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100000065

第65章 北宋(3)

赵光又是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皇帝。在结束分裂局面后,尤其是在多次伐辽失败后,赵光义便将时间转移到文治上来。不过在文治方面,他的确有很多独到之外。他开创、修补、完善了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使之基本成为定制,使宋王朝避免了像五代各朝一样短命夭折,奠定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各方面制度的基础。

两宋之人多言“祖宗之法”,这“祖宗之法”即是指宋太祖宋太宗而言,其中宋太祖法度主要在于军事、政治方面,而宋太宗除了对宋太祖法度作了进一步完善外,又着重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法度规范。

赵光义完善了始于隋唐的科举制度,科举向文人知识分子广泛开放,只要文章、诗赋合格,都可录取。赵光义扩大了取土的规模,每次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数额远远超过唐代及宋太祖时。赵光义还促进科举取进士日趋严密、完整。在赵匡胤确定殿试后,赵光义由将其进一步完善,规定殿试后在殿前“唱名”,由皇帝分别赐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功名。

赵光义非常重视发展文化事业,他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等三馆另迁远比原址大得多的新址,并定名为崇文院。到赵光义晚年,崇文院的藏书已十分丰富。

赵光义还组织文人编纂了《太平广记》与《大平御览》和《文苑英华》等书。这三大部书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宝贵资料。宋代的皇帝多注意从历史上汲取统治的经验教训,这可以说是从太宗开始。太平兴国八年(983)十一月,太宗对大臣说:“朕历览前代书籍,发现君臣之际,大抵情通则道合,所以有事皆无隐匿,言论都可采用。朕励精求治,卿等作朕股肱耳目,如果施政有缺失,应当悉心上言说明,朕决不以居尊自恃,使人不敢说话。”

赵光义为政勤俭,而又不喜声色游猎,只是喜欢读书和书法。他对宗教还比较宽容,不过是重道教,轻佛教。

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用很大一部分精力来确保皇位,防范变乱。一面防范武将专权,另一面则是他自家人,尤其是赵匡胤的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最后逼迫赵德昭自杀身亡,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羌(赵光美,为避讳改名)也被逼得忧郁而死。

赵光义逐渐年老,皇位继承的问题也逐渐显得重要起来。本来赵光义想立为皇嗣的是长于赵元佐,但赵元佐在听说叔父赵廷美死后,悲愤不已,逐渐产生精神问题,对手下经常是乱砍滥杀。后来赵光义命大医诊治,稍有好转,遂大喜而设宴,惟独没有邀请赵元佐参加。赵元佐知道后,竟大怒而纵火烧自己的楚王宫,于是赵光义大怒,将赵元佐削去封号,废为庶人。遂于公元995年,立赵元侃为太子。至此,自赵光义即位以来的皇位继承问题才算最终得到解决。赵元侃即后来的真宗。自真宗至南宋高宗,六代八个皇帝都是太宗一系子孙。直到高宗赵构,因无子,领养太祖七世孙立为太子,即孝宗,以后的八个皇帝又转入太祖一系。北宋南宋各九个皇帝,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并称“祖宗”,他们的后代各有八个做了皇帝。兄弟二人轮流当皇帝,其后代也轮流往复,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并且北宋亡在太宗一系手里,南宋亡在太祖一系手里,真可谓平分秋色了。

公元997年,赵光义去世,享年59岁。

真宗赵恒

(公元968年~公元1022年)

在位时间:公元997年~公元1022年

曾用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谥号: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

安葬地:定陵(今河南巩县)

公元968年,赵光义第三子赵恒出生。

公元995年,赵恒被立为太子。

公元997年,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公元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签订,次年西夏向北宋称臣。

公元1022年,赵恒病死享年55岁。

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赵恒自幼就很聪明,深受伯父太祖和父亲太宗的喜爱。在被封了一堆王后,赵恒终于在公元995年夏被立为皇太子。赵恒成为太子后,与身为宣政使的宦官王继恩产生矛盾,王继恩害怕赵恒当了皇帝后,没有他的好果子吃。于是趁公元997年春,太宗病重的时候,与太宗李皇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浩胡旦等密谋,准备立赵恒的兄长赵元佐(原名德崇)。幸好宰相吕端瞧出端倪,果断在太宗驾崩前将赵恒找到,并在太宗灵柩前即位,这才保住了赵恒的帝位。公元997年,太宗死,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宋真宗即位后,便下诏表明了自己锐意改革,立志图强的决心。赵恒首先将拥立有功的吕端、老师李至和李沆、宿将曹彬及富有才略谋议的向敏中和夏侯峤等人提拔到政治核心,辅佐自己进行统治。然后贬黜和流放参与废立的李昌龄、胡旦及1继恩等人,使得朝中再无与自己意见相左之人,并下诏宣布,朝廷内外的文武百官都可以上书劝谏,议论时政。

在赵恒的统治地位巩固后,便着手整顿吏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解决机构臃肿、贪污腐败、官吏冗滥、选举作弊等突出问题。赵恒也很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他下令进行改革科举制,发展学校教育,在《劝学文》中,曾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此极端的利禄观作为劝学手段,使众多的读书人趋于科场。学校教育自宋初以来,官学甚少,以书院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私学逐渐兴盛起来。对引类书院,赵恒也给予了扶持。

在实行政治改革的同时,赵恒也很关注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方法和手段。他采取了劝课农桑、赈恤灾民、减罢徭役、广兴屯田、奖励垦荒等等发展生产的措施。

由于赵恒在即位之初的几年中,广开言路,锐意改革,勤政治国,因而出现了后世所称的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

赵恒在国家的治理上能采取一些强硬措施,但面对来自北边的契丹政权和西边的党项政权的军事威胁时,赵恒却非常胆怯懦弱,并没有信心也没有勇气与之对战,而是采取经险设防的策略,开辟边地河道、水塘,种植水田,作消极防御。但契丹军队还是南下了,以秋风扫落叶的速度,迅速南进到澶州一带。消息传来,赵恒吓得不知所措,朝中大臣多数也是胆小鬼,纷纷主张南逃以躲避契丹的进攻。而宰相寇准主张和、极抗战,并力请赵恒北上亲征,赵恒只好硬着头皮北上澶州。集结到澶州周围的几打击宋军见皇上亲征,无不欢声雷动,备受鼓舞,士气大振,前线人民也纷纷协助官兵打击敌人。深入宋境的契丹军见此形势,只得派使请求罢战议和,此议正中赵恒下怀,立即答应了契丹的请求,在寇准的坚持下,赵恒以不割地为原则,答应每年给契丹银30万两绢30万匹,从而达成协议,罢战言好。党顼政权见契丹与宋罢战言和,也遣使入宋,奉表称臣,赵恒也照给银绢。

赵恒以巨大的代价,换取了与契丹、党顼的和好关系,使宋朝的西部和北部边防暂时平安无事。澶渊之盟后,赵恒所担忧的外部威胁暂时缓解,但朝廷内部矛盾却日益激化。

战后不久,赵恒把主和派王钦若召回京城,王钦若伺机进谗赵恒,使得赵恒将耿直的寇准以“过求虚誉,无大臣礼”为由罢相。此后朝中尽为王钦若等奸佞小人当道。引后的赵恒,再无御敌之决心,也无治国之励志,每日沉浸在天降祥瑞的迷信之中,将大权交给了王钦若等一班小人,于是朝政日乱,国力渐衰。

公元1022年正月,赵恒抱病前去看灯,回来后便卧床不起,一个多月后去世。

仁宗赵祯

(公元1010年~公元1063年)

在位时间:公元1022年~公元1063年

曾用年号: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谥号:神文圣武明孝皇帝

庙号:仁宗

安葬地:永昭陵(今河南巩县)

公元1010年,宋真宗赵恒第六子赵祯出生,生母李宸妃,后过继给章献皇后刘氏为养子。

公元1022年,宋真宗病死,年仅13岁的赵桢即位,是为宋仁宗c 此后朝政被刘皇后把持。

公元1033年,刘皇后病死,赵祯正式亲政。

公元1039年,北宋与西夏发生廷州之战,次年又发生定川之战,宋军两战均败;

公元1042年,宋辽再次议和,北宋增加对辽的纳银和绢。

公元1043年,范仲淹在朱仁宗的支持下实行新政。

公元1047年,宋军贝州宣毅军发生王则领导的起义,坚持约三个月后被宋军镇压。

公元1048年,北宋宫廷侍卫发动起义,冲入皇宫旋即失败。

公元1063年,宋仁宗赵祯病死,享年54岁。

宋真宗曾生有五个儿子,但这五个儿子都相继夭折,因而赵祯出生时,举宫欢庆,宋真宗更是欣喜异常,视之为掌上明珠,并作为自己的唯一继承人。公元1018年,宋真宗便将9岁的赵祯立为皇太子,并举行了隆重的皇太子册封礼。

公元1022年春,真宗病逝,年仅13岁的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

赵祯即位后,因年龄尚幼,所以朝政都由皇太后处理。宰相丁谓等人对刘太后极尽奉承之能事,得到皇太后的恩宠。丁谓从此渐渐飞扬跋扈起来。

丁谓的所作所为很快激起朝野的不满。当时京城流传一句话说:“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丁谓);欲要天下好,莫如召寇老。”刘太后知道后,对丁谓也开始不满,并借王曾弹劾丁谓与擅移真宗陵穴的雷允恭相互勾结,包藏祸心,欲为不轨的机会,将雷允恭杀死,贬丁谓到崖州(今海南崖县)去做官。丁谓的亲信任中正、林特等人也先后被贬。

而此时的赵祯,并无心思也无兴趣关注朝政,他关心的是自己的书法。除了陪太后例定的坐朝听政外,赵祯就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书法的练习中,以至于后来他的飞白书颇有功力,在宋代皇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随着年龄的渐长,赵祯开始对专权的刘太后不满,并以疏远太后为他立的皇后郭氏,进自己热恋的张氏为才人,又进为美人的办法,来表示对太后专擅的不满。

公元1029年,范仲淹上书,请太后撤帘归政,结果被太后出判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接着宋绶上书,也被贬知应天府(治今河南商丘南)。后来还有林献可、刘涣等人先后上书,还是被刘太后远贬岭南。

赵祯看在眼里,嘴里却不说什么,而是在心中更增加了对太后专权的不满。直到公元1033年春,刘太后病死,赵祯这才真正做起了皇帝。

赵祯亲政以后,首先就将太后在朝中的亲信如罗崇勋、夏竦、范雍、陈尧佐、晏殊等人全都贬为外官。宰相吕夷简虽曾力助赵祯,但固被怀疑曾阿附太后也被罢相,贬出判陈州。然后重新起用张士逊、李迪为相,任用王随、李咨共参国政。因劝太后撤帘归政而被贬的宋绶、孙祖德等人,也先后得到重用。这样,赵祯就迅速地建立起与自己同为一心的统治集团,以便于以后的施政。赵祯还将郭皇后以无子为借口,废为尼姑,幽居长宁宫,范仲淹也因劝谏而被贬为外官。

赵祯在扫除掉太后的亲信后,也再无心管理朝政,而是与宠妃尚氏、杨氏等人纵情声色,恣意享乐。后来赵祯因酒色无度而患病,因此百官群臣纷纷上书,要求整肃后宫,杨太后也亲劝赵祯,赵祯这才有了些亲政的意思。

这时,宋朝西边的党项政权迅速发展起来,党项国主元昊于公元1038年正式称帝,建立西夏,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西夏迅速强大,成为宋朝西部最大的隐患。

公元1039年春,元昊派人出使宋朝,要求宋朝承认西夏,并于当年年底先发制人,率兵人侵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围攻承平寨(今陕西延安西北),随后又进攻宋朝西部的边防重镇延州(今陕西延安)。宋军组织抵抗,结果在延州之战中损失严重。赵祯不得不起用主战的韩琦和范仲淹等人率兵攻打西夏,才得以收复失地。

宋军稍获胜利,赵祯以为元昊的西夏不足为虑,派人潜入西夏,挑动西夏自相残杀,企图坐获渔人之利。

元昊知道后勃然大怒,又于公元1042年大举攻宋,包围宋将葛怀敏,歼灭宋军9400余人,战马600余匹,乘胜直驱渭州(今甘肃平凉)。

面对这种形势,赵祯不得不请求议和,但直到公元1044年,元昊迫于辽的进攻,急于和宋抗辽,才答应称臣,同时提出巨额“岁赐”。赵祯马上答应了元昊的求和条件。

契丹此时也趁火打劫,于公元1042年初,以大军压境来威胁赵祯,逼着赵祯增纳“岁币”议和。契丹竟趁宋朝困于西夏之际,不费一兵一卒,便取得了巨额贡纳,这对宋朝来说,无异于是又一次“澶渊之盟”。

而赵祯的朝廷中,朝臣互相倾轧成风,大权也逐渐被吕夷简掌握。吕夷简竭力迎合赵祯天下大治的大平心理,刻意粉饰,一味奉承,使宋王朝更进一步陷入统治危机中。

赵祯还为宋朝增加了大量的官员,使冗官冗吏局面日趋严重。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宋军虽屡屡战败,所任边将却越来越多。为备辽御夏,又不断扩充军队,使军员比真宗时的40万,猛增了一倍多。

因此,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朝野忧国忧民之士担心国家兴亡,纷纷上书,要求变革图强。赵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也隐约地感到了统治危机,便于公元1043年下令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余靖等人主持“新政”。

“新政”在赵祯的支持下进行。但是,新政的实施从开始之日起,就遇到朝廷中保守势力的反对,“新政”

同类推荐
  • 升迁就学曾国藩

    升迁就学曾国藩

    曾国藩出身贫寒、其貌不扬、又不善于钻营投机,他一生行得正,走得稳,虽然历经磨难,但总体还是直线升官,12年间升了十级,位极人臣。他一生都在跟太平天国干仗,打赢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本书详细地记述了曾国藩的传奇一生。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程中原编著的《转折关头》记述了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所起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张闻天与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的关系,既突出了张闻天所担负的领导责任,也讲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起的关键作用:既写出了张闻天个人的思想转变,也写出了毛泽东对其转变的推动;既突出写了两人紧密合作并最终结束了中国革命最为危急的状态,也写出了毛泽东、张闻天两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工作上的分歧。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热门推荐
  • 都市之神级透视高手

    都市之神级透视高手

    【免费爽文】“我权可滔天,富可敌国,半条街都是我家的,你拿什么跟我比?”“我会透视!”“我拳打三山五岳,脚踢五湖四海,你拿什么跟我斗?”“我会透视!”“我上有诸天神佛相佑,下有万千小弟相随,你拿什么跟我争?”“我会透视!”“你TM的除了透视还有什么?”萧浩然邪魅一笑:“我还有三百六十度全能无死角透视。”自从得到透视神通,萧浩然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还可以这么玩。
  • 小富婆炼金手册

    小富婆炼金手册

    一个靠老公养着的女人,就算她再怎么有钱,都不能称其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只能说,这样的女人是一个“有钱”的女人。这种依附在他人身上的独立是以牺牲自尊为代价,是有很大“风险”的。新时代的女性,只有读懂生存的“潜规则”,才能拥有魅力、金钱与幸福!赶快看看本书吧,它将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如何真正拥有坚固的幸福。
  • 朝鲜赋

    朝鲜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蝶衣流转若朝霞

    蝶衣流转若朝霞

    他是楚家堡堡主,武功非凡,但爱上了一个蛇蝎女子。他是叶云阁阁主,医毒双修,但爱上了他自己的兄弟。他知道他爱他,但却废他武功,圈地为奴。他无法放下他,却被他当小妾,生不如死。不料想,一次走火入魔,使他看透了眼前人。可是,昔日爱你的人可还在?
  • 接招吧:高冷校草太腹黑

    接招吧:高冷校草太腹黑

    一个手机号引发的惨案,从此与高冷校草结下了不之解仇。无奈在机缘巧合之下同居,却发现什么高冷校草,全是骗人的,这厮分明就是一条大尾巴狼!!!
  • 与TFBOYS的爱恋

    与TFBOYS的爱恋

    这本书纯属虚构!四叶草表喷我。TFBOYS表喷我。当三个多重身份的千金小姐遇上了TFBOYS,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超神大道

    超神大道

    “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这将会是一场屠杀!”所以,刘平安把这里屠杀了,他是一个刽子手!“你的剑就是我的剑!”所以,刘平安把对方的圣剑抢过来了,自封“剑圣”!
  • 记忆修改师

    记忆修改师

    记忆修改,我掌天道!嗨到尽头天作案,山高绝顶我为峰!这个世上没有平凡的人,只有甘于平凡的人。
  • 剑覆江湖

    剑覆江湖

    汉末三国,百年乱世,皆归于晋,西晋历五十一载,为赵所灭,琅琊王司马睿于建康重建晋国,史称东晋。匈奴王赫连勃勃趁机崛起,建立大夏,大夏吞后秦之地,驱劳役十万,建都统万,后征天下剑师,以十万后秦战俘之血淬火,天山寒铁铸成统万剑,向剑中注入中原七大帮派掌门数十年之内力。赫连勃勃以剑掠后秦,欺诸凉。天下人谓之“统万王剑”。赫连勃勃于公元445年病卒于统万城,赫连昌即位,北魏拓跋焘亲率五万大军大举进攻夏国,攻克统万城,赫连昌等携统万剑出逃。数年后,北魏属国吐谷浑俘虏赫连昌及其余部,大夏灭亡,统万王剑不知所踪。随着统万剑重现,江湖腥风血雨又起,一个少年偶得统万剑,由此开启了一场新的征程,此书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