甘肃规划军务。杨荣不负圣望,作了细致的考察,回朝奏明皇上。

他把所经过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作了准确地记录,把哪里可伏兵、哪里可绕道,哪里易守难攻,哪里是薄弱地带,作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民情士气,也作了细致的调查,发现边地的军民同仇敌忾,痛恨蒙古贵族骑兵的入侵。这一切都为朝廷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成祖听完杨荣的汇报,非常高兴。当时正值盛夏,天气酷热难当,成祖亲自为杨荣切西瓜吃,欣慰地说道:“没想到你的汇报这么细致,朕有了你,边疆的问题我就放心了。”

不久就加封为右庶子,仍然兼任内阁大学士。

在朱棣对残元蒙古贵族不断的征讨中,蒙古贵族内部的力量也在不断的消长变化,鞑靼受到重创,瓦剌的力量相对增长,逐渐吞并其他各部。脱脱不花是元朝宗室,被奉为可汗。永乐五年六月,朱棣派右都监何福为甘肃总兵,镇守西北边陲。由于详细的规划,认真的准备,瓦剌的几次进攻都遭到重创,想反击也无机可乘,于是在永乐七年,可汗脱脱不花请求和好明王朝。杨荣受命同何福一起和谈,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把尔索马为安乐王、太平为资议王。

其实,他们的这次和好,是权宜之计,并没有真正地臣服,在永乐七年六月,当给侍中郭骥奉命出使瓦剌的时候,被本雅失里杀害。消息传到北京,成祖朱棣气得暴跳如雷,立刻派甘肃总兵何福讨伐瓦剌。瓦剌杀了明朝使臣,知道朱棣会出兵征讨,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所以,何福在讨伐中屡屡受挫,何福战死。大军失去主帅以后,顿时一片混乱,瓦剌军乘势追击,把何福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只有少数士兵逃回。现在,朱棣彻底看清了脱脱不花真正面目,决定御驾亲征,给对方一次沉痛的教训。

永乐八年,朱棣亲自挂帅,率大军二十万出征,命杨荣随军处理军务,并且挑选了三百名勇士充当杨荣的卫队。这些人不属于其他将领,直接由杨荣节制。这次征讨瓦剌持续了大约三个月,战斗进行得非常艰苦,不是缺水,就是断粮,士气逐渐地低落。杨荣就把供应成祖所剩余的粮食全部分发下去,各部队中有剩余的,暂且借给粮食短缺的,承诺回京之后,加倍偿还,就这样勉强维持。杨荣看到,假如不能速战速决,打消耗战非常危险,于是就上奏说:“这样下去,形势对我们不利,依臣之见,陛下应走到军中,与士兵一起生活,以鼓舞士气。汉代大将军李广,在艰苦的条件下却能取胜,就是因为他能爱护士兵,请陛下效法李广,此战必胜。”

朱棣深知士气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水运来以后,士兵没有喝完,朱棣决不喝一口。吃饭也取消了肉食,与士兵同吃干粮蔬菜。士兵们看到一国之君竟然能与自己同甘苦,非常感动,都表示以死报效朝廷。从此以后,士兵作战更加勇猛,本雅失里很快战败,只带领七个人冲出了重围,狼狈逃窜,其余的全军覆没。

同类推荐
  • 汉孝成皇后赵飞燕传

    汉孝成皇后赵飞燕传

    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其孪生妹妹赵合德,在姐姐赵飞燕得宠后,经由姊姊的关系,她亦入宫随侍汉成帝,并深得皇帝宠爱。本书则根据史料记载,以文学的手法描述了这一双贫寒孤女如何成为汉成帝的专宠的传奇故事。
  • 千古圣人——孔子

    千古圣人——孔子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 李敖快意恩仇录

    李敖快意恩仇录

    人人都说李敖狂傲,请看其自负。人人都说李敖爱美女,请看美女如何爱李敖。人人都说李敖是颂神,请看刁民闹衙。人人都说做自己,唯李敖一人耳!如果说《李敖回忆录》是画龙之作,《李敖快意恩仇录》则是点睛之书。
热门推荐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灵异怪谈之鬼话连篇

    灵异怪谈之鬼话连篇

    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人鬼之道方为阴阳大道
  • 穿越之无限升级系统

    穿越之无限升级系统

    易尘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人首蛇身的女怪物,道:“你是女娲?”话音刚落女娲便化为无数光点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个几乎裸体并且身体周围冒着雷电的希腊人,易尘惊世骇俗的大叫:“宙斯!”下一秒宙斯身体周围的雷电大方光芒,易尘急忙捂住眼睛,但是无数画面开始在易尘脑中出现,易尘呆呆的看着快速闪过的画面,喃喃自语道:“盘古!鸿钧!阿波罗!钢铁侠!蜘蛛侠!唐三!孙悟空!........”一个个只存在幻想中的人物真实的出现在了易尘面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易尘获得的一个玉戒开始.....
  • EXO之神助攻女配

    EXO之神助攻女配

    边伯贤你给我听好了,你边伯贤我叶琉曦护定了。还有你朴灿烈,再欺负边伯贤,老娘我跟你拼了。最为灿白迷妹的叶琉曦,穿越到灿白耽美小说里,会和两位主角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修真的经历

    修真的经历

    旁边的杂货店装修的典雅高端。一座座石头房屋的建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道路两旁。时不时有不少骑着狮子、老虎等等坐骑的贵族子弟。
  • 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

    长篇小说《建国大业》是从1948年毛泽东在城南庄发出“五一”口号开始,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同舟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 有容与则刚

    有容与则刚

    古人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方有容童鞋一直很高兴自己的名字出自于古人名言,但是绝对没有想过会遇到生命中注定的“则刚”。《有容与则刚》是一对平凡夫妻的生活点滴故事,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
  • 连锁效应

    连锁效应

    一部快穿文、有点重口味。开始当然是地球原住民穿越到蝙蝠侠过完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归隐的蝙蝠侠无意中穿越到漫威世界??(目前已经打好的草稿是蝙蝠侠到穿越漫威世界、绿巨人穿越到海贼王世界、艾斯穿越到猎人世界)其实在我心目中有着很多电影动漫中的悲剧人物也许换一个世界可以生活的更好一点吧、所以便有了这部作品、同时也为了纪念一下过去几年里看到的这些优秀电影和动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异灵的世界

    异灵的世界

    在一个普通的世界里,有着许多人们未知的事情,人们没有防备,没有察觉和警惕,所以奇怪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人出现了。
  • 狂鸽

    狂鸽

    点缀。与不同于人世繁华。静眼旁观那侧目间的绚烂。无一时的惊艳。又何来这一世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