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3200000063

第63章 对星外传奇的探秘(3)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苏联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暗物质的“轴子”模型。按照这个模型,混沌伊始(宇宙爆炸后不久有一个混沌不分的时期),宇宙就如一坛重子和轴子混合交融的浓汤。后来重子由于辐射能量,慢慢地转移到团块中心去了,结果普通发光物质的核被冷子晕包围,形成了星系似的天体。这个模型简洁美妙,有人用计算机对这种模型进行了模拟演算,最终得到的宇宙演化图像与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宇宙十分吻合。但这个模型毕竟是假想的产物,它能否成立,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

从理论上说,冷暗物质粒子应该具有一种质量很重的中性稳定粒子,它不直接参与电磁相互作用,但可以参与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粒子肯定是超出标准模型的粒子,如果能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这种粒子,将是探讨物质微观世界结构和基本规律方面的重大突破。目前中科院高能所参加了由意大利罗马大学牵头的意中DAMA 合作组的冷暗物质粒子研究。为了避免各种信号干扰,意大利国家格朗萨索实验室建在一个高速公路穿过的山洞下,岩石厚度有1000米。中意科学家研制的100公斤******晶体阵列安装在意大利格朗萨索国家地下实验室,经过8年的实验,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这种物质粒子偶尔碰撞******晶体中的原子核时发出的微弱光线,并获得了这种信息的3个年调制变化周期,还据此推算出这种粒子的质量至少是质子的50倍。实验的初步结果提供了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重粒子,即冷暗物质粒子的初步证据。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粒子的存在将非常有力地支持膨胀宇宙论和超对称粒子模型,困扰天文学家70多年的谜团就能澄清,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将会有突破性发展。但实验中要确认冷暗物质的存在及特性,尚需进一步的观测数据和可靠证据,我们期待着关于暗物质的一系列谜团早日揭开。

太阳末日

太阳是我们这个星系赖以生存的能量源泉。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都无从生长,我们美丽的地球将会一片死寂。太阳,带给人类温暖和光明,从古至今都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象征。太阳会有衰老死亡的一天吗?它的未来将会如何?

宇宙中,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2000万K,每秒都有6亿多吨的氢聚变为氦,每4个氢原子核在这一过程中聚变为1个氦原子核,太阳也就因此向外辐射出能量。地球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煤、石油等矿藏的形成,大气循环、海水蒸发、云雨生成等等,均源于太阳的活动。10亿年来,地球的温度变化很小,不超过20℃。这是太阳稳定活动的证据,这也为生命的孕育、演化打下良好基础。

太阳上的氢聚变反应至今为止已经历了几十亿年,从不间断。氢持续减少,氦不断产生,太阳的未来是怎样的呢?

恒星演化理论诠释了“主星序阶段”,即从恒星中心核内的氢开始燃烧直至全部生成氦。恒星在主星序阶段上称为“主序星”。各恒星体根据各自质量在主星序中存在的时间是不同的。天文学家爱丁顿发现,恒星体的质量与它为抗衡万有引力而产生的热量成正比;星体膨胀速度与产生热量成正比。产生的热量越多,星体膨胀速度越快,相应地留在主星序中的时间越短。太阳现在就处于主星序阶段,科学家计算,太阳最多有100亿年左右的时间停留在主星序阶段,至今为止它已有46亿年处于这一阶段了。大于太阳15倍质量的恒星只能在主星序阶段停留1000万年,相当于1/5太阳质量的恒星则可以存在长达10000亿年之久。

恒星漫长的青壮年期——主星序阶段一旦度过,进入老年期就会成为“红巨星”。在这个阶段,恒星将膨胀到大于本来十亿多倍的体积,因此被称为“巨星”。之所以被加上“红”,是由于随着恒星迅速膨胀,其外表面越来越远离中心,温度也随之降低,发出的光也愈发偏红。红巨星尽管温度降低,光度却增大,变得极其明亮。人类肉眼能看到的亮星,就有许多是红巨星。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猎户星座的“参宿四”,其直径为太阳直径的800倍,达11亿千米。若“参宿四”在太阳的位置发光,红光会遍及整个太阳系。“主序星”到“红巨星”的衰变过程,变化不仅是外在的,内核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氢核”成为“氦核”。氦核逐渐增大,氢燃烧层也不断向外扩展。

一旦形成红巨星,它便会发展到恒星演化的下一阶段——“白矮星”。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氦核受反作用力向内收缩,其中的物质温度增高,内核温度最终将超过1亿度,引发氦聚变。氦核经过几百万年燃烧殆尽,而恒星的外壳混合物仍然以氢为主。这时恒星结构复杂了许多:氢混合物外壳下隐藏着一个氦层,还有一个碳球埋藏在内。这样,恒星体的核反应更加复杂,其内部温度上升,最终使其变为其他元素。红巨星外部与此同时也开始急剧地脉动振荡:恒星半径大小不定,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多变的大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更加动荡,忽强忽弱。恒星内部核心的密度增大到每立方厘米10吨左右,此刻,一颗白矮星便在红巨星内部诞生。

白矮星的特征是体积小、亮度低、质量大、密度高。例如天狼星伴星,体积类似地球,却差不多和太阳一样重!它的密度为每立方米1000万吨左右。由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算出其表面重力差不多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000万~10亿倍。任何物体在这样高的压力下都将毁灭,即使原子也会被压碎;电子也将脱离原子轨道而自由运动。

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来为单星系统提供能量,白矮星一边发光,温度一边降低。100亿年的漫长岁月过去后,白矮星将停止辐射而死亡,躯体会变成硬过钻石的巨大晶体——“黑矮星”,在宇宙中孤单地飘浮。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几十亿年后,太阳会在快要灭亡时迅速膨胀,所有太阳系内的星体和星际物质都会被“吞噬”掉。到那时,太阳会剧烈地抖动,大量物质在脉动过程中被抛入星际空间,而太阳会失掉大部分的质量,其余部分则缩为白矮星。银河系中发现的大量变星表明,恒星死亡过程中脉动和质量的抛失极为普遍,一些变星每年能够抛出等于地球质量的大量物质。想要更好地了解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如何灭亡,可以研究这种质量的抛失。

一些科学家认为,虽然目前还不太清楚恒星的演化过程,但50亿年后,可以基本肯定太阳会成为红巨星。那时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灭亡,地面温度将高于现在2~3倍,北温带夏季最高温度会达到100℃;而地球上的海洋也会蒸发成为一片沙漠。太阳大概会在红巨星阶段停留10亿年,光度会提高到今天的几十倍;体积也将会极大地膨胀,若从地面观察,会看见整个天空都是太阳。

当然,“世界末日”距现在还很遥远,但因为提前几十亿年了解这样的“大结局”,人们不禁会疑惑:“生命的进化必将是一场悲剧,那其意义究竟为何呢?”

脉冲星的发现与中子星的奥秘

由于大气不均匀起伏,当星光通过地球大气时,导致恒星的光看起来一闪一闪的,这称为“行星际闪烁”。

充满行星际空间的太阳风引起了宇宙射电源的闪烁现象。天文学家通过射电望远镜发现的宇宙射电源,称为“射电源”,其波长从1毫米~30米,它是电磁辐射异常强的局部区域。

1967年春天,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为了进一步研究宇宙射电源,设计建造了一种新型的时间分辨率很高的射电望远镜。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天文台决定开展人工分析工作。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教授的研究生乔丝琳·贝尔小姐接受了这一个任务。

在观测时人们发现:每到子夜时,一个神秘的射电源便会发生闪烁,同时自动化记录笔绘出了一连串间隔都是1.337秒的脉冲曲线,这个神秘的射电源发出的无线电脉冲波长是3.7米。

到1968年1月,发出这种波长3.7米的脉冲的射电源已发现了4个。根据观测到的宽16毫米的脉冲,可以断定天体的发射区尺度限定在3000千米以内。后来的精密测量表明,的确是由于该天体自转而发出的脉冲信号。

1968年2月,休伊什教授观测到的来自天体的周期性脉冲射电辐射,其周期短而且精确,仅为1.3373011秒。这一天体被天文学家形象地命名为“脉冲星”。

脉冲星的直径只有十几千米,它绕轴自转一周的时间只需三四秒钟甚至更短。它的磁场高达1万亿高斯以上,而地球磁极的磁场强度仅为0.7高斯。脉冲星的电子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从它的两个磁极逃逸出来,并带出能量。脉冲星高速自转时发出的无线电波束会很有规律地到达地球。

不久后,射电天文学家在蟹状星云中发现了一颗脉冲星,它能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发出辐射,它的脉动特别快。这颗脉冲星以前被认为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恒星,随着观测仪器精确度的提高,有人发现它每秒钟会闪烁30次,而且光的闪烁正好和射电辐射的时间相一致。

然而,脉冲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体呢?它是否一会儿膨胀一会儿收缩呢?它收缩时是否发射出能量呢?一个天体如果不是一直发射能量,而是周期间歇性的,那么,在不发射能量的时候,它一定会发生某种物理现象。它也许正绕着它自己的轴或围绕着另一个天体运转,并且每绕转一周,就发射出一股能量。

早在1934年,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巴德和兹维基就在一篇论文上指出,超新星现象实际上是星体的一种粉碎性爆炸,这种爆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量的外部物质被抛射向太空;另一方面星体的中央部分坍缩,变为一颗恒星,因为它是由排列紧密的中子构成的,所以称为“中子星”。

脉冲星被发现后,中子星又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科学家们分析认为,只有白矮星或中子星能发出如此快速的脉冲信号。这样小的天体应当会飞快地自转,否则就不会产生上述的脉冲现象。而且,在这样的天体上,表面的某些点可能会使其中的电子通过。这样,当中子星高速自转时,电子就会从这些点逃逸出来,像一个旋转喷头喷出的水那样喷射出来,从而产生射电脉冲波,或者它每旋转一周,就会朝地球的方向喷射出一些电子,同时会逐渐失去能量。

至此,人们终于明白,天文学家曾经担心永远无法探测到的中子星就是脉冲星。

宇宙中相互残杀的星星

一般人都知道,宇宙中星体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彼此接近的机会很少。但经过天文学家的观测和研究,发现星球之间也存在彼此吞食、互相残杀的现象。科学家们把这类星球称为宇宙中的“杀星”。

前不久,美国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这种互相吞食的现象。主角是两颗恒星,并且是一对双星,都已进入衰亡期,均属白矮星。这两个星球体积很小,可质量要比太阳大得多。经观测发现,这两颗星体靠得很近,彼此围绕着对方旋转运动。其中一颗大的恒星,在不停地吞吃比它小的那一颗。大恒星把小恒星的外层物质剥下来吸到自己身上来,自己变得越来越胖,质量和体积不断增大。而那颗被吞食的恒星,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星核了。

不止是星球之间存在着彼此吞食的现象,星系之间也在互相吞食和残杀。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宇宙中的椭圆星系就是两个旋涡扁平星系互相碰撞、混合、吞食而形成的。有人曾经用计算机做过模拟实验:用两组质点代表星系内的恒星,分布在两个平面里,由于引力作用,星系内的恒星在一定的规律作用下相向而行,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

加拿大天文学家科门迪通过观测还发现,某些巨大的椭圆形星系,其亮度分布异常,仿佛中心部位还有一个小核。他认为,这是一个质量较小的椭圆星系被巨椭圆星系吞食的结果。

但由于星系之间、天体之间距离都极为遥远,碰撞和吞食的机会很少,所以,要想证实以上说法是不是成立,还需要一段时间。

探寻X 行星

茫茫宇宙,浩瀚无垠,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作为太阳系家族中的一分子,地球有其他8个兄弟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冥王星为一颗矮行星,不再属于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对自己所居住的地球及地外环境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人类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早在进入文明历史之前,人类就已经确定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的存在,并对这5颗星体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观测,只不过那时地球连同这5个星体的行星身份还未被知晓。16世纪时,一批学者用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换来了真理的曙光,在他们的努力下,“地心说”不攻自破,使人们普遍接受了我们所处的星系是以太阳为中心,这个家族中有6个行星成员的科学理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观测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修正着关于宇宙的理论体系。1781年发现了天王星,1846年发现了海王星,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此时,许多科学家认为太阳系的结构已趋于完美了,也就是说,太阳系中的行星只有这9颗了。

同类推荐
  • 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

    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

    《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将带领读者走进浩瀚的海洋,探索神秘莫测的海洋动物世界,认识千奇百怪的生命,了解各种有趣而又鲜为人知的海洋动物生活习性。同时,揭开生物资源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人们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给青少年全方位的有关海洋知识与科技的体验。
  • 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奥秘

    生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自然进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成熟、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同时,生命也离不开它的生态环境。自然界创造出来的生命的多样性就展现在我们的周围,它们就是我们非常宝贵的“基因库”,一旦消失,其损失无法补偿。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然而,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前提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 生活知识百科(第一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一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动物世界的全报告

    动物世界的全报告

    因为动物的存在变得更加的博爱。让我们走进动物的世界,共同去聆听属于它们的声音。动物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们与人类一同分享着这个美丽的家园,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生息、繁衍,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美丽而神奇的生命旋律。
  •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帝王们的性情、脾气、性格、才华、手腕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有明君、暴君、昏君、庸君……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有喜欢做和尚的君主,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有喜欢吟诗作赋的皇帝,有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当然也有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帝王……他们之中有可恨、可耻之人,也有可爱、可怜之人,当然他们也是神秘不可莫测之人。
热门推荐
  • 游戏梦工厂

    游戏梦工厂

    宅男潘越获得了制作游戏的金手指,这下爽了!再也不怕没游戏玩了。但这游戏做着做着,一不小心搞大了。企鹅:纳尼!chinajoy上风头被抢了?那怎么行,关系到帝国的荣耀,快派出所有showgirl!盛大:今年中国游戏年会上致辞人还是我们吧!不是?那告诉我是谁!丁磊还是雷军?什么?是那个叫潘越的小年轻!索尼:八嘎,潘越那小子刚整出的“dream—stars”,已经让我们PS4与VR眼镜完全卖不动了!动视暴雪、EA、育碧:不行,不能再放任潘越先生这样乱来了,给我立即联系CIA特派员史蒂芬,不惜一切代价窃取到他的核心科技与机密。
  • 总裁的傲娇萝莉:老公轻点爱!

    总裁的傲娇萝莉:老公轻点爱!

    她,许沐晴。刚出生时便指给年仅四岁的颐枫墨做媳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傲娇小公主。他,颐枫墨。年仅四岁的他便被父母“卖”给许沐晴做老公。人前,他是冷酷无情、杀伐果断的颐阎王;人后,他对许沐晴百般宠爱、百般耍赖。片段一:许沐晴揉着酸痛的腰,一脸委屈的看向颐枫墨且说道:“颐枫墨,你就不能轻点嘛~”颐枫墨一脸无辜道:“老婆,没办法。我一接近你就把持不住啊。”许沐晴看着颐枫墨一脸无辜,顿时气结……
  • 守护甜心之复仇樱公主

    守护甜心之复仇樱公主

    亚梦受到了朋友的背叛,只有璃茉相信。之后亚梦开始了复仇
  • 非纯勿扰:修真女配要翻身

    非纯勿扰:修真女配要翻身

    别人家的小伙伴:她微微一笑,却是毅然挡住了那把剑!她的身子软软的倒下,脸上却挂着解脱的笑:“水水,原谅我。”自己家的小伙伴:她马步一迈,手臂一挥,却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跑了:“凌歌!我会把你的骨灰带回去的!”别人家的初吻:覆上她柔软的唇瓣,似能尝到她身上身上兰花一般的香气:他不愿浅尝辄止,又加深了这个吻……(以下内容十八禁)。自己家的初吻:凌歌重心不稳,一下子就倒在他身上,那么巧的,两人的唇稳稳相接,他反应过来,直直的跳起,惊恐的吼道:“凌歌我们是姐弟啊!”凌歌摔!为什么自己的配置远不如玛丽苏高大上!这时,始作俑者幽幽的道:“因为你是女配啊。”
  • 驭清

    驭清

    据花花野史记载:三百年前的天空,一半是康熙的,一半是她的。只是她是谁?她是公主,可惜是前朝的。她完美无缺,可惜长成以前却是美玉有瑕。她是女滴,可惜自小瞒天过海做男儿。她本该做宫妃,奈何做了公公。她本该专一待康熙,然而无意却是招惹了一干美男。那么她到底是谁?——她是韦小宝欢迎加入花花的书友群——(106979082)
  • 这种关系

    这种关系

    一个男人两个女生之间的战斗,战斗很激烈。这是每个男生的梦想和向往的生活。
  • 豢狐

    豢狐

    豢狐氏,是传说中豢养狐族和神兽为自己或者上位者所用的伟大的术士家族。在族中只能算得上偏得不能再偏的旁支,连姓氏都与“董”字半点不搭边的人类少女苏安陌,难得回本家参加年会时被指派下两只狐狸作为“导师”,教导她学习符法咒术,照料起居。“面瘫”的漂亮妖怪羽术,邪魅张狂的羽尘,两位“导师”因为指导学习而暂居安陌家,给安陌原本平凡无奇的生活掀起了意想不到的波澜……”你是忘了我么?........"”抱歉我实在想不起来你是....."
  • 御凰揭

    御凰揭

    一段为人遗忘的江湖往事,一双青梅竹马却半路分离的少年男女。十多年后,男子问鼎天下,女子容色苍老,一个为天下尊崇,一个被视为魔头,二人命运盘根错节,却谁也不轻易捅破。一连串事件疑云重重,他们被谁伤害,遍体鳞伤不自知;又是被谁牵引,一步步揭开沉寂江湖的几代恩怨?权倾宇内,独步天下,没有虐心的爱恨情仇,有的,只是桃花坞外坠下一地的落英缤纷,以及御凰山上那一曲暖心的绝代芳华。
  • 永恒的世界

    永恒的世界

    一个懵懂的少年,因为家族失去了成长的希望,便一个人开始寻找未来,一次机遇,改变了申屠云龙的一声,似冥冥中自有注定,还是努力的结果无人可知,可是他却凭借着一个人的力量,搅乱了大陆,搅乱了世界,但是也让这一切都恢复了安静。
  • 我的世界世界冒险记

    我的世界世界冒险记

    原木,碎石都是最好的伙伴!拼命去和怪物对抗,享受耕耘和饲养的乐趣。一切尽在《我的世界世界冒险记》!