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100000097

第97章 明(9)

朱翊钧是穆宗的第三子,5岁的时候,就被父亲批准读书,这在大明历代皇子中,可算是一个特例了。他的老师便是后来叱咤风云的名相张居正。张居正对这个小皇帝的教诲可谓是孜孜不倦,为了让这个小皇帝能够对历史对为君之道有个初步的了解,张居正将尧、舜以来天下君主所做的可效法的善事81件,应警戒的恶事36件,编成类似于连环画的故事书《帝鉴图说》。后来,张居正又从历代皇帝的实录和明太祖的《宝训》中,分门别类地编成《创业艰难》、《励精图治》、《勤学》等40本书让万历阅读。上课之余,张居正总向朱翊钧讲一些如何为君的正论。张居正行事端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很注重外表,袍服每天都像崭新的一样折痕分明,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能点中事情的要害,这些使少年朱翊钧极其敬畏。李太后对此极为赞赏,每当张翊钧不用功的时候,她便把张居正搬出来,说:“告诉张先生吧,怎么样?”或者“这叫张先生知道了可如何是好?”朱翊钧虽害怕,但也暗暗地滋生了不满情绪。

这给以后朱翊钧残酷地报复张居正埋下了祸根。

朱翊钧即位后的前十年,是万历朝最为昌盛的时期,当时国泰民安,大仓的积粟可用10年,国库的钱财多达400余万。当然,这主要是张居正励精图治的结果,张居正是穆宗东宫时的亲信,穆宗上台后,张居正也得以进入仕途,于公元1567年被选入阁。第二年,张居正便向穆宗上了一封《陈六事疏》。主张实行改革,提出“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覆名实”、“固邦本”、“饬武务”六大急务,深得穆宗嘉许。但可惜穆宗早逝,张居正当时又不是首辅,所以这些颇具见识而又切中时弊的主张暂时还得不到实行。不过张居正还是受到穆宗的重视,让他负责对朱翊钧的教育。朱翊钧即位之初的内阁首辅是高拱,高拱自以为是先帝重臣,对小皇帝朱翊钧并不是很尊重,因此张居正立即献上奇计,高拱于是下台,张居正取而代之。此后,大权在握的张居正便雷厉风行地将他的改革梦想付诸实施。

这场改革最先从政治上开始。张居正力主整顿吏治,为的是解决当时全国贪污腐败成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日益恶化的形势。公元1573年,整顿吏治的措施“考成法”出台了,这项由张居正提出来的措施,着重点在于清查官吏的腐败问题和提高政权机构的办事效率,此令一出,可谓轰轰烈烈、朝野震动,吏治与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改观,为其他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张居正随后进行的便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张居正首先是裁减冗官冗费,而且控制皇室费用,以减少开支,随后于公元1577年,清查丈量全国各类土地,实现“开源”,增加生产。在此基础上,张居正开始施行“一条鞭法”,这个制度后来被称为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它主要包括统一役法、田赋及其他土贡方物一律征银、以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目、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等四项内容。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效果,是生产和货币经济都得到充分发展。在军事方面,张居正主要进行的是整顿军备,加强边防。他重用了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等名将加强边防,同时对蒙古采取安抚睦邻政策,从而确保了明王朝边防的巩固。对此朱翊钧非常满意,他曾为此褒扬张居正说,“先生公忠为国,所用的人没有不当的。”

但张居正并不是一个完人,首先他并不是个廉官,曾利用权力为自己的家人谋私利;其次就是张居正父亲的死后,张居正居然不回家丁忧,而是继续在朝中当值,这现在可以说成是一心扑在事业上,但在当时,却是非常大逆不道的事情;而后来张居正回家葬父,大肆铺张,沿途官吏纷纷前来郊迎,甚至连藩王都得出府迎接这个当朝最为权重的内阁首辅。

公元1582年,这个深受朱翊钧和皇太后重视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终于去世。朱翊钧最初十分悲痛,他特意下诏罢朝数日以致哀,追赠张居两柱国的荣衔,赐谥文忠公,并封四品京卿、锦衣卫堂宫、司礼太监等人护送归葬江陵。身后的恩礼如此隆重,在大明历代的臣僚中,都是极罕见的。但是不久,朱翊钧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促使朱翊钧对张居正态度改变的,便是曾被张居正设计陷害而被罢官回家的高拱。高拱临死前,曾写了一本《病榻遗言》,里面揭露了早年张居正和冯保等人的一些丑恶事情。这本书被辗转呈到朱翊钧的手里,朱翊钧看后大怒,首先就将冯保逐出宫去,查没其财物。这次对冯保的查抄,朱翊钧得金银100余万、珠宝无数,结结实实地尝了次查抄的甜头。

冯保被抄后,朱翊钧下一步就会将矛头对准张居正了。这也是出于树立自己的权威,达到总揽朝纲的原因,但还没有找到借口。这时,恰有大臣弹劾张居正14条罪状,朱翊钧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于是在张居正死后一年,朱翊钧下令追夺张居正的上柱国、大师荣衔,文忠公谥,并罢其两子的官职,随后对对张家进行查抄。

查抄的结果,却只得黄金一万余两、白银十几万两,算不上什么巨富。钦差觉得不好向朱翊钧交代,于是把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抓来拷问,张敬修受不住皮肉之苦,信口说还有30多万两银子,分藏在别人家里,结果那些人家也受牵连,被查抄。不久张敬修投河自尽,张家的惨状也今朝野惊悸,于是大臣们上疏请求从宽处理,朱翊钧才下诏留空宅一所、田10顷,赡养张居正的母亲。

在对张居正和冯保清算报复之后,朱翊钧终于洋洋自得地亲政了。但这个从小就受到张居正严格教育的皇帝,却因为那段中规中矩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严重的逆风心理。张居正曾劝他做的都不做,张居正执行的政策他统统废除,全然不管这些措施是否是真对国家有利。

于是被张居正苹除的冗官冗费恢复了,皇室的生活用度也大大地增加。而张居正千辛万苦地教育朱翊钧,希望他成为一代明君,朱翊钧也反着来,日夜纵酒作乐,动辄大醉,醉后必怒,怒了则要胡乱打人,宫女、中官稍不留意,就要遭杖责,重的常被打死。他还逐渐学会了抽大烟,玩花鸟。最后就连日讲、经筵和早朝等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来索性以“圣体违和”为由,停止了日讲和早朝,于是大臣们就很难再见到这个当朝皇帝,于是便纷纷上疏劝谏。朱翊钧见了大多大臣们的上疏,烦也烦死了,干脆把不理朝政公开化,从公元1590年起,到死都不再临朝,大臣的章奏,他的批示、谕旨,全靠内监传达。甚至连郊祀等礼仪,也不亲自参加,而让别人代替。直到公元1615年因要解决自己宠爱的郑贵妃的“梃击案”,这才召见过一次群臣。朱翊钧的反叛心理是越来越突出,张居正专权期间,提拔了大批的官员,朱翊钧便将这些官员大多免职,之后也不再进补。到公元1602年,官员短缺的现象已令人震惊。

中央九卿要员中空缺一半,有的衙署竟无一人。到公元1612年时,内阁仅剩下叶向高一人,六卿仅有赵焕一人,都察院连续八年没有领导,全国半数以上的府没有知府,而新科文武进士及教职数千人,却待命在京无人管。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公元1617年的一天早晨,官员们上朝的时候,发现有100多个人在长安门外聚集,围成圈跪着号哭,上前询问,回答说是镇抚司所管犯人的家属,因“衙门里没有主事的官,好长时间犯人不得判决,只在那里耗着,人都快死光了!”

朱翊钧是幸运的,因为在他即位后的那段时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城市更加繁华,物产日益丰富,贸易往夹也急剧增加。大量的钱财搜集上来,使得这个本来就贪财好货、纵情酒色的朱翊钧更是放开手脚,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为给他的皇子办冠婚礼,朱翊钧竟然花费了相当于今天4亿人民币的银两。为买称心的珠宝,一次就花掉相当于20多亿人民币的白银。在朱翊钧的带动下,朝廷兴起一股奢靡之风,不久就将国库掏空了。为了继续维持庞大的花销,朱翊钧竟然搬出了当年张居正开源节流的做法,“节流”当然没有必要,而“开源”则是个好办法。于是.他以空前的热情,开始了敛聚钱财的活动。

万历最初想到的“开源”的点子,首先就是让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财物的多少,作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标准。他平白无故地把太监拖来拷问,兜一阵圈子后,就要他们献金银珠宝。头脑灵活立即献上的,当即释放,执迷不悟的,就往死里打。这样搜刮上来的钱财毕竟为数不多,朱翊钧于是又将手伸向百姓,他借口乾清、坤宁两宫被烧需要大笔款子修建,抽调大批太监,充当“矿监”、“税使”,分派到全国各地,搜刮民脂民膏。这就是十分有名的“采榷之祸”。万历皇帝对钱财的奇贪,前无古人。当时征税的对象,不仅是商人、土地所有者,就连官吏、农工等也都成了征税的对象,凡是涉及房屋、车船、米、麦、鸡、猪、牛、马等等,没有一样不纳税。

但税使要同矿监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矿监们都是些不学无术的阉货,根本就不懂什么勘探,而是随便指鹿为马,不论田园房屋,只要看好就可以敲诈一笔。有的还借口找矿,到处挖掘坟墓,搜取金银陪葬品。

这矿监和税吏还曾经停止过一段时间,原因是朱翊钧的一次病危。朱翊钧在公元1602年皇太子大婚典礼刚结束不久,就一病不起,朱翊钧害怕自己亡故,于是在安排了托孤之事后,又下令将矿税、江南织造、江西陶器等停止,关押的罪犯都放掉,固上疏而削职的官员也都官复原职,并将官员统统擢升,以补朝廷衙门的缺。

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使文武百官兴奋不已,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但他们还是失望了,朱翊钧很快就起死回生,并要大臣们将前边的诏旨统统收回。

朱翊钧统治的中后期,政治极端腐败,朱翊钧的挥霍无度、横征暴敛,加上水、早、蝗之灾连年不断,百姓穷困,搞得国家财政枯竭,民怨沸腾,尤其是矿监税使肆无忌惮地压榨,更使人民的反抗情绪如干柴烈火,反抗斗争遍及全国。公元1601年,江南就爆发了一次明朝末年最有声势、组织最严密的反矿监税使斗争。

这时,北方的女真族已趁机迅速崛起,统一了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称帝,建立后金,并以“杀祖杀父之仇”等“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

努尔哈赤率军南下,很快就攻克了抚顺。朱翊钧这时才着急起来,命令兵部调集了约10万人马,企图将后金一举歼灭。但这时囚国库无钱,军饷竞缺300万两银子,于是户部请求从银两充足的大内存银中调拨。但是,向来视内库为己库的朱翊钧认为,要自己掏钱给国家去打仗,这实在是太划不来了,因而他坚决不同意。

户部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去东拼西凑,总算是凑齐了所需军饷。随后又于公元1618年要求增加赋税,以筹征辽银两。朱翊钧一看捞钱的机会又来了,马上同意,三年之内每亩田赋竟增达9厘,年田赋增征。总颇为520万余两,但这些银两大多都被朱翊钧充实到自己的大内库中去了,国库里还是没有多少银子。许多农民因此被夺去土地,流离失所,怨声载道,终于导致后院起火,山东、河南等地农民暴动接连不断。

公元1619年春,明军兵分四路合围努尔哈赤主力,结果被努尔哈赤采用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的战略方针,打得明军伤亡4.6万余人,大将战死300余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此战过后,后金与明的力量对比得以扭转,后金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此时的朱翊钧已经是风烛残年,再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便于公元1620年夏死去,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光宗朱常洛

(公元1582年~公元1620年)

在位时间:公元1620年~公元1620年

曾用年号:泰昌

谥号:无

庙号:无

安葬地:庆陵

公元1582年,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出生。

公元1615年,发生明末著名的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

公元162年,明神宗死去,朱常洛即位,一个月后去世,庙号“光宗”。朱常洛的死又牵连上明木著名的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

朱常洛出生以前,16岁的母亲王氏仅仅是慈宁宫里侍奉皇太后的一名默默无闻的宫女。有一天,神宗去给皇太后请安,突然想洗手,王氏就端过一盆水凑近皇上,于是被临幸。几个月后,王氏的身孕使逐渐显露出来,此时的神宗仍不知道他有了儿子,只是盼孙心切的皇太后问起,并将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神宗赏赐何物的“起居注”摆在神宗面前,神宗这才认下了这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并照太后旨意,先将王氏封为才人,之后又封为恭妃。

公元1582年,朱常洛出生。当时的后宫中只有朱常洛这么一个皇长子,因此皇太后非常宠爱这个孙子,并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惯例,认为将来的太子必定朱常洛了。直到公元1586年他的弟弟、皇三子朱常洵降生。

朱常洵是极受神宗宠幸的郑贵妃的儿子。神宗的想法,自然是立这个他所宠爱的贵妃的儿子为嗣。有些大臣怕“子以母贵”,神宗会“废长立爱”,因此上奏要求早立太子,而另一批受郑贵妃指使的大臣则极力阻挠,因此朝中开始了长达15年的建储之争。

同类推荐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李开复亲自联系,深度访谈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其他朋友。这些“独家爆料”式的第一手素材经过细致整理、考据和武侠小说样精彩的叙事文笔打磨,成为一部真正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书。毫无疑问,这本书是目前最有料也最好读的一本乔布斯评传。
  • 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本书介绍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在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尤其探索了他们成功的主观因素,对广大探索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曾巩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曾巩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根据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通过丰富的史料、对诗文的别具一格的解读,让读者走进欧阳修、曾巩,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探求他们的成材之路。
  •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曹雪芹(?一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七子,其中一支后来移居辽东。曹雪芹先祖世选(又作“锡远”),约在明万历年间被满军俘虏,做了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属满洲正白旗,后称“上三旗”包衣人(包衣,满语译音,即奴才)。从此,曹家的兴衰际遇就与皇族联系在一起。后因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奶妈,所以至康熙朝,曹家一下子变得显赫起来,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而到了雍正初年,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下,曹家受到重大打击,曹雪芹的父亲被免职,产业被抄,遂举家迁居北京。
热门推荐
  • 玄幻世界的法则

    玄幻世界的法则

    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法则,玄幻世界自然也有自己的法则......深谙这个法则的少年在这个世界里逐渐混的如鱼得水,奇遇连连,但是偶尔他也会苦恼,为毛别的主角越级无限吊打高手,自己却被人越级吊打,为毛别的主角把妹子骗的团团转,自己却被妹子骗的团团转,为毛别的主角的戒指里是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自己遇到的却是一个罗里吧嗦的腹黑小萝莉......这个世界好像有点不一样......龙小白如是想到。
  • 寰宇纪元至尊

    寰宇纪元至尊

    宇宙泯灭、万灵不存,一切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主角来到另一方多元宇宙,看他如何制霸万界,一步一步登上那无上之巅。。。
  • 仙侠界的一股清流

    仙侠界的一股清流

    众人只爱女主,关注女主,上天偏爱女主,给予女主最好的,金手指,珍奇异兽,美男无双小白表示呲嘴不屑一顾,她一人也能在这里过得潇洒,美男不是女主的吗?好!!她绕道,不招惹奇珍异宝不是女主的吗?好!!!她闭眼闭眼不看反正咱不和女主抢,咱就安安稳稳的过咱的小日子作者说:看到别的小说但凡也有两个穿越的,总是女主的光鲜,另一个穿越的就是低俗不聪明,颜丑,只配侍卫,我真的看不下去啦!!!这算是我的一个想法我文采不好,不会华丽带着深奥含意的优美词语,各位看官多多见谅
  • 麒麟缘(鹊桥仙系列之一)

    麒麟缘(鹊桥仙系列之一)

    [花雨授权]初次见面,他猎鲨遨游在烟波浩淼之间,乍起的海啸让她和他在风眼中结缘。再次相见,他竟然变成术师在庙中解签,但就算她把自己化得再丑也逃不过他眼,他甚至顺着势头就登门入院。世上怎会有这么赖皮的家伙——
  • 末世飞刀

    末世飞刀

    刀者,霸气也。飞刀者,聚长刀霸气于三寸之身,凝无限锋芒于刀尖一点。任风,一个在末世生存了30多年的强者。同时,他也是华夏五大基地之一“梦之家”的领导者。在其功成飞升之时却意外死亡,重生在自己20岁那年。一切从头再来,前世的遗憾今生偿,一切注定末世将是属于他的时代。
  • 傲娇就是任性

    傲娇就是任性

    简介:灵月第三本书,耽美文,腐女福利,欢迎各位腐人类来看。本文为帅气老师攻VS酷酷学渣受大概讲的就是Gay老师怎么掰弯富二代学渣专情受,顺便将他变成学霸受的内容“啊!!!TMD,作业神马的最贱了”学渣受非常抓狂的将一张试卷揉成球,然后扔进垃圾桶里“哼!****才写试卷呢!”突然他身子一颤,耳边吹着阴嗖嗖的凉风,然后便是有磁性,但让他害怕的声音“那次还没让你长记性啊!”“哥,大哥,亲哥,放开咋小弟,它是无辜的……别,别揉……嗯…”很快,全身麻软某帅攻勾勾嘴角,有,,,的手放在嘴边轻舔,瞬间,化身为狼,将学渣受拖上床,开吃………………………………“姓韩的,你这混蛋!”“我是混蛋,你是混蛋他媳妇!”
  • 大魔头

    大魔头

    不失流氓本色的修理工刘飞,来到仙弃大陆,从地球带来的仙根也被人哄骗剥去,气的差点背死过去。最后在一个老奸巨猾的大魔引诱下,成为一位修魔者。又因他身怀无上仙器扳手,被人族群起而攻,无奈之下加入魔族,搅动日月风云,乾坤颠倒,阴阳变换。到最后,他高喊着自此天下无仙,唯吾成魔。
  • 最终规划

    最终规划

    神之彼岸,阑珊雾堡,命运之地,陂陀星城,诸神联盟,星际云和……一场接着一场挑战,最终幕即将开启,你还在犹豫什么?
  • 剑侠,情缘

    剑侠,情缘

    南宋年间,内忧外患,武林中掀起了各种江涛海浪。父亲仙剑独孤云死于金国之手,师傅又惨遭毒手,一心寻求真相的独孤剑,决心走入江湖,拨开重重迷雾,力战阴谋诡计,行侠仗义,帮助岳飞,韩世忠抗击金兵,最终成为一代武林盟主的璀璨篇章。
  • 杨咩咩时光让我留恋上你

    杨咩咩时光让我留恋上你

    优雅如你,冷酷如你舞台上的你,日月星辰光芒万丈回头莞尔一笑,犹如阳光般耀眼就爱上你不后悔男明星杨洋同人文,黑粉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