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400000017

第17章 陶渊明

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他生性疏懒、嗜酒成癖,但又常常元钱买酒,于是便有了“我醉欲眠”、“渊明漉酒”“白衣送酒”等佳话;他的诗文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但在唐宋之后,却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一、青年时代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当时很有权势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也做过安城太守。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之女,尤其是其外祖父孟嘉对陶渊明的影响很大。

陶渊明八岁丧父,其生活更贫困,与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虽然生活很贫苦,但因家庭教育优良,他从小就在母亲的指导下读了大量的书,包括《老子》、《庄子》、“六经”,以及文、史、神话、小说等等。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曾把自己描绘为“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从读书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但是他读书并不是字斟句酌,而是“不求甚解”,以期与古人心灵冥合。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有过远大的志向,他曾回忆道: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二、辞官还乡

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其亲人衰老、家境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陶侃像没过几天就辞职不干了。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是“辞不就”,自此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制两年。

有一次,他对朋友说:“我想过恬淡的生活,现在我出去做官,是为了隐居积攒一些衣食之资,不知可以吗?”当权者听说后,马上派他去做了彭泽县令。县里拨给他的几亩公田,他全部用来种植了酿酒用的秫谷,说:“能让我每天有酒喝就足够了!”妻子不同意,于是他便拿出一半的土地种植粳稻米,另外一半则种植秫谷。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之后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您应该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就辞去了彭泽县令这个官职,返回故里。

陶渊明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没有再做过官,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三、桃花源

陶渊明四次辞官之后,选择了归隐,这主要是他爱好自然的天性所驱使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陶渊明像陶渊明从小就喜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他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等诗句,可见,陶渊明在正式归隐之前,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呼唤着他“归去来”。当他奔波于公事时,这个声音在呼唤;当他沉思冥想之际,这个声音也在呼唤。最后,他终于实现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而客观原因则在于,他对当时的社会腐败很不满。他所处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他在《感士不遇赋》的序言中说: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开百年,且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英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屡伸而不能已者也。

诗人在这里指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腐朽,朝堂之上“雷同共誉毁,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没有出路的。要想保持高洁的品性,延命于乱世,便只有隐居这一条路了。

陶渊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环境十分优美,引人入胜。“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小山口进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那里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间道路纵横交错,井然有序;村舍中鸡鸣犬吠不绝于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间辛勤地劳作,老人和小孩在一边怡然自乐。整个桃花源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给自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努力耕种。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阴了,五谷能及时种植,不违农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也能够“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所有的收成都归自己所有,而且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杂税。另外,这里没有兵丁、官吏,不见商业、学校,完全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平等、共同劳作、崇尚人性,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这就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但是,这样一个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实现不了的。他只是希望在他隐居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能找到心灵的安宁。

四、归去来

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崇尚自然的本性,使陶渊明最终选择了归隐之路。在辞官归隐时,诗人作《归去来兮辞》,表明了自己要从官场之中退出的决心和志向。

文章中所提到的田园,在陶渊明的潜意识中,应该是人类生命的根,是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快要荒芜了,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这个召唤的声音是那样的强烈,那样的震撼人心,使得诗人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地乘上小船、迎着轻风,日夜兼程地往家里赶,恼恨晨光熹微,不见归路。

熬过了漫漫长夜之后,终于看到了自家简陋的房子,诗人高兴得竟然跑着回家。儿女们在门口迎候,庭院中的小路已渐荒芜,只有自己所种的松菊依然傲立于荒园之中,使诗人感到欣慰无比。抱着最小的孩子走进屋里,看见酒樽里已经倒满了酒,这分明是妻子的一片柔情。诗人取酒自斟自饮,看着家中的一切,心里感到踏实、安宁。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每天都做些什么呢?从他归隐之后所作的诗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此时的诗人忙于耕种、交游、饮酒,过着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

归隐之初,诗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其一》)。然后诗人又利用“方宅十余亩”,盖起了“草屋八九间”,还在房后种植柳树、榆树,房前栽桃树、李树。诗人这只长久被关在笼中的鸟儿,终于随心随性,复归自然了。

从那以后,诗人便开始了耕种生活,在《归园田居·其三》中,诗人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杂草旺盛,豆苗稀少,他便一早起来就去铲除杂草,到了晚上才扛着锄头回来。艰苦的农耕生活并没有使诗人灰心丧气,诗人反而因为这种生活没有违背归隐的初衷而心情坦然。

为了更好地进行农耕,诗人还和村中的农民交往、聊天、请教经验。而这种生活,让诗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了!

饮酒是陶渊明最大的嗜好。他每天都离不开酒,而且他的诗句中,几乎篇篇都有酒,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二十首《饮酒》诗。如“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十二首·其二》)等等。

陶渊明嗜酒成癖,世人皆知。江州刺史王弘久慕其盛名,千方百计地想要结识他,却总也请不到他。有一次,陶渊明去庐山游玩,王弘知道之后,便请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在半路上备下酒宴邀请他。陶渊明当时正患脚疾,王弘便让他的下属和两个儿子用肩舆抬着他。他们正在路上时,遇见了庞通之,陶渊明欣然下舆,和老朋友推杯换盏。一会儿王弘来了,陶渊明很欢迎他,两人相处得很融洽,后来成了好朋友。

还有一个叫颜延之的人,在浔阳时,与陶渊明有颇深的交情。后来,颜延之做了始安郡,于是他每次路过浔阳时,都要到陶渊明家中去喝酒聊天,并且每次都要喝得酩酊大醉,常常耽误公事。

有一次,颜延之在临走的时候,给陶渊明留下两万钱,于是陶渊明把这些钱全都拿到酒馆里去,以便自己可以随时取酒。

有一年重阳佳节,陶渊明已经九天九夜滴酒未沾了,于是就到屋外的菊花丛中呆坐着,摘菊盈把,品其芬芳,以此来排解无酒可饮的痛苦。陶渊明偶一抬头,遥望远处,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吏走过来,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来给他送酒的,不禁心花怒放,欢喜异常。陶渊明取过酒来,一口气把酒喝完,大醉而归。

陶渊明性格宽厚,只要家里有酒,拜访他的人无论贵贱,他都会拿出酒来与客人开怀畅饮。如果他先喝醉了,他就会告诉客人:“我醉了,想睡觉了,你可以走开了!”由此可见陶渊明的率直和自然。有时,在酒酿熟时,陶渊明会解下头上的葛布漉酒,即给酒过滤。过滤完后,他就重新把葛布戴回头上去,后来人们就用“渊明漉酒”、“漉酒葛巾”来形容嗜酒之深或超脱率真的气度。此外,陶渊明虽然对音律一窍不通,但却有一张无弦琴,每当喝到兴头上时,他便作出抚琴的样子,而且还边“抚”边歌,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后人遂以“无弦琴”、“陶琴”表示意趣高雅。

如果这种有酒有朋友、衣食无忧的生活一直持续下去,那陶渊明可以说是“快乐似神仙”了。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战乱频繁,加之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歉收,陶渊明的生活极为贫困。在他四十四岁那年,居所失火,诗人的生活更是每况愈下,连温饱都发生了问题,但他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享年六十三岁。

同类推荐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曾经的大先生们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对西方的民主科学也感同身受。在那个百无禁忌的年代,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在空地上横站出了与中国皇宫、西式城堡迥然不同的精神建筑。本书辑录了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林语堂、金岳霖、梁漱溟、陈寅恪、钱穆等大师们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借以通过这些片段,感受他们的种种风范。
热门推荐
  • 冷帝宠妻不备:皇后,太嚣张!

    冷帝宠妻不备:皇后,太嚣张!

    【冰山帝王X桀骜剑客,武侠宫廷混搭风,1V1独宠】她是肆意妄为,桀骜不羁的左相小姐;他是冰冷禁欲,高贵冷艳的一国之君。本来毫无交集的两人,一道圣旨,她远嫁联姻,从此正式上岗皇后职位。本着“爱岗敬业、毁人不倦”的精神,她开始无法无天祸害九黎国的子民……满朝文武百官肝疼、胃疼,纷纷找他投诉:“皇上,皇后已经要把整个九黎国给翻天了!”某人淡定喝茶,道:“宠着。”众:“……”“除了宠着,我不会其他相处模式。”他一挑眉,“不如众爱卿来教教朕?”众臣心里苦:“……您还是继续宠着吧……”一对日常撒狗粮的夫妇!气死单身狗!
  • 铸魂大陆

    铸魂大陆

    健全的灵魂建立在健全的精神和肉体之中。肉体承载这灵魂,灵魂掌控这肉体。肉体修炼到极致可毁山灭地,那灵魂修炼到极致又是什么?仅仅是杀人于无形?仅仅是操控神识?仅仅是灭魂?当灵魂能凝成实体;当灵魂能显现;当灵魂能进化;当灵魂能够锤炼;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个世界又将如何演变?
  • 娶个杀手做老婆

    娶个杀手做老婆

    她是名流之女,少年时却是在枯井中度过。他是跨国公司的继承人,但只是表面现象。她遇到他时,芳心暗许,他却浑然不知。因她是个“男人”。看到真正的她时,因愤怒差点将她弄死。她想逃离他,能吗?他发现自己爱上她时,她已经要和别人结婚。他将怎么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先觉宗乘

    先觉宗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常伴你侧

    常伴你侧

    白琳和青梅竹马秋冷陵游玩间,遇到了继位后微服私访的赤燕国皇帝慕容启天,他对白琳一见钟情,于是展开轰轰烈烈的追女大战,三个人一起游历各国,白琳和慕容启天两人从误会到相识再到相知,后到相爱,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而暗恋着白琳秋冷陵在无果后黯然退场。白琳和慕容天启最终修成正果,白琳被封为皇后成为了后宫之主,引起了慕容启天那些妃子的记恨,为了维护爱情和地位,白琳不甘示弱开始了争宠大战,中途遭人陷害,让人以为是她把和嫔推入湖中,后和嫔被检查出怀有身孕,柳妃添油加醋,白琳的侍女也指正是她,白琳辩无可辩,慕容天启对她失望,之后又经历了许多,白琳最后坐稳皇后宝座,两人感情更胜以前。但是……
  • 网游之幽眼圣皇

    网游之幽眼圣皇

    被虚拟游戏头盔砸中脑袋的小乞丐皓羽。玩虚拟游戏的都是有钱人,我要去虚拟世界乞讨,将乞讨进行到底。他在虚拟世界能乞讨到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 幽默做人智慧做事

    幽默做人智慧做事

    荟萃了人量精彩的中外名人的幽默故事,不仅可以令你捧腹大笑,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更会给你一种博人、精深的智慧。这智慧像大海,像天空,让每个渴望幸福快乐的人,都能摆脱痛苦,走向成功!
  • 丹大人

    丹大人

    因为一座矿山,引发一次暗杀,背负叛逃者的罪名,慢慢解开一场巨大的阴谋
  • 刀客传说

    刀客传说

    一封“三刀相聚”的邀请函将“迎风刀客”文嘉豪一家引入了鬼族的争斗中,四兄弟各说其词,究竟谁对谁错……
  • 君少的薄情妻

    君少的薄情妻

    他一边亲吻着情人面颊,一边用刀捅上妻子的心脏,还那般缱绻深情的问她:“叶妩,你为什么还不肯去死?为什么不肯成全我和她的爱情?”一场蓄意车祸,将她拉回十年前的那场婚礼。婚礼红地毯尽头,叶妩笑得妩媚风华:君明翊,我的复仇来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