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300000081

第81章 明(8)

倭寇骚扰浙江时,由于浙江沿海卫所残破,兵力单薄,明王朝从山东、河北、广西等省调来大批军队。这些从外地调来的军队,统称为客兵。起初,浙江人民对这些客兵抱着很大希望,除了表示极大的欢迎之外,并想尽办法为“客兵”筹措粮饷。但这些客兵纪律很差,甚至“掠奸索食,不减于贼”,一旦遇到敌人,则“数里以前,望贼奔溃,闻风破胆”。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宁遇倭贼,毋遇客兵;遇倭犹可逃,遇兵不得生!”

戚继光到浙江不久,即了解到“客兵”的腐败,决心编练一支有战斗力的新军,简选好兵。戚继光的选兵条件是“第一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第一切忌,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不以貌取人,要“以胆为主”,要敢于同敌人拼杀。根据这些条件,他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十月在义乌县从农民、矿工中招募了3000人,一支新军建立起来了。

由于戚继光治军严格,又有一套比较完整、行之有效的练兵法则,在较短的时间里,这支新军被训练成为纪律严明、组织良好、勇敢善战、常打胜仗的军队,被人民称誉为“戚家军”。

二、救援桃渚歼灭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戚继光被调至浙江。第二年七月,出任参将,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这三府辖区倭寇猖獗,倭垒散布,是浙江防务的主要地区。戚继光一边督练部队,一边同分散的倭寇作战,连拔敌垒。

嘉靖三十八年(1559)春夏之交,倭寇大举侵犯台州(今浙江临海),包围了桃渚千户所(今浙江台州东)。四月初,戚继光率队起宁波(今浙江宁波),驰赴台州,往解桃渚之围。当他们兵至桃渚时,桃渚城已被围困月余,危在旦夕。为了防止敌人闻警逃散,避开倭寇凶锋,戚继光采取了设疑牵制、暗置伏兵、乘敌撤退之机、突然实施攻击的战术。他首先选择了倭寇败逃时的必经之地,派队分头埋伏;然后,选鸟铳手数十人潜入桃渚城,与守军相配合,在城上张旗树帜,作为疑兵。第二天,倭寇攻城。城上鸟铳齐发,击毙大批敌人。倭寇见攻城不得,死伤惨重,又见城上旌旗蔽日,以为戚继光大队已经入城,故仓皇退却。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掉头一走,却遭到早已埋伏在路口的大队戚家军的截杀。由于倭寇势处败势,仓皇无备,遭到突然打击后,措手不及,所以死伤惨重。勉强逃出的部分残倭行至灵江北岸的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章安镇),举火为号,企图引南岸残敌会合,进行顽抗。戚继光早在这里三处设伏,分兵进击,并亲自擂鼓助战。经过半天英勇搏斗,再次大败敌寇。随后,戚继光紧追不舍,终于把这部分残倭,围困在黄蕉山(今浙江松门北海中,又名黄礁山)歼灭。随后,戚继光又相继剿灭了分扎各地、游动不定、时聚时散的倭群,彻底解除了倭寇对桃渚的围攻。

五月初,戚继光率师南至海门。在这里,他再次指挥了阻击、追击倭寇的战斗,歼灭窜犯海门的三千倭寇。

三、北袭宁海南平福建

嘉靖三十九年,戚继光被任命为参将,开始独镇一路,负责守卫台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严州(今浙江梅城)等地,驻兵松门(今浙江松门)、海门一带。第二年春,倭寇又出动船只数百,约一两万人,进犯浙江。台州是倭寇进攻的重点。四月十九日,倭船16艘由象山(今浙江象山)海口侵入奉化、宁海之间,企图乘虚南下,进攻台州。戚继光清楚地看到,倭寇先发兵宁海,是想等明军一出动,他们乘虚攻打台州。当时,戚继光的主力集结在海门、松门,距宁海有百余里。如果率兵北上,势必后路空虚;如果固守不出,就给敌人以疯狂劫扰的机会。戚继光反复权衡利弊,决定将计就计,采取先北后南、急趋宁海,然后折师回保台州,速战速决的方针。他首先发兵两支,分别加强台州、海门的防范,然后,亲率精锐急速北上,直攻宁海之敌。在宁海一带作恶的倭寇,闻戚家军将至,仓皇逃窜。戚继光一举粉碎了倭寇对宁海的扑犯。

果然,就在戚继光北进宁海之时,又有数千倭寇乘舟船数十艘,从健跳所(今浙江健跳)一带登陆。他们兵分两路:一犯桃渚,一犯新河城,然后气势汹汹地向台州扑来。这时,戚继光已完成了对宁海之倭的打击,遂兵分三路,擂鼓疾行,回师台州。当侵台之倭刚刚行至距台州二里左右的花街时,与戚家军不期而遇。倭寇没有料到戚家军会突然而至,慌乱不堪,仓促排成一字大阵迎战。戚继光以正兵对敌的同时,又与奇兵交相使用,倭寇抵挡不住,收队南撤。为了阻止戚家军的追击,他们在沿途抛出大量金银财物,但戚家军严守军纪,个个奋勇冲杀,无一人拾取。

戚继光虽然杀退了进犯台州的倭寇,但从全局上看,并没有给敌人歼灭性的打击。而且从倭寇一触即逃的迹象表明,其离开台州的目的在于引戚家军移军他走,以便他们再返台州。如果戚家军坐以待敌,倭寇就不会再来。根据这种情况,戚继光很快又施一计:当天夜里戚家军突然离开台州,撤至桐岩岭(今临海北),佯作回宁海。倭寇见戚家军意在图北,果然又来袭击台州。戚继光知敌中计,于四月二十七日晨,突然命令部众再杀回头。戚家军行动迅速,从桐岩岭出发,不及半日就回到了台州。倭寇万没想到戚家军从天而降,故闻讯夺路逃奔。戚家军全力追杀,凡五战五捷,生擒倭酋二人,斩敌首三百余级,余敌全部落水而死。这一战,速战速决,还不到一顿饭工夫。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戚继光被任命为上将军,率兵六千余人由浙人闽,投入平定福建倭患的战斗。戚家军数次与倭寇激战,连续胜利,使戚继光威名远播,戚家军也名闻天下。戚继光也被倭寇称为“戚老虎”。这年十一月,戚继光班师回到了浙江。

四、激战平海解围仙游

戚继光回到浙江不久,倭寇又接踵而至。他们说:“戚老虎走了,我们还怕什么。”一时间,福建沿海地区的倭乱又起。

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十三日,戚家军再一次抵达福清。这时,总兵俞大猷会合广东总兵刘显所部,已屯兵五侯山(又名五虎山,今福建闽侯东南)一带,等候戚家军多日。二十日,戚继光与俞大猷、刘显共同商定了破敌之策。决定三路大军,同时进攻平海。其部署是:戚家军担任中路冲击,俞大猷攻右路,刘显攻左路。

第二天深夜,明军同时出发。戚继光首先粉碎了两千多倭寇的冲击,然后挥师猛追,共斩敌两千二百多人,救出百姓三千多人。此役大获全胜,巡抚谭纶上奏报功,戚继光排在第一,刘显、俞大猷次之。戚继光因前面收复横屿的功劳,被提升为都督佥事,这次更晋为都督同知,世荫千户,而且代俞大猷任福建总兵官。

十一月上旬,倭寇集中两万多人围攻位于木兰溪畔的仙游城(今福建仙游)。十二月二十四日,戚继光见明军援军齐集,立即组织反击敌人。二十五日,各路大军分道出发。次日晨,共同杀向敌营。由于各路大军配合默契,又在行动时采取了非常隐蔽的方式,给了敌人意想不到的突然打击,故很快拔除南垒。随后,东西两路协同作战,接连攻克敌东、西、北三垒。这样,戚继光以周密的部署、迅速一致的行动,一举破除仙游之围。倭寇的攻城设施、器械,全被焚毁或缴获。

仙游破围后,戚继光紧追逃敌。嘉靖四十三年(1564)二月,在同安县(今福建同安)两次大败倭寇。至此,福建境内倭患暂告平息。第二年,戚继光开始把戚家军的锋芒指向广东,消灭了与倭寇紧密勾结的山寇吴平近万人,消除了广东倭患。戚继光与东南沿海军民经过十几年的艰苦作战,终于取得了平息倭患、保卫国土的重大胜利。

五、为国练兵保卫北疆

隆庆初年,给事中吴时来因为蓟门经常有警报,请求召俞大猷、戚继光专职负责训练边境的士卒。兵部的意见是只用戚继光,于是召他担任神机营副将。刚好谭纶在辽、蓟指挥军队,遂集中了步兵三万人,征集了浙江兵3000人,请求专门交戚继光训练。皇帝批准了。隆庆二年(1568)五月,命令戚继光以都督同知的身份,总理蓟州(今天津蓟县)、昌平(今北京昌平)、辽东(今辽宁辽阳)、保定(今河北保定)几个镇的练兵事宜。不久,又任命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各处,而停止对浙江兵的调动。

自嘉靖以来,边界的城墙虽然有修筑,但没有建造墩台。戚继光在塞上巡视,提出建造敌台,请准召浙江人独立为一军。皇帝准许,浙江兵三千来到,排列在郊外。天下大雨,从早上直到日西斜,仍然直立不动。边防兵士十分惊骇,从此才知道什么是军令。隆庆五年(1571)秋天,敌台完工,精细坚固雄伟壮观,二千里间声势相连。戚继光因此得到世袭荫职。

当时,俺答已经来朝贡,宣府、大同以西,全无战事。只有小王子的后人土蛮迁居到插汉之地,拥有十多万军士,经常威胁蓟门。而朵颜董狐狸和他的侄子长昂勾结土蛮,时叛时服。万历元年(1573)春天,这两股敌人计划入侵。骑兵到了喜峰口,勒索赏赐没有得到,便大肆烧杀抢掠,到边塞附近打猎,以引诱明军。戚继光突然出击,几乎抓到了狐狸。随后,又多次击败了长昂、狐狸,迫使他们投降,归还所抢去的边界百姓,准许他们依旧朝贡。

不久,戚继光被升为左都督。又因协助辽东军打退了炒蛮的进犯,在加封了太子太保上又加太子少保。在以后的考核中,他屡受嘉奖。

戚继光在蓟州镇守了16年,边防守备井井有条,蓟门太平安定。这之前,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始,17年间换了十个大将,都因获罪去职,只有戚继光例外。这亦多亏当时朝中执政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都依靠、信任他。

张居正死后半年,给事中张鼎思说戚继光不适于在北方工作,执政者马上把他调到广东。戚继光郁郁不得志,勉强前往,过了一年便称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再弹劾他,他竟被罢官回家。过了三年,御史傅光宅上疏推荐他,反而受停俸禄的处分。万历十五年(1587)十二月八日,戚继光因病去世。

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明末抗清名将。字稚绳,别号恺阳。保定高阳(今河北高阳)人。他进士出身,文武双全,曾在宁远大败清军。只可惜大明气数将尽,他独木难支,最后与国俱亡。

一、博涉好学关心国事

青少年时期,孙承宗就十分好学。他人长得十分高大,说话声音也十分洪亮,他经常博览群书,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万历三十二年(1604),孙承宗以第二名考中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又升中允。孙承宗身为文官,对边境的事却十分关心,经常了解边事。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在赫国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公开向明王朝宣战。万历四十七年,明军的主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后金军打败,明王朝处于战略被动地位。可是,朝廷中的一些人,仍旧很盲目乐观。只有孙承宗根据自己对边事的了解和分析,认为目前明军的士气不振,而后金军的情况明朝又不了解,如果在军事上盲目轻敌,其结果只能导致失败。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三月,努尔哈赤攻陷了沈阳、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御史方震孺奏请孙承宗主持辽东军务。明熹宗不愿意让他离开京城,于是就任命了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天启二年,明军在广宁之役中战败,熹宗只得命孙承宗以兵部尚书身份经略辽东。从此,孙承宗弃文从武,走上了戎边军旅的生涯。

二、不图安逸宁远大捷

孙承宗以兵部尚书经略辽东的时候,已经是一个60岁的老人了。在到任之前,孙承宗特意备置了酒席告别亲友,但席间他自己吃的却是粗茶淡饭。有一位客人对此不满意,孙承宗就笑着解释说:“其实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在我做秀才的时候,对华美的衣服和食物并不厌恶,但自从我中了进士以后,朝廷里的事情很多,边关也屡屡吃紧。因此我考虑到如果我自己不能吃苦耐劳,就无法率领大家。如果我再贪美食、图安逸,怎么能担当重任,为国负起赴边御敌的大任呢?”

孙承宗经略辽东时,镇守前线的明将王在晋打算放弃关外的大片土地,把军队撤到山海关,在那里驻守,而且要在旧城外八里修一新城。但王在晋的这个作战方针却遭到他的属下袁崇焕等的反对。

孙承宗在充分听取了将领们的意见后,坚决否定了王在晋的错误方针,支持袁崇焕等人的正确主张。孙承宗回朝把情况上奏给了熹宗皇帝,熹宗就把王在晋调离了辽东。

孙承宗看到辽东边防经略无人,主动提出赴山海关督师,得到了熹宗的批准。孙承宗一到山海关,首先抓了边关防务的整顿,以安定民心,巩固和强化京东门户。孙承宗在把山海关的防务整顿得井井有条之后,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修筑宁远城上。天启三年(1623),他先后命令祖大寿、袁崇焕规定城制,派遣诸将分头动工。将士们同心同德,协力营造,第二年就把宁远城修筑得如铜墙铁壁一般。孙承宗督帅蓟辽四年,共修复大小城堡50座,练兵十一万,收复疆土四百里,几乎恢复了辽河以西的失地。这一个时期,由于孙承宗戍边得力,使努尔哈赤无机可乘,三年多没敢轻易在明军守区用兵侵扰。

同类推荐
  • 赖斯传

    赖斯传

    在整个2005年,美国民间与媒体中议论并要求赖斯在2008年出马竞选美国总统的呼声从未间息。赖斯则一再公开表示,她不会在2008年竞选总统。无论如何,赖斯已经够辉煌了,她曾创造出许多第一与政治奇迹:她是斯坦福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最年轻的黑人女性教务长;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女性国家安全顾问;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国务卿。而她的生命还如日中天。这是一本描写赖斯生平传记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力图以翔实的史事,生动的笔触,描述赖斯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曾巩家族

    曾巩家族

    本书以南丰为中心,时间跨度从曾氏迁居南丰到南宋末年为止,以人物、事件为主线,从文化视角对曾巩家族的家学、家教、家风和家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
  • 商用雍正智慧

    商用雍正智慧

    本书试图提供已加工成型的诸多智慧。然心思如行云流水,无固定方法可言,无行迹可述。一旦智慧堕入成法与成迹,刻舟求剑,则难免要纸上谈兵,贻害自身了。虽有智谋珠玑之诸成例在先,但识得与用得者还在个人。以现代商战透析雍正智慧!康熙只是个开垦者,雍正才是种植者,乾隆不过是个收获者罢了!
  • 哲学宗师——笛卡尔

    哲学宗师——笛卡尔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录邪簿

    录邪簿

    活神仙果道人曾以双目为代价作下一道谶言,随即统领武林数十载的旧主白王爷薨殁,中原武林陷入势力四分的割据局面。其后数年,果道人再度以命数换得一窥天机,新谶既出,江湖暗流潜伏,四洲人心浮动。以智计谋利发家的珍珑阁主玉珠玑却对谶言和背后的阴谋有自己的见解。一向自诩智冠群伦的玉珠玑非但借机在乱世中处处布局设计牟取利益,更蕴藏不为人知的巨大野心。从小在珍珑阁长大的青年剑客畅灵风,一方面是玉珠玑的得力助手与爱徒,一方面遭逢巨大变故的他又将成为玉珠玑谋事最难办的棋子与阻碍。究竟玉珠玑是否能达成他的目的,又如何布计接近他的目的,与之相关的各个人物又将经历怎样的命运和转折?混沌乱世,以邪开道,开辟武林的新传说…
  • 大宋帝师

    大宋帝师

    清华高材生-展大帅穿越了,凭借着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超前知识,开始了他的大宋风骚之旅。商场妩媚生,白雪断无痕。大宋风流史,孤客最先闻。美女怀中卧,酒肉穿肠过。胡天八月雪,唯有鹧鸪飞。一切尽在展达的大宋之旅。
  • 血色曼陀罗的复仇

    血色曼陀罗的复仇

    她,冷酷无情她,可爱至极曾近天真无邪的她们,因为父亲的背叛,而变成了堕天使......那时的她们,冷血无情,犹如地狱的撒旦,这一切,只是为了复仇,向他复仇......因为一次的偶遇,他们之间擦出了火花...可是,又是一次的误会,使他们不在相信她们。而她们也因此离去...当他们知道真相后,又会如何挽回,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
  • 重生之异临天下

    重生之异临天下

    我的眼,能看穿一切。我的心,可容纳万物。我的手,掌握着未来。——金融上,他是上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游戏业,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娱乐界,他打造全新的秩序、规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上天既然给与了如此的本领,难道还要独善其身,不努力改变环境吗?---------有没有新的元素,请大家看下去。我的口号——“生命不止,YY不止!”“没有最YY,只有更YY!”
  • 踏道仙踪

    踏道仙踪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混沌之起源,功法之起源,皆出于仙种。少年觉醒万古第一仙元种子“道一仙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此踏上一条追寻仙踪的道路!看末世少年吞万物,炼天地,结混沌古树于体内,凝万物为道果!你若有情,踏道前行!
  • 大旗火龙岗之张三棵

    大旗火龙岗之张三棵

    主人公张三棵追求稳定安逸富足的平民生活,然而,时事纷杂世事维艰的境遇,人事变幻事态变革最终将软弱平和的张三棵磨砺成胸有万丈豪气的嗜血男儿。无需在乎世俗的眼光,无需在意庸人的非议,君子善假于物,不为物所驾,高举火龙岗大旗,直面鬼子、警察、山匪、汉奸、义军,凡违背大义者,必诛之。欺我中华者,必诛之。快意恩仇,血泪酣快挥洒东北大地。
  • 寂寞深处的风景

    寂寞深处的风景

    西海固永远是一块出产优秀诗人的沃野,这其中的奥秘大概与地气、方言、接受力等诸多现象有关。特别是文化的冲突更容易在一个诗人的笔下产生灵性,更容易在灵魂的层面上叩问自我。
  • 六重天:莲绽

    六重天:莲绽

    尼玛!一觉醒来,这个世界玄幻了!不是你想的那样,是真的玄幻了!明明还是21世纪,明明还是那个爸爸妈妈,明明还是那个家……可为什么会有魔法?可为什么所有人都变成了动漫里的形象?为什么会有上帝……试看女主如何拉帮结派,叱咤风云!(拉帮结派是为以后的除了女主的五个伪主角说的)
  • 六道天都

    六道天都

    他,封恒天都,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少年,一次意外重生在了栢袭大陆,废柴小屁孩,封恒家族的唯一活下的人。被从小扶养自己长大的三叔告知家族一夜全灭的他决定踏上复仇之路。第一天来到学院就遭人嫌弃,呵呵~废物?这个词我挺喜欢的呢!
  • 丧尸纵横之死归

    丧尸纵横之死归

    主角吴峰,是一个高考失败,而转型做盗贼的人。有一次,受神秘委托人委托,去F市最高的大厦的最高层偷取一个病毒,但是,自己的一个不小心,打破了装病毒的瓶子,使得病毒蔓延开来,渐渐地,许多被病毒感染到的人都变得很奇怪,如同电影里的丧尸一样,吴峰要做的,就是活下去,尽管四面八方都是感染者,却没有前来支援的部队。。。新作,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求书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