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100000047

第47章 唐(1)

高祖李渊

(公元566年~公元635年)

在位时间:公元618年~公元626年

曾用年号:武德

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庙号:高祖

安葬地:不详

公元566年,李渊生于北周一个高级贵族家庭。

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随后攻占长安,立杨侑为帝。

公元618年,李渊在得知隋炀帝杨广被杀后,废掉傀儡杨侑,自立为帝,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公元618~公元618年,李氏唐朝开始兼并全国的地主割据势力,打败农民起义军,统一全国的战争。

公元624年,李渊颁布均田令和租庸调制。

公元61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传位给李世民,自称太上皇。

公元635年,李渊病死,享年71岁。

李渊虽有开国君主之名,却无开国君主之实,尤其是做唐王朝的开国君主,太勉强了。的确,李渊也是个自卑勉强的皇帝,起兵是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怂恿的,不然他还不敢;刚起兵被隋将宋老生堵住,马上就失去了信心,又是儿子李世民站出来扛住了重重困难,这才打败了宋老生,进攻长安;以后李渊拥立杨侑而后又废掉自己称帝、建唐后又将所有征伐天下的事情交给了李世民,自己津津有味地尝着儿子们给他带来的胜利果实。

所以李渊是绵羊父亲率领着虎狼儿子,夺得了天下。

这个绵羊父亲被虎狼儿子吞噬是迟早的事,只要虎狼之间把架打完了,就会张开血盆大口来对付这只小绵羊。

玄武门之变后,虎狼之争分出了胜负,李渊也知趣地把皇位让给儿子李世民,躲到一边去颐养天年,总算没有被儿子吃掉,也总算让儿子李世民没背上个弑父篡位的骂名。

晋阳起兵夺天下

李渊出生在关陇贵族家庭,7岁时就被当时的北周朝廷袭封唐国公。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李渊跟随杨坚,成为隋朝的重臣。

公元613年,隋炀帝发动了侵略高丽的战争,民不堪苦,怨声沸腾,大贵族杨玄感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起兵反隋。隋炀帝命李渊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县),兼知关右诸军事,以防御杨玄感。杨玄感兵败后,李渊仍在此留守,逐步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615年,受到隋炀帝猜忌的李渊调任山西、河东黜陟讨捕,途中遭到母端儿农民起义军的阻击。李渊率军击溃了这支起义队伍,收降万余人,声威大震。

公元617年,李渊为太原留守。李渊初到太原时,太原之南有多达十几万人的“历山飞”农民起义军在此驻扎,这支起义军巧于攻城,勇于力战,多次打败隋军。

李渊为树立自己的威信,出兵打败了“历山飞”农民起义军,巩固了在太原的统治地位,这时农民起义军已成燎原之势,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隋炀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李渊目睹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逐渐酝酿了叛隋思想。特别是农民起义的大发展,直接促使了他的叛隋思想付诸行动。

公元617年春,马邑人刘武周起兵,杀死太守王仁恭,自称天于。李渊在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的支持下,以讨伐刘武周为名起兵,不久就有近万人的地主武装归附,李渊设计杀掉隋炀帝派来监视的王威和高君雅,并与突厥结盟,公开打出了反隋的旗号。

李渊自晋阳起兵后,建置大将军府,称大将军,以四于李元吉留守晋阳,以长子李建成和次于李世民分率左、右三军,出兵关中,攻取长安。途中遭到屯兵霍邑(今山西霍县)的隋武牙郎将宋老生阻击,当时阴雨绵绵,军饷尚未到达,又有流言称突厥与刘武周联合欲乘虚袭击太原。李渊便有还师太原之心,李建成兄弟俩坚决反对,这才继续进军,击败宋老生。

平定霍邑后,李渊率军直逼河东,又遭到隋骁骑大将军屈突通阻击。李世民建议兵贵神速,应避实就虚,直入关中。李渊左右权衡,决定分兵两路,由李世民率军渡河入关,直取长安,同时以相当的兵力对付屈突通。

此时,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率军前来,与李世民会师,李建成也自新丰至霸上。李渊自率大军自下部西上,形成了对长安的包围之势。不久,隋都长安被李渊攻陷。

李渊进入长安后,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杨侑这个傀儡皇帝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公元618年夏,隋炀帝被宇文化杀死。隋炀帝被杀,李渊便不再需要隋恭帝这个傀儡了,便于公元618年逼隋恭帝禅位,然后李渊即位称帝,建立唐朝。

李渊称帝后,许多隋将割据称雄,农民起义军亦称霸一方,全国处在四分五裂状态。具有政治野心的李渊,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首先消灭的是对关中构成威胁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将陇西并入唐境;随后派卧底擒杀凉王李轨,将河西五郡并入唐境。

这时对李渊统治的核心地区构成威胁的,就只剩下刘武周的割据政权了。刘武周于公元619年勾结突厥,南侵并州(治晋阳),唐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抵挡不住,太原危急。接着,刘武周攻陷平遥、介州,李渊派裴寂抵御,结果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刘武周乘胜进逼太原,李元吉弃太原逃归长安。在这紧要关头,李世民请求率军讨伐刘武周,在龙门将刘武周击溃,部将尉迟敬德投降。刘武周后被突厥杀死。并州归入唐的版图。

薛举、李轨、刘武周被消灭后,关中形势得以稳定。

李渊便集中力量争取中原。李渊争夺中原的劲敌是王世充和窦建德。王世充本是隋江都通守,隋炀帝被杀后,他在东都立杨侗为帝,不久击败瓦岗军,尽收除瓦岗军首领李密以外的大多数将帅,一时声势浩大。公元619年,王世充废掉杨侗,自称皇帝,占据洛阳,成为河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公元620年夏,李渊派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窦建德出于自保,引兵10万进军成皋(河南荥阳县汜水镇)。李世民率军阻击,大败并俘虏窦建德。

王世充见大势已去,于是投降,河北诸县也相继归唐,李渊的势力基本上控制了黄河流域。此外,李渊还派李靖于公元621年收服占据长江中游地区的萧铣,长江中下游地区亦为唐所有。

李渊兼并了割地称雄的地主武装后,便把矛头指向农民起义军,经过将近两年的苦战,李世民等人击败窦建德旧部刘黑闼的部队,控制了河北、山东地区。随后,李渊的大军又直指江淮,于公元624年击败杜伏威的部将辅公拓,江南,淮南从此也成为唐朝的辖区。

这时,全国的割据势力只剩下盘踞朔方,依附突厥的梁师都,但在李渊统治时期并未能将其臣服,直到公元628年才消灭梁师都。至此,李渊父子在兼并了地主割据势力,又打败了农民起义军后,夺取了农民起义军的胜利果实,统一了全国。

李渊称帝后,一面进行统一战争,一面注意加强政权建设,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粗具规模。

李渊建唐之初,所有制度皆随隋制,直到公元624年确定了唐代的政权组织系统。首先是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负责苹拟有关军国大事的命令的中书省是决策机关,长官是中书令,僚属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负责审核中书省的决定,并有权驳回的门下省是审议机关,长官是侍中,僚属有黄门侍郎、给事中等;负责执行中书、门下二省决定的尚书省是执行机关长官是尚书令(太宗时废尚书令,另设左右仆射),僚属有左右远,左右司郎中等。这三省的长官实际都是宰相,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共同对皇帝负责。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掌官吏的考核与升降;户部主掌户籍及赋税;礼部主掌礼仪及科举;兵部主掌军事;刑部主掌刑法诉讼;工部主掌土木工程。各部长官都称尚书,直属于尚书省,每个部又有四司,分别执行中书、门下二省制订的政令。此外,还设立了监察机关御史台,长官是御史大夫,负责纠察百官。

唐代的地方统治机构沿用了隋朝的州县两级制。

建立了政权机构后,李渊为了发展生产,支持统一战争的用度,于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又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了租庸调制。均田令的颁布,对于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唐代的租庸调和隋朝相比,以庸代役的条件放宽了,从而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在军事制度方面,李渊实行了府兵制。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之上,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兵士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由兵府加以训练。府兵的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京师宿卫或到边境戍守;若遇到战争发生,则出征打仗。府兵在服役期间,可免除本身租调,但宿卫或戍守、出征时的兵器、衣服、粮食均需自备。这种“寓兵于农”的兵制,从均田农民中征兵,保证了兵源,资粮甲杖自备,减少了国家的经费开支。同时,练兵权与将兵权分离,防止了将帅拥兵跋扈,对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

李渊还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完备,但同时也恢复了隋朝废除的中正官,以本州高门士人充任,不过大中正只是名誉职务,用人权仍在吏部,而吏部用人的主要途径还是科举。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即每年举行的定期考试,考试科目一般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制举即皇帝根据需要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考试时间也不固定,录取人数较少,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

李渊称帝后,宣布废除隋朝的《大业律令》,并令裴寂、刘文静等依随《开皇律》重新修订法律,在“务在宽简,取便于时”的原则指导下,制订了新律53条。

到公元624年正式颁布新律,即《武德律》。从内容上看,《武德律》较隋律用刑有所减轻,但对劳动人民的反抗制裁更严酷了。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唐朝除了依附突厥的梁师都以外,基本上统一了全国,李渊也因此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不再关心政事,整天与嫔妃在后宫玩乐,此时,以李世民为首的“军功党”和以李建成为首的“大于党”

为争夺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公元626年夏,李世民率心腹尉迟敬德等人在玄武门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而此时的李渊,正和大臣萧禹、裴寂坐在一只龙船上,荡漾在南海池中,他见闯入宫中的尉迟敬德全身武装立在岸边,十分惊骇。

尉迟敬德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已被杀死的消息告诉李渊,李渊听后惊得目瞪口呆。随后在萧禹等人的建议下,将大权完全交给了李世民,并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不得不退位,开始了太上皇的生活。直到公元635年才因病去世。

太宗李世民

(公元599年~公元649年)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公元649年

曾用年号:贞观

谥号:不详

庙号:太宗

安葬地:不详

公元598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出生。

公元617年,李世民和兄长李建成等人共同怂恿父亲起兵,正式打出反隋的旗号。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公元629年,唐朝击败突厥族武装,统一了北部边境。

公元631年,日本派来第一批遣唐使。

公元640年,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公元649年,李世民因服食丹药中毒暴死,时年52岁。

人道恶高危,

虚心戒盈荡;

纳善察忠谏,

明科慎刑赏;

奉天竭诚敬,

临民思惠养。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作《帝京篇》中的诗句。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俗话说:“一俊遮百丑。”李世民曾残杀骨肉,逼父退位,后来又企图长生不老而服食丹药中毒身亡,这都是李世民身上最丑恶的一面。但毕竟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文功武略,样样不缺,经过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唐朝初年便出现了贞观之治。有了这么多“俊”,就那么些丑恶的东西,也就慢慢地转了性,竟成了丰富了李世民的形象。人无完人,有那么点瑕疵,也不用过分追究了,试想一下,如果让李建成做皇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功勋卓著玄武夺位

元599年1月,李世民出生在今陕西武功县一个官僚贵族家庭。李家自西魏开始就具有显赫的政治背景,李渊又与隋文帝是姻亲。作为世代显赫的将门之后,李世民从小就受到了家庭尚武习俗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剑战攻伐和文韬武略。因此,青少年时代的李世民就养成了“善于骑马,好弄弓矢”的习惯,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李世民不但喜爱骑射,还喜欢浏览兵书战策,少时就熟读了《孙子兵法》,并且能够用孙子之言与父亲李渊讲论用兵布阵的策略,深得父亲的喜爱。

李世民的童年是愉快的。不料,在他八岁那年,杨广谋杀了父亲隋文帝,成为皇帝。从此,天地为之巨变。

兴土木,造宫殿,连续三次远征高丽,真可谓“六军不息,百役繁兴,行者不归,居者失业。”此时的李世民,和全家随父亲职务的调动,到过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他意志倔强、豪放刚烈的性格,养成了爱动脑筋和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遇事头脑冷静、处置果断。

同类推荐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有趣的中国圣人

    有趣的中国圣人

    圣人使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本书遵重史实,以通俗文学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历代中国圣人的家世、成长、功业、文章和思想,既是以文学创作形式把历史圣人推向社会大众的一次有益探索,又是挖掘整合历史圣人财富的生动实践。精选了十位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其中包括孔子、孟子、苟子、老子、庄子、管子、墨子、韩非子、孙子、鬼谷子。他们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著书立说,为丰富、完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热门推荐
  • 爵主圈养小娇妻:老公,求放过

    爵主圈养小娇妻:老公,求放过

    自从凌绵绵遇上了西门即墨,从此凌绵绵就过上了混吃等死的生活,一天有24个小时,有20个小时她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某一天,西门即墨抱着凌绵绵躺在床上,摸着凌绵绵的小爪子问到“小绵绵,最近我怎么感觉你瘦了啊?”“这个当然要问你了啊,科学证明xxoo是有助于减肥的,像我这样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床上的,你说我为什么会瘦啊”凌绵绵撇了一眼旁边的西门即墨“嘘,我知道你为什么会瘦了,明天我就去把那个原因给解决了”这时候的凌绵绵是脑子里是一连串的问号啊?要解决啥原因,难道他要把自己给?凌绵绵想想就一阵恶寒,那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宝贝,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就别浪费时间了”
  • 宠物小精灵之智的穿越

    宠物小精灵之智的穿越

    小精灵迷们嗨起来,这是宝宝第一次写文!!!
  • 诱妻入局:偏执总裁宠上瘾

    诱妻入局:偏执总裁宠上瘾

    你有没有试过从陌生的酒店醒过来,发现和别人一夜情?结婚第五年,婚姻失利的她被迫坐上相亲宴。平生第一次,她在陌生男人面前醉酒。可他们不过是聊了十分钟,又哪里来的情。但是等等,他不是和她相亲的那位先生?那个男人长了一张倾城的脸,让她不得不怀疑他就是传说中的男公关。他是游走女人间的温柔情人,她是被丈夫抛弃的失婚弃妇,她注定不该爱上他,可偏偏动心动念。千帆过尽,当现实摆在面前,她才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尉氏家族的大少,容氏家族的公子,一家电信局,两家炼油厂,四家半导体……他名字源于这两大家族的姓氏——尉容!其实爱一个人不可怕,怕的是那个人从来都不曾真正靠近过。后来林蔓生才知道,原来他不是不爱,只是不爱你。
  • 王俊凯:南方有梦等归来

    王俊凯:南方有梦等归来

    遇见你,是时光给予我的一场意外;而喜欢上你,是我深藏已久的期待;我喜欢的人很少:只有你一个;而喜欢你的人却很多:不缺我一个。我们可以下雪天一起白头。这是我余生与你的愿望。“余生交给你了啊。”“那你准备好了吗?”“我准备不逃。”
  • 长夜雨

    长夜雨

    “杨佟一鸣,你给我记着,我会让你后悔的”“哦?是吗!再说吧,大爷我忙着呢!”
  • 你不在我的生命里

    你不在我的生命里

    如果不是那个盒子,你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喜欢你穿白衬衫的样子,很帅气;喜欢你看书的样子,很专注;喜欢你笑的样子,很暖;喜欢你……对,易烊千玺,我喜欢你。
  • 郎有才女有貌

    郎有才女有貌

    傅月惜,东风国丞相家的大小姐,天下第一美人。可是,老天爷给了她一副好相貌,却没有给她一副好脑子。风无澈,南临国战神皇子,十岁开始带兵打仗,从未有过败仗,文武双全。可是,老天爷给了他一副好脑子,却没有给他一副好相貌。一纸婚约,把两个本无任何牵连的人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世人皆笑:“这可真是郎才女貌啊!”
  • 苏醒的绝世恶魔

    苏醒的绝世恶魔

    少年一次次被她(恶魔)逼上绝路,却一次次被他拯救;最后少年放弃了抵抗,不断往深渊堕落,然而在深渊之后,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 锦鸿嫡女之娘子别想逃

    锦鸿嫡女之娘子别想逃

    有几个附近高房价和国际化房交会国际化风格反对广泛
  • 边防军政委

    边防军政委

    小说中很多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小说塑造了钟国疆等一批德才兼备、公道正派的好领导。整部小说就是在正义和邪恶的一次次较量中铺展开去。作为读者,我为一位老军人的勇气和胆识所惊叹。我也读过一些反映军人生活的书籍,但是像《边防军政委》这样敢于深挖军人的内心,敢于直面部队中不良风气的作品似乎为数不多。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我心中,作者就是一位真正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